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6日 星期一

經建會:推動台灣成為世界級RFID產業重鎮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表示,被視為「二次IT革命」的「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自動識別新技術發展迅速,據估計,至2011年RFID全球市場規模將達223億美元,政府已擬定推動方案,希望能培育台灣成世界級RFID產業重鎮。 經建會表示,RFID自動識別技術發展迅速、潛存龐大商機,科技界人士多以「二次IT革命」形容,全球各IT軟硬體大廠競相投入相關技術研發,先進國家也將RFID視為產業發展的新動力。 經建會說明,RFID運用層面包括行動商務、全球運籌、國土安全、交通運輸、經營管理、健康醫療等領域,例如在零售業方面,如大型量販店、便利商店、百貨公司等導入RFID,充分發揮快速查詢庫存效益,以提高服務品質,增加顧客滿意度。 在物流運輸業方面,可即時掌控從貨品裝載、運送、倉庫到達目的地營運流程;目前高雄關稅局與港務局分別建置「RFID電子晶片封條監控系統」及「自動化門禁管制系統」,利用RFID技術取代人工押運,每年大幅降低等候押運時間約6200小時。 此外,在世足賽、愛知博覽會等採用內建RFID晶片票卡,可有效控制人潮,並運用其它加值服務,提升服務品質。 經建會表示,據調查機構ABI Research統計,預估至2011年RFID整體市場規模將達223億美元,尤其是亞太地區市場成長將最為快速,2010年將超越美洲市場,占RFID全球總體產值的一半。 為掌握亞太RFID商機,政府已完成2006至2013年公領域RFID應用推動藍圖,擬定RFID推動方案,並鼓勵外商來台參與合作概念驗證,或設立研發中心等,以孕育台灣成為世界級RFID產業重鎮,未來將適時提出說明。 經建會為推動自由貿易港區營運,包括「高雄港轉口櫃免押運計畫」、「建構優質台灣經貿環境及網路推動方案」等均利用RFID技術,希望能發揮示範效應,鼓勵法制鬆綁及創造更高營運效率。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 2007/2/13

新式信用卡會洩密個人資訊

去年發行的新式信用卡中,有數以百萬張的卡都採用了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該技術能夠讓不遠處的掃瞄感應器讀取信用卡上的個人資料。

個人電腦雜誌報導,很多的這類新信用卡會把你的名字、卡號和有效期限等資料傳遞給附近任何持有掃瞄感應器的人。這是來自麻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RSA 信息安全公司以及Innealta公司的研究結果。

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在追蹤貨物的運輸和存儲中有廣泛的運用,現在也用於信用卡上,方便顧客在商店和餐廳等地方快速完成信用卡付賬。Visa公司表示世界各地有600萬的這類「非觸碰式」信用卡,而且數量在快速上升 。

研究人員收集了美國三大付費協會和幾家大的信用卡公司發行的20多種信用卡,使用一個經過修改的商業用RFID掃瞄器進行測試,他們發現大多數的信用卡會洩露名字、卡號和有效期限的資料。

Visa公司的發言人表示,該公司的非觸碰式信用卡網路採用加密技術核對每項交易,可以防範一些詐欺案件的發生。但是,這不能保護信用卡的用戶名和卡號被盜。 Visa公司新興產品部門的資深副總裁Brian Tripplett說,第二代的Visa「非觸碰式」信用卡在交易中不再透露持卡人的名字, 但仍然傳送卡號 。

怎樣識別你的信用卡是否使用了RFID? 使用RFID的信用卡中,有的可以看到存儲信用卡資料的微晶片,但有的看不到。Visa公司的「非觸碰式」信用卡有個標識:在卡的正面或反面有四條垂直的波狀條紋。 但是為了確證,或者你想知道你所持有的卡是否為第一代或第二代的Visa卡,最好是給你的信用卡公司打電話。你可以要求一張沒有RFID的信用卡。

此外,你也可採用「法拉第屏蔽筒(Faraday cage,由金屬線或金屬套製作)」來阻隔RFID信號。網絡上有包含法拉第屏蔽筒的錢包銷售。

麻州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傅(Fu)表示,目前看來,利用RFID竊密信用卡資料的風險還不太高。因為研究人員利用了他們的專業技能修改了 商業用RFID掃瞄器,才能讀取「非觸碰式」信用卡上的信息,身份證竊賊還沒有這樣的技術。另外,RFID掃瞄器必須離信用卡很近,一般都短於六英吋,這也增加了盜竊資料的難度。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 2007/2/21

萬通卡用途廣 黃河實業看漲

大市交投淡靜,資金市主導下投機活動特別多,「炒股不炒市」局面持續,個別股份表現突出,其中從事內地電子卡業務的黃河實業(0318)近日表現出眾,隨著其將投資5000萬美元以三期繳交發展中國電子門票項目,與國新投資管理經營合營公司佔有45%股權,推出全國首個RFID無觸式智能卡電子門票系統,此系統是採用先進的射頻識別技術,並加入更吸引的多媒體畫面。預期在07年將逐步在150個主要旅遊景點使用該系統,每年收益估計超過25億元人民幣,而其邊際利潤達25%至40%。

中國電子門票公司預計3年內,全國將有超過1000個選定的旅遊點的入場系統會轉換為RFID的門票系統。由於這張萬通卡的用途不只作入場門票,亦可用於場內的購物消費及CDROM,將是2008年北京奧運及內地旅遊熱點的受惠者,亦有助提升國家形象,以目前市場不斷尋找內地消費概念下,有一定留意的價值。技術上,股價沿10天線反覆向上,各技術指標均未見轉弱,料短期內仍未出現獲利回吐,不妨考慮候機買入(現價為0.77元)。

資料來源: wenweipo.com 2007/2/24

3月1日電子錢包啟動 到超商免帶零錢

中油卡、CALL CALL卡、101卡、屈臣氏卡都有icashwave 台灣街頭巷尾到處林立著便利超商,幾乎所有民生消費品,都可以在超商內買得到,再加上提供了許多便民的服務,使便利超商成為民眾最常購物的地方。最近,中國信託與台北智慧卡公司不約而同的,都推出電子錢包的小額付費模式,將讓卡友不用帶零錢,就可以在超商內消費購物。 中國信託與7-ELEVEN合作推出『icashwave』『Q-PAY』的付費機制,將原先icash的儲值功能,融合在信用卡當中。持卡人只要到7-ELEVEN購物,就可以將信用卡感應付款,省去帶零錢的麻煩,相當方便及快速。 目前『icashwave』的機制已佈建完畢,在7-ELEVEN所有的店面裡,都已經設置有感應式刷卡機(DONGLE)。今年第二季開始,消費金額500元以下就自動以icash的電子錢包扣款,而消費金額在500元以上,就會啟動信用卡刷卡的付款機制。如果電子錢包內金額不足時,也會由信用卡自動儲值500元到電子錢包內,完全不用消費者傷腦筋。 自3月1日起就可以在7-ELEVEN索取申請書,申辦有『icashwave』的信用卡。第一波推出具有『icashwave』的信用卡有中油VIP感應聯名卡、中華電信CALL CALL卡、屈臣氏聯名卡、TAIPEI 101 聯名卡、大葉高島屋聯名卡、漢神百貨聯名卡,以及VISA的銀行卡。 中國信託表示,第一波針對有VISA晶片功能的信用卡為主,將會陸續寄發同意書給卡友,讓舊卡友也可以升級為『icashwave』信用卡。未來更將針對銀行所有信用卡進行晶片卡的轉換,屆時中國信託信用卡都將會擁有『icashwave』及『Q-PAY』功能。 台北智慧卡公司所推動的電子錢包,則是內建在悠遊聯名卡中。由於,鎖定在小額付費的使用,所以並不能以信用卡功能刷卡消費。目前,所有感應式刷卡機(DONGLE)已由台新銀行在全家便利店安裝完成。 智慧卡公司表示,從3月1日起,民眾就可以持悠遊聯名卡到全家便利店消費付款,感受出門不用帶零錢的快意生活。 由於,電子錢包都需要由信用卡轉儲金額,各家銀行都會收取一定金額的手續費用,因此將可能阻礙卡友使用電子錢包的意願。不過,中國信託信用卡處資深副總張智詮表示,電子錢包的方便性以及銀行所提供的優惠,如紅利、促銷..等等,相信卡友還是會樂意使用如此方便的商品。 資料來源: http://www.cardu.com.tw/ 2007/2/15

