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戴上感應表 掌握學童行蹤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主任鄭憲宗,昨天發表無線射頻標籤最新應用於多重障礙學童的成果;他說,學生配帶利用此技術製成的手表狀裝置後,如進入危險區域,或出現體溫異常,感應裝置會主動通知相關人員處理,可保障學童安全。
鄭憲宗說,這項無線射頻標籤(RFID)最新應用系統,已在台南啟聰學校北門校區完成建置,校方可透過感應器掌控學童動態,家長如果想知道小孩在校情形,也能利用網路登路系統查詢。該校花了100多萬元建置此系統,未來如果大量建置,價格會更便宜。
他昨天在成大校園展示的手表狀裝置,內建溫度等感應器和識別碼,具有學童體溫異常管理、危險區域管理、行動障礙協助和有上下學在校行蹤等多項服務功能,並可視需求調整。
鄭憲宗說,多重障礙學童配帶手表狀裝置後,在如廁時需要協助,能啟動手表裝置的求救鈕,通知校方人員前來協助;一般學童配帶手表狀裝置後,只要在系統感應範圍,學校或保全單位可掌控學童行蹤,即使進入危險區域,感應裝置也會主動通知管理單位或家長。
鄭憲宗指出,目前HIN1新型流感帶來恐慌,這項裝置能隨時測量配戴學童的體溫,如果體溫發生變化,校護也能隨時掌握。
鄭憲宗表示,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電子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9/11/28
兩岸信息產業合作協議 開啟RFID契機
兩岸均肯定RFID是21世紀最具發展與變革技術之一 將聯手合作共創雙贏
外貿協會日前舉辦「海峽兩岸RFID產業合作論壇」,由台北世貿中心副總經理黃文榮與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會長張琪,共同簽署「兩岸信息產業合作協議」,為兩岸RFID產業合作共創契機。
會中並邀集兩岸RFID產官學各方代表,針對業界關心的議題提供第一手資訊,針對產業現況與未來應用發展趨勢分別發表精闢解析。
外貿協會副董事長吳文雅表示,RFID為本世紀最重要的十大技術之一,全球市場在穩定中成長,並在各行業正開展廣泛的應用方式,而中國大陸RFID產業市場規模在2009年將可達人民幣79.3億元,這兩年都有超過20%的成長,為全球成長最快最具潛力的市場。
另一方面,台灣在RFID上中下游產業鏈已非常完整,目前已有不少科技業者投入生產與製造,未來兩岸在RFID的合作與發展機會上可說是無可限量。
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會長張琪指出,RFID是21世紀最具發展與變革的一項技術,而該產業的發展將創造非常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兩岸了解,促進合作,實現共贏。希望藉由此次訪台,讓兩岸技術標準的制定,產業面與上下游的發展與創立,以及RFID廣泛的應用與將來信息服務業的發展,都能夠透過這次的聯手,讓兩岸優勢互補,共創未來商機。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9/11/28
影來登 引爆數位看板商機
配合多點觸碰技術 克服大液晶螢幕價格問題 導入公共應用放大縱
兩年多前iPhone的推出,讓世人體會觸碰技術在行動通訊的商機如此光茫可期,今年微軟Windows 7推出,觸碰商機將在電腦市場發光發熱,下一波觸碰商機將再哪引爆,到資訊月會主題館,可看到手機充電器大廠飛宏旗下自主品牌影來登的展出表現,就可了解下波商機是你我最常出現的「公共3度空間」之內。
公共3度空間指的就人潮空間,就是數位看板市場,此概念非最新,要在60吋以上的螢幕大玩觸碰就特顯困難,需要克服顯示器成本,觸碰準度都是問題,但影來登做到了,以獨家四點對角紅外線感應技術,突破多點技術無法在大型螢幕表現的籓籬。
以內投影顯示器起家影來登,配上自家多點觸碰技術,克服液晶螢幕大就是貴的問題,讓大型觸碰應用能平易近人外,多點技術可配合投影機做出完整應用,讓尺寸應用不再是問題,特殊表現就連微軟全球執行長史蒂夫.鮑默爾(Steve Ballmer)都驚訝。為將觸碰技術上突破展現在國人眼前,影來登特在資訊月期間以食、衣、住、行,四大生活元素做為展出重點,和資訊月參觀民眾互動。
食方面,影來登和知名甜甜圈品牌Mister Donut合作,民眾以觸碰方式可了解Mister Donut各甜甜圈種類、製作方式及代言動物公仔,並可獲折價或試吃?衣則透過觸碰可選擇不同服飾做搭配,適合導入精品服飾業。住則展出房物預售觸碰系統,配合3D軟體讓民眾有如身入實體建案。
最後是行,特別打造機場航廈應用,在RFID機票應用,可對機場內所有設施資料到飛機航班時間在觸碰螢幕前做展現,還可提供最佳Shopping路線,讓旅客不因此耽誤飛機起降。從影來登的觸碰技術來看,可發現要讓觸碰無所不在唯有導入公共應用,並可放大整體商圈及應用縱效。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9/11/27
資拓 發表無線多重感應系統成果
資拓 與中科院合作開發 將RFID技術運用於陸運安全監控
國內RFID技術應用繼物流業後,已再擴大至交通運輸與安全監控等應用領域。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援、中科院電子所與資拓科技共同合作下,目前已有RFID電子封條系統技術可運用在陸運運輸安全監控上。
由中科院電子所、資拓科技共同開發的「無線多重感應遠距激發應用系統」成果已發表,前者負責系統硬體、後者負責系統軟體架構,透過軟體解決方案的加持,該系統已可在道路閘道管制,以及停車場通行記錄、收費等實際案例中應用,系統設備包含遠距激發模組、訊號接收器、感應車上單元讀卡機、HF識別卡與車牌辨識模組等。
資拓科技公司技術研發部嵌入式技術處協理陳志全表示,配合經濟部技術處的計畫,資拓科技運用RFID遠距激發技術、並整合影像辨識產品進行交通運輸領域應用之研究與測試計畫,成功開發出整合光學車牌辨識系統的停車場自動收費系統、道路交通行車監控系統,未來還可做為自動收費系統的應用。現正廣邀各種應用方案的硬體商加入,共享RFID技術應用新商機。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9/11/27
版主評論: 算一算這大概是第十來家要跟RFID電子封條產生關係的業者...
北市圖失竊率暴增 今年破萬本
台北市立圖書館指出,台北市民對不同政治立場的包容度較高,即使政治立場不同,也少有人會把書籍撕毀,不過今年書籍失竊率飆高三倍,不知是不是因為不景氣惹的禍?
台灣年年有選舉,民眾各有各的政治傾向,不少政治人物書籍也成了民眾洩憤對象。館藏圖書約五百五十萬冊的台北市立圖書館,藏書是否也淪為民眾洩憤目標?北市圖秘書林淑娟表示,市圖館藏圖書雖多,但與政治有關的館藏圖書或雜誌,少有被人撕毀內頁的情況,顯示台北市民包容度高。
惡意撕毀、塗損狀況雖不多,但不少民眾倒是對館藏圖書裡的填字等遊戲的內容,十分有興趣,類似的書籍,幾乎都是體無完膚,被民眾畫得很厲害。
另外,藏書直接被「幹」走情況逐年升高。北市圖統計,去年藏書遭竊還「只有」四千多冊,今年到十月為止,就已被民眾偷走一萬三千多冊,失竊量一下子飆升三倍多,約占整體館藏書的○.二三%。
林淑娟說明,館藏圖書失竊比例最高者,首推文學類書籍,另外,應用科學、社會科學及食譜、教育、政治方面藏書,也是遭竊大宗。她表示,過去藏書較多使用安全磁條,較為隱密且不易卸下,目前多改採晶片,比較明顯且容易扯下,但市圖為配合自助借還的科技服務,不得不配合改採晶片,卻得到「防君子、防不了小人」的後果。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9/11/28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Roll-to-Roll印製RFID天線
工研院將捲軸式(Roll-to-Roll)製程導入生產RFID天線,可取代目前使用的電路版印刷技術,減少有害化學原料的使用,並且降低成本。該項製程採用Roll-to-Roll製程,並且採台灣廠商自行研發的可印式導電銀膠,可以連續式大量生產。由於天線在整個RFID標籤中佔成本約3分之1,透過大量生產能夠降低成本。目前投入的設備廠商為妙印精機,開發Roll-to-Roll印製平台,致嘉開發可印式導電銀膠,高綺負責印製製程開發。
資料來源: digitimes 2009/11/27
版主備註:
妙印精機網址: http://www.built-in.com.tw/tw/index.aspx
致嘉精機網址: http://www.exojet.com.tw/
妙印精機網址: http://www.built-in.com.tw/tw/index.aspx
致嘉精機網址: http://www.exojet.com.tw/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都會時評-雞同鴨講 全民買單 高捷虧損六十億 誰來負責
愛閱讀 苗栗推「暢銷書販賣機」
苗栗縣府推動閱讀計畫再出奇招,率先在縣立圖書館暢設置銷書販賣機,廿四小時販賣十八類暢銷書籍,只要投幣選取喜愛的書籍,即可滿足鄉親需求,充實精神糧食。教育處長彭富源說,未來不排除降低單價並增設販賣機據點,營造山城書香社會。
縣府啟動「I do!愛閱讀.書香苗栗」系列活動,已陸續安排縣長爺爺說故事、文學大師余秋雨主持閱讀國際論壇及十九場「故事童樂會」接力登場,還邀氣質女星張鈞甯擔任閱讀大使,每場都吸引大批民眾與學子參與,一連串創意與驚喜有助廣泛傳播閱讀種子。
昨天又首創暢銷書販賣機揭幕啟用,請假中的縣長劉政鴻專程出席,與副縣長林久翔、教育處長彭富源,嘗試「即購即取」暢銷書的便利。彭富源指出,擺設在圖書館門口的販賣機,最多可同時陳列十八種共九十本書籍,賣的都是當前各大書局排行榜上的暢銷書,每本售價二百至四百元,其外觀像小書櫃的販賣機,還具百元鈔兌幣功能。
劉政鴻現場示範兌幣、投幣並選購「閱讀救自己」;林久翔和彭富源也分別買了「我的潛能,無限」、「希臘.村上春樹.貓」帶頭推動閱讀風氣。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9/11/26
企業創新研發 產學合作拓商機
行政院跨部會成立整合型產學合作推動計畫辦公室 運用學校研發能源 輔助企業轉型
隨著景氣逐步爬升,中小企業展望未來,想抓住商機,勢必得從創新研發著手。
行政院科顧組,為有效整合相關部會產學合作資源,協助各部會擴大產學合作計畫資源投入,強化跨部會資源連結,有效推動大專校院進行研發、技轉、育成組織整合,成立「整合型產學合作推動計畫辦公室」。2008年跨部會即首度攜手,連結跨部會產學合作相關資源,辦理聯合成果展,展現大專校院產學合作豐沛成果。
產學研發成果 技轉能量豐沛
「2009產學育成 創業領航 創新研究成果展」11月20日在世貿熱鬧展開,集結產、學界攜手,展現豐碩輔導成果。活動中頒發產學合作優質學校獎、績優技術移轉學校獎、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等。其中「產學合作優質學校獎」為教育部每年辦理大專校院產學合作績效評量,藉由評量成果鼓勵優質學校,提升學術成果經濟價值。
「績優技術移轉學校獎」則為廣泛推動大學技術商品化,每年從國內各公私立大學的技術移轉中心遴選,頒發獎座及獎助金。此外,為表彰積極投入研發成果技術移轉績效卓著的研究人員及團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每年定期,就當年技術移轉獎勵獲獎案件中,權利金與衍生利益金總額超過100萬元者進行遴選,擇優頒發「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透過政策資源創造產學合作新商機,有效運用學校研發能量,降低研發成本便成為企業尋找創新研發新商機的最佳機會。此次成果展,更規劃「產學合作城」,並依據「生技醫療」、「綠色樂活」、「文創產業」、「工業及科技」四項主題,呈現31所大專校院優異創新研發成果。
產學合作城 展出成功案例
「產學合作城」展示成功案例,提供有興趣的企業發掘新商機。如中原大學研發遠端監控中老年人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的「三高監控器」;工業及科技領域,如中華大學研發的「日內瓦銅牌新型自行車」及「人體穴位阻抗RFID監控」產品,皆獲多國專利。
綠色樂活區,如宜蘭大學運用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減輕環境汙染負荷,研發「物質流的循環與平衡-環保地磚」。文創產業區,如樹德科技大學「科光幻影-皮影戲」,運用光柵錯視原理,將傳統印刷與數位科技的技術結合。
如何從不景氣的環境中逆勢成長?唯有持續不斷創新研發,方為成功關鍵,其中又以企業透過產學合作模式、技術研發、服務功能與產學合作成功案例,提供企業從中發掘新商機。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9/11/26
機器人會簡介、辨色 學童新鮮
屏教大與工研院合作 將機器人應用在生活與教學中 引發學習動機 學生反應熱烈
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與工研院合作,藉由智慧型機器人應用程式溝通平台結合學生創意,將機器人應用在生活與教學中,像是「書籍簡介機器人」、「顏色辨識機器人」等,讓小學生感到相當新鮮。
其中「書籍簡介機器人」是由資訊科學系學生張家齊、王薏涵、林明宗與陳子翔設計發想。張家齊說,「書籍簡介機器人」連結RFID(無線射頻辨識)感測裝置與智慧型機器人,藉聲音辨識或搖桿操作使機器人前進,再透過RFID感應器來感測貼在書本上的標籤,只要一掃描,就可從筆電中閱讀書本內容,「就像電子書一樣」,機器人也可變成另一種多媒體教學工具。
張家齊說,她們是從家中的書櫃發想,藉由機器人感測,免去找書時的麻煩,掃描器一掃就可以約略了解書中內容,便於蒐集資料。
「國小學生一看到智慧型機器人,馬上引起他們的注意。」任職國小老師也是屏教大資訊科學研究所二年級的楊耀東說,透過機器人可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楊耀東說,他設計顏色辨識機器人,透過顏色感應器,讓機器人感測不同顏色以進行分類。
另外,他在國小六年級數學課程中,將抽象化為具體,讓學生實際操作智慧型機器人來了解速度、距離與倍數關係。「結果學生們反應熱烈」楊耀東說,學生玩得不亦樂乎,提升學習效果,學生還希望能讓他們帶智慧型機器人回家玩。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9/11/25
工研院健康管理平台 開創產業加值服務
工研院今天發表「健康管理整合平台」,期能透過創新服務模式及科技應用,增進國人對健康的重視,並提供國內醫療財務治本解決之道,同時開創現有產業加值服務。
主導健康管理整合平台開發計畫的工研院服務業科技應用中心健康管理組副組長洪仲箴表示,過去國內民眾健康檢查,只是顯示當時健康狀況;工研院在吸取歐、美、日等國經驗後,研擬出健康管理服務模式。
工研院再結合院內的資通所、辨識中心、南分院等單位及國衛院,利用射頻識別 (RFID)等技術,開發出健康管理整合平台。
洪仲箴指出,健康管理整合平台包含有線上健康管理系統、健康ATM、RFID運動感應步道及餐飲媒合系統等。
洪仲箴說,健康管理整合平台首先要進行健康風險評估,篩選出各類疾病高風險群,再針對各族群提供相關的健康改善計畫;有助民眾長期掌握健康情況,確保身體健康。
透過RFID技術應用,可讓民眾明確知道三餐飲食攝取的熱量,同時可紀錄日常生活及運動所消耗的熱量。
工研院內部已試行近3年時間,有劉姓同仁動脈硬化情況已獲得改善;另有一名陳姓同仁參加計畫僅半年,便減重達7公斤。
洪仲箴表示,工研院已與哈佛健康事業公司合作 2年多,在導入健康管理整合平台後,有助哈佛擺脫過去健診業務激烈競爭環境;有42個企業採用哈佛健康管理服務。
隨著持續關懷,將使民眾產生信賴感,也將為業者創造出包括健康食品及運動器材等商機。為使民眾健康管理擴及家庭生活,洪仲箴指出,明年將進一步與物業管理業者合作。
資料來源: http://www.cna.com.tw 2009/11/25
吳揆今拍版 愛台12建設投入近4兆

感應"止痛晶片" 一摸就不痛!


無錫物聯網啟動
為推動e化的智慧型城市,中國電信物聯網應用和推廣中心、中國電信物聯網技術重點實驗室23日在無錫市成立,意味著中國電信聯手無錫共同發展物聯網產業邁出實質性步伐。
發一條短信指令就能讓在家「待命」的電飯鍋開始煮飯;通過電腦操作,智慧家居裏的電視機、節能燈、電冰箱都會按要求開關;醫生能遙控測量病人體溫等等。用上「物聯網」技術,這些原本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生活場景,就能輕鬆變成現實。
物聯網,指的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網際網路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其目的是讓所有物品都與網絡連接在一起,方便識別和管理。物聯網是利用無所不在的網絡技術建立起來的,在目前階段,M2M是物聯網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中國電信此次在無錫建設物聯網應用和推廣中心,試商用各類物聯網應用產品,探索物聯網項目的市場化運作商業模式,支撐物聯網相關業務投入規模商用,並在獲得成功經驗後,以快速複製方式把中國電信對物聯網的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成果推廣到全國,進一步發揮無錫物聯網產業先發優勢和引領作用。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09/11/25
機器人會簡介、辨色 學童新鮮

止痛!植入晶片免再手術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轉機題材建功,晶彩科創今年新高
晶彩科 (3535) 挾第四季轉機題材,股價今天盤中一度攻頂,創下今年新高。
晶彩科10月營收回升到3104萬元,年減81.63%,但較上月增加12.8%。該公司先前延遲出貨給面板廠的的6代線和7.5代線訂單及檢測設備開始陸續出貨,營收自8月起開始回溫,目前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上半年,出貨狀況隨面板業回穩,呈現逐步增溫。
晶彩科是國內唯一製造TFT Array端自動光學檢測設備(AOI)的廠商,不過,因客戶集中在光電產業的風險太高,因此三年前即開始布局RFID領域,今年正式成立「前瞻事業部」,目前已經建置完成RFID天線、Inlay、標籤的生產線,可以提供年產能6億個標籤的OEM/ODM製造服務,包括電鍍銅天線及覆晶封裝加工。目前相關產品開始陸續出貨,期望明年RFID產品線可佔總營收比重達3成。
資料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 2009/11/24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市場熱炒物聯網概念 專家稱至少需要5年才成熟
市場熱炒物聯網概念,摩托羅拉工程師表示,中國真正進入物聯網時代至少需要5年,另外一個結果或許和8年前號稱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的IPv6一樣,到最後由於技術不成熟,暄鬧一場後就煙消雲散。
據證券日報11月23日報導,物聯網概念股成為挖掘題材股而一度給中國A股市場營造了極佳的氛圍,業內人士認為其有可能反覆活躍。遠望谷、廈門信達、新大陸等為代表的“物聯網概念股”的一度漲停也引起關注,那麼,物聯網概念股的含金量怎樣?物聯網概念企業是否真正了解物聯網?
就此,《證券日報》記者走進電訊運營商、網路設備製造商,及主管部門工信部和“物聯網概念”公司,試突解密A股物聯網泡沫。
IBM工程師坦言中國沒有物聯網公司
受目前市場炙手可熱的“物聯網”概念影響的海虹控股、高鴻股份、新大陸、廈門信達、東信和平等幾家公司股價活躍,“物聯網”概念一度成為A股的新興奮點。而這一概念幾次被炒作之後,細琢幾家所謂“物聯網概念股”企業是否名副其實?
