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30日 星期一

RFID電子標籤 隱私看光光?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簡稱,依據日本自動辨識系統協會的定義:RFID為一無線通訊技術,其可利用卡片或標籤等媒介,進行電波讀取或記錄資料,並經由收發器通訊來進行辨識的一種技術;簡單來說即是利用無線電波來傳送識別資料,以達到身份識別的目的。 RFID系統主要有三項特色:(1)能夠寫入與置換大量資料;(2)即使有遮蔽物阻擋也能進行辨識;(3)能夠同時讀取多項資料。RFID標籤於流通、物流、商品管理上的應用受到注目,主要是因為RFID的產品特色可彌補傳統條碼的不足。 傳統的二維條碼無法追加資料,而RFID標籤內藏IC晶片,能重複寫入資料,商品於何時、何處有任何狀況,皆可隨時加以記錄,堪稱為產品從製造商、零售商到消費者過程中,最佳商品追蹤及管理工具。 CASPIAN領銜 反制隱私外洩 雖然RFID技術為零售業者帶來商機,為消費者帶來方便的消費環境,但個人隱私問題可能有被外洩之風險,也不容忽視。從2003年起RFID技術於零售業之應用陸續引起歐美國家消費者隱私權保護團體發動的聯合抵制運動,包括對班尼頓(Benetton)、沃爾瑪(Wal-mart)及特易購(TESCO)等均曾引起消費者保護團體的抵制活動。 主要抵制的原因:(1)因每件商品逐一貼上RFID電子標籤的行為可能造成消費者隱私權洩漏;(2)是在未告知顧客貼了RFID電子標籤的情況下,私自進行實驗,因而引起集體的抵制行為。也就是說,當商品被貼上RFID標籤時,持有該商品的人會在不經意間被其他人讀取資訊,導致行動受到追蹤及監視的問題產生。 在歐美帶頭反RFID運動的消費者隱私權保護團體CASPI-AN,曾在90年代後半時期發起過反對超市透過貴賓卡收集顧客消費紀錄的運動,21世紀後,當零售龍頭紛紛推動RFID實驗計畫之際,被譽為「超級晶片」的RFID,因有洩漏隱私的高度風險,CASPIAN也針對不當導入的企業發動抵制運動。 其反對在所有商品中貼上RFID電子標籤,主要理由包括:(1)透過每項商品裡內建RFID電子標籤、與街道中隨處可見的讀取裝置,可能可以達到監視個人的目的。(2)透過貴賓卡與RFID技術相結合,具有隨時觀察顧客消費行為的風險性。(3)法律並未規定可將RFID電子標籤貼在商品上。 雖然上述理由有些見解過於牽強,但這些顧慮無非來自對RFID電子標籤可能被不當利用的恐懼。除了上述反對RFID電子標籤導入之案例外,其實在歐美亦有未受到消費者隱私權保護團體CASPIAN或其他消費者團體的抵制,而成功導入RFID技術的案例。 M&S護航 方便庫存管理 例如將RFID導入使用在男女服飾的馬莎百貨(M&S),聲明以消費者的隱私保護為第一優先,除了在消費者購買完產品之後,將電子標籤剪下,且對客戶也一再保證,每個電子標籤的使用僅以庫存管理為目的,同時在賣場中放置RFID導入的相關資訊或發放宣傳單給予顧客閱讀,讓客戶清楚知道RFID技術導入的目的與情況。 另外,也告知顧客結帳時並不會掃描電子標籤,故不會造成商品資訊與顧客資料連結的情況,同時因產品銷售出去後,電子標籤已經剪下,該公司提供不需憑電子標籤即可辦理商品的退換貨,希望從客戶角度改善內部行政流程,降低客戶對新技術採用之排斥感。 從馬莎百貨(M&S)的案例來看,零售業者導入RFID時,不僅是以RFID電子標籤來取代條碼貼在商品上,更應該明確的提出RFID技術所要解決的經營問題,如此才能有效的利用RFID特性,持續且有效的突破經營瓶頸,提升經營績效。 目前先進國家之零售業者對於RFID技術的應用,還是以物流中心內的棧版或紙箱應用為主,若要實現不必大排長龍等待結帳、電腦能提供服飾搭配建議等便捷的消費環境,尚待業者與消費者保護團體等各方面的智慧來解決備受疑慮的隱私權問題。 資料來源: UDN 2006/10/29

