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居住空間 非夢事
實現安全、安心、節能永續、健康照護優質生活型態
「讓科技變成家人,照顧每個人的生活」。在台灣,想要享受智慧、優質的生活已不是願景,由內政部推動的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計畫,正積極將智慧生活情境落實到生活中。未來,不管是10歲小孩或是80歲老人,在居家中,都能享受智慧管家的照料、出外有監控設備保護,安全又安心。
為推動「智慧台灣」計畫,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內政部、教育部、交通部、文建會、研考會縣巿政府共同舉辦「攜手共創智慧台灣新未來」巡迴研討會。台北場於日前圓滿落幕。行政院科技顧問副研究員楊嘉栩、研考會資管組副處長蘇俊榮及文建會編審詹嘉慧均和產業界分享智慧推動成果,其中,內政部建研所組長王榮進帶來的「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策略」,逐步勾畫出未來智慧生活風貌,在場的產業界更是期待透過ICT(資訊通訊技術),為目前低迷的房產業注入一股活水。
以人為本
建構滿足需求空間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目前在智慧化居住空間的發展上,已規畫「我國智慧化居住空間八年發展藍圖」,從相關基礎建置、應用推廣,與產業發展等方面入手,應用我國資通訊產業優勢,建構主動感知及滿足使用者需求之多元與互動生活空間,全面提升國民生活品質,並帶動國內建築、製造業與智慧化居住空間相關的服務產業創新發展,建立國際競爭優勢。
王榮進表示,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概念以人為本、建築為載具,透過資通訊及服務產業的加值應用,建構主動感知及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建築空間,例如,民眾出遠門,透過手機可以觀測家中狀況,針對異常的水電瓦斯,除了簡訊通知,自動阻斷,隨時通知保全公司到府關切;家中年歲已高的老人,遠端照護系統或RFID感測器可隨時管理健康狀況,甚至在網上可以直接求診,這種安全安心、健康照護及舒適便利生活環境,是全球致力推動的生活型態,台灣因為有優異的ICT背景及寬頻環境,更有機會領先其他國家。
智慧化居住空間涵蓋了建築營建、健康管理、居家保全、影音娛樂、物業管理、能源管理、電子電機、遠端照護等產業。需要緊密的產學合作來整合及創造價值。在策略上,由政府擬定發展願景,藉由辦理長期國民需求與生活課題、意見調查研究,掌握需求 (如國民的地理、人口、社經、心理、生活特性;國民生活上的課題與需求;國民對智慧化居住空間服務及產品的意見),並活用產官學的研發成果,辦理相關應用服務模式及產品之互動展示、體驗及推廣,喚起民眾需求。
從建築到城市
建構O2發展環境
在掌握及觸發民眾需求後,就積極建構「需求隨選」(On-Demand)以及開發性服 務平台(Open Network Service)「02」的發展環境,由政府推動服務、製造及建築業者合作組成團隊,研發居家服務整合平台及智慧化設備,未來可投入研發成果,進行實證實驗。
王榮進強調,目前整合住宅內的各項設備如電視、音響、窗簾、燈光等,這些都只是設備與服務的應用端,最重要的還是建構在妥善的「綜合布線」、「系統整合」以及「設施管理」等智慧住宅主要基礎上。因此,目前建研所除推動智慧化設備與相關服務應用整合發展外,也積極推動建築物綜合布線系統,加速建築物導入智慧化服務。
王榮進進一步表示,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範圍將從聰明住家開始、到智慧建築、智慧社區及智慧都巿。目前,建研所也預計在2009年前建立三個示範案例,包括安全監控、能源管理及健康照護,另也將在新、舊建築物各覓一處建立示範社區,建研所目前透過智慧建築標章評選示範社區,更以智慧化居住空間模擬創作競賽,豐富民眾對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想像,加速智慧化居住空間的形成。
建研所目前正積極培育跨領域人才、扶植安全監控、能源管理、健康照護等服務產業,打造讓民眾住得安心優質環境,王榮進說,這種透過對人文的關懷,進而帶動產業雙贏契機,正是此項政策最大的價值。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8/12/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