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台灣RFID產業鏈日趨完整 頻段整合為未來發展重點

RFID技術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用途發展至今,已有50年歷史,且較傳統條碼具更多優點,卻因為標籤或讀取器頻段標準的不同,使得近幾年來RFID相關建置與應用停滯。就台灣而言,RFID產業鏈相當完整,由上游RFID晶片設計、製造、封裝,中游軟體服務及硬體設備,到下游系統整合及測試認證,均有相關廠商跨足此領域,產業鏈並無缺口,目前問題在於各國頻段不一、RFID技術無法在世界國暢行無阻,因此,唯有各國盡快釋出頻段並加以整合,RFID技術才能讓相關應用更趨完整。

以Wal-Mart為例,Wal-Mart產品運往海外,便面臨國際標準不一問題,加上現今RFID讀取率並非完全準確,業者就算導入RFID技術,還是得搭配barcode以備不時之需,2套系統都必須同時存在,成本增加,這就是RFID技術遲遲無法推廣的主因。NXP RFID技術設計師Harald Witschnig更以機場行李輸送機制為例,若1個國家的機場採用RFID技術,但別的國家沒有同步應用此技術或相同標準,出國後行李就無法感應,RFID建置形同虛設。再者,RFID專案並非單一廠商就能完成,需整合晶片、軟體、系統、服務諮詢…等面向,才能讓RFID技術客製化,建置適合客戶的RFID系統機制。

RFID目前遇到下列技術挑戰:其一,RFID仍有方向性,非任意角度皆能感應。其二,世界各國超高頻(UHF)開放頻段不一致,產品在全球的讀取狀況,仍有整合方面的問題,天線設計必須依據使用頻帶決定天線尺寸,因為設計問題而使天線效能因此隨著變動。再者,各國規定的RFID安全規範和protocol各自不同,目前RFID認證單位有3個,分別是EPC global、ISO/IEC與ECMA 3個組織,即使在同個國家且在同頻帶所使用RFID機制,產品間也未必能完全通用。以及低頻的RFID晶片容易被破解,仍有安全性的疑慮,或若個人身分證上採RFID標籤,隱私問題也是其一隱憂。

其實RFID技術難度不高,整合產業標準分歧是為發展關鍵。RFID業者提出全方位方案,各國間也必須極力整合標準化,才能提升RFID技術應用。

資料來源: http://tech.digitimes.com.tw & 台北市電腦公會整理 2009/2/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