RFID信用卡安全受質疑 但發卡公司堅稱付費系統裡額外的資料保護與反詐騙措施會提供完整保護

紐約時報週二報導,一群研究人員發現使用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的新一代信用卡有安全性與隱私外洩的漏洞。但信用卡公司堅稱,這項駭人聽聞的研究結果在現實世界不見得會發生,而且付費系統裡額外的資料保護與反詐騙措施會提供消費者完整的保護。    這項實驗是由資訊管理與儲存公司EMC旗下RSA數據安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所執行。他們在測試威士(Visa)、萬事達卡(MasterCard)與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這三家發卡機構所發出的二十張RFID信用卡(即不必刷卡,感應式的),發現傳輸資料時,持卡者的姓名與其他資料以純文字格式進行,並未加密,而且他們只需使用一台由現成的電腦與無線電零件所組裝、花費約一百五十美元、相當於一本平裝書大小的設備,就可讀取並儲存信用卡持卡人的資料。    這些研究人員說,他們有可能製造另一台更小更便宜的設備,約莫一包口香糖大小,而且費用不到五十美元。    由於這些新一代信用卡就算隔著皮夾與衣服,還是能被讀取得到,資料安全性堪慮,之前就已引來隱私權保護團體與消費者團體對此強烈質疑。    威士的新興產品開發資深副總崔普雷特表示,「這是個有趣的技術練習,但以對一位消費者的實際威脅而言,那樣的威脅實際上並不存在。」    這些發卡公司並指出,只測試二十張卡並不能提供信用卡市場確切的情形;通常信用卡市場使用的安全標準要比測試信用卡時更高。萬事達卡的一位主管克蘭茲利表示研究取樣太少。他說,「這好似有人在戲院裡大叫,『失火了!』因為有人點了一根菸。」    發卡公司表示,雖然有可能以純文字格式傳輸信用卡上的資訊,但使用信用卡購物須經過使每一筆交易獨一無二的加密驗證程序。他們表示,大多數信用卡實際上會送出一組跟卡號不同的假數據,此組數據只能與在送出前已加密的「語彙基元(token)」連用。美國運通主管預付卡的副總裁兼總經理波那勒指出,基本上這是無用的資訊,不能在竊取後再回頭使用,以為交易會完成。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06/10/25