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RFID未來前景可期 台系統廠應先由上下游領域分進發展

RFID未來前景可期 台系統廠應先由上下游領域分進發展

台廠規模小、知名度未開 惟朝創新應用、發展自有智財權 仍有突圍機會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發展至今已有數年之久,不過礙於成本過高以及標準還未統一,加上應用層面還未擴大採用,因而造成RFID仍未大量普及,不過,多數市場人士仍認為RFID未來成長前景可期,工研院也積極發展RFID領域。 台灣中小型RFID系統廠存在先天性的天險 目前全球製造RFID的廠商已有一定數量,當中不乏大型系統整合商如惠普(HP)等,而台灣目前一些系統整合商,由於發展規模過小,要與這些國際系統整合大廠競爭,機會上相對較小,原因在於這些中小型的系統整合商,一來由於規模較小,較無法自行生產RFID產業所需使用到的TAG以及讀取器(Reader),要替客戶建造一套完整的RFID系統時,往往需要跟其他專門從事生產TAG或讀取器的製造商採購,但又因購數量不高,價格上無法獲得壓低。 再者,也因為中小型系統廠知名度不高,對於客戶來說,一旦選擇這些規模較小的RFID系統廠,未來發生問題後可能遭受更大的損失,與其如此,倒不如一次便將真正要建置RFID系統的預算花在知名度較高的廠商。 此外,對於企業來說,因為要建造屬於適合自己的RFID系統,因此必須提供RFID系統廠商充分資訊,由於擔心內部機密資料外洩,因此偏向選擇規模較大系統商,較有安全保障。 此外,台灣系統廠商由於員工數量有限,因此對於客戶多元化的要求,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些都是目前台灣中小型RFID系統廠的所存在的天險。 台灣發展RFID應先從上下游領域分進發展 雖說台灣RFID產業目前發展仍有天險存在,但也並非全然無發展機會,台灣RFID產業應從上下領域開始夾擊,最主要原因在於現階段還沒辦法與國際RFID系統大廠正面衝突,與其如此倒不如先從下游的創新應用開始著手。 台灣RFID廠商應該快速發展出RFID可利用的領域,且相當重要的是一定要發展自有的智慧財產權,如此一來先將根本的基礎給穩定下來,才有機會與國際大廠一較高低。 再者,台灣還可以從上游端產業著手,所謂的上游端便是要先從製造像是標籤的東西開始做起,從上游做起一定要做大,唯有做大後才能夠讓本身的知名度擴大,除了生產規模要擴大外,更重要的是藉由上游的擴大來整合一些相關產業,這樣才能夠讓台灣RFID走出自己的路。 此外,目前台灣政府為推廣RFID產業時,做出一項政策性的做法,那便是推出公領域的政策性決定,而當初政府之所以會推出這樣做法,最主要目的在於希望台灣能夠成為全球RFID重要的發展區域,而政府這項政策是相當有利於台灣發展RFID產業,最主要原因在於只要有台灣政府的背書保證,台灣RFID廠商在發展RFID產業時,便可向客戶展示在公領域中的自家產品,如此一來便可快速贏得客戶的較高信任感。 台灣RFID廠商由於現階段知名度較低,因此可藉由政府的奧援,使得台灣RFID廠商得以快速打入國際市場,由於政府推出公領域的這項政策,也進一步有效解決RFID廠商現階段彼此間規格標準不相容的問題,只要這樣的問題解決後,可縮短更多台灣RFID廠商間彼此為了規格不相同而需花費更多摸索時間。 建造RFID系統不僅考量成本,更要考量整體價值提升 目前大家在建造RFID系統時,最大的考量點便在於成本過高,這也是讓目前一些企業對RFID卻步的原因,不過,如要等到RFID相關產品大幅降價,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不過這並不代表企業便不需要在這時後開始建造RFID系統。 建造RFID的目的不能僅看RFID產品的價格,也不能僅讓RFID發揮單一的作用,目前大多外面廠商或市場人士認為RFID功能,均僅是表面上的辨識功能,也因此企業會想如僅有辨識功能,那為何要花費這樣龐大預算去建造RFID系統? 不過,如將RFID對於企業的貢獻層面進一步擴大來看,RFID可以做到的並不只有辨識功能,企業可因而建立更好、更完整的整套企業流程,很多額外花費可能因RFID而大幅降低,企業主要想的是如何讓RFID的功能花揮到最大,如此一來才能將RFID所創造出的價格極大化。 RFID系統不適用租貸、代銷模式 目前有部份中小型的RFID系統廠商為吸引客戶上門,有推出所謂的租貸或代銷RFID系統的商業模式,這樣的做法並不可行,因為RFID系統屬於客製化商品,並無法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廠商。 或許站在RFID產業供應鏈中,系統廠商可以供應中小企業的硬體設備,但軟體部份是絕對不可能共通使用,畢竟各家企業所需要的企業流程不盡相同,因此RFID並不適合採用租用方式。 至於代銷的模式,因為RFID種類上相當多元化,代銷商並不見得能處理所有不同RFID產品,如此一來只要客戶發生問題後,代銷商並不見得會有能力替客戶處理,因此與其到時後沒人可處理RFID系統,倒不如找1家真正屬於RFID的系統供應商,才能做到真正的完善服務。 (工研院RFID主任徐明口述,吳宗翰整理) 徐明,國立中興大學學士、美國路易士安那大學應用統計碩士、美國路易士安那大學數理統計博士、美國南加大高階決策主管班結業,曾任職美國休斯太空及通訊公司及美國休斯飛機公司副總裁。 資料來源: 電子時報研究中心 (DigiTimes Research) 2007/2/13

2007年2月15日 星期四

政府擴大推動RFID食品安全應用

由經濟部、工研院及相關業者成立的「RFID食品安全應用SIG」,將首先推動國內食品業建立RFID加工食品流通履歷制度,藉以提升食品安全性與外銷能力。

有鑑於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經濟部連同工研院與業者共同成立「RFID食品安全應用SIG」,強調要召集相關業者,擴大利用RFID技術建立食品安全履歷,提升國內食品安全性及產值。

經濟部商業司今日(2/14)連同工研院、RFID研發及產業應用聯盟、台灣食品GMP發展協會等,共同宣布成立「RFID食品安全應用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專業群)」,將召集國內食品業者、物流商、零售商、軟體商等加入,藉以擴大推動國內食品業建立加工食品流通履歷制度,期望能進而提升本土食品的外銷能力。

近年國內時而傳出廠牌仿冒、品質仿冒及問題原料等食品安全事件,為此經濟部商業司RFID辦公室於一年前開始著手進行「加工食品流通履歷追蹤計畫」,並在去年底啟動由工研院研發的本土首套「RFID產品身分識別系統」。該系統串連國內加工食品流通鏈上、中、下游業者的資訊系統,讓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可透過網路即時連線獲知產品的資訊及流通履歷資料。

不過目前只有統一、味全、臺灣綠藻、台灣比菲多、味王等5家食品GMP製造業者採用這系統,並在松青超市、頂好超市、7-11、康是美藥妝店等部分門市裝設商品查詢機。

為了更進一步擴大國內業者的利用,經濟部與工研院則共同召集相關業者成立「RFID食品安全應用SIG」,透過定期開會方式,推動包括加工食品產品認證自動查核技術、國內食品包裝嵌入RFID技術、食品衛生管理法修定等項目。

此外,RFID食品安全應用SIG未來工作項目還包括將在三月底發表加工食品流通履歷的推動成果,並在年中的國內食品展,及年底的台灣國際RFID應用展覽會中,展示推動成果。

SIG召集人工研院經理劉澄昇表示,未來還將進一步推動農產品RFID流通追蹤,並將食品與農產品兩項應用系統整合建置。預估五年內(至2013年)整個整合建置將使用至少50億個RFID電子標籤,並將創造200億的產值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2/14

2007年2月12日 星期一

塑膠晶片 讓電子產品更輕巧

你能想像未來的電子產品會便宜到像塑膠袋一樣,輕巧到可以摺疊放進衣服裡,甚至會有類似噴墨印表機的設備能把電路直接「印」在材料上嗎?這些都得歸功於塑膠晶片。

塑膠邏輯公司(Plastic Logic)位於英國劍橋總部展示各種奇妙的電子產品,包括可與醫院醫療紀錄同步更新的手鐲、不需翻頁的電子樂譜等,這些產品的共同點是電路都以塑膠製造,而非傳統的矽晶片。

塑膠邏輯公司(Plastic Logic)已募集1億美元資金,要在德國德勒斯登建廠,生產可捲起來隨身攜帶的閱讀機。閱讀機可儲存1,000本標準字數書籍的內容,相當於三套大英百科全書。新產品訂2008年上市。

自飛利浦公司分割出來的Polymer Vision公司也準備在英國南漢普敦設廠,生產5吋螢幕。這種螢幕可以捲起來,將用於手機或PDA內,最快今年就會問世。2月初Polymer Vision與義大利電信公司簽約,生產手機書(Cellular Book)。

早在1970年代,科學家發明可導電的高分子聚合物後,科學研究人員與企業家就期待有朝一日塑料能取代矽晶與玻璃。塑料不但輕便,不易折斷,最重要的是成本相當低廉。直到現在塑膠電晶體雖然還沒有辦法製造個人電腦,卻可取代易碎的矽晶片,應用在其他地方。

目前塑膠邏輯公司已能在室溫下生產,加上塑膠成本低廉,估計塑膠晶片的成本只要傳統晶片的十分之一。

塑膠邏輯的資金來自Oak投資公司、英特爾、美國銀行與巴斯夫集團(BASF)等跨國公司。塑膠邏輯融資部門阿瑪迪斯資本公司(Amadeus Capi-tal)合夥人豪瑟(Hermann Hauser)說:「我們相信矽電晶體能做得到的,聚合物電晶體最終都能做到。」豪瑟本身也是物理學家。 全新的消費電子時代是否已經來臨?維吉尼亞州奈米科技市調業者NanoMarkets預測,2014年時,塑膠電子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50億美元。未來零售業的電子看板可以根據個人手機晶片的資料,對每個消費者打廣告;生鮮產品的包裝上會附有感應器,提醒消費者溫度是否合適;還有可捲起來的電視,用過即丟的拇指碟,塑膠太陽能板等。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2007/02/12

RFID新競爭對手 RuBee開始商業化應用

也許你已經熟悉ZigBee、正在尋求WiBree的用途,現在正要開始熟悉另一個無線連網協議──RuBee,也稱為IEEE 1902.1。零售商和製造商可以在RFID之外選擇這個新標準,適合許多應用。 開發RuBee的IEEE工作小組將於2月20日在美國Boston召開第一次會議。RuBee的支持者表示,RuBee網路可在10到50英呎範圍內採用長波長工作,並可使用低成本無線標籤。網路中可包括成千上萬的無線標籤,工作頻率低於450kHz,適用於「惡劣環境」下的即時庫存應用,甚至可以在金屬和水的附近以及存在電磁噪音的環境中工作。 這種惡劣環境是RuBee吸引用戶的關鍵,也是RFID進入廣泛、高性能價格比佈署的主要障礙。使用RuBee的產品具有的另一項優勢,是能夠直接將資料傳到網際網路,而RuBee的低速特性則使它不適於追蹤許多倉庫中的大量的運動中的產品。 但RuBee標準的支援各方並沒有將其看作RFID的替代技術,而是適用於特定應用的另一種方案。RuBee無線標籤可以採用主動標籤或者被動標籤,使用低廉的鋰電池的標籤的壽命可達10年以上。使用長波長技術也使其成本低,厚度不到1.5mm,可使用4位元處理器進行編程。 RuBee標準的制訂方認為RuBee網路填補了沒有聯網、不可程式化的RFID標籤,與採用本地網(802.11)和個人網(802.15)的高頻寬的輻射系統之間的空白。這種可搜索標籤的即時協議使用IPv4地址,使用這種協議的產品可望在12到18個月內問世。 RuBee的最初支持者包括:大型零售公司,如英國的Tesco集團、德國的Metro連鎖店、法國的家樂福(Carrefour)和美國的BestBuy;還有晶片供應商、網路設備廠和系統開發商,如惠普(HP)、IBM、新力(SONY)、松下(Panasonic)、摩托羅拉(Motorola)和NCR。 1902.1標準將根據現有的RuBee協議,在實體層和資料連結層工作,支援不同製造商推出的標籤、晶片、網路路由器和其他設備之間的互通作業。RuBee網路目前已經應用在商業化領域中,包括醫院和手術室中的高價值醫療設備的智慧貨架;用於庫存追蹤的智慧商店和倉庫貨架以及用於家畜、珍禽等進口動物的農業用網路。 (參考原文:RuBee seen as alternative protocol to RFID) (John Walko)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2/9