2003年,美國國防部力推RFID(射頻識別與電子標籤應用)條碼識別技術時,使之為世界所知時,中國僅有一家遠望谷將RFID技術應用於鐵路產業,目前,遠望谷進入煙草RFID產業,還有軍事運用和圖書館技術,以及物流供應鍊。
“遠望谷等企業的RFID業務,其實早就有公司在做,並且現在被廣泛運用,並不是真正的特網技術。”清華僑大學學一位專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如今RFID技術已經吸引了無數的大小公司,很多企業失去明確定位自己在RFID浪潮中角色的理智,盲目跟風甚至全盤接受。
物聯網概念股新大陸擁有二維碼核心技術,同時從事POS業務,稅控機業務。
新大陸是煙草零售終端系統唯一試點企業;在農業部溯源系統建設涉及兩方面,自動識別終端系統和動植物溯源資訊管理系統。其控股子公司上海翼碼資訊與中國移動合作開發與推廣基於二維碼的移動通訊電子回執增值業務。
另一家同樣受益物聯網概念的東信和平是國營控股智能卡供應商,產品包含卡類、讀寫終端類、應用工具類和系統整合等四大類產品系列,業務範圍涉足通信、公交、社保、金融、政府、交通、校園、身份識別、RFID(電子標籤)等多個智能卡應用領域。
對上述幾家企業的讀碼技術,IBM一位工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講道,他們都不是真真的物聯網企業,最多只是個有點電子讀碼技術的企業,而這個技術中國大多電子廠都可擁有。
“舉個簡單的例子,電視遙控強也是一種電子讀碼技術,如果按照中國這些物聯網概念公司的產品標準,那中國的彩電廠商早在八十年代就進入物聯網時代”。IBM這位工程同時話鋒一轉,反問道:“這樣的謊謬結論可能嗎?”以 RFID概念冒充物聯網概念
“很多企業已經都在做,物聯網不是全新的,不是突發性的,有一定基礎,提出概念需要系統化。”南京資訊工程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
“RFID業務同方做的比較氾,其他企業從事的相關業務同方幾乎都有,全國二代身份證有1/3是同方提供,奧運會RFID項目,同方智能卡有子公司專業做校園一卡通,防偽標籤等。”同方股份總工程師周洪波告訴記者。
東信和平證券部負責人郭麗告訴記者:“物聯網概念在二級市場炒過一波之後,風頭已經過去,作為企業而言,我們認為物聯網概念確實有些龐大,對於企業而言短期內帶來的收益還很難見。”
高鴻股份證券代表肖湘濤認為:“股價有炒作跡象,還是概念性的多些。”
利用無所不在的網路技術所建立起來的物聯網,其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是RFID電子標籤技術,以快速讀寫、長期跟蹤管理,是最有發展前途的資訊技術之一。然而RFID技術的應用終究不能替代全部的物聯網概念。
“RFID只是物聯網其中一塊,物聯網現在更多強調的是感知中國,做傳感器方面,汙水環保管理、偵測聯網、消防聯網、空氣品質偵測、水資源水位下降、隧道管理等。”周洪波指出。
“從嚴格定義上來講,這些企業肯定不能算是物聯網概念股,只能說是RFID概念股。”工信部有關人士指出。
和當年的web2.0泡沫類似?
物聯網題材雖已被廣泛提及,受益於物聯網企業股價也被炒的風風火火,而在《證券日報》記者採訪過程中,這些大部分所為物聯網概念龍頭股企業高管對物聯網“並不了解。”
東信和平郭麗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不是非常了解,主要從網上管道得知,目前還比較抽象,具體發展曆程和規劃,涵蓋哪些行業還不十分清楚。”
至於東信和平是否屬於物聯網概念企業,她表示:"很多公司可以包含在物聯網企業範圍內,東信和平做智能卡產品,與移動業務相結合,應該屬於物聯網企業範疇,但同時也不能誇大物聯網。公司目前主營是卡業務。”
“公司從事的業務與物聯網有關聯,具體也不清楚。”新大陸證券代表吳小蘭告訴記者。
高鴻股份肖湘濤則表示:“大概了解物聯網,但這塊業務不是公司主營業務,對物聯網沒有太多想法。”
雖然物聯網未來規模巨大,但現階段產業還處於成長期,企業業績不會出現大幅增長。專家指出。
“物聯網想象力非常大 ,還是很有空間和機會,但仍是需要漫長過程。”業內早期從事物聯網研究的專家表示。
中國移動技術部一位工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談到,在2006年的時候,國內網際網路興起了web2.0的概念,不少網路公司打著這個牌子從風險投資商那裏圈了不少錢,股市上相關概念股也一路猛漲。“但時至今時,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沒搞清楚web2.0具體是什麼,也沒聽說那個炒作這個概念的公司真正實現盈利”。
“現在的物聯網技術炒作和當年的web2.0一樣,都是用來騙外行,A股的投資者在技術上也確實都是外行,只知道跟風不知道識別”。中國移動這位工程師憂心忡忡地說道。
物聯網投入應用至少還要5年
物聯網核心和基礎是網際網路,不過這次用戶端不僅局限於電腦,而是延伸到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資訊傳感設備相互連接。
工業和資訊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員侯自強指出物聯網是未來網際網路一群組成部分。
他認為,網際網路過去連接的主要是人,現在是物,它和環境來互動。這中間我們今天網際網路的演化是沿著幾個方向在走的,一方面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和未來的企業網是相關的,然後是物聯網,然後是媒體。有一種觀點,未來的網際網路是向細化,包括了物聯網、媒體網、服務網和企業網。
物聯網與網際網路終究分不開,追溯物聯網的來源,物聯網就不那麼神秘,而對於物聯網概念不會以偏概全,盲目理解。
去年年底,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以後,在他和工商領袖舉行的圓桌會議上,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而“智慧地球”被美國人認為是振興經濟、確立全球競爭優勢的關鍵戰略。
9月14日舉行的中國通信業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宣布將涉足物聯網領域。此後,中國移動高調表態支援3G與物聯網的結合,目前M2M終端數已達300萬,年均增長超過80%,主要應用集中在電力和交通運輸行業;中國聯通也將在未來開展無線環保監測基台。而10月20日,華為公司透露正在研發一個數字家庭基台項目,也屬於物聯網範疇。
華為一位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談到,物聯網技術對中國企業來說猶如十年前的3G,整個都是一片空白。而華為中興大唐等國內領軍通訊企業,歷經十年直到今天才初步掌握3G技術,3G在中國的商用也才剛剛起步。
“物聯網技術和十年前3G技術一起,現在只是論證階段,下一步是標準提出,然後才是產品研發,第四步才是產品上市並投入廣泛應用”。摩托羅拉一位工程師對物聯網的發展趨勢作了個歸納。
“中國真正進入物聯網時代需要幾年了?”《證券日報》記者問道。
“至少需要5年,另外一個結果或許和八年前號稱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的IPv6一樣,到最後由於技術不成熟,暄鬧一場後就煙消雲散”。摩托羅拉這位工程師答到。
資料來源: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世華財訊) 2009/11/23
中央印刷廠 防偽創商機
走出生存紅海困境 研發防偽技術推廣到市場 二年後營收邁向10億元
中央印刷廠不再只是大家印象中只會印發票、獎券的傳統印刷廠,其將印刷專業結合最夯的數位科技,研發出各式防偽技術,包括RFID及資訊隱藏資訊防偽、防偽包材行銷系統,只要成功推廣到市場通路上,商機無窮。
在財政部中央印刷廠13年之久的廠長邱森輝表示,傳統印刷產業是紅海市場,因此他決定帶領同仁投入創新研發,開創新藍海,未來的目標是每年減少印刷業務產值10%,同時提高防偽產值20%。預估二年後達到營收10億元。
邱森輝說,中央印刷廠的防偽技術應用很廣,例如只要將一張具有RFID無線射頻技術防偽晶片的畢業證書經電腦掃描,學生個人在校成績以及各式紀錄,都可以一覽無遺,因此學歷絕對無法造假,是國內首見,已申請專利中。
最典型的應用案例則是2006年中央印刷廠設計容易辨識、難以防造,以及一次性使用的防偽材料,提供金門酒廠使用,例如金酒典藏珍品防偽頸標系列,並設護印制精美防偽標誌。
政務次長張盛和參觀過印刷廠後表示,中央印刷廠的氣象一新,不但看得見邱廠長親自設計的灑水攬風降溫節能系統,還能看到許多創新技術,未來可能走向公司化,不再只是印刷廠,也不會只是一個機構。
中央印刷廠與朝陽科技大學等大專院校產學合作,2009年3月設置名為「發現連結創新」的研發團隊,半年多來產出十多種尖端研發項目,包括浮水印、螢光、油墨、RFID封條防偽等,避免影印、複製、掉包,未來可與農委會、教育部等各機關合作。
邱森輝指出,中央印刷廠的年營收近年從5億成長到8億,而且稅後盈餘平均每年都超過上億元。營收最多來自統一發票的印製,約有4.8億,但五年來紙張漲了40%,中央印刷廠的發票卻沒有漲價,「壓力很大呢!」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9/11/21
中國科大 啟動Q卡消費平台
應用RFID科技 結合簽到、門禁與小額付費功能 將擴大與周邊商家合作
中國科技大學22日舉辦44週年慶校園活動中,正式啟動「Q卡消費平台」,讓RFID在校園中的應用中,新增電子金流服務模式。該校也特別在校慶園遊會的攤位中,以Q卡進行消費,體現「Q卡在手、遨遊中國(科大)」的成效。
中國科技大學獲選為經濟部商業司「RFID加值應用旗艦示範計畫」智慧化校園建置示範點,從全面換發RFID師生教職員證開始,陸續建置應用RFID智慧卡的校園便利生活服務平台系統。包括活動履歷認證的會議簽到系統、圖書館門禁系統、教室點名系統,及多功能數位資訊站。
商業司司長葉雲龍表示,RFID加值應用旗艦示範計畫推動目的是希望整合RFID的各項應用,形成便利生活圈。此次透過關貿網路,協助中國科大新竹校區完成建構「Q卡消費平台」,讓RIFD識別證,經由儲值,成電子錢包,支付小額費用,未來若與悠遊卡或校外商圈結合,可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應用。
中國科大校長谷家恆則表示,RFID技術克服安全及隱私問題,讓學生師生樂於使用,目前新竹校區已發出4,000多張RFID 學生證,導入電子金流服務平台的校園商店數共有11家,常態使用約有1,500人,若跨出校園和附近商家結合,將增加更多使用者,谷家恆也計畫明年將RFID應用在校園能源管理,成效約在二年後展現。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9/11/23
分辨真假米酒 新瓶蓋標籤12月上路
警方破獲假米酒,真假米酒如何辨認引發關注。台灣菸酒公司總經理徐安旋今天說,12月中旬將推出新的米酒瓶蓋與「凹版立體斜紋」標籤,讓民眾可以清楚分辨真假米酒。
徐安旋也建議,紅標米酒正常售價是新台幣50元,促銷價最低到47或48元,低於45元的紅標米酒,消費者應當存疑,太便宜的米酒不要買。
財政部下午召開「98年度加強查緝私劣菸酒策進計畫」成果發表會,不過,紅標米酒出現假貨最受關注。尤其假的紅標米酒標籤比真的標籤只有顏色較淡,肉眼並不容易區分;瓶蓋方面幾乎一模一樣更難辨認。
徐安旋說,不肖業者收購台酒的酒瓶,裝填假米酒,標籤部分,不法業者標籤顏色比較淺;瓶蓋部分,油墨用手搓揉,油墨可能會掉落。
不過,因為區別真假酒仍然不容易,徐安旋建議消費者購買米酒時,應該到有信譽的商店購買,對消費者健康有保障。
徐安旋說,台酒會重新設計,讓紙標籤的紙質出現「凹版斜紋」,有立體的感覺,和假酒的標籤有明顯的區別。另外,瓶蓋上的公賣局字樣也會用特殊油墨處理,在燈光下會變色,也和假米酒瓶做出區別。這些改變,預計12月中就可以上路。
財政部國庫署長黃定方說,將來會規定必須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酒精,私劣酒會有刑責,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新台幣10萬到100萬元不等的罰金。
資料來源: http://udn.com 2009/11/23
真假米酒難辨!紙標籤下月將有凹版斜紋

電子化畢業證書 成績、履歷帶著走
畢業證書以後不再只是單純的一張紙,財政部印刷廠最近提出兩項專利申請,未來畢業證書將可直接讀取在學成績及照片等資料,網路傳輸時還有防偽功能,而且外觀跟現有畢業證書一模一樣。電子畢業證書跟電子書包一樣,都是未來趨勢,但目前沒有時間表。
財政部印刷廠廠長邱森輝透露,已向經濟部申請「REID防偽證書系統」及「網路防偽認證」兩項專利,並且已向教育部進行簡報。
加強防偽認證 財部申請兩項專利
教育部次長林聰明則表示,電子畢業證書可以讓畢業生將在學期間的成績、履歷帶著走,是未來不可抵擋的趨勢。但因其中有畢業生在學成績及個人履歷等資料,如果防弊措施沒做好,會產生很多後遺症。他強調還有很多問題要克服,目前沒有實施的時間表。
簡單說,REID防偽證書系統,就是在現有畢業證書上置入晶片,外觀不會改變,也看不出來。之後只要透過電腦驗證真偽,就可直接讀取在學成績及在學照片等就學時期的所有資料。
與財政部進行技術開發的朝陽科技大學教授唐元亮表示,這項技術類似銀行的晶片金融卡功能。
至於網路防偽認證,唐元亮說,是一種數位認證的防偽技術。例如,用手機把畢業證書拍下來,再傳給他人時,他人可透過防偽認證功能,確定證書的真偽。包括證照或有價證券等有防偽需求的證書,都可適用。
兩年後推出 大陸學歷認證商機大
邱森輝說,專利申請的時間可能還要一到兩年,但只要取得專利權,教育部也同意,首張電子化畢業證書即可推出,各級學校的畢業證書都將有革命性的轉變。因為有專利權的保護,財政部印刷廠也將是唯一印製的機構。
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盛和表示,財政部印刷廠積極轉型,未來大陸學歷承認的認證,也會是這項技術的龐大商機,防偽認證也可以改善現在拿假學歷教書的現象。
張盛和說,為了讓印刷廠更靈活因應變遷,未來財政部將讓印刷廠公司化,排除商業競爭的限制,最終也以上市櫃為目標。
林聰明說,電子畢業證書跟電子書包一樣,都是未來趨勢,但哪一天可以開始做,目前沒有時間表。以電子畢業證書來說,財政部印刷廠至少要提出周延防弊措施,確保證書裡面畢業生個人資料不會輕易被盜用,教育部才可能去推動。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9/11/23
高畫質觸控手機 韓國人最愛
韓風在台灣火速蔓延,韓國又向來是3C產業重鎮,韓國人究竟都在用什麼手機、做些什麼事?答案是高畫質影音觸控手機最受青睞。
大螢幕、高畫質 挑選重點
韓國手機電視發展得相當早,當地電信業者推出的行動上網資費便宜,不論在電車或咖啡廳,經常可見用手機看電視,因此大螢幕和高影音規格,是韓國人挑手機重點。
台灣區LG電子董事長白明源表示,用手機看電視或影片,流暢度和畫質相當重要,在這方面,如LG、SAMSUNG等有家電製造背景的廠商占有極大優勢,可以將高畫質電視的技術與設計移植到手機上,日前剛發表的New Chocolate BL40就是一例,SAMSUNG開發出的AMOLED螢幕,解析度較高,畫質呈現較清晰。手機螢幕該有多大,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業者認為,以目前來看,至少該有3至4吋,未來也不排除推出更大螢幕。
在手機拍照部分,韓國也站在領先地位,約二、三年前就已推出千萬畫素照相手機,台灣直到今年,第一款千萬畫素照相手機Sony Ericsson Satio才上市;在全球掀起熱潮的觸控手機,韓國當地更是火紅,幾乎人手一支。
以往只有高階手機才會配備觸控介面,現在在韓國,觸控風潮已經席捲各年齡層,不論是銀髮族或年輕人,都對觸控手機躍躍欲試,因此觸控介面的應用延伸到中低階手機也將是會是未來的潮流。
小額付費 手機也代勞
有了高規格手機,韓國人最常用來做什麼?除了和大家一樣拍照、聽音樂、上網瀏覽影片或是Google search、Yahoo!Baidu等網站、MSN之外,行動銀行、行動金融交易、電子錢包等行動付費服務也相當普及,據統計,去年就有63%的韓國人使用手機進行小額付費。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9/11/23
版主評論: 63%這個數據應該是大幅超越台灣
防偽文憑 連論文也「打包」
為避免有人以假學歷混水摸魚,財政部印刷廠開發一套結合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的防偽證書系統平台,除了防止證書造假,將來還能把成績單、在校活動與得獎事蹟、甚至畢業論文儲存在畢業證書裡。
財政部印刷廠廠長邱森輝表示,先前已向教育部政務部長林聰明提出這套防偽證書系統平台,深獲肯定;印刷廠正申請國內外專利,之後會開始推廣。
邱森輝說,這個構想是來自總統馬英九在去年競選時提到兩岸會逐漸開放,預測未來可望採認大陸學歷,但大陸假學歷氾濫,為避免日後假學歷充斥,因此決定開發這套防偽技術;未來只要在國內成功推廣,大陸或許也會有興趣跟進使用這項技術。
他提到,透過RFID防偽證書系統平台,畢業證書不再只是薄薄的一張紙,除了防偽,還有電子保存的功能。
防偽方面,主要是將畢業證書結合電子標籤,把證書的基本資料建檔輸入電子標籤,日後只要透過RFID連結電腦,讀取電子標籤,就可驗證證書真偽。
此外,畢業證書還可載入成績單、在校表現、社團經歷和得獎事蹟,甚至是畢業論文。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9/11/23
版主評論: 早幾年前就有RFID業者或是參加競賽的學生提出證書證照防偽的應用了,中央印製廠確定要去請專利嗎?