2006年10月28日 星期六

儲值卡滯銷 公車感應器裝好看

台南市公車儲值卡販售一個多月,各銷售點的銷路都不佳,問題出在儲值不方便與手續費過高,市府交通局長魏文輝表示,當初南部七縣市這套公車儲值卡販售系統由高雄市政府交通局主辦,高雄市政府未詢問其他縣市意見,但公帑已花下去,要如何善後,市府也很傷腦筋。 高雄市交通局長賴文泰說,高雄市公車已賣出1萬張儲值票卡,一度還供不應求,儲值卡製作成本每張210元,高市促銷期不收卡費製作費,且學生票優惠每次只收10元;反觀其他縣市並無類似優惠措施,相對會影響使用意願。此外,銀行團堅持收取加值手續費10元,在修法及協商後,預計11月中旬即可開放在公車場站現金加值,屆時是否收手續費,尚待協商。 台南市政府交通局指出,台南市公車由高雄客運經營,TMC(Taiwan Money Card)這套系統由嘉義以南七縣市共同使用,但目前除了高雄市之外,其他縣市都發生問題,總經費約五千多萬元,但使用率卻相當低,如果不改善,非常可惜。 高雄客運開賣台南市公車儲值卡一個多月,到昨天為止,僅賣出65張,其他各點狀況也不好,交通局表示,賣出後如果儲值使用完畢,必須到玉山及國泰世華兩家銀行的分行才能儲值,每次還要10元的手續費,不像台北市的悠遊卡,在捷運站等多處都能加值,也不收手續費,使台南市民眾購買儲值卡的意願降低。 目前行駛台南市的70輛公車都已加裝儲值卡感應器,但因買卡的人不多,使用率不高,交通局指出,感應器雖已裝設,但因感應準確率及感應距離等測試未完成,至今未驗收,連交通局都「不能保證感應的效果」,所以交通局也未鼓勵民眾購買儲值卡。 高雄客運人員指出,儲值卡使用一個多月來,民眾反映最多的是鎖卡問題,由於行駛路線分段,上下車都要刷卡,如果刷錯了或是忘了刷卡,就會被鎖卡,須到客運站才能尋求解卡,而且把卡弄丟了就不能補發,民眾反映較不方便。 魏文輝指出,市府希望儲值卡未來能結合高鐵及觀光景點購票等功能,但因儲值卡使用不便,讓市府後續很難推動。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6/10/27

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

用指紋付帳

一種只須按手指、五秒鐘內便能完成購物付款手續的指紋支付服務,昨天在上海開始使用。使用指紋付款系統,用戶消費後,通過手指在指紋識別終端機中掃描,確認本人後,便可完成付款,全球只美國、大陸有。

資料來源: 聯合報2006/10/26

2006年10月26日 星期四

活體水產U化運籌平臺完成供應鏈廠商整合

全臺灣漁業e化規模最大的活體水產U化運籌平臺,歷經1年多需求分析和計畫,於今年7~9月,整合上、中、下游的供應鏈廠商,並完成將近50家合作廠商的合作備忘錄簽署,日前已經正式上線。

活體水產U化運籌平臺其實是:整合上游的養殖業者的養殖資訊、上中游檢驗中心的檢驗報告、中游活魚中心進出貨、運輸、蓄養資訊,以及最下游的餐廳業者消費諮詢。這些資訊都可藉由一套完整的供應鏈管理軟體,透過RFID硬體設備支援,與產品履歷資訊交換平臺,進行產業資訊的提供,其中,讓最下游的餐廳食客,可以透過清楚了解這些魚完整的生產履歷,食用到最乾淨、健康的魚。目前主要養殖的對象是較為高價的石斑魚和海鱺魚。

根據2005年漁業署統計資料顯示,全年度水產內銷總值約為400億元,政府希望透過建構活體水產U化運籌系統後,改變漁業原先的商務模式,增加至少100億元的營業額。資策會南部創新研發中心經理陳蕎彬表示,「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透過這一套運籌系統的建置,每一條魚的成本提高3~5%,但是平均售價則提高8~15%。」

陳蕎彬指出,這個運籌系統透過RFID的技術,以及良善的魚生長環境營造,都讓這些高價魚,一路從養殖中心、檢驗中心、活魚中心一直到餐廳,都是活跳跳的,加上完整生產履歷的資料,也讓餐廳的食客願意花高價,買健康、好吃的魚。他說,目前已經有一些星級餐廳(臺北君悅、長榮桂冠、長億麗緻等),以及強調新鮮的海鮮餐廳,例如臺南的丸三海鮮餐廳、河邊企業集團等,都加入這個運籌平臺。

透過農委會的潔淨食材、乾淨入口—RFID技術實證應用案例的專案計畫來看,陳蕎彬說,農委會推動的生產履歷計畫,只涵蓋到整個活體水產U化運籌的養殖業者,對於整體U化運籌的涵蓋還不完整。他表示,整個活體水產U化運籌系統從最上游的養殖業者開始,便要求業者詳實記載養殖日誌,等到魚隻成長到一定程度後,經過活魚車、活魚船的第一次運輸,將魚隻送到第三方的檢驗中心進行健康檢查。陳蕎彬表示,從養殖日誌到每一條魚的檢驗報告內容,都被翔實的記載在每一隻魚的RFID標籤上。

