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日 星期六
食品公司 打安全牌
美國食品業者面臨新一波消費者信心危機,不是肥胖問題,而是可能致命的食品汙染問題顧慮。
為提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食品公司紛紛祭出種種預防措施,標榜可靠的原料來源與領先的安全檢驗。
全球最大肉品加工業者泰森食品公司(Tyson)研發部執行副總裁卡沛說,泰森每年都增加食品安全研究預算。泰森1月起啟用占地10萬平方英尺的食品研究中心。
包括測量產品貨架壽命的測驗室。卡沛說:「消費者的期待改變時,我們希望確定走在前面。」
美國最大榖類加工品製造商家樂氏公司(Kellogg)要求供應商取得獨立第三者認證單位的檢驗認證。家樂氏發言人雀爾絲說,該做法是一個「預防措施」。
美國最大包裝食品業者卡夫食品(Kraft)致力推動業界採用標準衛生設備設計。
諮詢公司Archstone食品安全顧問艾倫說,由於缺乏衛生標準,有些設備清潔維護不易,容易滋生病菌。
百事可樂公司及旗下的桂格品牌均採用RedPrairie's公司的軟體來追蹤「產品系譜」,該軟體可以追蹤產品從原料採購至上架期間的生命週期。
香蕉進出口商小契克公司 (Chiquita)受去年9月菠菜污染事件衝擊,其Fresh Express沙拉銷售始終沒有恢復。小契克因此加強採收規範,增加檢驗,並測試推出的新產品。
據美國食品產業協會食品行銷研究所(FMI),現在只有66%的美國消費者對食品雜貨店銷售的食物有信心,是1989年來最低;消費者對餐廳的信心更低,只有42%相信外食安全。38%乾脆避免在一般通路購買食物或食品,尤其是農產品、肉類與禽類。
FMI的會員包括沃爾瑪、克羅格(Kroger)與喜互惠(Safeway)等零售業巨頭。
目前FMI會員的銷售總額涵蓋美國四分之三的食品雜貨商營收,低於去年的82%。
紐約的比赫內就更常在當地銷售有機農產品的市場買菜。她購買的有機食物占所有食品的85%,高於去年的50%。
隨著美國進口食品增多,食品污汙問題更難控制。提供美國大食品與消費品業者諮詢服務的Archstone主管艾倫說:「食品業者的供應鏈已改變,隨著成長與創新,供應鏈許多環節都過於緊繃。」
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網站,美國每年因食物致死案例多達5,000件,致病者更多達7,600萬例。美國農產部的數據則顯示,美國每年因為五種寄生於食物中的細菌花費的醫療成本、造成的生產力損失與提早死亡,換算起來高達70億美元。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9/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