蝴蝶翅膀將催生新一代防偽與RFID方案
英國業者QinetiQ與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正在合作進行一項為期三年、總經費320萬英鎊(約540萬美元)的研究計畫,將利用雙方已攜手開發出的專利技術,催生新型的防偽與RFID方案。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案將以物理學領域透過研究蝴蝶翅膀所特製出的一種電磁材料做為基礎。
透過了解蝴蝶的翅膀表面是如何控制光線來產生繽紛虹彩(iridescence),該研究團隊將以相同的物理學原理來控制紅外線、微波或無線電波,來開發可做為無線或安全領域應用的新一代防偽與RFID解決方案。
據估計,全球貿易體系中的仿冒商品佔有率超過5%;在2008年,歐盟所沒收的仿冒產品數量增加了13%,其中偽藥的成長率甚至高達五成。上述研究計畫的目標,就是開發出強化的安全性解決方案,來避免未經品質認證或測試程序的產品,例如藥品、汽車、航太零組件、軟體、醫療設備與玩具等,對消費者造成傷害。
簡易的RFID標籤已經常見於商店、圖書館等一般場所,用以分類並避免失竊;上述團隊將利用其研究成果來控制UHF頻段的電磁輻射,以消除訊號干擾、改善RFID的精確度並提升其資訊傳遞性能。
「蝴蝶翅膀能創造出變化萬千的視覺效果,是透過其表面細微結構的尺寸、形狀與組織架構的巧妙變化;那些細微結構能反射或吸收光線,並產生繽紛色彩。」QinetiQ創辦人Andrew Treen表示,藉由了解以上現象的光學特性原理,該研究團隊將開發出一系列應用於紅外線、微波或無線電波領域的商業化方案。
該團隊預計在2010年春天發表初步研究結果,並將舉辦一系列論壇活動來招募更多資金。
參考原文:Butterfly research to improve RFID technology,by Colin Holland
原文網址:http://www.eetimes.com/showArticle.jhtml?articleID=221900086 資料來源:eetTaiwan 2009/11/23
原文網址:http://www.eetimes.com/showArticle.jhtml?articleID=221900086 資料來源:eetTaiwan 2009/11/23
09年ARM Code-O-Rama設計大賽 成功大學奪魁
由IP供應商ARM與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CIC)共同主辦、意法半導體(ST)協辦的2009 ARM Code-O-Rama設計大賽,在來自北、中、南大專院校共80支隊伍歷經四個多月的激烈競賽後,得獎名單終於在「ARM年度科技論壇(ARM Connected Community Technical Symposium)」揭曉。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煞氣ㄟSTM32隊」以「可攜式活動與生理訊號記錄器」創意設計,一舉奪下冠軍;亞軍和季軍則由中山大學和臺灣大學組成的隊伍奪得。
ARM Code-O-Rama設計大賽自2006年開始舉辦,歷年激盪出無數充滿創意的設計作品,今年學生參與度更創下紀錄,共有80組來自各大專院校的精銳隊伍報名。由於ARM應用已深入大眾日常生活,包括無線通訊、網路應用、消費類電子產品、影像和安全產品及工業控制等領域,因此ARM將今年的競賽主題訂為「ARM Your Future Smart Life擁抱未來智慧生活」,希望激發學生對未來智慧生活的無限想像。
主辦單位表示,相較於往年的作品,本屆參賽學生從日常生活需求擷取創意,結合晶片設計實力,開發未來可提供更便利生活的應用,無論是創意、技術、和作品完整度都有顯著提升。其中,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煞氣ㄟSTM32隊」的冠軍作品「可攜式活動與生理訊號記錄器」,以現代人生理機能失調等多種文明病為出發點,發展出可隨身佩戴的記錄器,以監控個人在不同活動狀態下的生理訊號,藉此進行更好的健康管理。
中山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SAZABI」隊的亞軍作品「ARM-based精簡型電腦(ARM-based Thin Client)」則著眼雲端運算中相當重要的精簡型電腦概念,採用ARM高效能、具成本效益而且低功耗的特色,研發出相較於市面上更為精巧且符合成本的裝置。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研究所「ICAN」隊的季軍作品「ICAN泳池安全健康服務系統」,則為一款溺水偵測器,同時整合置物櫃鑰匙、電子錢包、卡路里消耗等周邊管理功能,創意十足。
ARM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呂鴻祥表示:「未來智慧生活的建構,有賴於創意與實力兼具的優秀設計人才。台灣學生的工程和創新能力有目共睹,因此台灣也是亞太地區唯一持續舉辦這項設計大賽的國家。本次參賽同學的作品的開發完整度較往年大幅提升,創意表現也令人激賞,前三強的作品均將ARM的效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已有商品化的架勢。ARM未來將持續投入科技人才的培育,更期望Code-O-Rama能成為激發同學創意的平台,讓台灣的科技人才與科技產業傲視全球。」
此次競賽共選出冠、亞、季軍、及佳作九支隊伍。冠、亞、季軍分別獲得新台幣十萬元、六萬元、四萬元獎金,每位參賽者獲頒獎座一只及獎狀一面。佳作隊伍則可獲得新台幣五千元獎金,每位參賽者獲頒獎狀一面。
>第四屆ARM Code-O-Rama設計大賽得獎名單:
˙冠軍: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煞氣ㄟSTM32」隊
作品:可攜式活動與生理訊號記錄器
隊員:林哲偉、高子平、陳彥勳
指導教授: 王振興副教授
˙亞軍:
中山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SAZABI」隊
作品:Implementation of an ARM-based thin client
隊員:林立航、王閔弘
指導教授:張雲南教授
˙季軍:
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研究所「ICAN」隊
作品:ICAN泳池安全健康服務系統
隊員:陳胤辰、李孟翰、王佑鈞
指導教授:張瑞益副教授
˙佳作:
──吳鳳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學系「智慧未來」隊;作品: 智慧型電子保全系統設計
--中央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0311後擁抱未來」隊;作品:智慧型物件偵測追蹤系統
──中央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ACrazy」隊;作品:智慧型居家監控 Smart Home
──中央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積極生活」隊;作品:視力檢測系統
──交通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研究所「STAR矽兔」隊;作品: Side-Channel Attack for Cryptoprocessor
──聖約翰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創意先鋒」隊;作品:以嵌入式系統架構藍牙介面之旅館節能管理系統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9/11/23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5元搶米酒瓶裝假酒 膠帶辨真假
連日來低溫,薑母鴨、燒酒雞生意大好,但現在卻傳出,有不肖業者利用一瓶5元的高價收購台灣菸酒的紅標米酒,在裝進低價私釀的劣質米酒,已經流入市面,瓶子外觀標籤和台酒紅標米酒幾乎一模一樣,究竟要如何分辨,台酒教民眾一個小撇步,只能從瓶蓋下手,用膠帶黏一下瓶蓋,如果有掉漆表示是假貨。
消費者:「小姐,我要換空瓶。」店員:「一個換2元喔。」
3個米酒瓶換回6元,在普通不過的酒干行賣否回收動作,不肖業者動起歪腦筋,
18日台北縣樹林才剛破獲假酒集團,一箱又一箱的劣質米酒,拿起酒瓶,從標籤到外觀,跟台灣菸酒公司紅標米酒幾乎一模一樣,因為這假酒的瓶身就是台酒出品。
一般民眾押瓶費2元,台酒給店家回收費3元,但是不肖業者卻用一瓶5元的高價收購,再裡頭裝低價便宜劣質米酒。已經流入市面,怎麼分辨,光聞米酒香氣,也無法變真假,只能從瓶蓋著手!
台酒營業所主任曹秀英:「我們的瓶蓋透明漆絕對做的很好,所以我們可以用一個透明膠帶,貼在上面,我們可以這樣測試,如果說中間有掉東西(漆),這絕對不是我們公司的產品,防偽標籤什麼都會開始出來,以後(瓶蓋)上面還會打上日期。」
今年6月從180元降到50元之後,年產量從7500萬瓶暴增到1億瓶,一年稅收衝上30億元,看準紅標米酒重新熱銷,才被假酒集團鎖定仿冒,台酒已經研發了防偽標籤,12月初就會看得到,讓假酒無所遁形。
資料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 2009/11/22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創意提醒器 不怕「啄龜」過站
到站啦!員林崇實高工學生許宏嘉、黃昱翔與張詠勝,因為搭車上學睡過頭的靈感,發明「到站提醒器」,並在二○○九全國創意競賽的三千多件報名作品中,獲得評審團的特別推荐獎。許宏嘉說,這套發明如果可以獲得運用,通車族就不用擔心上學、上班遲到。
許宏嘉、黃昱翔及張詠勝是崇實高工的同班兼死黨,其中許宏嘉是通車族,經常因為大早從鹿港搭客運車到員林上學,就發生過因「啄龜」睡過站的糗事,所以當得知全國創意競賽要舉辦,參加學校創意社團的他,便找來黃、張兩人研究發明「到站提醒器」。
如果能像手機一樣,車子座椅能夠以震動方式叫醒我,又不會吵到別人,那該有多好哇!許宏嘉就是以自己搭車來的靈感,發明這項讓評審激賞的到站提醒器,三人還共同拿到三萬元的獎金。
許宏嘉說,到站提醒器就是利用火車票採用磁卡設計原理,乘客買票後,把票放入座位上的插槽,插槽內的電腦系統便可讀取資料亮燈,在抵達終點站前三分鐘,座位就會開始長達卅秒的震動,如乘客睡得太熟,每隔十秒還會重複震動,強度會因為重複次數而增加,直到乘客醒來把票拿出,才會停止震動。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9/11/20
建構台灣為全球「先導實驗場」
建構台灣成為全球「先導實驗場」 為服務業全球化尋找致勝方程式
經歷經去年秋天的過金融危機後,全球消費趨勢重新洗牌,消費重心由美國和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迅速地轉向了新興國家市場取代歐美市場成為消費重心所在,因此,未來十年,如何探索出新興國家市場的消費者需求成為一大關鍵。
工研院IEK分析,台灣做為發展中國家,可提供全球服務業探求新興市場消費者行為最佳實驗場域。
產品/服務的創新流程,包含了許多需要即時與使用者互動與回饋的實驗測試模式在內,工研院將此其中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稱之為「先導實驗服務」。這種「先導實驗服務」模式,將可提供服務業向外輸出的參考,尋求可供總體方案輸出的致勝方程式。
先導實驗測試流程皆可區分為五大步驟,市場評估(Consumer & Market positioning)、實驗設計(Layout Experiment)、執行規劃(Executive Planing)、實驗執行(Apply)與評估修正(Rating),稱之為CLEAR,透過CLEAR等步驟的執行,可讓產品服務測試結果可用度與信用度增加,也可更藉以「清楚」的瞭解使用者的需求樣態。
而所謂的先導實驗服務依據測試目的、產品功能瞭解度、測試成本、測試對象與測試需花費的時間,透過與顧客充分溝通,選擇適切的實驗模式,設計實驗方法、執行實驗,並能做好記錄,在符合顧客的期待下,先導實驗場可進一步成為客戶的「創新好夥伴」。
工研院IEK認為,臺灣擁有良好的先導實驗服務基盤,適合各類產品在台灣進行實驗測試。未來,建設台灣成為「進入亞洲市場的先導實驗場」,可提升國家競爭力,吸引跨國企業來台試驗,成為進軍亞洲市場的跳板,以期形成產業規模、創造經濟效益。
資料來源: 聯合線上╱工研院 2009/11/17
華碩機器人誕生 雙A再開戰

NEC研發出不需電池的遙控器
這種新技術是由振動力發電改良而來,樣品已驗證確實不需電池就能開關電視電源、調節音量與更換收視頻道。
NEC Electronics週三(11/18)發表一項與日本音力發電公司合作的無電池家電遙控器技術,使用者在操作家電時按下按鈕的動作本身就能替遙控器充電,預定2011年可實用化。
這種新技術是由振動力發電改良而來,而振動力發電是兩社在2006年底就開始研發的一項綠色能源技術。當時實驗用於電車車站的驗票口地面上,透過乘客踩踏產生電力來供給驗票機運作所需電力,確實達到了省電的功效。
試作的遙控器內配備NEC Electronics可對應無線電射頻(RF)的微電腦,以及只需微弱電力就能驅動遙控器電子迴路的電源控管技術,加上振動力發電技術後,驗證它確實不需電池就能開關電視電源、調節音量與更換收視頻道。
這款試作遙控器與振動力發電技術原理從11/18起,預定在日本橫濱市舉辦的嵌入式綜合技術大展2009中一連展出三天。
資料來源: iThome 2009/11/19
預測2010年十大潛力新興技術
經歷了慘重的產業衰退,好不容易感受到景氣復甦的科技廠商們,該是重新振作投入創新研發的時候了…但2010年什麼會紅?該把錢砸在哪裡才不會變冤大頭?以下是EETimes美國版所選出的、值得特別注意的十項新興技術。
雖然軟體看來也將在2010年扮演要角,不過以下選出的十大潛力新興技術主要是硬體方面的,且特別看重其在省電、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精簡材料等方面的條件(這些條件也可說是推動那些技術的主要力量);至於那些已經是主流話題、或是還需要長期發展的技術項目則未考慮在內。
當然,這十項由編輯們選出的技術(排列順序並無特別規則),也許不是百分之百準確成為2010年的明星,但它們對整個產業的影響力還是值得關注;如果讀者們有其他的看法與預測,歡迎一起討論!
1. 對電子裝置的生物回饋(biofeedback)與思想控制
有不少企業或研究機構都展示過如何利用裝置在頭盔或是耳機上的感測器來擷取腦波,並用以控制電腦系統。這類技術主要應用在醫療──讓重度身障人士能進行溝通或是控制環境──以及軍事領域,也越來越常用以做為消費性電子裝置與電腦遊戲的控制介面。
聽起來也許有點像科幻小說,但藉由思想控制(thought-control)的人機介面已經存在了,例如一家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的公司Emotiv Systems,就正在推廣這種技術。
2. 印刷電子
能快速印刷出多個導體/絕緣體或半導體層以形成電路的技術,可望催生比目前採用傳統製程生產之IC成本更低晶片。通常印刷半導體意味著使用性能與矽大不相同的有機材料,甚至所生產之元件尺寸也能超越矽材料的極限。此外還有許多應用獲益於低價、軟性基板的性能;例如RFID標籤,還有顯示器的主動矩陣背板(active-matrix backplane)。
有一家美國廠商Kovio則是專精印刷式矽電子元件技術,該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來就深耕印刷電子市場,並在2009年7月宣佈獲得2,000萬美元資金,將把這筆錢用於將該公司的RF條碼推向商業化量產。
3. 塑膠記憶體
塑膠記憶體也可能適合以印刷製程來生產,並像上面的印刷電子元件一樣,能比矽材料有更好的性能表現、成本也更低。挪威業者Thin Film Electronics就是這種技術的專家之一,該公司多年來致力將該技術商業化,並曾與大廠英特爾(Intel)合作過一段時間。
塑膠記憶體是以具鐵電(ferroelectric)特性的聚合物Polythiophenes為基礎,可重覆讀寫、非揮發性;根據Thin Film Electronics介紹,其資料保存期限可超過十年,讀寫週期超過百萬次。在2009年9月,一家德國公司PolyIC還使用塑膠記憶體技術,以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做為基板,用捲軸是製程生產出20bit的塑膠記憶體。
4. 無光罩微影
大多數人可能會問,超紫外光微影(extreme ultra violet lithography,EUV)究竟何時可取代浸潤式微影技術?但現在有匹大黑馬跳出來──即採用電子束(electron beam)技術為基礎的無光罩微影(Maskless lithography)。
荷蘭業者Mapper Lithography則是該技術的主要推手。2009年7月,Mapper提供了12吋晶圓用電子束微影平台給法國的研究機構CEA-Leti,讓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TSMC)在該處進行相關製程研發。
5. 平行化處理技術
這種技術已經以雙核心/四核心PC處理器的形式存在,還有嵌入式領域應用的多核心異質處理器(multicore heterogeneous processors);不過到目前為止,對於多核心處理器如何編程,以及如何充分發揮其運算能力與功率效益,業界還是少有形式上的理解。
自從多核心處理器問世以來,上述問題一直是困擾IT領域與整個產業界,而且我們距離解決方案還有好一段距離;目前OpenCL、Cuba等計畫都是試圖有所突破的行動,在2010年可望看到更多的進展。
6. 能量採集
能量採集(energy harvesting)並不是一個新題目,例如自動錶(motion-powered wristwatch)就已經存在多年;但當電路的功率消耗量從毫瓦(milliwatts)縮小到微瓦(microwatts,千分之一毫瓦)等級,有趣的事情就發生了…啟動電路可能再也不需要電線或是電池,而可以透過各種環境現象,而這種技術可能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最初的振動供電(vibration-powered)無線感測器應用之一,是裝置在汽車機械中;這種無電池感測器應用的主要考量,就是免除了維護的需要。有家德國公司EnOcean則專長於無電池無線開關技術,可應用在住宅自動化領域;該公司並正在推動相關技術的標準化工作。
手機大廠Nokia也正在觀察手機用能量採集技術的可能性,不過目前還沒有任何原型產品;而到2010年,所有的行動設備業者將不得不關注能量採集技術,或者是至少得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延長產品的電池續航力。
7. 生物電子與人腦研究
在2010年,研究階段的進展似乎多過於開發階段,但生物學與電子學的結合技術,已經成熟到可以應用。我們已經對那些植入動物體內的硬體元件習以為常,像是寵物晶片等注射到動物皮下的電子標籤,或是人類應用的心律調整器;而想要在提升醫療照護品質同時,又能降低相關費用的需求也是越來越急迫。
產業界在微機電系統(MEMS)、有機電子元件製造等方面技術的進展,改善了活體組織與電子電路的整合程度。實驗室單晶片(Lab-on-a-chip)就是相關技術的展現之一,IBM最近也發表了該類晶片樣品;未來甚至也有可能在可電子尋址的基板上培育生物細胞。實現生物體外診斷的可能性已經很確定。
這類技術的主要目標,是探索個別細胞的電氣特性資訊與它們對藥物的反應,以進行心臟與神經方面的疾病,如阿茲海默症(老人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方面的研究。所以短期之內,我們可預期將有更多生物電子學技術躍上檯面。
8. 電阻式記憶體/憶阻器
業界對通用記憶體的追尋仍在持續;這種記憶體需要像DRAM那樣簡單,甚至最好能像是那些電容器。此外理想的記憶體要能在斷電情況下仍能保存資料數年,使用循環週期至少要達百萬次等級;這類記憶體最好使用傳統的製造方法就能輕鬆生產,使用的材料也別超出傳統晶圓廠可負擔的範圍…
但遺憾的是我們迄今尚未發現夢幻記憶體…是這樣嗎?
2009年,在導電金屬氧化物(conductive metal oxide,CMOx)技術領域默默耕耘七年的Unity Semiconductor終於熬出頭;其他也有記憶體相關技術進展的新興業者還包括4DS、Qs Semiconductor與Adesto Technologies。
我們也看到許多較大規模的IDM廠積極進軍電阻式記憶體(RRAM),還有憶阻器(memristor)技術的發展。相關資訊可參考:全新憶阻器改寫電路理論 RRAM可望成為殺手級應用?
9. 直通矽晶穿孔
在先進矽晶片表面最上方的導線堆疊(interconnect stack)深度,可以達到很深且非常精細的程度;而我們認為這樣的趨勢將導致晶片前段(front-end)製程分成不同階段,甚至可能分別再不同的晶圓廠進行。
這種將多層裸晶堆疊在單一封裝內部的需求,需要更細緻的導線;而直通矽晶穿孔技術(through-silicon-via,TSV)能完全穿透矽晶圓或裸晶,是製造3D晶片的重要關鍵。Austriamicrosystems公司已在2009年五月開始生產TSV元件,鎖定供應將CMOS晶片與感測器元件等進行3D整合的客戶;類似的元件在2010年將會有更多。
10. 五花八門的電池技術
已經非常成熟的電池技術無法像是依循著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IC那樣,繼續在能量密度上有所進展;但無可諱言,雖然我們希望電池能儲存更多的電能,那也有可能帶來其他的安全性風險。
各種可攜式電子設備都需要電池來供電,訴求環保的電動車若是少了電池也不再有未來;最近在鎳氫、鋰電池化學成分的研究上有一些最新發展,有家ReVolt公司則開發出可充電的鋅空氣(zinc-air)電池。預期在2010年將會誕生更多具備智慧功能的新穎電池技術。
參考原文:Ten emerging technologies to watch in 2010,by Peter Clarke
原文網址:http://www.eetimes.com/showArticle.jhtml?articleID=221900117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9/11/20
原文網址:http://www.eetimes.com/showArticle.jhtml?articleID=221900117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9/11/20
中國A股物聯網泡沫調查
──大摩呼籲散戶不要成了虛擬概念股的傳銷犧牲品
在當今敏感的二級市場,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引起騷動,更何況是物聯網的風潮來襲。
創業板的熱情還未過,物聯網又如一團迷霧般使人看不清楚。在『物聯網』狂熱的日子里,物聯網概念股讓電子資訊及相關板塊集體狂飆。而在一路攀升的股價背後則是一隻只幕後推手將物聯網描繪的神乎其神。
興起沒有絲毫預兆,『物聯網』橫空出世是否是十年前網路股的翻版?
