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觀點-Sony電池再出包 不能只是回收了事

觀點-Sony電池再出包 不能只是回收了事 用e化追蹤製程 找出問題徹底改善

前言:許多電子產品製造商或品牌業者,都曾遭遇產品發生問題而必須回收的窘境,面對產品有瑕疵這種嚴重傷害公司信譽的事情,除了即時回收產品、以及向消費者道歉之外,應該更進一步從源頭解決問題,也就是找出製程的哪個環節出狀況,不讓同樣的事情再發生,這才是永續經營的企業,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約莫2年多前,Sony電池在全球發生多起過熱爆炸意外,該公司回收高達410萬顆電池,當時,包括戴爾(Dell)、蘋果(Apple)、東芝(Toshiba)、IBM、富士通(Fujitsu)……等多家採用Sony電池的筆記型電腦業者,也都必須召回使用問題電池的電腦。

類似事件日前再度發生,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於10月底宣布,Sony 2.15Ah的鋰離子電池出現多起過熱事件,目前Sony公司已主動回收使用這款電池的筆記型電腦電池包,而包括Sony、惠普(HP)、戴爾與東芝等公司,也都將回收搭配該款電池的筆記型電腦,CPSC指出,預計有10萬台筆記型電腦將從市場與消費者手中被召回。除了Sony電池事件,全球手機龍頭諾基亞(Nokia)型號BL-5C的手機電池,也曾發生爆炸事件,而面臨緊急回收的窘境。

MES系統協助產品回收還不夠
不管是Sony或Nokia,當產品發生問題時,首先的解決之道,就是回收問題產品,並且向消費者道歉。

事實上,這些瑕疵產品的代工廠商,其工廠勢必都已具備高度e化系統,只要藉由製造執行管理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當中的一些模組,例如生產追蹤模組、物料管理模組,或是表面黏著技術(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製程的生產管理模組,透過生產過程中的機台紀錄,即可快速釐清哪一批貨有問題,做到只要召回有問題批號的產品即可,無須全數召回,以減少企業損失。

不過,藉e化系統達到只召回有問題批號的產品、降低企業回收成本,這樣就夠了嗎?當然還不行!在消費者意識抬頭的時代,企業產品一旦發生問題,絕對不只是該次瑕疵品所造成的財物損失,企業多年來辛苦建立的品牌形象,也會在消費者心中蒙上陰影,這才是最大的傷害。因此,當企業遭遇產品出現瑕疵情況時,除了為此向消費者賠償、道歉外,如果能夠進一步要求自家生產廠或代工廠,全面做好製程管理,找出當初生產產品時,究竟在哪個環節出問題,避免以後再發生同樣的狀況,才能徹底解除問題,並且消除消費者的疑慮。

RFID整合條碼 低資訊成本完成製程追蹤
現在工廠的生產線e化系統,多半搭配使用一維條碼,然而由於一維條碼可以登載的資料量有限,因此,條碼所記錄的內容,頂多只有產品品名、編號等資訊,無法精確掌握問題產品的生產過程。生產線如果能夠進一步整合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那麼,記憶容量較大的RFID標籤(RFID Tag),就可以將生產過程中的機台及操作人員的作業過程,全都記錄下來,一旦產品發生問題時,企業便可回溯完整的生產紀錄,找出問題究竟發生在人、機台或是原物料上,進一步解決製程端導致產品發生問題的可能性。

談到導入RFID,許多企業都因為其導入價格偏高而望之卻步,所以,儘管RFID於製程的應用已非常成熟,不過,由於RFID的軟、硬體(標籤)價格仍高,因此,單價太低、利潤微薄的商品,都被認為不適合使用RFID,這也是何以許多有意願在工廠導入RFID的企業,至今仍處於觀望階段。

其實,要在工廠生產線上導入RFID,也有比較省錢的作法,透過RFID與一維條碼搭配使用,便可減少RFID標籤的使用量。具體作法是用一維條碼管理單一商品,然後再以RFID進行群組管理,也就是將一維條碼當成每1個單一產品的身分證,RFID則用於裝載多個產品的載具上面,例如紙箱,然後再藉由軟體將RFID與一維條碼資訊進行連結,如此即可以較低的建置成本,取得完整的生產紀錄。

當企業面臨瑕疵品回收成本高,以及品牌形象受損的雙重打擊下,肯定願意尋求更好的資訊技術,使製程管理更加盡善盡美,避免同樣問題再度發生。或許,條碼與RFID的整合應用,與以RFID完全取代條碼,其間的效益仍有差別,但是,對於不希望有瑕疵品上架的製造業者而言,RFID與條碼的整合應用,不失為在RFID導入成本仍然偏高之際,另1個可行的方法。

資料來源: digitimes 2008/11/2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