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

製造業設計業 攜手拚綜效

台灣早期從腳的經濟(將產品從甲地移往乙地銷售,如梨山水果賣到都市)開始,往手的經濟(組裝業)移動,接著是腦的經濟(台商往中國設廠,利用人工與土地、機器設備大量製造生產等)快速的產業蓬勃,但利潤卻越來越低,目前發展到心的經濟,意即開始有廠商導入設計、美學等風格於產品中,期望透過產業群聚的力量,讓製造業與設計服務業彼此間相互提攜,共同面對市場嚴酷的競爭。

早期台灣產業多以製造代工居多,但製造代工的進入障礙並不高,除非有特殊的製造能力,否則只要覺得有利可圖,競爭對手會紛紛投入,此時,差異化成為與同業間的競爭條件,最快產生差異的方法即是投入更新穎的機器設備、強化生產流程使其更彈性化,提高交貨量與縮短交貨時間。

製造業與設計服務業會拉近距離,應該是受到產業外移與低價競爭的推力,當製造業紛紛外移時,開始有廠商思索不要進入殺價競單的輪迴中,企圖透過其他方法進行升級與轉型,加上消費市場對於設計、美感的鑑賞力提升,製造業不能僅是埋頭苦幹的大量生產,該是要抬起頭看看另一片藍天的時候。

一、台灣製造業群聚介紹-以台中縣市為例
台中縣市有許多製造業聚落,如自行車、自行車周邊產業、手工具業、模具製作廠、家具業、吊扇、廚房/衛浴設備、縫紉機等眾多產業,但以製造代工起家的產業,最大的競爭力來自於成本控制、快速供貨、經濟規模為主,當中國以廉價人工、硬體成本低廉、廣大內需市場等優勢竄起後,台灣廠商逐漸失去競爭力,不是跟隨遷移到中國就是進行產業轉型與升級。

但工研院IEK的研究發現,台灣製造業產生群聚的特性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區分為「供應鏈效應」、「整合者凝聚」與「以龍頭為首」等三種類型,以下將採用不同產業個案舉例,分析三種群聚類型的發展型態。

(一)供應鏈效應-手工具產業
1995年到2000年前後許多製造業大量的外移,但這幾年卻有產業又陸續移回台灣,不是內需市場變大而是成本的考量,手工具業即是一個案例。大約2000年前後,為降低生產成本,台灣許多手工具業者外移至中國生產,但這幾年多數業者又回到台灣,原因是在台灣手工具產業的供應鏈已經相當完整,在中國除了人工與土地成本便宜外,重新架構供應鏈的成本卻相當高,如果沒有達到經濟規模、以量制價,廠商反而無法生存。

(二)整合者凝聚-自行車產業
除了手工具業在台灣生產外,自行車產業也多在台灣生產,原因是該產業自動化的比例不高,主要是透過工匠/工藝師父的技術一台一台的生產,人成為該產業最重要的資產與核心能量。

面對低價自行車市場的競爭,台灣自行車產業也度過相當艱辛的歷程,當時台灣自行車龍頭廠巨大與美利達兩家公司即認為,台灣產業要轉型,不能陷在低價競爭的漩渦中,要自救自強。

因此,以這兩家廠商為中心,結合週邊相關業者從材料、零組件、製造、組裝、加工、成品、通路與品牌等垂直整合模式,將整各產業的供應鏈串起,透過豐田式管理的模式,成立「A-team」的運作組織。

(三)以龍頭為首-家用縫紉機產業
早期台中地區許多廠商以生產工業用縫紉機器設備為主,隨著該市場需求萎縮、經濟起飛促使家庭需求增加,許多廠商紛紛往家用縫紉機市場發展,且海外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如美國、加拿大與俄羅斯),台灣許多以製造代工為主的業者業績相當好。但縫紉機在製造過程中,許多零組件的外形大小不一無法自動化,需要依賴大量的人力進行裝配,在人力成本的考量,2000年左右台灣許多廠商移往中國製造生產。