逛街不用帶鈔票 亞太首支信用卡手機在台上市

萬事達卡(MasterCard)結合通訊服務業者台灣大哥大,以及台北富邦銀行,正式在台灣推出亞太區首支MasterCard Mobile PayPass具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應用之信用卡手機。 利用 NFC技術,手機不僅能發揮和信用卡一樣的付款功能,還可透過NFC其可寫、可讀又可下載的雙向互通特性,享受即時的E-Coupon (電子折價券)下載及優惠折扣的付費方式。省去傳統必需事先收集並隨時記得攜帶各式折價券的麻煩,並可重覆享用自己喜歡之優惠。 凡持Mobile PayPass信用卡手機,不但可於全國2,000多個消費點刷「手機」購物並立刻享有下載E-coupon的優惠,還可以將優惠折扣透過NFC技術傳送給親朋好友使用,一機在手,優惠同享;小額付費的行動消費時代即將襲捲全台。 NFC信用卡手機並可望結合OTA (Over The Air,空中下載)技術,未來利用OTA空中下載技術,配合GPRS網路傳輸,手機立刻具有信用卡功能,使用者只要用手機上網,輸入個人ID及密碼,就能啟動信用卡功能,直接以手機進行刷卡動作。結合NFC和OTA技術,消費者將只需要幾個簡單的步驟,就能多方面使用下載服務。 目前PayPass在全球各地的使用範圍,已擴及到不同方式的付費機制。像是自動販賣機,2006年底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和USA Technologies宣佈合作,首先在美國紐約、芝加哥、達拉斯三個大城,設置1000台可接受PayPass的自動販賣機;萬事達卡計畫將PayPass的使用拓展至消費者生活的各個層面,未來帶著Mobile PayPass信用卡手機前往世界各地,消費者可以用它在紐約搭地鐵、到日本東京暢遊迪士尼、或是在芝加哥購買販賣機裡的可樂。 台灣是亞太地區則第一個使用Mobile PayPass付款機制的國家,未來消費者以手機下載E-coupon,不僅環保、便利、立即享有優惠,還可決定是否有下載的必要,不需一再接收無謂惱人的垃圾訊息。 目前台灣地區已具備PayPass付款機制的消費點多達2,000多個,含括萊爾富便利超商、頂好超市、京華城喜滿客影城、IS Coffee、南仁湖高速公路休息站以及國內外機場Captain商店等。至於在全球MasterCard也已建置超過46,000個PayPass?特約商店。未來台灣的消費者只要帶著Mobile PayPass就可行遍世界各地。 配合Mobile PayPass的非接觸式付款機制,特約商店將不定期的把最新的優惠方案置入有NFC技術的感應器上,消費者只要將手機輕置於感應器上,就能立即下載優惠,享有折扣。而根據市調公司ABI Research的預測,支援NFC的手機出貨量將從2006年的5,000萬支成長到2009年的2億支。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2/9

醫療器材 商機無「線」好

醫療器材由簡單的醫用耗材、手動機械式儀器到醫療電子器材,再精進為使用無線應用技術(Wireless applicationtechnology)之儀器設備,「無線」概念目前已經被廣泛地使用在醫療器材的製造上;另外,除卻實體的儀器設備市場之外,提供照護安養等相關服務的市場也深度仰賴「無線」傳輸技術所架構出來的應用環境而得以運作,在此將針對無線傳輸技術應用於醫療儀器與服務之市場現況進行分析。

針對目前全球已開發成熟之無線傳輸技術進行比較,其傳輸距離由近至遠依序為紅外線傳輸(Infrared)、Zigbee、藍芽技術(Blue-tooth)、Wi-fi、Wi-MAX、以及蜂巢技術 (Cellular)等。

大體而言,上述這些無線傳輸技術都能進行資料傳輸,但能進行聲音傳輸的僅有Bluetooth與Cellular ,而Wi-fi與Wi-MAX則要藉由VoIP方能達成,其他技術則否。在傳輸速度上以Infrared與Zigbee最慢,至於相關硬體設施的建置花費,則是以Cellular的成本最高。

根據 Invacare、Frost&Sullivan、Espicom、JewsonEnterprises以及Infiniti等機構之研究,整合其分析後發現,2006年無線醫材應用技術所創造出來的全球市場規模約為13.81億美元,這當中包括應用到無線傳輸技術的相關醫材市場,以及其硬體架構基礎環境的市場之總和。

無線醫材市場可以依照其應用功能類別之不同,區分為遠距監測系統、定點照護系統、資料管理系統、居家醫材以及RFID追蹤系統等五類。其中RFID追蹤系統為最主要之應用領域,其2006年市場規模達5.26億美元,占總市場之38.1%,其次為資料管理系統,其3.12億美元的市場所占比例亦達到22.6%。

醫療器材因為基於人體的安全性考量,所以一直受到相關衛生法規的嚴謹規範與限制,然而,對以營利為目的的電子廠商而言,繁複冗長的法規檢驗不啻成異業廠商的進入障礙,明明自有技術早已有能力提供先進的無線應用技術,並能有效提升現有醫用產品的附加價值,卻往往受限於法規的查驗登記未受准通過而無法上市,實屬遺憾。

有鑑於此,現階段無線應用技術多半轉而朝向非醫療、非侵入、非診斷治療,而僅提供醫用記錄等功用著手發展,例如目前全球無線醫材市場中最具有規模的RFID追蹤系統就是典型的例子,RFID不但可以追蹤醫療器材的使用情形、運作方式,甚至是病患作息追蹤、服藥提醒、復健療程監測等都可適用,在此看來,無線醫材的發展已成為醫療器材下一波的發展重點,值得異業廠商合作投入。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02/11

東京國際馬拉松賽18日登場 台灣62人參加

日本首都東京將於十八日舉行一場三萬人的國際馬拉松賽,台灣也有六十二名跑者報名。這是日本舉辦馬拉松賽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由於東京都的某些道路交通管制,有的道路最長封閉六個半小時,因此到東京觀光的旅客可能要多注意當天的交通改道。

東京都第一屆國際馬拉松大賽將於十八日登場,這是由東京都政府、日本田競聯盟、讀賣新聞社等共同舉辦的活動,屆時銀座、皇居外苑、淺草等地,將會出現海內外知名選手與一般市民等三萬人起跑的盛況。台灣跑者已有六十二人參加,駐日代表處將應邀籌組啦啦隊,並派員到現場攤位介紹台灣文化、觀光旅遊等。

除了三萬名跑者之外,還有一萬多名志工協助活動,東京的市中心有些道路最長將交通管制封閉六個半小時,因此如何順利導引觀眾、防止混亂等,東京都政府及警視廳都嚴陣以待。

讀賣新聞今天報導,東京國際馬拉松賽是仿照紐約馬拉松等海外知名大賽而創辦,但首度舉辦就是以日本國內空前的大規模呈現。日本田競聯盟的副會長櫻井孝次表示,這與頂多幾百人的菁英跑者所參加的馬拉松大賽完全不同。

這場馬拉松的路程規劃是由東京都政府辦公大樓經過皇居、東京鐵塔,到品川站往北折回,經東京車站、淺草,南下銀座到終點站御台場。為了讓更多人能跑完全程,主辦單位時間設定最久跑七個小時,日比谷大道、銀座附近的晴海大道的交通管制時間約需五、六個小時。日本警視廳將投入五千名警力維持交通秩序。

在賽跑動線沿路的警備上,日本田競聯盟的評審等共有五千一百名志工投入。由於帝國飯店面臨日比谷大道,其北側與西側受到交通管制的影響,飯店方面會事先告知住宿旅客,若當天有退房旅客將備有接駁車送至新橋車站。

讀賣說,為了支援龐大的跑者,譬如讓選手更衣、補給水分等,主辦單位也備有大卡車三十六台,此外,約每兩點五公里就設有一個補充水分站,流動廁所也備有五百座,視情況而定,可能再增設。

此外,運動鞋鞋帶上附帶計時用的RC晶片在通過每五公里就設有一座的掃描器時就可讀取,跑者的親友都能透過手機觀看。

資料來源: UDN 2007/02/11

2007年2月9日 星期五

照護銀髮族 新興行業崛起

根據美國照護聯盟(National Alliance forCaregiving)估計,約有一千九百萬美國民眾正負責照顧超過七十五歲的家人親屬。隨著這些銀髮族數目快速成長,協助成年兒女照顧年邁父母的產品與服務也在增加。

五十七歲的雅瑞普相當憂心高齡八十七歲的老父。為滿足她父親習慣獨居,又能兼顧他的安全,她在他居住的公寓內裝設由ADT安全服務公司提供的居家照護警報系統QuietCare。

該系統感應器能夠追蹤她父親平日在家的行為,例如多久開一次冰箱、何時起床與待在浴室的時間等。一旦這些行為出現異常,該警報公司就會立即通知她。

雅瑞普對於該科技充滿感謝之心。她並強調如果沒有這樣系統,根本就不會考慮讓她的父親獨居。QuietCare在去年八月推出後,頗受市場好評。該系統裝置費為一九九美元,每月監看費用則以七九.九五美元起跳。

除了QuietCare是利用既有的警報科技外,目前推出的產品還有涵蓋血壓、體重與藥物使用的資訊整合系統,可以透過網路傳送給成年子女或其他的照護提供者。

此外,針對銀髮族市場還有一項新興行業崛起,就是老年人照護管理。通常這些照護管理人具備醫護或是社工等背景。然而根據當事人的需求,以提供不同管理人來提供協助或照護。但價格並不便宜,一小時要價八○到兩百美元不等。

像是養老院早在幾年前就率先採用像是QuietCare健康警報系統,讓家人可以從遠距察看家屬的健康資訊。六十一歲的賈柏森就是透過網路,隨時了解他患有阿茲海默症父親的健康狀況。