物聯網目前只是一場炒作風
大家紛紛熱議物聯網的同時,又有多少人了解究竟什麼是物聯網?並且物聯網究竟有什麼魅力,在中國迅速壯大,並得到回應。
據了解,所謂物聯網,是在電腦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RFID、無線資料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網路。在這個網路中,物品(商品)能夠彼此進行『交流』,而無需人的干預。其實質是利用射頻自動識別(RFID)技術,通過電腦互聯網實現物品(商品)的自動識別和資訊的互聯與共用。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洪波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物聯網其實早已出現好多年,物聯網概念其實很簡單,就是將所有智慧物件連接起來,目前已經早就有人在做,消防、安防、市政管理、物流品牌。
他告訴記者:『物聯網最早在中國出現,大多是學者以論文形式廣泛發表的學術概念,並不被普通人所理解。物聯網產業的提出,技術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物聯網已經在被廣泛運用,與奧運門票,電子標籤,但是物聯網概念並不深奧。』
業內人士指出,可以肯定的是,在國家大力推動工業化與資訊化兩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物聯網會是工業乃至更多行業資訊化過程中一個比較現實的突破口。在這些先行的成功案例中,物品的資訊已經被自動採集並上網,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有些物聯網的夢想已經部分實現了。
由於物聯網概念股涉及範圍廣,而由物聯網覆蓋的內容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在這條鏈子上的無論其究竟如何,立刻如被注入生命源泉般充滿價值。
業內大多數專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紛紛提出疑問:『我們困惑的是物聯網之前還有段時間不被認同,概念起來之後就一度被熱炒。』
周洪波告訴記者:『同方2003年就開始做物聯網,之初物聯網並不被人關注,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到智慧地球概念,使得物聯網得到重視。』
基金公司製造物聯網概念
據了解,物聯網概念股是中國一些基金公司炒作出來的,而在美國股市,投資者對物聯網並不關注,也沒有物聯網概念股的說法。
『這些基金公司拋出物聯網概念股,目的在於低價吃進然後不斷吹風使股價抬上去,然後在概念泡沫破裂前拋出股票,讓眾多中小股東遭殃。』高盛分析師Kerry就此提醒中國投資者,要防止億安科技這種高科技泡沫概念股再現,並建議中國監管部門盡早處罰一批哄抬物聯網概念的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以穩定市場。
物聯網涉及範圍廣泛,引起的連鎖效應不言而喻。由於物聯網涉及到RFID、傳感器和條形碼等產業,而且與TD等移動設備廠商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移動也不斷對外透露出消息,積極與臺灣生產RFID、傳感器和條形碼的廠商合作。故循著產業鏈的思路遠望谷、新大陸、廈門信達等公司成為焦點。
伴隨著物聯網概念的盛行,中小板形成了一個新的領漲品種,那就是由物聯網概念股激發的電子股行情。以電子股為核心的科技股在9月16日全面爆發,新大陸、遠望谷、東信和平等個股股價集體狂飆,連續大漲。
一時間物聯網概念股也在反復活躍。本來股價並不熬人的低價股上海貝嶺、高鴻股份、海虹控股等科技股的熱情也因此被點燃。
從橫空出世到狂飆到沉寂許久之後,又再次演繹熱點行情,物聯網的明星亮相始終無法避免炒作兩個字。
物聯網應用前景非常狹窄
業內早期從事物聯網研究的專家人士告訴記者:『物聯網在節能環保方面涵蓋水資源管理、兩化融合等諸多方面,而目前股價被熱炒的企業,大多是從事RFID智慧卡相關業務,而RFID只是物聯網應用的其中一塊,與物聯網沒有直接關係。有一部分沒有全面理解物聯網概念的人盲目跟風,股價炒作暴漲沒有任何理由。』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物聯網的瘋狂漲跌主要是游資炒作所為。警惕物聯網概念被個人私欲所利用。
『大多數被熱炒的企業僅限於電子標籤,代表不了物聯網,只是在與物聯網相關的其中一塊業務,物聯網概念的提出與RFID有一些關係,且被廣泛運用。』大多數業內專家呼籲物聯網不能被局限的個別業務所替代。
華為戰略與MKT中國區總工程師邢印博在談到物聯網時,認為其應該包含五個層面,包括傳感器層、機器通信層、電信網路和IT網路層、互聯網管理層和應用層。
『現在物聯網對企業而言業務不會起太多推動作用,更多的是對節能環保、資源管理等作用較大。』工信部相關知情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技術還處於初期研發階段
每次大的危機之後,都會催生新技術,隨著去年以來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人們期望通過『物聯網』走出經濟的泥沼。然而物聯網是否會是新的希望?被人們廣泛提及的物聯網時代又還有多遠?
『每到一定階段會有一些適應經濟的口號提出,物聯網正巧趕上這樣的時機,可以理解物聯網為新的推動經濟的概念,階段性推動經濟的建設。』周洪波表示。
物聯網的誕生不是個偶然。
早在1999年,在美國召開的移動計算和網路國際會議就提出,『傳感網是下一個世紀人類面臨的又一個發展機遇』;2003年,美國《技術評論》提出傳感網路技術將是未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十大技術之首;2005年,在突尼斯舉行的資訊社會世界峰會(WSIS)上,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
然而,不談什麼隱私權和輻射問題,單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識別晶片這一點現在看來還不太現實。人們正走向『物聯網』時代,但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業內專家認為。
目前物聯網更多的被專家以還徘徊于雛形階段提及。有人預言,物聯網的雛形就像互聯網早期的形態局域網一樣,雖然發揮的作用有限,但昭示著遠大前景已不容置疑。我們仍需要保持一份冷靜,透過現象看本質。
周洪波告訴記者:『現在很多還處於內網,但是已經存在,是分階段的,需要經過漫長的過程。』
『物聯網的時代沒有具體可以定性,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真正的物聯網時代還沒有出現,物聯網應用早已經出現,具體什麼時候可以實現也說不清楚。』
A股還沒有真正的物聯網公司
中國科學院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物聯網目前只是一個概念,在中國也只有少數國家單位能夠進行初期研發,所謂的物聯網概念A股公司大多是騙局。
四川大學一位電腦工程教授也指出,國內幾十家物聯網概念的上市公司,大多沒有科研實力,基本都是『挂羊頭賣狗肉』。據了解,除了清華同方有一定科研實力外,其餘的也就遠望谷、新大陸,廈門信達、東信和平智慧卡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有一定科技產量,但與物聯網並不密切。
相關資料表明,遠望谷主營RFID(電子標籤)技術產業,新大陸生產金融稅控收銀機,廈門信達是一家專注于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籤產品的企業,東信和平從事智慧卡產品的研發生產。四川大學這位電腦工程教授講道,這四家公司生產的公司在國際電信聯盟(ITU)提出物聯網概念之前國內就有不少公司生產,與ITU所提出的真正物聯網並不太一樣。
中國電信一位工程師也就些此調侃道,如果國際電信聯盟聽了中國A股這些所謂物聯網公司的宣傳,應該會懷疑是自己提出的標準是不是太高了?
大摩呼籲 不要成了虛擬概念的犧牲品
究竟如何能建立一個真正有效的物聯網?
專家認為,要真正建立一個有效的物聯網,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規模性,只有具備了規模,才能使物品的智慧發揮作用;二是流動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靜止的,而是處於運動的狀態,必須保持物品在運動狀態,甚至高速運動狀態下都能隨時實現對話。而當下的中國是否具備呢?
美國權威諮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聯的業務,跟人與人通信的業務相比,將達到30比1,因此,『物聯網』被稱為是下一個萬億級的通信業務。
『物聯網畢竟離我們的生活還過于遙遠,物聯網帶動科技股的強烈走勢也並非長期,目前市場的反映較多的是跟風和短期炒作。』業內人士認為。
摩根士坦利一位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也呼籲投資者千萬不要輕易買入物聯網概念股,這裡面炒作成份和虛假成份太多,不要成了虛擬概念股的傳銷犧牲品。
資料來源: 北京新浪網 2009/11/20
版主評論: 股票市場總是需要題材,投資人必須要有判斷個股投資價值跟產業趨勢的能力,才能做好短線或長線的投資的拿捏; 前幾天才跟朋友談到上櫃企業中有一家轉投資RFID的公司,都還沒放RFID子公司的利多,今年就已經漲了4倍了,真是讓我們捶心肝!可惜了...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神奇電腦魔鏡 試衣只要1秒鐘!
科技日新月異,未來的生活也將越來越便捷!全球科技專家正積極打造全新的購物模式,像是上超市的消費者能透過電腦迅速找出購物清單,讓一整籃商品在兩秒內結帳完成,另外像是買衣服、化妝品,還有「神奇電腦魔鏡」能幫忙完成。
只要指頭一點,買衣服不必試穿,魔鏡瞬間模擬所有樣式,連顏色都能隨心所欲的搭配;買口紅同樣也是動動手,內容、營養成分就能立刻出現,結帳更只要從電子錢包內扣款,這樣的生活是不是相當便利?
其實,不只是科技大廠思科,全球科技業都在研發RFID、電子標籤、生活便利通等技術,未來只要靠著這些商品上的小晶片和電腦連線,不但能創造商機,還能讓生活更便利。
南韓目前正打造全電腦化的科技村,民眾想吃什麼,只要設定成份和時間,就能準時送到家。不過也有人擔心,未來消費者的愛好、個人資料全都由電腦中心控管,生活雖然能更便利,但卻也更沒隱私。
資料來源: http://www.nownews.com 2009/11/18
武漢多家企業搶登物聯網
黏一個芝麻大小的芯片,商品信息、車輛行駛狀況、藥物使用方法等等,在一種顯示器上可以詳細顯示,若有變動也能馬上識別。這就是近期備受關注的物聯網的魅力。昨日,記者從東湖高新區獲悉,該區有多家企業正準備搶灘登陸物聯網。
物聯網是在計算機基礎上,利用無線數據通信技術,可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物聯網,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網際網路結合形成一個巨大網絡,使所有物品與網絡連接,方便識別和管理。
業內人士預測,僅在國內市場,光物聯網的起點——射頻識別領域,2009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5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3%。因此,物聯網被稱作是下一個億級的信息技術產業。
巨大的市場前景吸引了武漢多家企業的目光。華工科技集團旗下的華工圖像公司今年上半年成立了RFID信息防偽事業部,正準備以此部為基礎,成立一個專門的物聯科技公司。武漢郵科院已啟動發展物聯網相關產業的各種準備工作。目前,武漢市10余家企業、科研單位聯合成立了射頻識別創新技術聯盟。
資料來源: 新華網(來源:楚天都市報) 2009/11/18
調查報告發現全球零售盜竊總額高達人民幣7,851億元(1,150億美元)
-- 經濟衰退以及防損支出減少導致貨品損耗總額錄得調查以來最大升幅
-- 全球貨品損耗總額平均增長6%,相當於零售銷售額的1.43%
-- 零售罪行所帶來的損失令中國每個家庭平均額外負擔27.58美元(約人民幣188元)
-- 零售盜竊導致中國今年損失高達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8億元),增長率為3.9% 《全球零售盜竊晴雨表2009》顯示2009年全球零售貨品損耗額達1,148億美元(約人民幣7,837億元),較2008年的1,045億美元(約人民幣7,134億元)顯著上升5.9%。此項報告監控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期間全球零售業由損耗及罪行引致的損失。結果顯示所有調查地區均錄得貨品損耗率上升,平均損耗率上升最多為北美洲(+8.1%)、中東及非洲(+7.5%)及歐洲(+4.7%),亞太區則為 4.2%。 於中國,損耗損失高達10億美元(約人民幣68億元),比2008年增長3.9%,占零售銷售額的1.06%。其中最大的貨品損失源自店鋪竊匪,估計造成5.17億美元(約人民幣35.3 億元),員工偷竊及詐騙令零售商損失2.03億美元(約人民幣13.9 億元), 供應商/廠商詐騙差不多1億美元(約人民幣6.83 億元)。 雖然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零售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 然而13.6%的中國零售商卻面臨著不斷上升的店鋪盜竊事故,導致的損失占零售盜竊總金額(68 億元人民幣)的47.5%。 零售研究中心總監和報告編者Joshua Bamfield教授指出:“零售商將店鋪盜竊三分之一的升幅歸咎於經濟衰退。另外,很多零售商已注意到行竊者類型以及被偷取產品類型的轉變。” 調查報告贊助商保點系統公司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范德明表示:“經濟衰退為各行各業帶來重大影響,當中零售業所承受的沖擊特別嚴重。許多零售商紛紛削減開支,然而調查報告顯示,防損開支的大幅縮減卻帶來了適得其反的后果。零售商減少駐店員工及培訓開支后,若能對防損解決方案作出明智的投資,可令其防損措施事半功倍,對舒緩貨品損耗帶來正面的影響。” Joshua Bamfield 教授續稱:“2009年的調查報告發現,受經濟影響,零售商削減9億美元(約人民幣61.4億元)的防損及保安開支,同時導致貨品損耗額上升100億美元(約人民幣682.7億元)。由於減少盜竊是零售商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加強和改善防損措施刻不容緩。” 2009年的防損開支相等於銷售額的0.31%。 全球零售貨品損耗率 截至2009年6月的12個月期間,受調查的41個國家中共有38個國家錄得貨品損耗率上升。貨品損耗(以零售銷售額的百分比計算)於一年內增加5.9%,全球平均貨品損耗率為1.43%。過去兩年的調查均發現貨品損耗下跌,與今年的數據有天壤之別。 盡管北美洲及歐洲分別占全球貨品損耗率40%和38.4%,印度、摩洛哥和墨西哥卻錄得最高的損耗率。香港、台灣及澳地利的貨品損耗率則為最低。 Joshua Bamfield 教授表示:“雖然有評論家將零售盜竊視為無關痛痒的社會現象,或將其簡單定義為商業的代價,但他們卻忽視了零售業罪行對公眾造成的危害。2009年的零售罪案令受調查的41個國家5.53億家庭平均多付208美元(約人民幣1,420元。” 雖然中國的平均貨品損耗率為零售額之1.06%,若與亞太區平均1.24%比較,看來可能較低,但似損耗金額而言,則超過10億美元(約68 億元人民幣 )。換句話說,零售業中各方- 即制造商、零售商、員工及消費者-正間接地分擔著此金額費,令中國每個家庭平均多付27.58美元(約人民幣188元)。 全球各市場類型的損耗 零售損耗隨著不同行業、市場類型和國家而有所不同。 2009年的調查報告顯示,最高損耗率的零售類別為成衣/服裝及時裝/配飾(1.84%),其次是化妝品/香水/美容產品/藥品(1.77%)。 在成衣/時裝類別中,最高損耗率的產品為配飾(3.85%)及時裝/訂造服飾(3.64%)。這些產品在所有受調查地區的損耗率均為最高(北美洲、拉丁美洲、歐洲、亞太區、中東及非洲)。此外,有別於其他地區,鞋襪於亞太區亦是在成衣/時裝類別的高風險產品,損耗為1.61%。 在亞太區,最高貨品損耗率變動為便利店/天然及專門食品店 (+6.9%)及化妝品/香水/保健及美容產品/藥品(6.0%)。 而家具/紡織/地板及窗帘(1.00%)和酒類及酒類外賣 (+1.10%)的升幅最少,可是,沒有一種業務類型的損 耗率有下降的趨勢。 全球零售業罪行所導致的損失 2009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全球零售業罪行所導致的損失,包括防損費用達1,205億美元(約人民幣8,226億元)。