然而台灣車樂美企業有部分生產仍在台灣,僅將少量低階的產品(以腳踩驅動的產品)移往中國生產,中低階產品在泰國生產,台灣以生產中高產品為主。

除了本身母公司為日本業者無任意外移決策權外,關鍵因素在於台灣組裝人員的素質相對較高(訓練一位線上員工需花費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的時間),而家用縫紉機最關鍵的掌握即在品質,針與梭子的反應時間、因應不同布種的反應時間、縫紉時不會產生跳針跳線等穩定性,都是消費者相當在意的條件,雖然是組裝裝配的動作,過程中卻隱含著工匠的手藝與經驗。

二、製造業群聚效應牽引設計服務業投入
台中縣市製造業的群聚成型許久,中途群聚效應因廠商外移而產生鬆動或變化,但選擇待在原生群聚內的廠商則必須面對轉型與升級的考驗,技術引進或開發是廠商進行轉型最多的選擇模式,要擺脫製造代工的宿命提升核心能量是必要條件。

製造業與設計服務業結合並非一夕之間,早在製造業群聚成型時設計服務業就已經在周圍生根,協助製造業處理簡單的繪圖、模型製作等勞務代工,隨著製造業進行ODM中Design 的比重越來越高時,仰賴設計服務業的比例依需求而有所調整。

根據工研院IEK調查發現,製造業透過設計能量轉型成服務業時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發展自有品牌與通路,另一是仍以製造代工為主但發展代工品牌。

(一) 製造業服務化-朝自有品牌與通路建構發展
製造業初步運用設計能量時多會在外型琢磨較多,例如更改產品的顏色、大小與形狀等,所以會請設計公司提供多種款式的設計圖給客戶挑選,屬於比較重視Styling階段,之後因市場使用者需求逐漸多元與清晰化,設計的含量漸漸朝創意或創新方向思考,會預想消費者的喜好、使用習慣、流行趨勢等因素,將發現的重點條件融合於產品設計中。

因此,開始有製造業者自行投資設計能量,如內部成立設計團隊、培養設計師,或者與設計公司進行長期多次穩定的合作關係,設計公司就好比公司的外部委託單位。

當設計能量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製造業開始將簡單的設計勞務(如繪圖、簡單模型製造)等發包給設計公司或模具廠進行,亦會與外部設計師合作與內部設計師進行專案的研究與Concept激發,透過多方的腦力激盪與使用者需求發覺,強調產品設計的最佳化。

(二) 製造業服務化-朝代工品牌發展
決定朝代工品牌發展的公司通常會大量運用專業設計公司的能量,因為自己投入設計相關的投資成本相對較高,與專業設計公司合作不但可以節省投資成本,更可透過專業設計公司多元化的設計專案經驗,快速且即時的知道消費市場之發展動向,因此,委託給專業設計公司是很普遍的運作方式。

三、台中設計服務業與製造業群聚相生相息-合作模式轉變中
過去專業設計公司僅是提供單純的設計繪圖,只要會畫圖或者很會改變產品外觀造型,就可以在市場中競爭求生存,但現在卻是將設計服務的能量植入產業,意即不是單純的提供設計圖或產品改良,包括產品的市場定位、生產成本、製程加工技術簡易化、行銷策略等專業提供都必須具備。

與製造業的合作關係也從以前的單一Case轉型為簽定長期合約,或是成為產業的外部單位。許多中小企業無法投資設計相關人才或資源,但透過與設計公司長期的合作關係模式,將其視為公司的外部單位,一來可節省成本,二來設計業者也有保障,屬於雙贏的模式。

加上近幾年大環境變動因素,造就產業與設計服務業的合作關係改變,例如環保意識抬頭,許多商品必須符合環保/綠色的規範,產業透過設計的能量,進一步達成產品目標與節省成本。

且國際化加快產業與設計業的互動,為了不失去市場競爭性與訂單,產業開始思考投入設計能量,自有品牌公司建立In-house體系,中小企業則充分與設計業者合作,維持長時間性的模式。

(作者是工研院IEK/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10/2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