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首家未來商店落戶上海,高成本RFID技術成擴張瓶頸

幾乎看不到營業員、僅靠一張ID卡和掌上電腦即實現所有貨品的自助介紹和購買行為,購買後後台倉庫接收到指令直接出貨、結賬時也不用一一掃條形碼,所有貨品在經過收銀台的瞬間便全部掃價完畢……

這是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世博會特許商品旗艦店內首家未來商店發生的一幕。依托專業RFID高科技運作的零售門店正在成為一種新型商業模式,但初期巨大的研發和設備成本投入卻是該新型模式店擴張面臨的瓶頸。

自助虛擬服務模式

世博會特許商品旗艦店原本是旅遊紀念品大廈,為配合世博需要而改建成特許商品旗艦店。該店外觀和普通旅遊紀念品店並無區別,店舖內擺滿了各類海寶紀念品。

然而,坐電梯登陸6樓卻別有洞天。CBN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6樓是中國首家未來商店,入口處設有登記台,所有客人進入門店的第一步就是領取ID卡或帶有藍牙耳機的掌上電腦,這是記錄客人購物的識別器和掃瞄工具。門店面積500~600平方米,分為世博特許商品區和普通旅遊紀念品區。

與傳統零售門店差別最大的是,店內幾乎沒有店員,除了樣品也沒有任何貨物放置。客人對任何一款樣品感興趣,則拿出掌上電腦對準樣品的電子標籤,便可出現配有語音和畫面的產品介紹。另外,店內有多台360度旋轉的液晶顯示屏,在屏幕下方是放置了樣品的玻璃櫃檯,客人可根據需要將屏幕轉至感興趣的貨品前,屏幕自動解說產品情況。

需購買產品,可點擊掌上電腦購物項,將貨品「放入電腦購物籃」。購物結束後,客人購買的所有貨品已全部在出口處,且無需一一掃瞄條形碼,只要帶有小型PC的電子推車一過收銀台,貨品價格便已全部掃入電腦。

RFID技術

這一系列看似神奇的虛擬購物主要依靠的是背後的RFID技術和科技化管理。

「所有的秘密都是RFID技術。全部貨品我們都製作了電子標籤,當客人的掌上電腦對準標籤時則自動讀出信息,並進行介紹。液晶屏幕也是同樣道理,當其對準電子標籤上方時,掃瞄出信息,進行語音和畫面介紹。」負責未來商店技術支持的上海交通大學有關負責人高先生告訴CBN記者,當客人點擊掌上電腦下單時,後台系統會第一時間將購物訊息送至倉庫,會有管理人員備貨,裝上電子購物車。一旦購物結束,電子購物車就會被送至收銀台,而在收銀台上方,有專門配置的天線,電子購物車一經過天線區域,便立刻將所有購物車內貨品價格和訊息掃入收銀電腦,無需一一掃碼。此外,電子購物車上的小型PC同時還是電子導購儀。

高先生表示,從今年2月開始,上海交通大學就配合未來商店的技術研發,目前所看到的僅是第一期效果,該校專門在張江設立研發中心來配合未來商店之後的二期、三期研發。未來商店二期希望能配置客人購物定位系統,精確計算客人在各個區域停留的時間和購物情況,以瞭解市場需求。

「運用RFID技術可開發商品展示、銷售、物流配送、商業智能等整個鏈條的商業運作,更深層次來說,也是加強零售業後台管理的先進手段。」高先生透露,比如RFID技術可以通過電子系統實時瞭解貨品情況,假如是運用在一般超市賣場,則前台缺貨情況可馬上通過系統得知並精確補貨,彌補一般超市會有20%的銷售由於缺貨而「溜走」的遺憾。

成本是瓶頸

「但在開發初期,成本會非常高,這是最大的推廣難度。」未來商店領班朱先生透露,光是配置電子設備的普通裝修就耗費500萬元以上,具體的RFID配備的耗費還沒有具體統計。比如電子購物車上的小型PC需要3000多元一個,用於統一掃瞄貨品結賬的天線設備需要數萬元。

高先生也表示,高成本的原因首先是設備本身的成本,但最根本的還是技術,即蘊涵某些技術的設備目前還需從國外進口,這會增加巨大成本。尤其是在未來商店並未鋪開推廣的初級階段,在未達到一定規模情況下,所有的設備成本都無法分攤,且作為試水第一店,所有的設備都需要保障最優質狀態,這樣更增加了採購設備的成本。

朱先生透露,上海的未來商店其實是在上海新世界集團主持下,與上海均瑤集團、上海新世界旅遊紀念品有限公司及上海世博會特許商品旗艦店團購中心運營。同時,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資助經費進行建設。

另外一個瓶頸則在於客戶群。目前,幾乎沒有人工服務的未來商店主要針對海外客人和年輕客戶,因為對年齡稍長的客人來說,可能短期內操作虛擬購物的智能設備會有一定困難。

其實類似的未來商店在日本和歐洲的部分國家已經出現,主要用於零售門店。業界認為,未來商店是值得研發的商業模式,從長遠來看,必有可推廣的一天,但需要零售企業運用該技術的規模到達一定程度,才可解決成本問題。

資造來源: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2009/10/2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