這些損耗包括店鋪盜竊損失(40.5%)、員工偷竊損失(33.8%)、供應商的損失(5.3%)以及防損支出(20.3%)。 在損耗上升的同時,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卻減少保安開支。在較為成熟的市場,如北美洲及歐洲,防損開支較新興市場為高。北美洲2009年防損開支為銷售額的0.40%,較2008年減少了8.11億美元。歐洲零售商2009年防損開支為銷售額的0.29%,2008年則為0.34%。 亞太區的零售保安支出為0.17%,亦是所有受調查區域中最低的。 Bamfield教授評論道:“值得留意的是,零售商的保安系統及設施開支跌幅遠遠超越聘請保安人員的支出。採用多種保安形式固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採用全面的損耗管理解決方案和嚴緊的防損措施亦有助提升保安人員的效率。” 在中國,防損開支為1.85億美元(約人民幣12.6 億元人民幣),占零售銷售額的0.18%,仍遠低於全球平均值的0.31%。 商品盜竊 2009年商品盜竊損失高達646.1億美元(約人民幣4,411 億元)。當中店鋪盜竊和員工偷竊的商品價值占損耗總值72%。店鋪盜竊造成的損失最大,總值488億美元(約人民幣3,331億元) 。打擊有可能發生的店鋪盜竊對貨品防損有莫大幫助。 經濟衰退的影響 Bamfield 教授指出:“從犯罪學的角度來看,失業率上升會導致罪案增加,種種跡像顯示現今零售犯罪案件對零售商帶來的影響較過去兩三年更為嚴重。” Bamfield 教授又表示:“部份竊匪真的面對經濟困難。但有些人卻因失業或就業不足而面對家庭收入減少,他們覺得需要透過盜竊來維持以往的生活質素。許多國家的金融及政治體系失敗,令很多人感到迷茫,由於沒有其他人可依賴,他們因而不惜犯案來換取自己的利益。” 調查發現貨品損耗和盜竊在過去一年正持續增長。零售商將店鋪盜竊三分之一的升幅及員工偷竊逾五分之一的升幅歸咎於經濟衰退。 Bamfield 教授表示:“盜竊方式已經開始轉變。店鋪盜竊的可能性較員工偷竊更大,由於職位空缺不多,員工均希望保住現有工作,因此他們選擇行竊的機會較少。” 高失竊率商品 盜匪通常集中偷取體積細小、易於隱藏、貴重而又有一定受歡迎程度的品牌商品,因為這些產品易於轉售。高失竊風險商品包括:電子游戲/Wii/影碟/娛樂、iPod/MP3播放器、衣服、化妝品/臉霜/香水/酒、鮮肉/貴價食品。其他較多失竊的商品包括剃刀/剃須產品、手提電話及手表。 逮捕之盜匪 2009年零售商逮捕觸犯店鋪盜竊和員工偷竊的竊匪數目接近580萬,比去年上升50萬,這亦可能成為零售罪案上升的証據。其中,店鋪竊匪占85.6%,員工竊匪占14.4%。 於亞太區,店鋪竊匪之平均盜竊價值為69.27美元(約人民幣473元),而員工竊匪之平均盜竊價值為376.15美元(約人民幣2,568元),全球平均值則為1,889.02美元((約人民幣12,896元)。 防損及技術革新 保點系統公司防損管理方案主席 Per Levin 表示:“經濟衰退令防損任務變得更加艱巨,同時亦增加防損的重要性。2009年雖然揭發了580萬宗盜竊事件,挽回價值接近60億美元(約人民幣410億元)的商品,但防損工作仍未足夠。其實零售商可採用一些折捷方法。例如,28%失竊風險高的產品仍未得到保護。我們見到業界正不斷新,時至今日,市面上已經出現嶄新和有效的解決方案,涵蓋全面的產品防損戰略以至以先進的防損管理系統。集合這些全面的方案將有助保障零售商并為盈利增長做好准備。” 於亞太區,亦有34.2%失竊風險高的產品仍未得到保護。 Bamfield教授總結:“大量研究支持加強防損工作及投資可減少零售業下滑的結論。我們希望今年的全球零售盜竊晴雨表為零售商提供重要數據,支持他們的防損工作。” 有關此項調查 《全球零售盜竊晴雨表》為年度調查報告,自2001年開始出版,由英國諾丁漢的零售研究中心負責進行,并獲得保點系統公司贊助。此項調查是現時全球最具規模及最詳盡的零售盜竊及犯罪調查。 本次調查覆蓋了全球1,069家企業,總銷售額達8,220億美元(約人民幣56,115億元。受訪企業包括:201家北美洲公司(銷售總額2,920億美元-約人民幣19,934億元)、567家歐洲公司(銷售總額4,520億美元-約人民幣30.857億元)、196家亞太區公司(銷售總額590億美元-約人民幣4,028億元)、67家拉丁美洲公司(銷售總額150億美元-約人民幣1,024億元)及38家中東及非洲公司(銷售總額40億美元-約人民幣273億元)。 今年新增調查國家包括中國(上海、北京、廣東及香港待別行政區)、摩洛哥、台灣及土耳其。 資料來源: 財華網 2009/11/18
-- 全球貨品損耗總額平均增長6%,相當於零售銷售額的1.43%
-- 零售罪行所帶來的損失令中國每個家庭平均額外負擔27.58美元(約人民幣188元)
-- 零售盜竊導致中國今年損失高達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8億元),增長率為3.9% 《全球零售盜竊晴雨表2009》顯示2009年全球零售貨品損耗額達1,148億美元(約人民幣7,837億元),較2008年的1,045億美元(約人民幣7,134億元)顯著上升5.9%。此項報告監控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期間全球零售業由損耗及罪行引致的損失。結果顯示所有調查地區均錄得貨品損耗率上升,平均損耗率上升最多為北美洲(+8.1%)、中東及非洲(+7.5%)及歐洲(+4.7%),亞太區則為 4.2%。 於中國,損耗損失高達10億美元(約人民幣68億元),比2008年增長3.9%,占零售銷售額的1.06%。其中最大的貨品損失源自店鋪竊匪,估計造成5.17億美元(約人民幣35.3 億元),員工偷竊及詐騙令零售商損失2.03億美元(約人民幣13.9 億元), 供應商/廠商詐騙差不多1億美元(約人民幣6.83 億元)。 雖然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零售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 然而13.6%的中國零售商卻面臨著不斷上升的店鋪盜竊事故,導致的損失占零售盜竊總金額(68 億元人民幣)的47.5%。 零售研究中心總監和報告編者Joshua Bamfield教授指出:“零售商將店鋪盜竊三分之一的升幅歸咎於經濟衰退。另外,很多零售商已注意到行竊者類型以及被偷取產品類型的轉變。” 調查報告贊助商保點系統公司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范德明表示:“經濟衰退為各行各業帶來重大影響,當中零售業所承受的沖擊特別嚴重。許多零售商紛紛削減開支,然而調查報告顯示,防損開支的大幅縮減卻帶來了適得其反的后果。零售商減少駐店員工及培訓開支后,若能對防損解決方案作出明智的投資,可令其防損措施事半功倍,對舒緩貨品損耗帶來正面的影響。” Joshua Bamfield 教授續稱:“2009年的調查報告發現,受經濟影響,零售商削減9億美元(約人民幣61.4億元)的防損及保安開支,同時導致貨品損耗額上升100億美元(約人民幣682.7億元)。由於減少盜竊是零售商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加強和改善防損措施刻不容緩。” 2009年的防損開支相等於銷售額的0.31%。 全球零售貨品損耗率 截至2009年6月的12個月期間,受調查的41個國家中共有38個國家錄得貨品損耗率上升。貨品損耗(以零售銷售額的百分比計算)於一年內增加5.9%,全球平均貨品損耗率為1.43%。過去兩年的調查均發現貨品損耗下跌,與今年的數據有天壤之別。 盡管北美洲及歐洲分別占全球貨品損耗率40%和38.4%,印度、摩洛哥和墨西哥卻錄得最高的損耗率。香港、台灣及澳地利的貨品損耗率則為最低。 Joshua Bamfield 教授表示:“雖然有評論家將零售盜竊視為無關痛痒的社會現象,或將其簡單定義為商業的代價,但他們卻忽視了零售業罪行對公眾造成的危害。2009年的零售罪案令受調查的41個國家5.53億家庭平均多付208美元(約人民幣1,420元。” 雖然中國的平均貨品損耗率為零售額之1.06%,若與亞太區平均1.24%比較,看來可能較低,但似損耗金額而言,則超過10億美元(約68 億元人民幣 )。換句話說,零售業中各方- 即制造商、零售商、員工及消費者-正間接地分擔著此金額費,令中國每個家庭平均多付27.58美元(約人民幣188元)。 全球各市場類型的損耗 零售損耗隨著不同行業、市場類型和國家而有所不同。 2009年的調查報告顯示,最高損耗率的零售類別為成衣/服裝及時裝/配飾(1.84%),其次是化妝品/香水/美容產品/藥品(1.77%)。 在成衣/時裝類別中,最高損耗率的產品為配飾(3.85%)及時裝/訂造服飾(3.64%)。這些產品在所有受調查地區的損耗率均為最高(北美洲、拉丁美洲、歐洲、亞太區、中東及非洲)。此外,有別於其他地區,鞋襪於亞太區亦是在成衣/時裝類別的高風險產品,損耗為1.61%。 在亞太區,最高貨品損耗率變動為便利店/天然及專門食品店 (+6.9%)及化妝品/香水/保健及美容產品/藥品(6.0%)。 而家具/紡織/地板及窗帘(1.00%)和酒類及酒類外賣 (+1.10%)的升幅最少,可是,沒有一種業務類型的損 耗率有下降的趨勢。 全球零售業罪行所導致的損失 2009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全球零售業罪行所導致的損失,包括防損費用達1,205億美元(約人民幣8,226億元)。這些損耗包括店鋪盜竊損失(40.5%)、員工偷竊損失(33.8%)、供應商的損失(5.3%)以及防損支出(20.3%)。 在損耗上升的同時,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卻減少保安開支。在較為成熟的市場,如北美洲及歐洲,防損開支較新興市場為高。北美洲2009年防損開支為銷售額的0.40%,較2008年減少了8.11億美元。歐洲零售商2009年防損開支為銷售額的0.29%,2008年則為0.34%。 亞太區的零售保安支出為0.17%,亦是所有受調查區域中最低的。 Bamfield教授評論道:“值得留意的是,零售商的保安系統及設施開支跌幅遠遠超越聘請保安人員的支出。採用多種保安形式固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採用全面的損耗管理解決方案和嚴緊的防損措施亦有助提升保安人員的效率。” 在中國,防損開支為1.85億美元(約人民幣12.6 億元人民幣),占零售銷售額的0.18%,仍遠低於全球平均值的0.31%。 商品盜竊 2009年商品盜竊損失高達646.1億美元(約人民幣4,411 億元)。當中店鋪盜竊和員工偷竊的商品價值占損耗總值72%。店鋪盜竊造成的損失最大,總值488億美元(約人民幣3,331億元) 。打擊有可能發生的店鋪盜竊對貨品防損有莫大幫助。 經濟衰退的影響 Bamfield 教授指出:“從犯罪學的角度來看,失業率上升會導致罪案增加,種種跡像顯示現今零售犯罪案件對零售商帶來的影響較過去兩三年更為嚴重。” Bamfield 教授又表示:“部份竊匪真的面對經濟困難。但有些人卻因失業或就業不足而面對家庭收入減少,他們覺得需要透過盜竊來維持以往的生活質素。許多國家的金融及政治體系失敗,令很多人感到迷茫,由於沒有其他人可依賴,他們因而不惜犯案來換取自己的利益。” 調查發現貨品損耗和盜竊在過去一年正持續增長。零售商將店鋪盜竊三分之一的升幅及員工偷竊逾五分之一的升幅歸咎於經濟衰退。 Bamfield 教授表示:“盜竊方式已經開始轉變。店鋪盜竊的可能性較員工偷竊更大,由於職位空缺不多,員工均希望保住現有工作,因此他們選擇行竊的機會較少。” 高失竊率商品 盜匪通常集中偷取體積細小、易於隱藏、貴重而又有一定受歡迎程度的品牌商品,因為這些產品易於轉售。高失竊風險商品包括:電子游戲/Wii/影碟/娛樂、iPod/MP3播放器、衣服、化妝品/臉霜/香水/酒、鮮肉/貴價食品。其他較多失竊的商品包括剃刀/剃須產品、手提電話及手表。 逮捕之盜匪 2009年零售商逮捕觸犯店鋪盜竊和員工偷竊的竊匪數目接近580萬,比去年上升50萬,這亦可能成為零售罪案上升的証據。其中,店鋪竊匪占85.6%,員工竊匪占14.4%。 於亞太區,店鋪竊匪之平均盜竊價值為69.27美元(約人民幣473元),而員工竊匪之平均盜竊價值為376.15美元(約人民幣2,568元),全球平均值則為1,889.02美元((約人民幣12,896元)。 防損及技術革新 保點系統公司防損管理方案主席 Per Levin 表示:“經濟衰退令防損任務變得更加艱巨,同時亦增加防損的重要性。2009年雖然揭發了580萬宗盜竊事件,挽回價值接近60億美元(約人民幣410億元)的商品,但防損工作仍未足夠。其實零售商可採用一些折捷方法。例如,28%失竊風險高的產品仍未得到保護。我們見到業界正不斷新,時至今日,市面上已經出現嶄新和有效的解決方案,涵蓋全面的產品防損戰略以至以先進的防損管理系統。集合這些全面的方案將有助保障零售商并為盈利增長做好准備。” 於亞太區,亦有34.2%失竊風險高的產品仍未得到保護。 Bamfield教授總結:“大量研究支持加強防損工作及投資可減少零售業下滑的結論。我們希望今年的全球零售盜竊晴雨表為零售商提供重要數據,支持他們的防損工作。” 有關此項調查 《全球零售盜竊晴雨表》為年度調查報告,自2001年開始出版,由英國諾丁漢的零售研究中心負責進行,并獲得保點系統公司贊助。此項調查是現時全球最具規模及最詳盡的零售盜竊及犯罪調查。 本次調查覆蓋了全球1,069家企業,總銷售額達8,220億美元(約人民幣56,115億元。受訪企業包括:201家北美洲公司(銷售總額2,920億美元-約人民幣19,934億元)、567家歐洲公司(銷售總額4,520億美元-約人民幣30.857億元)、196家亞太區公司(銷售總額590億美元-約人民幣4,028億元)、67家拉丁美洲公司(銷售總額150億美元-約人民幣1,024億元)及38家中東及非洲公司(銷售總額40億美元-約人民幣273億元)。 今年新增調查國家包括中國(上海、北京、廣東及香港待別行政區)、摩洛哥、台灣及土耳其。 資料來源: 財華網 2009/11/18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RRH第4季起出貨 台揚再搶進RFID領域
台揚(2314-TW)決定併購TelASIC,主要就是著眼於RRH 的市場發展,如今,RRH產品已經順利自第4季開始出貨,台揚下一步也抵定將朝 RFID 領域發展。台揚總經理顏信介今天指出,RFID產品8月份已經通過測試,未來將和世界級ODM大廠合作,成長潛力無窮。
顏信介說,台揚之前就已經規劃朝RFID方向發展,不過,直到8月份才真正作出成績。
RFID 的領域很廣,顏信介說,台揚未來將以UHF和EPC UHF兩項RFID技術為主,主要著眼於醫藥以及軍用方面發展。根據研究機構VDC指出,目前UHF產品占整個RFID市場的比例為11%,EPC UHF則為7%而到了2013年時,UHF、EPC UHF兩項技術的市場占比則可望分別上升到13.2 以及11.6%。
看準RFID商機,台揚已經確定和世界級的ODM大廠合作,產品在8月份通過測試後,現在已經開始小量出貨。顏信介說,雖然目前 RFID 產品對於整體營收的貢獻還沒有很大,不過,台揚預期未來該類產品的營收占比可望逐漸提升,成長潛力可期。
資料來源: 鉅亨網 2009/11/17
滬深股市11月17日物聯網概念類股上漲
滬深股市11月17日物聯網概念類股上漲,或受近期溫家寶總理明確表示要著重發展物聯網關鍵技術影響。滬綜指現報3,285.055點,漲0.31%。
滬深股市11月17日物聯網概念類股上漲,新大陸(000997)漲3.78%,恆寶股份(002104)漲5.07%。11月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明確提出: 著力突破傳感網、物聯網關鍵技術,及早部署後IP時代相關技術研發,使萬維網絡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但目前多重因素影響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首先是標準問題,目前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在超高頻RFID領域都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成本問題,建立物聯網需要投入巨額資金,相應的投入必將對產生的效益回報有一定的要求,從今後幾年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如果市場需求不是十分緊迫,那麼推動市場發展的動力主體或者為整個系統搭建的支付者尚未浮現。而行業互通問題則將是物聯網「連萬物」的最終屏障。因而對於剛剛興起的物聯網,要克服成本、技術等因素,從概念走向現實,業內預期還需要至少10年時間。
資料來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11/17
下一代iPhone的主打武器"RFID"?
距離下一代iPhone(4G)發表還有至少半年的時間,以目前iPhone 3GS為例,整體硬體功能大致上已經符合現代使用者的需求。那下一代將會著重在於硬體的提升嗎?或許RFID才是Apple將要導入的另外一個強大武器,讓iPhone可以更順利的進入高科技生活市場。
[RFID如此重要?]