QuietCare本身具有二十四小時客服中心,客服人員都接受過老年人陷入緊急情況的協助訓練,例如他們在浴室超過一個鐘頭,或是整天沒有打開藥物櫃等,就會立即通知家屬或傳送訊息。 至於將於今秋推出的SeniorSafe@Home系統,則提供醫護人員監看從感應器、電子藥劑師與跌倒偵測器等所獲得的綜合資訊。此外還有一個稱iCare Health Monitoring系統,則採用不同模式。它企圖讓照護人員、家庭成員與老年人本身追蹤特別的健康資訊,例如血壓、體重或藥物使用等,以避免意外發生。

但由於美國對於該產業尚未實施證照制度,因此未來老年服務機構的執行董事史東建議,購買該科技的顧客,「需要認真調查這些(提供照護科技)公司,以確保他們有能力能因應所得資訊」。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07/2/8 

2007年2月8日 星期四

北富銀推出國內首支信用卡手機

富邦金 (2881)旗下的台北富邦銀行今天正式宣布與台灣大哥大(3045)及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合作,共同推出全國第1支具有NFC(近距離無線通訊)功能的信用卡手機MobilePay Pass;北富銀表示,這款手機與信用卡結合,具備行動通訊與支付功能,開啟信用卡支付的新紀元。

北富銀表示,在「行動付款」漸成趨勢之下,公司透過Mobile PayPass手機的研發,讓手機除通話功能外,還能進行支付與即時上傳、下載最新消費優惠訊息的工具,讓消費者短短數秒就能藉由手機下載的電子優惠券,享受特約店家推出的專屬優惠。

台灣是亞太地區繼南韓之後第2個使用NFC Mobil ePayPass的國家;北富銀指出,消費者只要用MobilePayPass輕觸感應,就可完成消費付款,並且具有「拍立購、快享受」的功能,成為消費者日常支付工具,且可持手機前往全國2000多家特約商店即時下載最新的電子優惠券,是其最大的便利之處。

北富銀指出,用手機下載電子優惠券,不僅具有環保及便利的概念,且可自行選擇需要的優惠資訊,還能透過NFC技術將電子優惠券傳送給親朋好友使用,遠離煩人的廣告簡訊和手邊雜亂的折價券。

資料來源: http://tw.stock.yahoo.com 2006/2/8

亞太首支NFC Mobile PayPass信用卡手機登場

Coupon下載 手機刷卡 一機搞定 台灣大哥大結合台北富邦銀行、萬事達卡,正式推出亞太區首支MasterCard NFC Mobile PayPass信用卡手機,利用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手機與信用卡這兩項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正式合而為一!未來,消費者不僅能用手機刷卡,還可透過NFC可互傳、可讀又可下載的雙向互通特性,享受即時的E-Coupon(電子折價券)下載、折價、優惠折扣的付費方式,行動通訊與消費生活通通一手搞定! 即時下載E-coupon 獨享優惠零距離 凡持MasterCard NFC Mobile PayPass信用卡手機,不但可於全省2,000 多個消費點刷「手機」購物,並立刻享有下載E-coupon的優惠,還可以將優惠折扣透過NFC技術傳送給親朋好友使用,一機在手,優惠同享。消費者就此可以告別傳統蒐集與攜帶折價券的麻煩,輕鬆將優惠隨身帶著走。 從一月底開始,台灣大哥大已展開MasterCard NFC Mobile PayPass體驗計畫,招募100名用戶搶先感受NFC近距離無線通訊信用卡手機。百位試用者都將人手一支Nokia3220,內建MasterCard PayPass感應付款功能,只要帶著信用卡手機到特約優惠場所,不但可享受行動消費的便利性,還可以於店家即時下載E-coupon(電子折價券),立即享有優惠價格。初期每筆消費金額的上限為3,000元,每月上限則為15,000元,降低消費者失卡風險。 台灣大哥大策略長董建成表示:「台灣大哥大一直是最佳的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ervice provider,更致力成為領先的mobile life and applications innovation provider,這次和台北富邦銀行、萬事達卡合作推出NFC Mobile PayPass,使用者將可在生活應用中明顯感受到更多的便利與娛樂。未來,台灣大哥大也會持續在NFC的基礎上開發出更多創新的服務,讓消費者的行動生活更加豐富。」 結合空中下載技術,通訊科技開創金融商機 NFC信用卡手機未來可望結合OTA (Over The Air,空中下載)技術,配合網路傳輸,消費者可以直接下載個人信用卡資料到手機,只要用手機上網,輸入個人ID及密碼,就能啟動信用卡功能,直接以手機進行刷卡動作。結合NFC和OTA技術,消費者將只需要幾個簡單的步驟,就能多方面使用下載服務。 MasterCard中國大陸暨台灣區總經理江威娜指出:「MasterCard NFC Mobile PayPass的推出,開創NFC技術應用於手機支付的新潮流。在不久的未來,OTA的技術也將會更成熟。在手機逐漸走向全方位多功能的趨勢下,藉由PayPass支付系統的應用,提供忙碌的現代人「拍立購,快享受」的快速便利付款方式;相對地,也為零售業者帶來無限商機,共創電訊業者、銀行、發卡單位、店家與消費者間多贏的局面!」 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丁予康也表示:「這次和萬事達卡及台灣大哥大合作推出MasterCard NFC Mobile PayPass,期望為消費者在分秒必爭的生活中帶來更快速的消費方式,提供一個多元化服務功能,帶給消費者新的購物體驗,新的生活型態。」 PayPass遍及全球,手機刷卡無限可能 台灣是亞太地區第一個使用MasterCard NFC Mobile PayPass付款機制的國家,未來消費者以手機下載E-coupon,不僅環保、便利、立即享有優惠,還可決定是否有下載的必要,不需一再接收無謂惱人的垃圾訊息。 目前台灣地區已具備PayPass付款機制的消費點多達2,000多個,含括萊爾富便利超商、頂好超市、京華城喜滿客影城、IS Coffee、南仁湖高速公路休息站以及國內外機場Captain商店等。至於在全球MasterCard也已建置超過46,000個PayPass特約商店。未來台灣的消費者只要帶著MasterCard NFC Mobile PayPass就可行遍世界各地,開創行動消費無限契機。 資料來源: 台灣大哥大 2007/2/7

英國研究人員破解智慧型信用卡刷卡機制

Chip and PIN是英國官方在去年推出的安全付款方式,使用者刷卡時要另外輸入四位數的密碼。但劍橋電腦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展示如何破解,並成功盜刷。

有兩名來自劍橋電腦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近日展示如何破解英國政府所支持的Chip and PIN(刷卡及密碼併用)的信用卡付款機制,並成功盜刷。而英國付款清算服務協會(Association of Payment Clearing Services,APCS)則認為這只是潛在的風險,沒有證據顯示真的會在英國發生。

Chip and PIN是英國官方在去年推出的安全付款方式,使用者在實體商店交易時,除了透過讀卡機將資料與信用卡公司進行比對外,使用者還需輸入四位數的密碼。

這兩名劍橋研究人員是透過書店展示盜刷方式,必須先要有一名同伙店員,在消費者購書進行刷卡時,把信用卡放到另一台偽造的、可竊取資料的終端機,之後將取得的資料透過電腦連線或是無線網路傳送給正在另一家商店的同伙,這端的竊賊使用偽造的卡片並提供正確的使用者資訊及密碼;因此,即使該名消費者在書店刷卡購買的是400歐元的商品,但必須支付的卻是竊賊在珠寶店購買的價值4000歐元的鑽石。

劍橋研究人員認為此一付款系統並不如銀行產業所宣稱的那麼安全。不過,BBC引述APCS發言人Sandra Quinn指出,這樣的竊取方式並不容易,因為一來商店必須要先有一內賊,二來兩家商店的付款過程必須要同步進行。

Sandra Quinn說,該組織應該更關心其他型態的詐欺行為,因為沒有證據顯示這種詐欺行為可能會發生,這只是一長串具有威脅可能性名單中的其中一個。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2/7

台哥大試推手機信用卡服務

台哥大結合MasterCard、台北富邦銀行,一同推出為期三個月的NFC信用卡手機付費試驗計劃,參與者可利用免費贈送的NFC手機以PayPass感應刷卡消費,還可以下載電子折價券使用。

手機除了用來打電話、聽音樂、上網、導航、看電視外,未來還能用來代替信用卡消費購物。

台灣大哥大今日(2/7)與台北富邦銀行、MasterCard合作試推信用卡手機付費機制,強調只要利用具備PayPass信用卡感應付費功能的手機,即可以手機刷卡,並且下載電子折價券使用。

這項計劃自1月底開始試行至4月底結束,將選出100名自願參加此計畫的使用者,每人將免費獲得一支內建MasterCard PayPass感應式刷卡功能的Nokia 3220 NFC手機供其消費,只要每筆消費金額不超過700元即免簽帳單,700以上至每筆手機信用卡消費上限3000元的消費金額則仍需簽帳,而每月手機信用卡消費上限為15000元。

每支Nokia 3220手機於試用者收到時即已啟動MasterCard PayPass功能,消費者不需要手動設定即可用於全台灣包括萊爾富、頂好、PayPass、京華城喜滿客影城、IS Coffee等2千多家消費點,試驗計劃還無法用於國外的PayPass。

另外,由於NFC手機支援OTA(Over The Air)下載功能,這項試驗計劃也與美麗華影城、國賓飯店明園西餐廳以及台灣大哥大的音樂達人等服務合作,試用者將手機靠近內建NFC感應器的海報即可下載取得電子折價券用於消費上。未來以OTA透過GPRS傳輸,使用者還可以下載個人信用卡資料或是在手機上啟用信用卡功能。

至於安全性問題,遺失手機的試用者只要聯絡台哥大客服中心,台哥大即會利用GPRS關閉信用卡功能,提供一般信用卡掛失服務。

台灣大哥大策略長董建成表示,雖然目前以信用卡手機消費的潛在市場難以預估,但是台哥大看好這樣的應用,並將其視為今年的重點之一;而手機與信用卡的結合雖然也增加安全性的疑慮,但是因為與信用卡相比,手機遺失更能讓使用者立即察覺,因此手機適合於提供信用卡刷卡付費的服務。