經過檢驗中心的檢驗,符合健康安全標準的魚隻,將經送到活魚中心蓄養。在活魚中心蓄養期間,不僅將所有影響魚兒生長的環境因素與參數記錄下來,並可透過RFID技術輔助,達到進銷存管理。等到最下游的餐廳業者下訂單後,再透過第二次運輸,將魚配銷送到各大餐廳。陳蕎彬表示,餐廳消費者透過列印或讀取RFID標籤,了解到這一隻魚的生產履歷、養殖日誌、檢驗報告結果及蓄養日誌,甚至是餐廳的消費記錄,足以證明這一隻魚的生長過程的健康與否,是否值得消費者付出高價享受。

這一個U化運籌系統是以.NET進行開發,對於整個供應鏈業者而言,除了必須安裝運籌系統的供應鏈軟體外,對於IT設備的門檻要求並不高,例如上游的養殖業者,只需要一臺可以連線上傳、更新養殖日誌的電腦即可;中上游的檢驗中心,目前以一些大學和檢驗單位為主,這些單位廠商只需要將檢驗報告放置在整個U化運籌系統的資料庫即可。

至於,中游的活魚中心主要仍是透過RFID技術,並撰寫一些RFID的中介軟體,做產品進銷存的管理。而最下游的餐廳業者則必須要採購一些PDA、RFID讀卡機、電腦設備、印表機等,再加上整個供應鏈管理軟體,「平均加入的成本為8~10萬元不等。」陳蕎彬說道。

整個計畫經過1年的需求分析和規畫,今年邁入計畫的第二年。陳蕎彬說,整個活體水產U化運籌系統在經過上、中、下游的軟硬體整合後,日前已經有包含上、中、下游業者等將近50家,簽署這個供應鏈管理的合作備忘錄。他表示,要參與整個U化運籌系統的業者,除了本身必須具備足夠的領域專業知識外,透過簽署合作備忘錄、確認合作意向後,也提高業者與整個U化運籌系統平臺的配合度,未來等到簽約時,將正式羅列彼此相關的權利義務。

活體水產U化運籌系統的智慧財產權由資策會所有,已經可以將整個系統進行技轉,不過,技轉金額資策會尚未公布。資策會表示,目前U化運籌系統率先運用在漁業,未來整個產業模式將複製到其他高價的畜牧業上。

資料來源: 2006/10/16 Ithome

手機付帳 明年現身

中華電信、臺北智慧卡、明基等各廠商將合作推出使用手機小額電子付款的服務,行動悠遊Easy-MO。該服務預計將於明年推出,將使用NFC技術(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傳輸),未來該服務的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手機付各種交通相關的費用,如搭乘捷運、公車或是停車費。

目前Easy-MO服務已經開始試用,有150支內建NFC技術的多功能SIM卡的手機已在使用,使用者只需將NFC手機在10公分以內的距離掃過感應器,就能自動扣款付費。中華電信研究所副所長涂元光表示,明年由明基生產的NFC手機量產後,將正式推出Easy-MO服務,到時候該服務除了將會擁有現有悠遊卡的功能外,還會提供其他加值服務,如公車班次資訊、廣告等,該服務的使用者,將能夠直接透過電信帳單扣款的方式,直接付各項費用。目前世界各國已經有不少類似NFC商用化的應用。