RFID科技已經廣泛運用在大型超商,例如WalMart、Costco等等知名大型賣場,藉由無線電波可以精準的知道近出貨的狀況,不少科技商品也逐漸使用RFID技術結合生活,例如日本已經將此技術與旋轉壽司結合,可以準確的知道食物的新鮮度。
如今傳出Apple測試RFID結合iPhone,希望能將日常生活所需透過成本相當低的裝置達成。
舉例而言日本不少手機都可以用來付款、購買販賣機、小額付款、大眾運輸系統、生活資訊結合等等,所利用的就是RFID的技術。因此為何先前傳出iPhone 3G在日本慘遭滑鐵盧,這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雖然iPhone 3GS目前在日本銷售相當亮眼,但是仍然和日本的手機業服務有段差距。
此外在韓國,目前已經有不少小型實驗城市打造無線科技+RFID的生活方式,使用者可以在早上外出跑步,拿出手機找出距離自己最近的咖啡店,透過手機選擇餐點和飲料,進入咖啡店時選購的商品已經做好,而付款也在取餐的同時完成。
而台灣目前使用的捷運悠遊卡或是iCash的概念,也可以使用RFID結合,以後就不用再帶一堆卡片外出,只要iPhone就可以囉。
[如果RFID謠言是真的]
如果Apple打算將下一代iPhone加入RFID的謠言是真的,那對消費者而言會有什麼重大的改變呢?簡單的來說,他會變成你生活的絕大部分。
首先,電子錢包的概念會被運用到手機當中,不用輸入任何信用卡號或是刷卡的動作,商家就可以直接從你的iPhone中取得付款資料,然後使用者要在iPhone上按下確定付款即可。同樣的概念也會運用到大眾運輸系統,往後拿去感應的不是悠遊卡,而是iPhoen本身。知名的連鎖超商、超市、大賣場也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概念達成。
接著,你不需要汽車鑰匙來開車門,iPhone的RFID感應器可以核對電子系統,資料無誤就可以開啟車門,然後上車發動,已經有少數國家的部份汽車加入這類型的電子系統,未來也會更加活用。系統不安全?別傻了...這比複製一支實體鑰匙所需要的時間長多了,雖然仍然可以被破解,但是總比灌入快乾,複製一把實體鑰匙所需花費的心血還久。
最後,你個人的身分證、健保卡、或是其他政府機關資料將可以建檔在iPhone裡面,去面試、考試、申請資料、看病、政府相關事宜都可以利用iPhone來驗證身分。
關於安全性、手機如果掉了怎麼辦的問題可能就需要政府和企業完整的規劃,上述的功能都需要一個整合性的企業來將資料同整。如果假設這個資源供應商是中華電信,那當手機掉落時,就像讀者信用卡不見一樣(打電話給發卡商),打電話給中華電信,審查身分資料後就統一切斷iPhone的資訊。
如果傳言是真的,那相信RFID帶來的方便性會比威脅還要多。當然國內個人資料保護的法律和規範也必須同時提昇才行。
資料來源: www.itouchtw.com 2009/11/17
Savi 宣布推出針對無線傳感器聯網的新 UnwiredPlanet(TM) 授權計劃
繼成功推出ISO 18000-7授權計劃之後,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NYSE: LMT) 旗下子公司 Savi 今天宣布推出新一代專利授權計劃UnwiredPlanet(TM)。該計劃不僅定價更低並且擁有更加廣泛的無線傳感器聯網專利組合。
UnwiredPlanet取代了先前Savi針對DASH7(TM)(ISO 18000-7)技術實施的授權計劃,旨在加快市場對DASH7的採納。該公司一開始將DASH7定位於國防領域。最初獲得DASH7授權的持證方已經從該技術日益增長的市場使用率中獲利,正如美國國防部近期簽署的價值4.294億美元針對DASH7硬件設備的RFID III合同。此外,該技術還進一步得到了非美聯盟國防力量的採用。
Savi Technology首席執行官David Stephens表示:"隨著無線傳感器聯網市場的日趨成熟,我們開始著手推進Savi的專利許可計劃,以期反映新的市場增長商機和創新機遇。DASH7是最具吸引力的無線傳感器聯網技術,其應用範圍已經遠遠超出了固有的國防供應鏈領域。"
UnwiredPlanet為DASH7開發人員提供豐富的Savi專利組合,該組合不僅符合"公平、合理、非歧視"(RAND)條款並且不收取前期費用,其各項專利的特許權使用費也較為適中。獲悉該計劃的全部細節,可訪問 http://bit.ly/2tzNoz。
基於 DASH7 技術的產品開發者需要獲得 Savi Technology 授權。開發者們可以從眾多的第三方開發平台中進行選擇,例如意法半導體(ST Microelectronics)的"SmartSensor Hardware Developer"(智能傳感器硬件開發人員工具包。在二月份之前簽署 UnwiredPlanet 授權協議的開發人員將享受特殊的獎勵優惠。
DASH7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的433 MHz頻段運行,無需每月支付服務費。DASH7主要用於運輸中的集裝箱和資產追蹤,以及胎壓監測、智能電網計量與控制、數字廣告和冷鏈管理等其它應用。
Savi Technology是DASH7 Alliance(www.dash7.org)的創始成員,DASH7 Alliance是一個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組織機構共同組成的同盟。
作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NYSE: LMT)旗下的全資子公司,Savi是供應鏈信息和技術解決方案及服務領域的一流供應商。這些解決方案的功能包括基於主動式無線射頻識別(RFID)的實時解決方案,以及其它能夠增強可視性、供應鏈資產的管理和安全性、發貨、貨物寄運的自動識別(Automatic Identification)和數據採集(Data Capture)技術。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www.savi.com 。
資料來源: http://news.sina.com.tw 2009/11/18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景文科大 降低RFID布建成本5成 研發的RFID Reader天線切換器,一台可以讀取16支天線
美國Wal-Mart以創新供應鏈管理稱霸零售業,其主要的關鍵技術,便是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當供應商的貨物要進入賣場之前,放置大門的Reader會讀取貨箱和棧板資料進行倉儲管理,讓供應商可以隨時掌握銷貨情況進而及時生產和補貨。
RFID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包含智慧貨架、智慧倉儲、物件追蹤、生產管理等等,其使用效能遠遠超過原有條碼管理。
景文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陳一鋒表示,目前RFID的技術,若能夠克服環境的影響及佈建價格偏高問題,其應用情況將大幅提升。
景文科技大學在陳一鋒的領導下,與愛碼科技、工研院安全與辨識中心研發出智慧型貨架「RFID Reader天線切換器」。原來的RFID Reader僅能讀取4支天線,透過「RFID Reader天線切換器」,1台Rea der可以讀取16支天線,大大降低RFID佈建成本50%。
陳一鋒表示,以現行的倉儲廠為例,目前須使用多台Reader才能佈建RFID的系統架構,而Reader往往也是此系統中最大的成本支出,為了大幅降低RFID系統佈建成本,景文科大在教育部補助下,建構「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效能驗測」特色實驗室,對RFID進行研究,發明了天線切換器,可使用的頻段涵蓋LF、HF、UHF,並可搭配各式廠牌的Reader來使用。
目前UHF頻段所使用的天線厚度達4~6公分,使在有限的空間中破壞了美觀也佔了不少的空間,景文科技大學所設計的薄型天線,厚度僅1公分,既節省空間也兼顧美觀。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台灣科大區域產學合作中心11月號 2009/11/16
新加坡借APEC峰會展示軟實力
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十五日在新加坡落幕。藉助此次全球應對金融危機關鍵時刻迎來的峰會,東道主新加坡也力圖讓人們對自己的「軟實力」留下印象。
據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十五日電,在位于濱海灣畔新達城國際會展中心的會場,點點滴滴之間也成為新加坡借機展示高科技實力的場所。在這里的新聞中心休憩區,咖啡桌上貼著四個小人。記者只要從旁邊書架上隨手拿過一個新加坡宣傳影片的光碟盒,將盒子上的四個小人對桌上的小人對上,前方的電視就會立即播放這張光碟的內容。原來,這里運用了射頻識別的技術。而在一樓大廳的「商業時鐘」、二樓的移動感應器走廊,也使不少記者和代表感興趣。
在大會主辦者為媒體準備的材料中,還有一只小小的U盤。所附的一張小卡片上自豪地寫著一句話:如今無處不在的U盤,正是一家新加坡企業發明的。
新加坡的風光人情自然不能錯過宣傳的機會。各方領袖們正襟危坐開會時,大會安排了他們的配偶們去逛逛這個城市國家。在媒體鏡頭前,夫人們禁不住要對這座花園城市多夸贊幾句。而記者和代表們也有優待。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參加大會準備的十三條免費旅游線路。
由于高層雲集,大會安保自然嚴密。會場周邊,經常可見荷槍的軍警巡邏。不過,當與這些帥小伙們目光相遇時,他們會向人們投來一個微笑,展示出友好親切的一面。
在十四日晚間,新加坡為各方領袖們精心籌備的「新加坡之夜」文藝晚會及晚宴,更是淋漓盡致地展示了這里多種族共融的文化。
當然,展示「軟實力」,也得靠「硬實力」。雖然剛經歷了金融海嘯的嚴重沖擊,但新加坡政府為了這次峰會,仍然砸出了一億新元(合逾六千九百萬美金),是上屆秘魯峰會的四倍多。
資料來源: 大公網 2009/11/15
中國電子護照採用英飛凌安全晶片
中國政府在其新型電子護照中採用英飛凌的安全微控器。英飛凌今日宣佈已開始供貨予中國電子護照專案,這也是全球兩大電子護照專案之一。在 2010 年第一季,所有新的中國護照都將以電子護照的形式發行。中國政府預估,在專案實施之後,每年將發出約 650 萬份電子護照給公民、外交及政府人員。目前在中國境內流通的護照總數超過3000萬,這些護照的有效期通常為 10 年。
在中國,參與電子護照專案的兩個政府部會分別為公安部以及外交部。公安部負責公民,外交部則負責外交及政府人員。英飛凌是同時供貨予這兩類中國電子護照專案的唯一半導體供應商。
所有中國電子護照的背面都將裝載一個安全微控器,其中儲存並安全加密了與持有人在護照本中相同的身分資料,例如持有人之姓名、生日、照片以及護照有效期限及號碼等。
英飛凌安全微控器亦獲香港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採用
英飛凌在安全及非接觸式領域所累積25年的技術及專業亦獲得了香港及澳門特別行政區之青睞,成為二地電子護照專案的獨家晶片供應商。香港境內約有 900 萬居民,自 2007 年起,每年都發行約 120 萬份電子護照。而擁有30 萬人口的澳門,自 2008 年初起每年發行約 10 萬份電子護照。此外,自2004年起,英飛凌亦是香港和澳門地區電子國民身分證 (National electronic Identity Card)安全微控器之供應商,該身分證發行對象包含兩地公民、永久及非永久居民,提供身份識別及其他例如自動通關系統 (automatic border control) 和電子化政府等服務。
英飛凌智能卡與保密芯片業務事業處總裁 Helmut Gassel 博士說:「我們非常榮幸能獲得中國公安部、外交部以及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信任,成為電子護照專案的晶片供應夥伴。『安全性』是英飛凌的專業核心領域之一,我們有信心提供高品質和絕佳安全性的產品,可成功通過世界最嚴格的安全測試。」
英飛凌穩居晶片卡及安全應用市場龍頭
在政府機關的身份應用方面,在2008 年,大約每兩份政府發出的身份文件中(不含中國大陸的 ID 專案),就有一份採用英飛凌的安全晶片。政府身份應用包括電子文件,例如護照、身份證、健保卡、駕駛執照與社會安全卡。現今 192 個聯合國會員中,大約有三分之一使用英飛凌的產品,使用人口總數超過 30 億。
英飛凌已連續12年蟬聯全球晶片卡半導體供應商龍頭寶座。根據美國市調公司 Frost & Sullivan 的調查,2008 年全球晶片卡 IC市場總值約 24 億美元,其中英飛凌的市佔率達 25.5%。
中國電子護照採用英飛凌安全晶片— SLE66CLX800PE
SLE 66CLX800PE 安全微控器專為電子護照、身分證、電子化政府卡及其他高安全性應用所設計,具備密碼協同處理器 (crypto-coprocessor) 並提供進階的效能,即使必須進行高階加密和解密運算,執行速度也可高達 848 kb/s。
SLE 66CLX800PE 搭載 80 kb 的 EEPROM、240 kb 的 ROM 及 6 kb 的 RAM,具備量身訂作的 EEPROM/ROM 及 RAM 記憶體容量,符合國際民航組織 (ICAO) 對於旅行證件之人體特徵辨識及個人資料的安全儲存要求。
SLE 66CLX800PE晶片通過 Common Criteria EAL 5+ 安全認證(BSI-PP-0002 保護設定檔)。英飛凌的安全微控器以硬體式整體安全性為基礎,具備資料加密、記憶體防火牆系統及其他安全機制,可保護資料的隱密性。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英飛凌晶片卡與安全應用之半導體產品組合的相關資訊,請參閱www.infineon.com/security。
關於英飛凌
英飛凌科技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總部位於德國紐必堡,提供各式半導體和系統方案,以因應現今社會的三大挑戰,包括能源效率 (energy efficiency)、通訊 (communication)與安全 性(security)。英飛凌的據點遍佈全球各地,包括美國加州苗必達市(Milpitas)、亞太地區的新加坡和日本東京都設有分公司。
資料來源: 電子技術雜誌 2009/11/12
雙溝珍寶坊推出RFID防偽新品
近些年來,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已成為懸在食品企業頭頂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劍"。 11月15日,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召開"雙溝珍寶坊RFID防偽新品上市新聞發布會",率先拉開了中國白酒企業運用新型防偽甄別係統的序幕。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和全球貿易增量,從物流、供應管理、生產制造、裝配到航空行李、郵件、快運包裹處理等,亟待需要準確、快捷、便利的處理手段。"RFID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幹預,可工作于各種環境。
讓廣大消費者喝上放心酒、擁有知情權,一直是雙溝酒業著力研究的緊要課題。從2007年開始,該公司不惜重金先後與"中國RFID協會"和相關專業公司專家學者研究,反復試驗,將國家大力支持推廣的"RFID技術"創造性的根植應用到企業白酒防偽係統中。
雙溝珍寶坊RFID防偽甄別係統,以"簡單一靠即知真偽"為核心、以"現代感、高科技"為調性、以"簡單、快捷、便利"為原則,將"RFID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相結合,實現對單瓶白酒的防偽甄別。該產品的研發成功,解決了廣大消費者分不清真假名酒的困惑,從此不再"霧裏看花"。
每一瓶"雙溝珍寶坊"瓶體內都安裝獨一無二的"RFID電子芯片",消費者只要拿起專配的閱讀器輕松"靠一靠",閱讀器便會迅速顯示該瓶酒的出廠日期、質量等級等信息,同時開啟後一次性破壞芯片,無法重復使用。因此,強大的技術壁壘及應用成本,會讓造假者無從下手、無計可施,達到從技術、源頭上,根本解決"假酒"問題。
據中國RFID協會負責人介紹,雙溝珍寶坊RFID防偽新產品的研發成功,是名酒防偽保真的一次技術性革命。該係統還可通過RFID酒瓶標簽、酒箱標簽實現對白酒生產過程以及對白酒倉儲、運輸和配送的全程管理,從此揭開白酒防偽、渠道管理等技術發展的新篇章,將有效提升雙溝名酒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並成為白酒行業"技術防假、源頭打假"的先鋒。
資料來源: 新華網江蘇頻道 2009/11/16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南台科大40周年慶開跑 將舉辦RFID商務整合應用等多場國際級研討會,藉學術交流助產業提升競爭力
南台科技大學為慶祝40周年校慶,除了安排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之外,還特地舉辦多場國際級研討會,包括RFID商務整合應用研討會、2 009國際奈米科技研討會、第8屆國際先進技術研討會等,希望經由各方先進與產官學的參與以集思廣益增加研發創新能量,並經由提昇技術、學術交流與產學合作的契機,增加國內產業競爭力進而逐鹿國際,也為南台科大在肩負技職體系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的重責大任下,繼續邁向下一個40年甚至百年。
南台科大校長戴謙表示,技職生向來勝任台灣產業中堅人才的角色,該校以「畢業即就業」為目標,卯足全力加強產學合作,替企業界量身打造所需要的人才,同時也厚實學生的就業力,創造「企業界覓得千里馬人才、畢業生獲得優質工作機會」的雙贏格局,在師生努力下像台積電、奇美醫院、奇菱光電、南光化學製藥、工研院等企業機構,都是南台密切合作的產業界夥伴,過去許多參加產學合作計畫的南台科大學生,因為表現出色,早已被這些企業夥伴提前搶「訂」,畢業後可直接進入企業就業,不必為就業擔心。
也由於對產學的重視,所以在40周年校慶相關活動中,特別規畫了多場國際研討會,充分展現該校積極拓展產學領域的企圖心。
即將於11月18日登場的RFID商務整合應用研討會,由該校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主導,由於隨著RFID技術的發展,將RFID的技術運用於商務流程,已成為相當重要之議題,亦是產學界必須重視的課題。
另外,為促進國內外奈米科技及產業技術之交流,由南台科技大學、教育部、國科會與台南縣政府聯合舉辦的「2009國際奈米科技研討會」,則訂於11月20日至21日,在該校國際會議廳舉行。會中將邀請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南伊利諾大學、中國天津大學、日本熊本大學、立命館大學、奈良先端科技大學、德島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的學者參與,也吸引逾百位國內學者參加,將以兩天時間進行分組口頭發表演講或海報發表。
該研討會針對奈米材料、奈米生醫技術、奈米光電、奈米微影製程、奈米理論與物理、奈米量測與奈米系統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國內外學者投稿論文超過百篇,因此南台科技大學藉由此次研討會,讓產學界與學術界作知識交流,繼而開創奈米科技全新的應用領域。
而最後登場的第8屆國際先進技術研討會,則是安排於21日舉行,此研討會是為促進日本工學院大學(Kogakuin University)、大陸北京化工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及台灣南台科技大學(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3校之學術交流,每年由3校輪流舉辦的科技盛會,至今已經辦理7屆,本屆(第8屆)由南台科技大學負責主辦,主題聚焦於奈米科技在生命科學、人類生活與能源的應用。此次會議工學院大學由佐藤教授帶領師生10餘人參加,大陸北京化工大學則有9位教授與會,預計將有30篇以上的科技論文發表,藉由新技術的交流,激發更多研究靈感,並增進3校間的情誼與科技上的合作。
3場研討會充分展現出南台科大寬廣的國際觀與對產業界的注重,在此值得慶祝的40周年慶活動中,希望能經由研討會的登場邀請更多各界人士與單位參與,除了共同分享南台科大的喜悅外,也能夠藉由匯整各方的資訊及意見交流,砥礪南台科大未來在人才培育與產學方面更努力與成長。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產學合作專輯 2009/11/13
換發晶片護照 年底前省400元
晶片護照發行快滿一年,外交部表示,明年開始晶片護照的換發費用將由1200元調整為新台幣1600元,鼓勵民眾在漲價前踴躍申辦。
外交部自97年12月29日起正式發行晶片護照,我國成為全球第60個使用晶片護照的國家。98年到12月31日為止都是晶片護照的宣導期,由於晶片護照的成本較高,宣導結束後,明年起護照的換發費用就將由1200元調整為1600元,外交部指出,不論目前手中的護照是否到期,都可申請換發為晶片護照,鼓勵民眾在漲價之前趕快把手中的一般護照換成晶片護照。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鼓勵民眾都可換發,現在的費用還是1200元,明年開始就要漲為1600元。我們一再呼籲國人,如果有辦理護照的需要,儘快在年底前申請,將可以省下400元。』
由於晶片護照的防偽功能較佳,我國改用使用晶片護照後,也有助於爭取歐美等國的免簽證待遇。而民眾若要申辦晶片護照,除親自辦理外也可委託代理人、旅行社向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及中、南、東部辦事處申辦。旅居海外僑民亦可就近向駐外館處申請。
資料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 2009/11/15
微電腦競賽亞軍 吸塵機器人會爬梯

世博搶先看
11月12日,“網上世博會”正式啟動。在距離世博會還有一百多天的時候,全球網民可以通過三維虛擬現實、多媒體等技術,足不出戶瀏覽世博會園區和展館,身臨其境地搶先體驗上海世博會盛況。
“安全、綠色、科技”是這次世博會最大的亮點,其中“安保”可以說是歷屆世界盛會最為引人關注的焦點。位于上海黃浦江兩側的世博園區,佔地5.28平方公裏,汽車是進入園區的主要交通方式。當汽車“駛入”世博園區的時候,入口處並沒有傳統的門衛把守,但入園車輛的車牌號碼、駕駛員等信息卻能準確地被“讀出”,這是一個叫做RFID的智能係統所發揮的作用,也被稱為“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世博園區交通係統,便由它來指揮部署。然而入園車輛的通關“密匙”就藏在車頭這兩張銀行卡大小的電子標簽裏,在距離入口25米處,讀寫器就能自動感應電子標簽上的內容,傳輸給交通智能係統。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防偽技術事業部趙鬱亮:就是只有司機卡與這個車卡被授權開這個車的時候,我們在係統建立一個配對關係,當其他的司機要開這個沒有授權的這輛車,機上會報警,並且LED屏上會顯示。
有了這個智能“電子警察”,進入世博園區的司機無需下車登記,大大提高了通關速度。此外,電子標簽採用了全球唯一ID號碼標識,讓假牌車、套牌車立即遁形,從而保證了世博園區內的安全。
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接待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平均每天40萬人次,如此龐大的人流,如何保證安全?參觀者可能不會注意到,一套視頻人臉採集監控係統,正在擔當園區電子保安的職責。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警用技術裝備研發中心吳炬:首先一臺監控攝像機,它布置在世博會的各安檢通道進口的部分,人流經過這個安檢通道的時候,自動進行人臉採集和識別,如果發現可疑人物,發現一些我們需要查找的重點布控對象,我們這套係統就會自動地進行報警,通知現場的保安人員把他攔下來進行盤問。
對于參觀者來說,最吸引人的還要數世博園區內形態各異的展館建築。與設計師充滿靈感的創意相比,這些建築中所蘊藏的高新技術,同樣令人嘆為觀止。作為未來城市的一大發展方向,節能環保的“綠色”科技成為每個場館展示的主要內容。
世博軸、中國館、主題館、演藝中心、世博中心被稱為這次世博會標志性建築。其中,“方方正正”的主題館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擁有幾項世界第一;在內部,它創造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無柱空間;外墻上,這面綠草鮮花點綴的生態“綠墻”足有5000平方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空中花園”。它的原料的採用可謂環保又有創意。可回收的廢塑料和廢紙加工成為它的花盆,枯枝落葉等有機廢物成為它的土壤和肥料,因此即使在冬天,墻面上依然可以綠意盎然;在屋頂,亞洲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已鋪設完畢,菱形的光伏電板與上海特色的“老虎窗”設計合而為一,既美觀美觀又環保。
上海申能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趙國靖:一個是清潔,第二個它不消耗原料,只是在電池板生產過程當中要消耗一點原料,在它發電的過程當中,是零消耗,全部靠太陽能來發電,這樣子的話,整個園區的永久性建築只要它存在,我們的太陽能電池板至少可以運行20年到25年。