董建成表示,這三個月的試驗計劃將是未來台哥大推出信用卡手機服務的參考依據。 除台哥大外,中華電信也已於1月與中國信託、Visa Wave共同宣佈推出類似的試驗計劃,同樣以100名為試驗人數,每人發給手機電池背蓋內建Visa Wave信用卡的CHT9000手機一支,可適用於全台1千多家店消費,3000元以內免簽帳,消費金額等同試用者的信用卡額度。中華電信表示,未來將朝向NFC手機發展。

而遠傳也計劃於下半年推出運用NFC技術的信用卡手機服務,以適用於銀行、信用卡、票證和小額付費等領域,並且快速邁入商業運轉階段。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2/8

打造專屬家用機器人 新平台讓你美夢成真

缺一個機器管家嗎?iRobot在一月初舉行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推出了一款可編程、價格便宜的家用機器人平台iRobot Create;該公司總裁兼創辦人之一Helen Greiner表示:「它不是玩具,很多人都夢想製造機器人,我們能讓夢想成真,並且讓大眾可負擔得起。」 iRobot基礎平台起價129.99美元,用流行的作業系統如Windows Vista、XP、Linux和Mac OS操作。高階用戶使用iRobot售價59美元的Command Module,就能用C或C++開發自動應用。 Greiner指出:「你得知道如何編程或者想要學習如何編程。我們認為它也可以成為高中學生學習編程的教學工具,可以訓練創造力。」 Create看起來有些眼熟,因為該平台是以iRobot在2005年推出的真空吸塵器機器人──Roomba的核心技術為基礎。該款機器人熱銷了200萬台,使用者並建議iRobot推出針對不同應用新產品。 於是Roomba的真空吸塵器、垃圾箱和旋轉刷從Create平台上移除,加上了32個感測器、敞開貨架和25接腳的擴充槽。用戶可以添加或者混合配對感測器、夾子、無線連結器、數位相機、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iRobot Create平台並支援Window XP與微軟的Robotic開發工具。 為了模擬人們會想要用iRobot Create做什麼,Greiner表示該公司還舉辦了一個跨國性的員工競賽,產生了不少令人驚艷、且透過快速且便宜的設計方法的創意作品,包括會打開冰箱幫主人拿想要的飲料的機器人、會提行李的機器人服務生,還有會在地板上畫複雜的圖案、又自動清除的噴墨印表機器人。 (參考原文:Make your own 'home bot' with iRobot' s new platform) (W. David Gardner) 資料來源: 2007/2/8 eetTaiwan

TI針對嚴苛應用環境推出密封型RFID標籤

德州儀器(TI)推出Overmolded (OM)應答器系列,內含堅固耐用的無線射頻辨識(RFID)電子標籤,進一步擴大TI的ISO 15693相容應答器產品陣容。OM系列是專為極端環境設計的電子標籤,這類環境的溫度、壓力或化學物質會使條碼等視線範圍(line-of-sight)自動辨識技術或其它較不可靠的RFID標籤無法發揮作用。

TI的13.56MHz OM標籤僅需22mm圓形面積,不但堅固耐用,讀取效能亦高,應用範圍從洗衣業、服飾出租、到易腐食品等各種製程處理。新款OM標籤有兩種不同記憶體容量:一種包含2Kbit記憶體以及更強大的功能與安全保護;另一種則擁有256bit記憶體,適合記憶體需求較少的客戶。

TI兩種不同記憶體容量的OM標籤使客戶可以彈性採用最適合其要求的選擇。這些標籤採用堅固可靠的封裝,在要求嚴苛的環境下也能重複使用數百次,例如13.56MHz標籤就能承受200次以上的工業洗衣行程。

領先業界的洗衣應用RFID系統整合商Positek表示,TI新型RFID應答器採用堅固的模壓外殼,很適合洗衣等嚴苛環境要求的RFID應用。新產品僅需22mm面積,卻提供更遠的讀取距離,可更有效率讀取大量衣物的資訊。

TI的2Kbit壓模式電子標籤早已用於許多不同場合,例如挪威頂級醫院之一、位於特隆赫姆市(Trondheim)的聖奧拉維斯大學醫院(St Olavs University Hospital)洗衣服務部門,就利用TI 2Kbit壓模式電子標籤追蹤13萬件工作服。

另外,一家牛奶生產商正在利用TI內含2Kbit記憶體的OM標籤來分辨試管,以控制追蹤整個品管作業流程。每個試管都包含一個RFID應答器,確保系統能在嚴苛測試環境下正確辨認每個接受品管檢查的試管。TI標籤可提高檢查的精確度與安全性,其重複使用性更可有效提高標籤的成本效益。

TI已開始供應可重複讀寫的13.56MHz Overmolded RFID標籤,皆符合ISO/IEC 15693和ISO/IEC 18000-3全球標準。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2/8

手機就是信用卡 台哥大推出富邦拍立購

結合NFC技術 直接下載E-coupon 只帶手機出門消費購物的時代,已經來臨了。首支真正結合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信用卡手機,在萬事達卡、台灣大哥大和台北富邦銀行共同合作下,於今日(2/7)正式推出。除了具有信用卡的交易功能外,還可以透過NFC的應用,直接下載E-Coupon(電子折價券),在付款時直接扣抵,讓通訊與消費相互結合,可說是相當的便利又實惠。 根據電信總局的統計資料,截至2006年7月為止,台灣行動電話用戶達到2300萬戶。換句話說,台灣幾乎是人手一機,手機已成為民眾生活的必需品。其中所衍生的龐大商機,早成為各大廠商競爭的標的,尤其是支付工具廠商更是卯足全力,希望能藉此取得市場領先地位。像是VISA國際組織就與中國信託、中華電信合作,而MasterCard就選定台北富邦及台灣大哥大。 這項Mobile PayPass™的體驗計畫,從一月底開始執行,為期二個月。首先招募100名台哥大用戶,或是台哥大企業內部人員進行測試。每人配發Nokia3220的手機,內建MasterCard PayPass™感應線圈,再利用NFC的技術,達到下載E-coupon,交易時折抵的目的。所以,不須透過GPRS傳輸E-coupon,只要感應店頭海報,就可以取得折價券。 根據MasterCard產品經理王純鍵表示,未來MasterCard PayPass™的感應線圈在手機出廠時,就會直接內建於其中,而手機內將會儲存信用卡相關資料。因此,手機就是張信用卡,並非額外將信用卡夾層在手機內。 手機信用卡的開卡程序,更是直接透過OTA (Over The Air,空中下載)技術完成,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利用手機按鍵,完成信用卡下載與啟用,既安全又簡便。 消費者在使用手機下載E-coupon或是感應付款時,這整個交易過程都不會影響通話品質。台灣大哥大更進一步表示,在這二個月的體驗計畫之後,將會陸續推出各款內建NFC Mobile PayPass™機制的手機,也不會限定在某一品牌手機,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需求。 台灣是亞太地區第一個使用NFC Mobile PayPass™付款機制的國家,目前已有2,000 多個消費點,可以刷「手機」來消費購物。像是頂好超市、京華城喜滿客影城、IS Coffee、南仁湖高速公路休息站,都可以接受手機刷卡交易。因此,喝咖啡、逛超市、看電影,都不用帶錢包,也不用帶信用卡,只要帶著手機就可以輕鬆出門了。 MasterCard中國大陸暨台灣區總經理江威娜開心的表示,我就常常只帶著手機,和朋友去IS Coffee喝咖啡、聊是非,輕鬆又愉快。 江威娜進一步指出,Mobile PayPass™正式上路後,將會推展到萊爾富便利超商,更可帶著手機環遊全世界。可以在紐約坐地鐵、到日本東京遊迪士尼或是到芝加哥吃爆米花、喝可樂,更可以在全球46,000個PayPass™特約商店購物消費。 據台北富邦表示,信用卡手機的額度,初期將設定在1萬5千元,以支付小額付費的交易。未來不排除將額度升高,以加速Mobile PayPass™的使用率及提高交易金額。 在行動服務的提升上,從過去的通訊對話到下載圖鈴,現在已成為全方位多功能的應用。尤其是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技術的成熟及NFC的普及,已經將手機應用帶入消費交易的領域。不再受限時間和空間,都可以透過PayPass™的支付系統,更讓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與樂趣。 資料/圖片來源: Card U

VISA與萬事達的戰爭 在中華電與台哥大間延燒

信用卡手機將帶來革命性變化 運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的裝置越來越多,運用的範圍也相當廣泛,小從卡片讀取,大到戰機敵我辨識,都可以使用無線電波傳送識別資料。而為了短距傳輸的需求,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就被支付業者所採用,包括悠遊卡、VISA Wave、萬事達卡的PayPass™都是利用NFC的技術來執行,可以讓卡片不用接觸讀卡機,即可感應辨識。 由於感應式卡片逐漸普及,競爭也就越來越激烈,信用卡兩大國際組織,紛紛投入RFID的研發,甚至與電信業者合作,推出信用卡手機,企圖在感應式信用卡的市場中取得先機。就在上個月VISA搶先發表感應式信用卡手機,與中華電信聯手推出中國信託Call Call卡的方案。而MasterCard也在2/7與台灣大哥大、台北富邦公布NFC技術的信用卡手機。雙方競爭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 中華電信在CHT9000手機的背板上直接加裝VISA Wave的信用卡,達到感應刷卡的效果。所以,縱使在手機未開機的狀態下,還是可以感應交易。並計劃以二年的時間,測試和記錄使用手機交易者的習慣。但由於實驗計畫尚在進行,所以原定100名的體驗者還在招募中。 至於台灣大哥大與台北富邦的合作案,初期即以台哥大企業內部100名人員先行測試,所以僅需二個月的期間即可完成,預計在第二季推出正式版。這個計畫是以MasterCard的PayPass™為架構,分離出感應線圈,不再有實體的信用卡。而手機韌體中內建信用卡資料,只要透過OTA (Over The Air,空中下載)就可以完成開卡程序。因此,當手機關機時,信用卡也無法使用,具有相當高的安全性。 似乎在這場競賽中,MasterCard在技術和時程上,已領先VISA許多。VISA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則表示,國內的信用卡手機還在萌芽期,所以不能只談技術面,而是要確實了解使用者的習慣。因此,VISA會以持卡人需求為出發,詳實紀錄與分析手機的消費習性,才能研擬出更符合大眾的方案。 麻少華也進一步指出,感應的技術和載具,VISA已於去年在馬來西亞與Maybank、Maxis Communication、Nokia與ViVOtech等大廠,合作推出亞太區第一個「EMV行動感應式支付先導計畫」。所以,VISA可以根據國內電信及手機業者,推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另外,根據Visa組織所發布的聲明,Visa組織已與諾基亞合作開發出一套全球的支付系統,除了可以管理付款帳戶外,甚至還可以管理基金帳戶。 然而,萬事達卡則強調NFC手機的強悍功能,除了率先在國內採用外,更是亞太地區第一個使用。目前已到了最後測試階段,第二季就可以搭配其他手機廠商共同推出信用卡手機。 MasterCard中國大陸暨台灣區總經理江威娜則說明,NFC的技術應用,可以讓持卡人感應海報上的線圈,直接取得電子優惠券(E-coupon),還可以透過P2P的方式,將E-coupon分享給其他任何款式的NFC手機中。不但有信用卡優惠的概念,更充分發揮手機的傳播特性,相當符合消費者的習慣和需求。 這場感應支付的戰爭,已從發卡組織延燒到電信業者,可以看出中華電信與台灣大哥大這兩強,也使出全力來配合,唯恐稍有不慎,就會斷送大好未來。由此可知,利用RFID的技術,將會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不但信用卡市場有著高度的競爭,就連手機業者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為,信用卡手機的時代已經來臨,將會主宰未來人們的消費與生活習慣。或許,不久的將來,就連大門鑰匙都內建在手機中,所以出門就只需帶手機了。 資料/圖片來源: Card U