資料來源: 2006/10/11 Ithome

工研院完成RFID水中及金屬讀取技術

工研院無線辨識科技中心於日前展示新研發的RFID水中及金屬讀取技術,並表示可以提供技術轉移。這兩項技術分別克服了水與金屬的干擾,未來在水中或帶有金屬的物品貼上RFID標籤都可以直接被讀取。 研發人員表示,水中物品的讀取技術是利用近場原理,將原本會阻隔RFID電波發送的水轉換為RFID標籤的天線,讀取距離為60公分,可用在水產養殖或包裝飲料的產品線上。 至於金屬物品的讀取技術,透過計算天線與金屬之間的最佳距離,進而克服反向電流會干擾RFID電波的鏡象原理,而有效地利用金屬的傳導性質幫助發送電波。這項技術可以用在手機,主機板等電子產品或金屬儀器上,有效距離為9公尺。 資料來源: 2006/10/23 Ithome

2006年10月24日 星期二

隔著皮夾也竊得到資料 RFID無線識別晶片卡 安全性堪慮

美國電腦科學家進行實驗後表示,新一代使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晶片而製作的信用卡,因為射頻可以被偵知,而洩露消費者的資訊,安全有虞;但發卡機構則認為,新研究取樣太少,而且成果不見得會落實到外在世界,所以表示不以為然。 無線射頻識別晶片信用卡用無線電波來捎遞資料,不必簽名,也不必用刷卡機來讀;這種卡片已經發出幾千萬張,而且像連鎖藥店、麥當勞及多家電影院都添增相應的讀卡機,服務持卡顧客。發卡銀行信誓旦旦表示,傳遞交易資訊時,都使用頂級加密技術。 但電腦科學家用儀器實驗廿張威士、萬事達及美國運通授權的無線射頻識別晶片信用卡,赫然發現傳輸資料時,射頻以純文字格式進行,沒有加密;可以輕易擷取持卡人的姓名等資料,然後儲存,而使用的設備小如一本平裝書,可以輕易與家用電腦、射頻組件結合起來,總價只要一百五十美元。專家們表示,竊讀無線射頻的設備還可以弄得更小更便宜,有如一包口香糖,總價不到五十美元。 專家表示,就算隔著衣服或皮夾,還是有辦法讀到晶片信用卡,所以這項資訊科技的安全度差得驚人。 但製發這種信用卡的金融機構反駁說,實驗室做出來的成果看似叫人大吃一驚,但不至於會在外頭遭到廣泛濫用;另外,付費系統還有別的資訊保護、查證密碼及反詐欺措施,可以保護消費者得很周全。 消費者權益暨隱私權團體懷疑無線射頻識別科技;雖然設計有不少系統,確保信用卡只能在極近的距離才能取讀,但專家表示,他們有辦法弄大射頻所及範圍,想偷卡片資訊的人還是可以使用儀器,混在擁擠的人群裡,或者貼近信箱,而蒐集到信用卡資料。 資料來源 : 中國時報 2006/10/24

2006年10月19日 星期四

感應式付款機制RFID技術當紅(悠遊卡與錢櫃吻賺卡會有干擾問題)