40多個國家的自建館,展示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綠色建築材料。柳條編織品覆蓋的西班牙國家館;大豆纖維制成智能LED帷幕的瑞士館;“透明”水泥建成的意大利館;回收材料制造的芬蘭館,這些低碳、綠色的理念,也引領著全球建築科技的發展。
芬蘭展區總代表胡毅督:芬蘭館的外立面是由一種新型材料構成,是用塑料、泡沫和紙張構成的,是完全可以回收利用,支持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材料。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向世界介紹這種新材料,可以算是一種世界先進的環保材料。
除了各國和組織的展館,上海世博會還首次設立了城市最佳實踐區展示,向全世界徵集未來城市生活的實踐案例,集中展示各種對未來生活的暢想。作為上海的參與案例,上海的“生態家”展示區集合了多項探索中的家居環保節能技術,向參觀者整體展示“未來之家”的模樣。
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工程建築新技術事業部及研究所陶芳芳:在這個樓上我們用到了很多節能減排的技術,像屋頂上我們用到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還有包括外遮陽,外遮陽在夏天的隔熱效果特別明顯。
“生態家”裏,居民還可以創造“綠色能源”。健身的腳踏車時可以發電、綠藻屏風可以擔當“家居生態氧吧”。
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工程建築新技術事業部及研究所陶芳芳:另外還包括,我們在回到家裏面之後,年輕人的話可以通過網絡在墻上觸碰開關來控制家裏面的家電,如果你上班比較忙,在辦公室裏面也可以通過你的手機,通過電腦來操作家裏面的一些設備。然後如果你對家裏面不是很放心的話,通過攝像頭可以遠程監控家裏的一些動態。
在未來生活中,機器人服務家居生活將不再是夢想。機器人生活支援係統身兼多職,包攬管家、大廚、生活護理、家居教育等多項服務。早上,敬業的機器人“管家”自動遙控窗簾,打開電視機,用靈活旋轉的機械手臂,幫助主人倒水、開門、取物;它一轉身,還能變成一把電動座椅,幫助行動不便的主人走遍家裏的任何角落。這兩位帶著京劇臉譜的“烹飪機器人”可以完成炒、炸、煮、燒、燜等5種經典中式烹飪,從“宮保雞丁”到“水晶蝦仁”,都不在話下。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機器人室主任楊軍:它還可以根據主人的生活習慣和日程安排,控制其它的,比如說護理的機器人,比如說燈光,比如說窗簾,比如說其它的一些環境傳感器,包括環境的一些安全信息,火警、煤氣泄漏、安防中心等等,都可以集中在它上面,可以實現遠程的訪問和遠程的報警功能。
除了機器人,連世博園區內的服務汽車也“身懷絕技”,雖然外形和普通轎車沒什麼兩樣,但開起來不但沒有“黑尾巴”,也沒有嗆鼻的氣味。其實,這些汽車許多都是沒有投入規模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甚至有的是概念車。沒有了傳統的汽油、柴油,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是電能、氫氣、生物柴油等綠色清潔的混合能源。然而這些汽車大部分是國內企業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為世博園區帶來零排放,世博會也將為“國字號”新能源車的產業化提供一個向世界展示的舞臺。
2010年世博會期間,巨大的人流會產生大量生活垃圾。不過,在“一軸四館”展示區內,你不會看到垃圾運輸車運送垃圾的場景,更聞不到由此產生的異味。其實,這是“氣力輸送係統”在發揮神奇的功效。
世博氣力輸送工程項目高級主管於君石:我們分成兩類,一類是可回收,一類不可回收,(垃圾)投到這個筒裏面以後,當(垃圾)滿了以後,它自動會發信號到我們收集站,可以把垃圾自動收集去,這樣馬路上不會有垃圾車開來開去。
無需人工收集,垃圾自動“排隊”入管道,世博園區內的垃圾採用氣力輸送係統是運用了氣力“押送”原理。垃圾經過自動化分離、壓縮、過濾、凈化和除臭,最終被運送到園區外,進入回收利用環節,而這一過程全部在暗處。
從個人安檢到智能交通網絡,從飲用水安全到大氣、水體和廢棄物污染治理,從園區綠化到和諧的生態環境;小到一張門票、大到園區綜合演練係統,上海世博會讓人們提前感受到未來科技的發展脈動,對未來美好的城市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
資料來源: 新華網
觀看影片: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sd.xinhuanet.com/news/2009-11/13/content_18227836.htm
大學生創意發明 機器人打掃樓梯
創意結合技術,小發明可讓生活更便利。大學生發明可清掃樓梯的機器人,還有專科生因應新流感疫情,結合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與紅外線技術,即時監測人員體溫。
教育部今天在台灣科技大學舉辦「全國微電腦應用系統設計製作競賽」頒獎典禮,會場中引人矚目的作品,是彰化中州技術學院電機系的「家用樓梯除塵機器人」,由電機系助理教授劉昭忠指導,張宇丞、程冠儒、呂佑安與許竣傑4名大三學生共同完成,獲得「機器人與自動機具類」第2名。
劉昭忠受訪表示,一般打掃機器人只能在平地上前進,團隊開發的機器人能自己上樓梯。此外,國外研發可上樓梯的機器人多半是足形或履帶式,中州的機器人是採輪式,設計相對簡約。
中州團隊在頒獎典禮現場展示打掃機器人運作,機器人在階梯上緩慢左右移動吸塵,吸完1個階梯後,機台會自動上升至更高1階,把前輪往前伸,轉移重心,再把後輪拉上來清掃下個階梯。
劉昭忠表示,機器人掃完1階約需2分鐘,將繼續研究,盼加快清掃速度,也希望能改進性能,讓機器人不僅能上樓,還能下樓。這項發明正在申請台灣專利。
此外,因應流感肆虐,陸軍專科學校電腦與通訊工程科教授游文吉帶領4名專科二年級學生王勛、梁桓舜、張舜欣與黃詩喻,開發出「防疫小尖兵」,獲得「控制類」第2名。
游文吉受訪表示,上述作品是將紅外線溫度感應系統裝在大樓出入口,測量人員體溫後,透過人員身上的RFID辨識身分,將體溫紀錄以無線網路傳輸至資料庫,方便統計人員體溫變化,避免流感擴散。
游文吉表示,一般上班族的識別證即是運用RFID識別技術,人員不需另外配戴新卡,用公司發的識別證就能方便掌控疫情。
團隊學生王勛表示,若人員體溫超過攝氏38度,系統會出現紅燈和語音警示,提醒可能已經發燒,也會紀錄在資料庫中;若體溫正常,則會顯示藍燈。他說,系統測量體溫、上傳資料只需不到2秒,若開啟語音提示功能,則需約5秒。
教育部表示,今年共有187個各大專校院的隊伍參加,最後選出大專組得獎作品37件、研究所組23件,共計發出獎金新台幣50萬元。
資料來源: 中央社 2009/11/14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美國TIME時代雜誌公佈2009年50大最佳發明

2009 RFID TENDENCY CUP競賽決賽入圍公告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連勝文出門悠遊 生活卡便利
「一卡在手、悠遊任我」是國人真實體驗到的方便。綜觀悠遊卡整合台北捷運系統、台北市/縣聯營公車、北市公有路外停車場、路邊停車計時收費器,以及部分小型民營停車場等繳費系統的IC電子票卡,還與學生證結合,可應用至校園出勤、門禁及借書系統,甚至進行自動販賣機或福利社的小額消費。
持卡人還能在全省全家、福客多便利商店使用悠遊聯名卡買東西,未來將持續拓展至其他便利商店、加油站、連鎖咖啡店等,再加上摻入文化創意元素,推出一系列造型款式多樣化的悠遊卡商品,實現「一卡在手,悠遊任我」的美麗e願景,透過專訪,我們發現,原來悠遊卡公司不單只有願景,陸續有許多教國人驚喜的企畫正推行。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連勝文賦予一張輕薄卡片,諸多可能的想像空間。
多邊雙贏策略 成功推動聯名卡
問:連先生上任以來施行哪些興革?
答:我列舉兩則代表性的案子來談。我們在前些時候完成第二期金融合作案,從第一期的慘賠、四家合作金控數,到如今悠遊聯名卡的成功推行、合作金控數變為八家,甚至還轉虧為盈,在在是不容易的工程。分析來說,之所以我們團隊能達成這樣的任務,我認為是改用多邊雙贏的心態取代以前贏者全拿的模式來跟金控們談合作,讓結果有所轉變。
另一個代表性的作為,是年初推動主管法條的審核通過,落實悠遊卡做為電子貨幣的功用。以往受限主關單位規範,電子貨幣功能受到金管會管制,一條「電子票證管理條例」在立法院裡一躺就躺了三年,有媒體說這是專為我設立的條款,根本是無稽之談。然而也因為這個條例的通過,讓悠遊卡的使用不再僵化,開啟更多異業結盟的商機。總的來說,歡迎更多朋友一起加入悠遊卡的推廣合作。
擴大通路節點 與八達通抗衡
問:悠遊卡公司未來的營運走向?
答:未來悠遊卡公司將朝向控股公司模式運作,屆時將設有多個部門,如顧問諮詢、金融服務以及交通運輸的多元功能,以利擴大悠遊卡的使用範圍,提供更多、更即時的便利服務。目前在e化金融方面,我們與統一集團締結策略聯盟,全國所有7-11都可使用悠遊卡進行小額消費,且為擴大電子錢包的附加價值,我們也發行悠遊卡結合i cash的紅利積點,持續擴增與統一集團的合作空間。
通路方面,悠遊卡一直以香港八達通為假想敵在求取進步,當初八達通花了一年才建立1.6萬個通行據點,但我們只用八個月就建立了一萬多個通路點,證明台灣捷運品質確實是有世界規格的等級。此外,我們持續在擴大通路節點,跟統聯客運進行過交涉,朝向把悠遊卡推廣至中南部的目標在進行著。
結合品牌意義 化身藝術精品
問:悠遊卡公司跟文創產業有過怎樣的結合?未來又有什麼創意?
答:悠遊卡不單只是張車票或信用卡而已,它應該可以結合更多的想像空間跟品牌意義,變成一種多功能的藝術精品。我們採用外包模式來設計造型悠遊卡,就市面最普遍的設計款式來說,平面呈現極為多元,不管是霹靂布袋戲、演藝人員或者是前陣子的NBA球星,甚至連神明界我們都包了。
我們還突破統印象,以華航紀念款式悠遊卡來舉例,它是張飛機樣式剪裁的卡片,而且所有悠遊卡能使用的搭車或是消費功能都一應俱全。此外我們也計畫落實一些有趣的點子,例如曾與前些時候在華山文創舉行煙火爆破秀的蔡國強進行過合作討論,目前的想法是採用可以3D顯示不同畫面的材質,設計出一款可呈現多種爆破畫面的悠遊卡。我想只要點子夠好,夠有趣,都歡迎合作。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9/11/12
版主喊話: 為了便利民眾也開創"便利性"商機,請考慮發行鑰匙圈跟手機吊飾型式的悠遊卡吧! 改卡很累耶!
灣/醒吾運籌科技服務體驗中心揭牌典禮暨成果發表會

內湖卡獲回響 吃喝玩樂享折扣

高雄關稅局 先進科技拚第一
2006年高雄海關貨櫃量全球第十 「大港倡議」即將啟用
高雄關稅局局長的棒子,不久前才從蔡秋吉手中交到曾瑞育手上。曾瑞育從最北的基隆關稅局調到最南的高雄關稅局,帶領這個全國最先進的海關,扮演科技化海關的角色,第一步就是啟動大港倡議計畫。
高雄關稅局轄區兼具海空港埠,業務龐雜,2006年有970萬的貨櫃量(TEU),排名全球第十名,因此美國選擇與高雄港海關簽署大港倡議合作備忘錄,為911之後的反恐措施,針對所有高雄港裝卸的貨櫃偵測放射性物質,以提升貿易安全。
高雄港是全球第一個採用無線傳輸的輻射偵測設備的港口,在輪船業者及高雄港局等單位配合下,第一期工程順利完成,第二期也開始施工,11月18日即將舉辦大港倡議啟用典禮,屆時相關部會首長、美國在台協會代表、美方能源部高級官員等都將出席。
在高雄海關,可見貨櫃車行經「高雄港轉口櫃電子封條押運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或者「機動式X光貨櫃檢查儀」,設備看似複雜,其實是簡化通關,強化貿易便捷與安全。
「電子封條」是配合高雄港務局門哨系統,取代人工押運作業,當加封了電子封條的貨櫃經過該押運系統時,若LED看板顯示異常代碼,系統將立即以簡訊及電子郵件通知海關、港警和業者,港警就會阻止貨櫃運出港區,並通知海關。
曾瑞育指出,「高雄港轉口櫃RFID電子封條押運系統」是國際RFID無線射頻辨識技術大規模運用在公領域成功建置的首例,廣受各國注目,中國海關、馬來西亞、波蘭海關等都陸續派員來台參訪、觀察,並赴香港做了成果發表。
電子封條系統已進入第二階段的測試,成效良好的話,2010年元旦後將正式實施,全面以加封電子封條取代人工押運,預期將有效縮短通關時間、降低航商營運成本,也達成貨物移動安全的目的,以免走私掉包之虞。
高雄關稅局也是我國第一個利用先進X光貨櫃檢查儀掃描檢查貨櫃中是否有可疑走私物品的單位,啟用時間在2005年8月(後來基隆關稅局也有),不但增加了貨櫃檢查效率,也不擾民,並兼顧配合美國境外反恐需求。
建置先進的硬體設備之外,高雄關宣導關務的方式也很活潑,2009年3月成立關務宣導團,馬不停蹄般,應邀到文藻外語學院、南科台積電、奇美電子、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國企系、領隊人員職前訓練華語班以及高雄早安扶輪……等講述通關實務,半年多來共計15場,參與聽眾逾千人。
曾瑞育說,調查結果,最近一年商民對於全體海關的廉潔滿意度為95.6%,還有4.4%的努力空間;效率滿意度則是96.6%,也還有3.4%待加強;將繼續依行政院長的「同理心」及財政部長李述德「三心兩意(讓關員安心、主管放心、被服務的民眾開心,讓民眾能對服務滿意、政府自然如意)等精神,朝最高滿意度叩關。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9/11/14
數位娃娃 觸控換衣一手包辦

線上衣櫃 衣服再多也不愁
網路上也能寄放衣服嗎?以獎勵創新網站的日本WISH大賞日前公布,獲得大獎的為專營「線上衣櫃」的Dressphile網站,該大賞預言Dressphile網站將會改變日本人的收藏習慣。
每個女生都希望有個「大衣櫃」,但常會有衣服太多塞不下,或者根本找不到的窘境,而Dressphile專門幫女生解決衣服太多的問題。但是,實體的衣服怎麼跟網站連結呢?
妙處在於,消費者買了新衣服後,可以請廠商寄到Dressphile的倉庫,馬上會有專人拍照存檔,上傳到擁有者的資料夾,消費者只要提前一天到網路預約,隔天就能送到家裡,目前每件衣服的存放費為每月290元日幣(約台幣104元)。
造型顧問 給你服裝建議
Dressphile能做的不只這些,它能夠將每個衣櫃都系統式地整理好,甚至有造型顧問就衣櫃中的服裝給予建議。這座實體倉庫擁有完整的空調、防潮與防蟲等,即使是難保養的皮衣、毛草等,也能夠完好的存放。會員還可以選擇額外付費的清潔服務。
目前該網站打算和其他服裝網購網站合作,消費者買到之後可直接送到倉庫建檔,並給予消費者採購建議,潛力無窮。
台灣網購業者聽到該網站的服務,表示「很有新意」,但認為國情不同,對衣服的需求也不同,發展機會不高,也有業者認為可試試看,認為未來還能發展其他商品虛擬寄放。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9/11/14
劉思誠:揚州領導 效率驚人
元太科技董事長劉思誠表示,揚州除了光電產業方興未艾,城市發展也是日新月異;這幾年來開拓了超過100公里的新道路,人力水準高又穩定,提供良好投資環境。
2001年9月季建業書記剛到揚州,便與永豐餘集團董事長何壽川討論,如何把文化古城變成現代電子產業城市,所以當年11月劉思誠便前往揚州考察。他當時認為投資環境並不佳,但揚州市領導的態度積極又熱情,效率也非常驚人,24小時都願意服務。由於大陸投資非常需要當地政府的支持,因此決定大力在揚州投資。
劉思誠表示,從2002年成立川奇光電大幅投資後,至2007年都不間斷,陸續創立立奇、科達電子、帝豪電子、先鋒光電、華夏光電等,並且建設一個5000人的現代化員工宿舍。產業方面也從TFT-LCD進步到LED及RFID無線射頻標籤,目前RFID產能已成為大陸最大,並建立大陸最大的模組廠。
元太科技過去2年轉型從事電子紙,解決了中游及中游的產能,併購了韓國及美國的企業,接著會回到揚州擴建後段模組的產能,成為全球最大電子紙工廠,市占達全球90%。而電子紙也符合了綠色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的概念。
劉思誠說,川奇光電的創立受到了揚州市政府的照顧,並且感受「親商、安商、富商」的和諧氣氛,因此永豐餘集團會繼續在揚州投資發展,永豐餘也已在揚州長江邊建設一座50萬噸的生物製漿造紙廠。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09/11/13
台星洽談海關合作 RFID跨境有望
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天出席APEC財長會議,已與新加坡財政部官員雙邊會談,官員表示雙方有很高意願洽談海關合作協定,盼新加坡成為台灣首個跨境射頻識別(RFID)的合作國家。
中華台北官員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傳出最新收穫。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天下午出席財長聯合記者會後,與新加坡財政部高層官員進行雙邊會談,會談前李述德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先前已與新加坡簽署租稅協定,這次將擴大至關務合作領域。
雙方會談過後,據官員轉述,昨天台灣方面已向新加坡官方提出海關合作協定,特別是射頻識別(RFID)項目。目前台灣的RFID是在境內使用,盼新加坡可以成為台灣第一個跨境合作的國家;新加坡方面初步表示有意願,將會再與相關部門討論。
APEC昨天舉行財長會議,李述德對中央社記者表示,上午開會時,由於各財長時間都有限,因此都是簡單打個招呼。他向美國財長蓋特納遞名片,並自我介紹是「中華台北的部長」,蓋特納則點頭致意。
至於在下午財長聯合記者會上,有外媒要求每一位財長代表用一個字或一個句子發表心得感想,李述德在記者會中以英文表示「We’re family. We must worktogether to make APEC Community more prosperousand harmonized.」(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必須共同努力讓APEC共同體更加繁榮與和諧)。
資料來源: 中央社 2009/11/13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NFC基本原理與應用案例:NFC Mobile POS應用活絡行動商務應用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香港無線射頻識別大獎2009」得獎者於 第九屆香港貨品編碼協會供應鏈管理高峰會展示卓越創新應用方案
家傳戶曉企業展示無窮創意,將RFID技術成功融合於商業運作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 (GS1 Hong Kong) 主辦的「香港無線射頻識別大獎2009」於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日假香港萬豪酒店舉行之「香港貨品編碼協會供應鏈管理高峰會」上舉行頒獎典禮。得獎企業於典禮上分享獲獎心得、項目構思和應用詳情,成為高峰會重要環節之一。
家傳戶曉的商業機構,包括九龍巴士 (1933) 有限公司、香港迪士尼樂園與Nuance-Watson (HK) Limited,向高峰會現場五百多位香港、中國內地和國際商業領袖,以及來自製造、零售、分銷與物流等行業的供應鏈專家,展示其運用最新技術藉以提升業務表現及效率的衝勁及能力。
「香港無線射頻識別大獎2009」由香港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研發中心、香港科技園公司及香港RFID中心聯合舉辦,旨在表揚成功利用EPC/RFID技術作商業應用的先驅企業,並鼓勵香港及珠三角地區的企業採納EPC/RFID技術,以及推動嶄新EPC/RFID產品及服務的發展。
Nuance-Watson (HK) Limited憑藉其手機資訊互動平台 (亦稱為RFID智能資訊站) 奪得本屆「最具創意EPC/RFID應用大獎」金獎。這項應用同時獲得「最佳EPC/RFID應用大獎」銅獎及「最具創意EPC/RFID產品」銀獎。
這個由該公司與電訊盈科企業方案攜手開發的手機資訊互動平台設於香港國際機場的「Sound & Vision - Enriching Life」影音/電子產品專門店內,顧客能夠即時透過其屏幕觀看手機產品的詳細資料、優惠資訊和推廣短片。此外,顧客只須掃描貼於產品上的RFID標籤,便可輕易獲得有關流動電話配件配搭的建議,同時亦可受惠於該平台對不同產品的協調和互相參照能力,比較最多三款流動電話型號的功能。手機資訊互動平台為顧客提供購物所需的一切資訊,讓他們可以作出精明的決擇。此手機資訊互動平台亦可讓員工在銷售範圍以外更新貨品名單,避免對店舖銷售造成影響。該平台還可收集有關產品流行程度和銷售趨勢的數據,讓該公司更加明瞭客戶的購物模式和偏好。
今屆「最佳EPC/RFID應用大獎」金獎及「最具創意EPC/RFID應用大獎」銅獎得主九龍巴士 (1933) 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的巴士服務供應商,每日以3,933部巴士和8,000名車長,接載270萬名乘客。其交通運作管理系統 (簡稱TOM) 旨在透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 (簡稱RFID) 提升車廠生產力、優化資源運用,以及改善巴士司機工作分配的透明度,有助作出公平調配。
此RFID解決方案成功改善了九巴的運作流程。車長由簽到至取得值勤時間表,所需時間由兩分鐘減至八秒鐘。場地員工培訓時間則由一年減至數星期。此外,生產力的提升,車廠的人力需求亦節省了33%,而總站的營運成本亦因而下降。
至於「最佳EPC/RFID應用大獎」銀獎及「最具創意EPC/RFID應用大獎」銀獎,就同時落在致力為各界提供獨特家庭式娛樂體驗的香港迪士尼樂園上。該樂園的演藝人員每天身穿戲服參與創造迪士尼的奇妙世界,位置不可或缺。因此,香港迪士尼樂園每天須向逾2,500名演藝人員分發六千套戲服,此外,有6,000套戲服會交由洗衣服務商處理,另有6,000套清潔的戲服會被送返樂園。
香港迪士尼樂園透過一套名為CostuMagic的自助服務系統為上述的流程提供解決方案。該自助服務系統藉著配備演藝人員身份證閱讀器、輕觸式屏幕和RFID閱讀器的資訊站來運作。演藝人員只須在資訊站前掃描其演藝人員身份證,再將戲服放在資訊站的C字形感應器上,然後透過輕觸式屏幕確定所選取的服裝,便完成了整個程序。這固然加快了分發戲服的流程,亦有效節省演藝人員輪候的時間。此外,該系統亦改善了戲服追蹤的運作程序及存貨管理的效率。這套以RFID為基礎的系統,大大提高了戲服點存工作的速度和準確性,香港迪士尼樂園也因而能夠就演藝服飾存貨作更頻密的盤點。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總監林潔貽女士表示:「得獎的個案正好引證了社會各界冀透過採納RFID方案,藉以改善業務運作及提升生活水平方面的熱誠,並已為落實RFID技術的應用作好準備。這些先驅企業深切了解到,具創意及行之有效的科技部署,是在現今環環相扣的全球商業環境中取勝的主要關鍵之一。我們希望這些成功案例能夠促進RFID技術在商業運作及改善人類生活上的創新應用。」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多年來一直透過年度的「香港貨品編碼協會供應鏈管理高峰會」,為業界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讓與會者加強聯繫,並分享供應鏈管理的經驗。踏入第九年,是次高峰會將以「戰勝經濟挑戰」 (Managing in a Challenging Economy) 為主題,來自製造、零售、分銷、物流、科技及標準設計行業逾三十位知名講者及座談會嘉賓就最新的供應鏈趨勢、技術、工具和最佳實務發表真知灼見。超過500位與會嘉賓透過此項盛會對世界級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有更深入的了解,並有機會與環球供應鏈領袖作出交流,此外,大會亦安排了互動討論環節與實踐案例分享,令會議內容更形充實。
「香港無線射頻識別大獎2009」的詳細得獎名單,可瀏覽以下網址
http://www.epcglobal.org.hk/hkrfidawards。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簡介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於一九八九年成立,是一個非牟利的工商業支援機構,致力發展全球識別貨品標準、供應鏈應用技術及提供最佳實務守則,為香港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為GS1國際組織的本地分會,是香港唯一獲認可簽發及管理GS1國際貨品編碼的機構。協會所提供的標準和解決方案包括貨品編碼及條碼服務、企業對企業電子商貿服務、全球數據同步 (GDS) ,以及產品電子代碼 / 無線射頻識別 (Electronic Product CodeTM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協會亦舉辦一系列促進知識轉移的培訓課程,包括供應鏈管理原理、電子商貿策略、全球標準及如何實施應用技術。GS1在全世界各地擁有逾一百萬企業會員,遍布全球一百五十五個國家和經濟體及二十多個行業。如欲獲得更多有關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的資料,請瀏覽:www.gs1hk.org。 資料來源: IT新聞眼 & 博達公關 2009/11/11 版主OS: 身為台灣RFID產業一份子,個人認為台灣在RFID創新應用或整合性產品都較香港來的強!