2007年2月7日 星期三

關於皮膚的20個事實

據2月號《探索》雜誌報道,我們人人都有皮膚,但關於皮膚,以下的20個事實你可能並不知道: 1.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2.一個普通成人皮膚的面積大約有21平方英尺,其重量約為9磅,其中血管密布,若將這些血管首尾相接,總長度將超過11英里。 3.在炎熱的天氣裏,一天通過皮膚散發出來的汗液差不多有3加侖,而那些不會出汗的地方只有甲床、嘴唇邊緣、陰莖頂端和鼓膜。 4.體味是怎麼產生的呢?體味主要是由汗腺產生的一些脂肪狀分泌物造成的,這種分泌物在腋窩、生殖器和肛門附近比較多見。 5.告訴你一件奇妙的事情,皮膚上生活著大量的細菌,這些細菌吞食並消化汗腺分泌出的脂肪狀物質,進而形成體味。 6.乳房是頂泌汗腺(又稱大汗腺)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7.剛開始妊娠的胎兒並沒有指紋,懷胎三月的寶寶才會形成指紋。 8.沒有指紋:一些人永遠也不會留下指紋,其實這是由兩種十分罕見的基因缺陷病造成的,它們是Naegeli綜合徵和網狀色素皮病。患這兩種病的人拿東西不會留下任何指紋資訊。 9.指紋可以增加摩擦力,使你能夠將物體抓的更牢。新世紀原猴的尾巴下面有類似的“指紋”,為的是在玩空中雜技時可以將樹枝抓得更牢。 10.死亡的皮膚隨風飄揚:從全球來看,大氣中充滿了灰塵,其中死亡的皮膚就有10億噸。每分鐘,你的皮膚會脫落50,000個細胞。 11.為了對觸覺和痛覺做出準確的反應,皮膚裏至少有五種類型的感受器。 12.一項實驗揭示出:邁斯納氏觸覺小體集中在指尖、手掌、嘴唇、舌頭、乳頭、陰莖和陰蒂,它們十分敏感,能對僅重20毫克的飛塵作出反應。 13.盲人大腦的視覺皮層會對觸覺和聽覺作出反應,所以,實際上盲人是通過觸摸和聲音“看”世界的。 14. 17世紀的英國,“穿著皮大衣”變成了“裸體”的同義詞。這種說法起源於士兵的皮大衣,因為皮大衣閃著亮黃色,看起來就像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背。 15. 20,000到50,000年前,皮膚剛剛出現,黑皮膚的人移居到寒冷的地方生活,慢慢的失去了皮膚中大部分的黑色素。 16.白化變種常常在電影中扮演壞人的角色,比如電影《達·芬奇密碼》、《擇日再死》、《駭客帝國2:重裝上陣》和2001年當紅影片《貓女樂隊》中的壞蛋角色。佩恩州的羅伯特·利馬暗示人們將白化變種與吸血鬼和其他夜間活動的虛構人物聯繫起來。 17.超過2,000人的皮膚下植入了無線電頻率辨識晶片(RFID),這些晶片能夠提供多種功能,比如醫療資訊訪問許可權、電腦登錄許可權或是打開轎車門的許可權。 18.在巴塞羅納的巴加海灘俱樂部裏,顧客在皮膚下植入一張RFID“借貸卡”後才能參加派對,並且可以用它消費,直到止裏的錢用完為止。 19.美國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哈佛法學院和布朗大學都收藏有用被處死的罪犯的人皮製成的人皮書。 20.幸運的是,這些書沒有再版的必要了:其中一套是16世紀時安德烈·維薩裏的具有開拓意義的解剖學著作《人體構造》。 資料來源: 中國經濟網 20070201

『RFID會務應用系統』-「便捷經濟 效率倍增」MICE 會展新利器

會展產業新利器─『RFID會務應用系統』於2007年1月13日首次發表,於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所舉辦的「NCC元年通訊傳播數位匯流論壇」正式啟用,將使台灣會展國際競爭力躍前提升一大步。為使我國會議展覽MICE產業升級現代化,並使台灣會展產業更具國際競爭力,威立顧問公司極力爭取經濟部商業司-協助服務業研究發展輔導計畫之『RFID技術應用於會展產業與會整體資訊管理計畫』,成功研發RFID(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會務應用系統,使台灣會議展覽產業與國際並駕齊驅,同時加強台灣會展產業本身之軟硬體服務內涵,未來更提供所有台灣會展產業的主辦單位便利新選擇。

近年來,國際會展組織對於科技研發成果應用於會議展覽已日趨成熟而先進,歐美各國際會展,如德國法蘭克福IMAX(Incentive Travel, Meetings and Event)會展,已成功開發便捷資訊處理報到系統,報到時自行操作機器即可於1分鐘內完成報到手續,無須再耗費冗員人力,取代人為之低效率服務 。威立公司本著創新求變的研發精神、專業的技術人才、並以累積十餘年的會展產業專業經驗,投入此一領域進行研發生產;威立公司於2007年成功研發『RFID會務應用系統』,發展出台灣會展產業最具魅力的商品,並導引下游廠商朝向精緻化及差異化之方向發展,加速我國MICE產業成為亞太地區最具競爭力之會展中心為目標。

RFID會務系統,能將個人相關資料儲存於RFID標籤上,並隨時透過RFID讀取器可迅速、大量的與後端資訊系統平台做必要的資訊交換;透過RFID技術的此種特性,會展產業將可即時且便利的擷取會場大量參觀人潮的相關個人資料,以利各式資訊分析報表的即時產生。本研發之會展資訊管理系統中,透過與RFID科技之結合,可迅速獲得參觀人潮的資訊,如每個人的職銜別、姓名、偏好、連絡方式、報到情況等,經資訊系統歸納分析後,可於會展結束時立即提供,如報到情形報表、各項議程參與情形報表、各展示攤位參與情形報表及各與會人員參與情形報表等分析數據,藉這些分析報表了解整體與會狀況,可改善過去耗費人力及時間的統計工作。

另RFID應用於MICE產業,除可達到主辦單位作即時統計報表外,其衍生性產製之多種多元性報表,經分析比對後可提供主辦單位與產業作有效運用,如消費者消費行為分析、供需市場柔性指標(如市場區隔分析、主協辦單位未來策展參考指標等)、特殊族群名單統計及門禁出入權限控管等,將大幅提升MICE產業的服務品質。

而會議展覽服務產業是一項以服務為基礎,並整合相關資源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產業型態。因此RFID系統係屬台灣會議展覽產業首次推出之技術應用服務,建置完成除可展現台灣會展產業的實力外,實質上亦可加強台灣會議展覽產業服務,包含個別化客戶需求,增加服務速度,快速資訊流通,減少資源浪費並可累積相關統計資料以供分析等。RFID技術兼具以上各項需求所需的特性,故會展產業各相關單位目前對RFID系統開發於會議產業皆抱持正面態度,現已有2007亞洲營養學會聯盟第十屆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及2007年「國際森林研究機構聯合會(IUFRO)第五組全球研討會將使用本系統;而世貿中心,也是台北國際展覽主要場所,管理單位亦對RFID系統抱持信心與期待,因此RFID會展會務系統令業界拭目以待,並為台灣會展產業科技便捷服務邁向世界舞台,前景看好!!

