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不怕沒資金 科技業只怕沒生意
華爾街金融風暴所帶來的夢靨,根源是多數人認為由於銀行不會再貸款給個人或是企業,全球經濟將因此枯竭。這所謂的信貸市場確實已經凍結,經濟蕭條也將隨之而來;為此各國政府紛紛通過大筆預算,透過貸款擔保或是大量購買金融機構股票來浥注全球金融體系。
那些有錢政府這種像是把私營企業國有化的不尋常舉動,被認為是為了鼓勵戒慎恐懼的銀行業者能貸款給企業或是消費者,而高科技公司也可望因為信貸市場壓力紓解、以及消費者重新開始採購活動而獲利。
對科技業者來說,資金來源並非是接下來的一年將面臨的最大危機;經濟活動的蕭條,以及來自企業IT設備客戶與消費者需求的下滑,才應該是科技業高層在這幾個月必須優先處理的頭痛問題,而且他們得在這一個季就開始行動,才能在明年不至於手忙腳亂。
要知道所面臨的挑戰為何,科技業高層要先觀察的並非他們來往的銀行業者,而是原油價格;油價向來是未來經濟活動的最佳風向標,比那些政治領袖與政府官員所關心的貸款市場情勢還要有用。
在10月16日,原油價格下跌到每桶70美元,是14個月以來的最低點,而且落到油價最高點147.27美元的一半不到;時間才不過三個月。這樣的訊息對那些還沒捲入金融危機的人來說十分清楚,代表那席捲華爾街、拉低股票價格以及造成世界末日印象的經濟恐慌已經逼近。
對企業來說,投資資金無疑是擴張事業的關鍵,但光是資本並無法激勵受景氣修正、或是全球經濟體系震盪影響,而走軟的市場需求。全球經濟情勢除了不規律的震盪,在投資人評估接下來12個月的各企業銷售額與獲利前景時,不斷在自我修正;這反映在能源價格以及股票市場。
目前的股票價格就像是許多投資專家一再強調的,並不是反映今日的公司銷售額或是獲利狀況,而是反映未來。
營收排名全球第一的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即是觀察全球經濟情勢的一個好例子;該公司約有三分之二的銷售額是來自美國以外市場,因此也可做為全球經濟前景的指標。英特爾第三季利潤高於分析師的預期,並創下了三個月以來的高營收紀錄。英特爾Paul Otellini表示,該公司的經營策略就是產生龐大的現金流;由於負債很少,該公司的資產平衡表一直都維持最佳狀態。
至於讓Otellini與其他產業高層都擔心的,來自企業客戶的需求狀況,他表示:「展望第四季,我們看到企業領域需求持續顯露疲態,顯然金融風暴還是可能對我們的業績產生一些衝擊,而程度目前還很難估計。」
Otellini堅稱英特爾已經採取行動讓企業營運保持靈活;該公司在這兩年內裁員了2,000人,削減了30億美元成本,且擁有超過120億美元的現金存款與流通股,完全不需要政府金援,而且由於名列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企業存款指數最高的公司之一,該公司不必擔心會被貸款銀行拒絕。
多數科技公司都具備類似於英特爾的優勢,就算是最弱的一個,例如英特爾的對手AMD,也再進來艱困的投資環境中賺到了一大筆錢。所以再次強調,資金問題對科技業者來說不會是目前信貸緊縮情勢下的絆腳石,要注意的是難以預料的市場需求變化。
(參考原文:Opinion: Tech won't be starved for investment,by Bolaji Ojo)
原文網址:http://www.eetimes.com/showArticle.jhtml?articleID=211200944
資料來源:eetTaiwan 2008/1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