http://www.epcglobal.org.hk/hkrfidawards。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簡介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於一九八九年成立,是一個非牟利的工商業支援機構,致力發展全球識別貨品標準、供應鏈應用技術及提供最佳實務守則,為香港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為GS1國際組織的本地分會,是香港唯一獲認可簽發及管理GS1國際貨品編碼的機構。協會所提供的標準和解決方案包括貨品編碼及條碼服務、企業對企業電子商貿服務、全球數據同步 (GDS) ,以及產品電子代碼 / 無線射頻識別 (Electronic Product CodeTM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協會亦舉辦一系列促進知識轉移的培訓課程,包括供應鏈管理原理、電子商貿策略、全球標準及如何實施應用技術。GS1在全世界各地擁有逾一百萬企業會員,遍布全球一百五十五個國家和經濟體及二十多個行業。如欲獲得更多有關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的資料,請瀏覽:www.gs1hk.org。 資料來源: IT新聞眼 & 博達公關 2009/11/11 版主OS: 身為台灣RFID產業一份子,個人認為台灣在RFID創新應用或整合性產品都較香港來的強!
11個物聯網項目無錫簽約 價值2.76億元
中國物聯網起航,北京高峰會議在即
11月7日,總投資超過2.76億元的11個物聯網項目在無錫成功簽約,項目研發領域覆蓋傳感網智慧技術研發、傳感網路應用研究、傳感網路系統集成等物聯網產業多個前沿領域。此舉意味著溫家寶總理提出的“感知中國”無錫示範區成功起航,標誌著中國在物聯網研發領域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除了無錫地區物聯網進一步升溫之外,重慶、杭州、東北瀋陽,南京也都開始了物聯網的科研與應用之路。鋻於從事物聯網或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用戶參與和關注的熱度,2009無線技術世界暨物聯網國際高峰會議在工業和資訊化部主管部門、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的支援下,定於2009年11月19-20日在北京國賓酒店召開,C114全程直播。
在峰會即將召開之際,C114期望通過幾個關鍵詞來把把“物聯網”的脈搏,初步探討下物聯網何以在短時間內可以獲得全球範圍內上至政府層面下至普通百姓的青睞。
物聯網的關鍵詞:全面感知,可靠傳送,智慧處理
通過對物聯網技術實現手段的研究,物聯網的實現在技術領域可以用如下三個關鍵詞語概括:“全面感知”是指利用射頻識別(RFID)、二維碼、GPS、攝像頭、感測器、網路等感知、捕獲、測量的技術手段隨時隨地對物體進行資訊採集和獲取;“可靠傳遞”是指通過各種通信網路與互聯網的融合,將物體接入資訊網路,隨時隨地進行可靠的資訊交互和共用;“智慧處理”是指利用雲計算、模糊識別等各種智慧計算技術,對海量的跨地域、跨行業、跨部門的數據和資訊進行分析處理,提升對物理世界、經濟社會各種活動和變化的洞察力、實現智慧化的決策和控制。物聯網將應用多年的RFID等無線技術與近期興起的雲計算概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
物聯網的市場潛力:億萬美元級
據BeechamResearch數據顯示,今年全球M2M終端規模為9,926萬,年增長率近70%。AlexanderResources的數據則表明,從全球市場來看,預計到2010年M2M市場規模將達到2234億美元。美國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連”的業務跟人於人通信的業務比例將達到30:1,因此“物聯網”將被稱為下一個萬億美元級的通信業務。
物聯網熱浪在中國:政府、運營商、標準化組織、股民
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會催生一些新技術,而新技術也是促使經濟回暖,走出危機的巨大推動力。物聯網在中國迅速崛起得益於我國在物聯網方面的幾大優勢。首先,我國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物聯網核心傳感網技術研究,研發水準處於世界前列;其次,在世界傳感網領域,我國是標準主導國之一,專利擁有量高,第三,我國是目前能夠實現物聯網完整產業鏈的國家之一;第四,我國無線網通信網路和寬帶覆蓋率高,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援;第五,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援物聯網發展。基於此物聯網作為新興高技術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引起了上至國家政府層面,下至普通股民的集體關注。
政府:溫家寶8月提出應加強對物聯網發展的重視,隨後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將通過制定科學的產業政策、技術政策和業務政策,加強對傳感網的產業指導和政策引導,努力為傳感網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運營商:中國運營商紛紛發力推動物聯網的部署:中國移動高調表態支援3G與物聯網的結合,目前M2M終端數已達300萬,年均增長超過80%,主要應用集中在電力和交通運輸行業;中國聯通也將在未來開展無線環保監測平臺。
標準化組織:中國物聯網標準體系已經形成初步框架,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的多項標準提案也已經被採納。這是9月11日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指出力爭主導制定傳感網國際標準後,我國在物聯網標準制定上的一大進展。
股民:物聯網作為巨大的潛力產業,物聯網概念股也隨之大幅攀升,A股有不少個股連續走出漲停行情,原因就在於市場層面確認它們是具有最近備受關注和熱捧的“物聯網”概念。
最權威的物聯網探討平臺:多種無線技術助力物聯網
全球站在技術前沿的國家都紛紛將目光投到物聯網上來,勢必將引起一場由“物聯網”引發的科技革命和經濟浪潮,首屆“無線技術世界暨物聯網國際高峰會議”的適時召開,將切實推動多種無線技術在物聯網的實現中的核心發展。
本次峰會作為無線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的國際研討會議,得到了來自全球的權威技術標準組織的支援,包括:歐盟/EU、ETSI、IEEE、藍牙技術聯盟、WiFi聯盟、WiGig聯盟(無線超寬帶)、IPSO聯盟、NFC論壇、綠色IT標準組織、閃聯、優聯網聯盟、IPv6論壇,特別是來自中國無線電協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等標準組織、產業聯盟與行業協會的支援。來自上述各技術組織與聯盟的主席和相關負責人、國內外的知名廠商代表、運營商專家,將與來自各相關領域的學術權威一起,從最廣泛的角度、深入探討無線物聯網的技術與網路、業務應用與商業模式、發展現狀與未來前景。高峰會議期間還將同時舉辦“低功耗藍牙技術”“歐盟Walter項目”“無線超寬帶互聯互通測試”等多個專題研討會。
相信此次高峰論壇,將為相關無線技術的研討和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關於無線通信技術推動我國物聯網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資料來源: 中國通信網 2009/11/11
射頻識別(RFID)技術將全面應用於上海世博會
三日在此間開幕的“二00九第四屆中國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發展國際研討會”傳出消息,作為二十一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信息技術之一,射頻識別(RFID)技術將全面應用於上海世博會,包括門票、食品安全等在內的多個世博領域,都將運用該技術。
明年五月開始舉行的上海世博會的門票系統將全部採用RFID技術,每張門票內都含有一顆自主智慧財產權“世博芯”,通過採用特定的密碼算法技術,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外界無法對數據進行任何篡改或竊取。
該智能門票的內部包含電路和晶片,記錄著參觀者資料,並能以無線方式與遍佈園區的感測器交換信息。通過這張門票,計算機系統能了解“觀衆是誰”、“他現在在哪”、“他的同伴在哪”。觀衆進入園區,手機上就能收到一份游覽路線建議圖;隨着參觀的進行,觀衆隨時能知道最近的公交站、餐飲點的位置。相應地,組織者也能了解各場館的觀衆分佈,一方面及時向觀衆給出下一步的參觀建議,防止場館間冷熱不均;另一方面能有效調動車輛,提高交通效率。
上海世博會門票銷售總量預計超過六千二百萬張。這也將是全球範圍內晶片使用量最大、質量要求最高、時間跨度最長的RFID項目。
與此同時,歷時半年的上海世博會也面臨着食品衛生方面的嚴峻考驗。據預測,世博會期間遊客日均有四十萬人次,其中約有三十四萬人次在世博園內就餐。為確保食品安全,射頻識別技術可為供博食品建立起“身份證”。
“世博食品物流RFID監控溯源系統”將涵蓋所有供應世博會單位提供的蔬菜、水産品、畜禽、奶、蛋、麵包糕點、餐飲半成品等對溫控有要求的食品,儲存種養殖企業或生産單位、品名、産地、生産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信息,並對這些食品的配貨、流轉、運輸等環節的環境、溫度、安全度進行監控。射頻識別標籤還隨貨物交易完整進入餐飲、零售或物流終端,保證食品和原料能夠追蹤溯源。
資料來源: news.sina 2009/11/3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太陽帆太空船 明年升空

利用太陽光產生動力的太陽帆太空船,預定明年升空。美國行星學會前天宣布,計劃打造一系列太陽帆太空船,打頭陣的是小型測試版「光帆1號」,一旦測試成功,將讓人類的太空夢想邁進一大步。 美國
光帆1號(LightSail-1)重量不到5公斤,4面三角形風帆以鍍鋁聚酯薄膜製成,厚度只有一般塑膠袋的1/4。光帆1號隨著發射的衛星進入太空,在真空狀態中,收藏在太陽能板長盒中的風帆會展開。科學家想藉此測試太空船是否能藉著陽光中的光子推動。光子雖然不具質量,但是在鏡面產生折射後,會轉化成小量的推進力。太空船將緩慢逐漸加速,最後會達到極高速,與火箭瞬間加速、持久性卻不高的作用相反。 匿名者捐3234萬打造
由於只是測試版,光帆1號最多只能航行數小時,最遠也只能到離地球約805公里外的太空。但科學家相信,如果研究計劃進行順利,有朝一日時速可達16萬公里,5年內便可橫越太陽系,而不是目前所需的25年。 行星學會(Planetary Society)在匿名金主資助100萬美元(約3234萬元台幣)下,最快在一年內將讓光帆1號升空。接下來3年,將陸續打造光帆2號與光帆3號系列太陽帆太空船,剛開始先圍繞地球運行,再逐漸深入太空。研究人員目前正在發展讓太陽帆最近能飛到金星的距離,或者最遠飛到木星。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2009/11/11
港冀成無線射頻識別先驅
創新精神:創新科技署署長王榮珍(右)頒發「U - 21RFID大獎」金獎予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學生林浩。
創新科技署署長王榮珍表示,政府致力推動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推廣本地工業採用有關技術,以及鼓勵市民大眾關注其重要性。
她表示,當局已訂下目標,發展香港為亞太區內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中心及先驅。
王榮珍今天(11月10日)在香港無線射頻識別大獎2009頒獎典禮致辭時說,去年在香港科學園成立的香港RFID中心,以及一直以來對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研究計劃的資助,均證明了政府的決心。
不過,她強調,所有努力均有賴業界和社會的大力支持才能取得成果。
她鼓勵各界共同努力,建設香港成為世界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發展及應用的先驅。
王榮珍說,新成立「U - 21RFID大獎」能夠提升年青一代對科技發展的關注,有利經驗交流及知識轉移,同時鼓勵更多創新。
資料來源: http://www.news.gov.hk/ 2009/11/10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悠遊卡退出台鐵電子票證遭質疑
台鐵計畫將電子票使用區間延長,當初號稱「台鐵也悠遊」的台北悠遊卡公司竟未投標,結果由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堂哥吳運豐所經營的「台灣智慧卡公司」得標,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懷疑是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連勝文遭施壓「自行禮讓」,但北市府澄清完全是商業考量,不願賠錢生意。
市議員周威佑、吳思瑤、徐佳青質疑悠遊卡公司去年加入「台鐵也悠遊」電子票證計畫,台鐵耗資一千五百萬在基隆到中壢間裝設悠遊卡讀卡機。台鐵擬將電子票證計畫南北分別延長到北縣瑞芳、新竹站,悠遊卡公司卻未參與投標,讓「台灣智慧卡公司」得標。
周威佑說,桃園客運擁有台灣智慧卡公司逾五成股份,桃客、台灣智慧卡公司董事長吳運豐是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的堂哥。他質疑悠遊卡公司退出台鐵市場,反讓「台灣通」沿著鐵道「突襲」北北基,究竟是吳伯雄「施壓」?抑或連勝文自行「禮讓」?
連勝文在市議會答詢時表示,他根本不認識吳運豐,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任何政治人物對他造成壓力。
連勝文強調,標案設計是個「毒蘋果」,悠遊卡公司未參與台鐵投標,純粹商業考量,經計算,若以低價搶標,將形同以北市府及納稅人的錢補貼台鐵,悠遊卡公司二年內將虧損超過五千萬,即公司十分之一資本額。悠遊卡公司在投標前評估,研判有廠商會低價搶標,事後證明確有廠商低價搶標,經多方評估,無奈退出競標。
悠遊卡公司指出,從開標結果證明,的確有廠商以0.4%超低清分費率搶標,如果在台鐵站內加值,每加值一筆必須支付台鐵0.5%手續費,一來一往還倒貼0.1%。根據悠遊卡公司於台鐵的試辦情況,在台鐵使用悠遊卡的人,近五成在台鐵站內加值。
郝龍斌在市議會備詢時指出,他同意連勝文與悠遊卡公司說法「賠錢生意不能做,但不賺錢的會做」,他說,北市府與台鐵對全案一直在協商中。悠遊卡公司表示,台鐵對全案尚未作出最後決定,悠遊卡仍盡全力爭取繼續服務的機會。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9/11/10
版主OS: 清分費率0.4%的確是有點低,台灣智慧卡公司真是良心企業來著!服務全民啦!
RFID產品醫療新應用 阿丹電子出腕帶型標籤
國內RFID技術獨特創新的阿丹電子於日前台灣國際RFID應用展上,發表主動式RFID產品「RFT500腕帶型標籤」,可應用於資產監控、救援定位以及醫療保全等。
「RFT500腕帶型標籤」外觀如一般手表樣式,但相對輕巧,當標籤一脫下即可馬上傳送警報訊號回終端系統,可用來追蹤人員及監控辦公室、倉庫資產。也可設定用於醫院新生兒與母親配對,或於家庭照護中追蹤阿滋海默症病人,甚至可於充滿煙霧的大樓中為消防員進行定位。
行銷經理謝邦彥指出,「RFT500腕帶型標籤」的資料雙層防碰撞技術還可用在高密度標籤需求環境,維持極低的碰撞率,標籤上的感溫裝置可固定時間回報系統溫度訊號,當緊急或特殊情況發生時,按下標籤上的緊急按鈕,標籤即能立刻送出緊急訊號通知系統需要緊急救援。此外若有特殊需求,阿丹電子也能提供客製化的服務,進行整合功能的開發。
「RFT500腕帶型標籤」搭載表面溫度感應偵測以及標籤防摘取偵測的功能,偵測範圍最遠可達60公尺,可調整感應訊號回報的時間,功能應用效能高且便利易操作。
電話:(02)2219-2385,網站:www.champtek.com。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9/11/10
RFID導入面面觀 慎選硬體才能展現效益



1. Passave UHF RFID頻段為860~960MHz
2. Passave UHF固定式Reader讀取距離一般為3~10m,手持式為1~3m;要做到像圖片或內文說的讀距離50~100m只有兩個可能;一個把5~10m筆誤成50~100m,另一個是指"主動式RFID系統"
解構RFID應用模式 裕隆汽車、戴爾、惠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