資料來源: 威立顧問

RFID報到 便利新生活

講到RFID這個新詞,每一個字母大家都認得,但不見得了解是什麼意思。打上Google查詢關鍵字,跳出來三千九百萬個查詢結果,可說是相當熱門。然而RFID究竟是什麼?能為我們做什麼?為什麼商業巨擘美國沃爾瑪百貨(Walt-mart)和美國國防部都競相採用RFID技術? 比條碼更具效益 自從二○○三年六月,沃爾瑪百貨強制其前一百大供應商於二○○五年之前準備好配合運用RFID進行倉儲管理後,全世界的製造商及物流商立即嚴陣以待。這也令人想起一九八四年沃爾瑪百貨對條碼技術(Barcode)的加持,當初也是對整個業界造成極大的衝擊,並帶動了條碼系統的全面採用。試想,條碼雖然好用,每個物件都得近距離掃描一次才能完成盤點,跟RFID動輒上百張標籤、幾十公尺的讀取速度,相較之下RFID所帶來的效益是值得期待的,也難怪沃爾瑪百貨想逐步替換成RFID系統了。 實際操作上,首先需要在物件上裝設RFID的電子標籤 (Tag),物件可能是一個箱子、一個棧板、一個貨櫃,當然一瓶果汁也可以,只是標籤的成本價可能就比果汁還貴,所以物件的選擇上,會以符合經濟效益的目標為主。之後透過讀取設備(Reader)感應,將物件晶片上的資料傳回資料庫中進行分析統計,這個讀取設備就好像平常商場裡看到的讀碼機,不過功能強大許多,至少是可以同時感應數個物件,也不像條碼系統必須近距離才能感應。 軟硬體的應用 電子標籤則可分為主動式(active)標籤和被動式(passive)標籤,兩者最大的差別是主動式標籤需要用電,但可以發送資料。主動式標籤體積勢必會比較大,價格也較高,應用在需要偵測環境並回傳訊息的情境,譬如魚塭的水溫控制、溫室的溼度控制等等。被動式標籤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可讀寫,另一種則不可讀寫。可讀寫的標籤就像是多了個履歷表,裡頭的晶片可為標示物件留下紀錄並可變更,譬如悠遊卡,需要紀錄扣款、加值等等事項,用的就是可讀寫的被動式標籤。不可讀寫的被動式標籤是最普遍也最便宜的,物流管理大部分用的就是這種標籤,因為只需要確認物件確實存在、位置在哪就可以了。標籤可以做成各種形態,市面上最普遍的有貼紙、塑膠卡片、塑膠圓盤等等。 硬體架構上,無線電頻譜的使用和標準的制定是最大的困難。無線電頻譜的資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空間裡面要規劃這麼多的無線技術,又要避免撞頻,確實不是很容易的事,想想我們看電視、聽廣播、講電話都要用到頻譜,這些頻譜有多擁擠也就不言可喻了,現在各國也沒有一個統一RFID頻譜使用的規定。除了要跟其他無線技術「搶」頻譜之外,硬體的規格也需要統一,目前最通用的硬體標準是由EPCglobal所制定的Gen2規格。EPCglobal 是由EAN International 和UCC所合資的非營利組織,於二○○三年時接受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移轉而成立,致力於將RFID帶入商業應用,並制定產業規格。 然而,RFID的高階運用最棘手的還是中介軟體及資料庫建置的問題。資料庫的建置是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也是真正可以使廠商得利的部分,這裡所指的資料庫是數位化,需要電腦去運算的,所以要推動RFID管理的各個單位,勢必需要一定程度的電腦化,否則就好像買了很漂亮的廚房和廚具(硬體設備),也準備好新鮮的食材(貼了標籤的物件),卻沒有經驗豐富的廚師(資料庫和操作人員)可以出菜一樣的困窘。軟體平台則大多需要客製化設計,譬如Walt-mart倉儲管理的平台,和豬隻生長履歷的維護平台就可能大相逕庭,日前高鐵票務問題層出不窮,主要也是因為軟體出錯,軟體的重要性有時更甚於硬體。 軟體平台也將需要某些標準,以利於同類型廠商的互相借用。假設一家廠商同時供應Walt-mart、Target和Amazon,而這三家通路商的標準差異甚多,將會造成許多困擾。因此中介軟體的開發與共享,才是RFID技術真正困難之處。 公領域應用推動 台灣發展先驅 以目前的情況看來,RFID在商業運用的發展主要還是倉儲物流業,這些都只是在管理面、製造端節省了成本。消費大眾不會在乎廠商又買了幾套機台、減少了多少人力,買的農產品真的吃了安心(農產品履歷)、結帳的時候不用掏錢包找零或簽名(Visa Wave),這些事情比較實際。但是民眾們低估了RFID的實力,在公領域的運用上,RFID技術能為我們做的事情更多也更廣泛。 根據經濟部RFID公領域應用推動辦公室主任李正明的分析指出,RFID在公領域的推動應用可分為居家及公眾安全、食品流通安全、航空旅運應用、健康與醫療應用以及貿易通道安全等五大領域。公領域的實際運用,諸如對於犯人的監控、學童的安全監控、護照防偽等等都是很重要的計畫,近年來犯罪率持續上升,詐騙集團橫行,人人提心弔膽。運用RFID技術監控重大罪犯避免其再犯,或是監控學童的活動減少意外發生,這些都是技術上較為可行,也對廣大民眾有所幫助的。這些RFID運用計畫,能減少人為疏失所造成的傷害,並更進一步提前預防悲劇的發生。 經濟部的RFID公領域推動辦公室於去年二月成立,接續的短中長期公領域RFID發展計畫,在各部會的積極討論下,依照技術成熟度、國際應用趨勢、部門應用擴散度、產業帶動效益及整體外溢性等五項指標,列舉出十八項可行性A級的應用計畫。其中較為重要的包括文物典藏管理、農畜品生長履歷及血統紀錄(農委會提報的是香蕉生長履歷和種豬血統紀錄)、血袋管理、重大要犯監控、校園安全通報及事業廢棄物管制等。 這些計畫的成功與否,除了得仰賴各單位的配合、資金的投入、還有林林總總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在資產追蹤及管理方面,譬如血袋和槍枝管理,就面臨了RFID目前最難克服的技術困難,也就是液體(血)和金屬(槍)的干擾所造成的讀取失誤。在安全控制方面,譬如學童安全和要犯監控,也有讀取距離過長,封裝及天線設計無法符合需求等問題。 缺乏專業人員 RFID應用所面對的困難除了人為上標準的制定、失業率爭議、隱私權爭議,技術上金屬材質的干擾、水的干擾、溫度的干擾所造成的讀取失誤,以及必須客製化的中介軟體,在在都暗示了這個技術推廣普及的漫漫長路。RFID專業人員的缺乏,也被列為是問題之一,在國外甚至有RFID專業人士的獵人頭公司,此問題的迫切性可見一斑。公領域的應用詳細內容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社會安全、國土安全等等個人、團體、乃至於國家的各個層面,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如何能結合產官學研單位,共同開發創造是當前要務。 經濟部RFID公領域應用推動辦公室調查指出,國內目前約有一二九家廠商提供RFID相關產品及服務,知名的有最早投入的永豐餘(永奕科技)、研發硬體的精技電腦、提供整體服務的昇陽和宏碁、接受日本日立技術移轉晶片技術的日晶科技等。如何能善用產官學界資源,將台灣推上RFID世界舞台,是此推動辦公室的使命之一。 技術仍待突破 RFID在各國已經廣泛應用了,台灣起步算是有些慢,不過或許還不晚。重要的技術突破還是得仰賴產官學研界的互相支援協助,什麼時候讓台灣成為RFID示範國,正考驗著政府以及各民間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 RFID的應用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可能性,非單一案例可以解釋完全。英國有的酒吧利用RFID晶片做為VIP會員卡紀錄會員的消費習性,中國第二代居民身分證則是目前史上最大的RFID計畫,日前在RFID Journal上還有德國試辦用RFID收垃圾的案例,這些都證實了RFID的廣泛適用性和無限可能。公領域推動辦公室的李正明主任表示,許多人認為RFID是能夠改變人類生活的重要技術,其重要性不輸給網際網路。而民眾生活的安全與便利,在RFID真正普及化之後,或許也就真的舒適美好了。 資料來源: Taiwan News 財經文化週刊 2007/1/31 & http://tw.news.yahoo.com/

Visa和萬事達大和解? 感應信用卡兩相宜!

全球智慧卡領先供應商,德國的Giesecke&Devrient集團一月底宣佈,他們已經研發出次世代的非接觸式感應智慧卡,可以將VISA的VisaWave,和萬事達卡的PayPass的技術標準,整合在同一張卡片中,預定今年三月就會開始量產。 VisaWave和PayPass兩大系統,是Visa和萬事達兩大信用卡龍頭正全力推廣的產品,他們都是利用無線射頻(RFID)技術,讓持卡人能如同使用捷運悠遊卡一般地輕鬆刷卡付費。不過,兩家公司的設計技術有所不同,感應系統也不相容,再加上兩家公司的競爭,整合一直相當困難。 不過,G&D集團瞄準的是美國龐大的非接觸式卡片商機,要賺的是發卡單位的錢。因此,它們所推出的這張次世代卡片,便將VisaWave和PayPass的技術標準,都內建在同一張卡片的晶片中。 這個設計對申請卡片的人可能沒什麼感覺,主要是方便發卡單位,可以讓他們在發卡前直接根據消費者要求,選擇VisaWave或PayPass的其中之一,執行卡片個人化及開卡的動作。打個比方,目前中國信託發行的中油聯名卡,祇有Visa是可以申請感應式卡片,萬事達卡祇有傳統磁條卡片,但這個所謂次世代感應卡的技術,就可以讓中國信託在一張空白卡片上,直接根據客戶要求,選擇VisaWave或PayPass。 這張卡片在技術上,同時也預存了能讓它具備別種用途的空間。例如加值、認證、進出管制...等等,讓卡片的功能更加完全。卡片初期的行銷都以美國為主。Visa和萬事達兩邊的主管,口頭上都對G&D的這項新技術表示歡迎,認為可以擴大非接觸式信用卡的使用,但真正要讓這個技術方便到持卡人,就是要讓卡片既可以當VisaWave使用,也可以當PayPass來消費。雖然依它目前的設計技術,做到這一步似乎並不太困難,但主要的問題仍可能在於兩個發卡組織,是否願意與對方「和解共生」在一張卡片上。 資料/圖片來源: Card U 2007/2/4

2007年2月5日 星期一

FamilyMart採用IC標籤先於二家店鋪作實驗

Family Mart 從二月六日開始到十九日止進行實驗。為求管理效率化,而創造使用IC標籤於御飯糰到便當等商品的從製造至販賣等一連串的過程中。設置可以讀取IC標籤的POS設備,並加入電子錢包,也可以進行現金交易。這是實施為求工廠、物流中心的產品檢核作業更具效率化之外,希望也可以解除店鋪在臨中午午飯時刻,如同戰場大混亂的局面。

這次的實驗,是為經濟產業省在推重的IC標籤實驗的一環,目前現今由東京都內二家店鋪內實行。除了FAMILY MART之外,便當製當商tokatsu與戶田、物流管理Family Corporation以及西野商事都加入這次的實驗當中。

由便當製造商tokatsu的野田工廠與戶田的戶田工廠所所製造出來的便當和御飯糰從中抽取五十個,送往實驗性的店鋪,那五十個食品都需加入IC標籤。因為專用的讀取機可以在瞬間讀取出商品情報,光是這些就足以減輕工廠、物流中心、店鋪的商品檢核的作業處理。除此之外,店鋪中,從工廠運送附有IC標籤的便當和御飯糰之外,和果子、杯麵、飲料等共計五百種商品都會附上IC標籤。