  現在無論是付款、門禁都會使用非接觸式的感應方式,無論是悠遊卡、Visa Wave或是MasterCard的PayPass都是使用相同的RFID技術,這種便利性,搭過捷運的人都知道,持悠遊卡的人都可以在門口的感應區讓機器感應,並自動扣款,這種機制進一步延伸至公車、公有停車場的付款,是一種很方便的電子錢包。   這種感應是卡片,是目前最熱門的電子技術RFID,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全名為無線射頻辨識系統,它是利用不同的發射頻率作為辨識,在卡片中有獨特的辨識晶片,經過識別機器時讀取卡片資料,從四、五十年前就已經有這樣的技術了,只是現在網路、通訊發達,才廣為受人重視、採用,目前已經廣泛的利用在生活當中。   有些人也質疑,當同時擁有兩張感應卡片時,為何不會重複感應或是發生錯誤?據台北智慧卡公司表示,如果是與悠遊卡不同的頻率,就不會有干擾的問題,捷運站閘門的讀寫機器,會自動辨識出正確的卡片及頻率,因此不會有讀寫錯誤的情形。但是同樣的悠遊卡就會有彼此干擾的問題,因此建議消費者不要同時放兩張悠遊卡在同一個皮包內。另外就智慧卡公司表示,目前已知與悠遊卡會有干擾問題的卡片是錢櫃的吻賺卡。   至於悠遊卡保護及保存的問題,台北智慧慧卡公司也表示並不會有類似磁卡的消磁問題,由於RFID技術與磁條卡不同,並不會有類似問題,但是須遠離高溫、避免卡片彎折等問題,由於每張卡都有獨自的資料儲存於卡面內,目前也沒有複製卡片、偽造卡片的問題,因此使用上可相當放心。   未來類似的技術將會應用更為廣泛,現在已經開始有的付款機制以及通行證等,未來更會延伸至醫療、監控等範疇,而這種非接觸的感應機制,將可以快速的進行資料查詢或是彙整,不但對商用領域很有幫助,對一般消費者更有方便、安全的消費方式,以後可能真的出門只需要一張整合的感應卡,就萬事OK了。

資料來源: Cardu 2006/10/18

2006年10月14日 星期六

人體晶片新消費型態 揮揮手臂就OK

把晶片植入手臂,消費時只要揮揮手臂就可以埋單,聽起來或許有點不可思議,但不久的將來,這種消費的新型態可能就會從科幻小說步入日常生活了。 倫敦泰晤士報10日報導,這個快速結賬的想法,大受時下的iPod世代歡迎。屆時只要掃描手臂一下,立刻可以連接銀行賬戶,結清賬款。英國食品雜經銷研究所針對500名成人和500名青少年做的研究顯示,將近10%的青少年和5%成人樂意植入這種晶片,以避免信用卡遭竊或被冒用的風險。 這種晶片目前已用於貓、狗、和馬。飼養的牛、羊也開始跟進植入晶片,以便牠們成為盤中飧後,消費者仍可追查農場餵食牠們的飼料。 巴塞隆納巴雅海灘俱樂部(Baja Beach),早於兩年前就把這種理論付諸實行,因為來這裡消費的人大都穿著比基尼和短褲,沒有地方可放皮夾和錢包。 手臂裡注射晶片的VIP會員,在酒吧可代替現金消費。晶片是只有米粒大小的玻璃膠囊,裡面有一組十位數的個人數字,可與銀行帳戶連線。這家俱樂部推出人體晶片以來,十分受歡迎。 除了身體晶片外,零售業也在研究經由人體生理特徵辨識身分和付款的可行性,包括指紋和虹膜。

資料來源: 民生報2006/10/11

2006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星交通新系統 見老人過馬路 綠燈延長

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宣佈,將在不久後在十字路口裝設利用無線射頻辨識科技,能「看見」老人過馬路的交通號志。當老人過馬路時,綠燈的時間就會延長,讓行動較為緩慢的老人,有充裕的時間過馬路。

這個可以「看見」老人的新交通號志,預計在一、兩個月內,先在新加坡大巴窯四巷和大巴窯中路交界處安裝,進行為期九個月的測試。這個路口先前已經安裝「智慧標示燈」,利用設置在路上的閃爍黃燈,來提醒駕駛人前方有行人過馬路。新加坡陸路交通局正為長達九個月的測試進行招標,承包商將在相關路口的交通號志安裝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陸路交通局將安排三十名年老人參與測試,每個人將分得一個RFID標籤,當他們過馬路時,交通號志上的辨識系統就能發現年長者的存在,即通知交通控制室,延長號志綠燈的時間,讓年長者可有充裕時間過馬路。

無線射頻辨識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物流業、零售業和服務與接待等方面,相信把這項技術應用在交通號志上,將是全球第一次,傳聞日本也正在討論類似的試驗。這項技術室透過無線電波,把相關資料和數據儲存在無線射頻標籤內,含有晶片的標籤準確度可達百分之九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九,可以準確追蹤標籤持有人或物品的位置和資料。