在一家店鋪設置一台與POS設備有連動關係的IC標籤讀取器,只要有附上IC標籤的商品,在購物時因為有附上商品金額,只需十秒即可結帳完成。沒有附上IC標籤的商品即用BARCODE來進行結帳,藉以解除午飯時間所出現的混亂局面。

資料來源: TCFA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 2007/2/2

2007年2月1日 星期四

RFID食品流通履歷今啟動 杜絕千面人和仿冒

運用工研院在RFID(無線射頻辨識技術)多年研發能量,串連食品製造商、物流業者、零售超市,「RFID食品流通履歷」今天正式啟動,廠商在產品貼上含有晶片的標籤,消費者可以在讀取器上清楚了解產品來源,未來更新結帳系統後,更可杜絕千面人和仿冒黑心食品等不法案件。

為促進食品流通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各國政府都在協助業者建立食品履歷制度,盼防止廠牌仿冒、品質仿冒、問題原料等事件。因此,工研院與台灣食品GMP發展協會在經濟部商業司的指導下,結合國內食品製造、物流及零售業,今天共同啟動「RFID食品流通履歷」系統。

工研院無線射頻辨識中心經理劉澄昇表示,目前有五家廠商的五件產品參與產品測試,包括統一的烏骨雞精、台灣綠藻的綠寶綠藻錠、味全的絕品好茶、味王的XO巧之饌醬油、台灣比菲多的活益比菲多。這些產品透過五家物流業者送達康是美(台北長庚醫院旁)、統一超商(文山區和興門市)、松青超市(民有店、信義店)、頂好WELLCOME(後港店)。劉澄昇指出,在產品外包裝上貼上一片內含產品資料和感應線圈晶片標籤,透過感應器的電磁波來感應線圈,讀取晶片中資料,讓消費者在超市的讀取設備就能一目了然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

不過,由於目前零售點的結帳系統仍為讀取條碼式,還未全面改成RFID讀取系統,因此,未來工研院會更強化生產廠商端貼用各種標籤,進一步促進零售端加速更新設備,屆時便能從RFID讀取任何產品資料,可以發覺某一瓶飲料早已結過帳,在重複結帳之下,可以糾出問題飲料,立刻杜絕千面人事件上演。

這項創新技術同時還能扼阻仿冒黑心貨品,因為從工廠出廠的合法貨品一定有RFID標籤,仿冒品不會有這類標籤,可讓消費者買得安心,不怕出問題。劉澄昇強調,明年的計畫是促進各八家大食品廠、物流業者、大賣場零售店加入這項計畫,讓RFID的應用更普及。此外,整套系統還能與農委會正在推行的原物料生產履歷認証結合,消費者屆時便能更清楚了解產品從原物料到自己手中的所有過程。

資料來源: News.Sina 2006/12/20

電子護照破解術 德專家只花兩周兩百美元

去年八月一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黑帽」(Black Hat)電腦安全會議上,一位來自德國的電腦安全專家盧卡斯.格倫瓦德拿出一份德國政府簽發的電子護照,當場示範從其中的晶片取得護照持有人的生物辨識資料,並複製到另一片空白的晶片。 格倫瓦德表示,他只花了兩個星期時間,就研究出這套破解電子護照的方法,而且所用設備只需兩百美元。其實早在去年一月,荷蘭就傳出有駭客大顯身手,取得他人電子護照持有人的生日、照片、指紋等資料,而且宣稱可以在距離檢查護照處十公尺的地方進行。 電子護照已經是先進國家大勢所趨,然而其安全性卻令許多專業人士憂心忡忡。美國電腦安全大師級人物施奈爾直言:「一本護照有效期限十年,以為它的安全性可以確保這麼長一段時間,根本是愚不可及。」 英國專家史特君指出,問題關鍵在於電子護照使用的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有其先天的弱點,加上規格又是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統一訂定,更讓駭客或有心人士有機可乘。例如英國政府依循國際民航組織規定,將電子護照的密鑰設為護照編號-持有人生日-護照有效日期,因此只要這串數字不慎外洩,加上一具讀卡機和一部筆記型電腦,晶片中的資料就岌岌可危。 英國內政部表示,電子護照只能在兩公分距離內讀取,而且其中資料就算被盜取也無法竄改,對盜取者並無用處。然而專家指出,隨著電子技術進步,無線射頻辨識晶片的讀取距離也越來越大、防不勝防;有心人士盜取資料之後,可以在原始持有人毫不知情的狀況下,複製一本電子護照,供罪犯甚至恐怖分子使用。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7/1/15

經濟部:今年民間投資目標逾兆元 成長逾1成

經濟部今天表示,去年民間新增投資目標金額為新台幣9032億元,至去年12月底實際新增重大投資計畫計1689件,全程投資計畫金額達9276.21億元,已達目標金額102.7%;今年民間新增投資目標金額訂為1兆65億元,較去年成長11.44%。

經濟部今天召開「第4季促進投資擴大招商推動會議」,部長陳瑞隆聽取重大投資案推動情形、僑外直接投資分析、RFID產業發展機會、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電子寵物產業發展規劃、奈米產業發展與應用、中小企業電子化計畫推動成果與經濟效益議題的簡報。

經濟部指出,去年民間投資實際完工目標金額7000億元,至去年12月底止,已實際完工全程計畫金額為9362.1億元。

經濟部表示,去年台灣RFID直接產值約8.14億元,較上年成長15.3%,為加速台灣RFID產業發展,希望在2015年締造RFID產值規模達1200億元,目前正推動促進廠商投入研發自主產品技術,並鼓勵外商來台參與合作概念驗證或可設立研發中心,作為進軍亞洲市場試點。

經濟部表示,在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發展推動計畫方面,在政府輔導下,國內已投入兒童學習、老人小孩照顧、產業用搬運、無線傳輸模組及控制晶片應用等領域,截至去年第4季止,已有16家廠商投入近5億元,今年廠商也將陸續投入關鍵模組、機器人元件、語音系統、家庭及益智娛樂用等產品領域,估計醞釀總投資額29億元,朝向商品化量產前進。

經濟部指出,奈米技術將成為本世紀最重要科技,經濟部已投入奈米技術研發,短期以傳統產業結合奈米材料開發創新應用,中長期以現有優勢產業開發3C產業所需創新應用以及先進醫藥、能源產業等革新性產品,預計明年政府投入科技研發將創造超過250億元產業價值,2012年達1800億元。

資料來源: UDN 2007/1/30

智慧卡聯盟發表RF身份管理指導原則

智慧卡聯盟(Smart Card Alliance)周一(1/29)針對無線射頻(radio frequency,RF)技術在身份管理系統上的應用,提供最佳實務指導原則。 該指導原則強調RF與RFID兩種技術在身份管理上的不同。

智慧卡聯盟執行總監Randy Vanderhoof表示,現在大家普遍有個錯覺,以為RF技術等同於RFID,此次公布的文件有雙重目的,一是提供使用RF技術在身份管理上的最佳行為準則,二是清楚描繪RF與RFID兩種技術,在提供免接觸式智慧卡身份管理上的安全及隱私保障差別。

該聯盟指出,RFID通常被用在產品標籤上以利產品追蹤及供應鏈管理,而非接觸式智慧卡則是一嵌入電腦功能可執行RF的裝置,可用來保護通訊及身份資訊,被廣為運用的例子有電子護照(e-passport)計畫,證實了非接觸式智慧卡技術能夠安全並可靠地轉移身份資訊。

此次該聯盟所祭出的指導原則包括保護身份資料的安全技術建置,例如共通標準,密碼及資料完整性的認證;身份系統資料庫中使用者與憑證資料的保護,根據存取權限允許特定資料的擷取;通知使用者關於個人身份資料搜集的使用目的;通知使用者關於哪些資料被使用,或是被誰存取,以及提供資料更正機制。

Randy Vanderhoof說,將RFID標籤用在身份識別上,可能因為其長達25呎的讀取距離以及缺乏妥善的安全功能,讓使用者曝露在身份資料被竊的風險中,而透過該聯盟發表的最佳實務指導原則,不但能確保身份資訊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完整性,同時也解決了人民及政府官員對隱私權及身份竊盜的顧慮。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1/30

香港機場員工懷疑行李系統輻射影響健康

香港機場管理局二零零五年安裝「無線射頻識別」(RFID)的行李輸送系統,安裝後陸續有員工出現頭痛、嚴重脫髮甚至患上血癌等,員工懷疑是機器「輻射」造成,要當局徹查。 機場空運員工協會指出,自從安裝新系統後,接獲多名行李輸送員投訴,過去一年離奇出現頭痛及俗稱「鬼剃頭」的脫髮現象,經常需要請病假,有員工更證實患上血癌,令人擔心這與員工們在高輻射環境下工作有關。

協會表示,每行行李輸送帶設六部與大型等離子電視相似的閱讀器,凌空懸掛,員工頭上就是RFID閱讀器,每名行李輸送員每天工作九個半小時,處理至少一千件行李。

有行李輸送員表示,使用RFID初期曾因為讀取資料失敗,加強閱讀機輸出頻率,四方八面的閱讀機,就像整天都有「輻射」穿透身體一樣。

工會發起簽名運動,要求行李公司及機場管理局正視及調查系統是否安全,並為近千名受影響員工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機管局強調,RFID系統產生的能量比手提電話低,也沒有證據顯示員工的健康問題與系統有關,不過,局方承諾會進行一次RFID安全研究。

不過,機管局發言人表示,至今未收到行李處理員投訴。發言人表示,機場引進新系統前,於二零零四年委託香港城市大學進行RFID技術對人體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閱讀器輸出能量較手提電話所輸出低三十倍,較國際非電離輻射保護委員會訂立標準的四十一點六V/m更低一萬倍,符合人體接受輻射限度的國際水平,

機場管理局兩年前耗資五千萬港元引入先進的無線射頻識別系統,位於機場客運大樓的行李處理大堂的地窖,裏面共安裝了八十條行李輸送帶,處理每天大量的旅客行李。每條輸送帶安裝有六個RFID閱讀器,以識別貼在行李上的黃色晶片。

香港機場每月平均處理行李達一百六十多萬件,為了更有效率處理行李,機管局引進RFID系統,取代過去由人手操作儀器讀取行李條碼(bar code),利用閱讀機讀取附在行李上的晶片標貼資料,加強資料精確度、辨認及效率。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 200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