陸路交通局告訴聯合早報,在測試期間,一旦系統偵測到有年長者過馬路,就會把號志的綠燈延長五秒。目前新加坡約有一千九百個十四路口交通號志,綠燈會固定亮二至六秒,讓行人過馬路,隨後就會開始閃爍,提醒行人交通號志將會變換為紅燈。閃爍時間視過馬路的長度而定,以步行平均數度每秒一點二公尺來計算,如果過馬路長十八公尺,綠燈就會閃爍達十五秒。

進行這項變革,主要是根據新加坡交通警察的統計,去年在車禍上命的行人中,每兩人就有一人年齡達六十歲或以上,因此當局決定重新設計交通號志,讓老人能有更充裕的時間過馬路。新加坡政府考慮,未來也把延長年長者過馬路綠燈時間的做法,擴大到兒童、孕婦和殘疾人士,進一步保障這些人行的安全。

資料來源: News.Sina 95/10/11

2006年10月5日 星期四

預防性犯罪再犯 電子監控制度預定十一月啟用

法務部今天駁回「華岡之狼」楊姓受刑人假釋聲請案,審查過程中,電子監控制度曾列為楊姓受刑人若假釋,接受保護管束期間考量採用的重要措施。法務部保護司副司長朱坤茂表示,電子監控制度預定今年十一月正式啟用,未來考量配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功能,加強監控效果。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去年二月間修正通過後,增訂觀護人對假釋或緩刑付保護管束的性侵害加害人,在一定條件下,可報請檢察官和軍事檢察官許可,命令性侵害加害人居住在指定住所或施以宵禁,必要時以科技設備監控。 為實施電子監控制度,法務部去年完成採購的設備包括監控中心和一百五十套監控設備,包括腕戴型隨身無線射頻辯識系統(RFID)發訊器和居家RFID訊號讀取器,受監控人將配戴類似手錶外型的發訊器,除可配戴在手腕,也可配戴在腳踝,使監控設備較為隱密且不影響功能,避免受監控人產生標籤效果。 如受監控人離開受監控處所,置於監控處所的RFID訊號讀取器會因無法收到隨身發訊器訊號,隨即以簡訊將違規訊號傳送給設置於法務部的中央監控系統和觀護人,再由中央監控系統自動通報各地檢署,另外,觀護人也可用筆記型電腦隨時隨地查閱受監控人狀況,確認受監控人沒有違反指定住居和宵禁命令。 根據法務部資料,電子監控在台灣是首創,但在美國、英國、新加坡、紐西蘭等其他先進國家,早有採行並實施多年,一九八零年代,美國因監獄擁擠,新墨西哥州法官提出運用電子手環於社區服刑受刑人作法,使這些受刑人在釋放進入社區後,仍達到白天工作,夜間返回自宅監獄的控制效果。 朱坤茂表示,性侵害受保護管束人配戴電子監控器後,將可依個案不同,依需要設定有效感測距離,如為直徑五十或一百公尺等,若性侵害受保護管束人離開RFID訊號讀取器感測範圍,除觀護人、檢察官可立即得知,並將配合警察二十四小時巡邏網,前往察看。 朱坤茂指出,電子監控器目前仍在測試中,國內尚無性侵害受保護管束人試用過,預計今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開始實施。另外,目前實施的電子監控制度是監控性侵害受保護管束人是否離開受監控處所,朱坤茂表示,更重要的應是能掌握潛逃後行蹤,未來將考量要求目前採購的RFID設備結合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功能,對重大危險性罪犯的監控,由定點式居家監控提升為移動式GPS 行蹤監控,加強預防再犯,確實保障婦女人身安全。 資料來源: news.yam 2006/10/4

2006年10月2日 星期一

A級大閘蟹戴有認證戒環

資料來源: Appledaily 2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