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華岡之狼返家 戴腳環宵禁

更生性侵犯 電子監控成效佳
法部統計
法務部統計,全國曾經有四十七名假釋犯,受到科技設備監控(含視訊監控、電子監控兩種),目前全國仍有十二名性侵犯,配戴電子監控設備,本周還會增加楊文雄等三人。過去雖曾發生性罪犯與家人吵架扯斷腳環,或是水泥工沾到水泥忍痛剪斷腳環的突發狀況,但至今並沒有性侵害更生人因違規,被撤銷假釋的情形。
全國47人使用過
法務部保護司科長曾信棟表示,前年開始,有九名性侵假釋犯被視訊監控,去年十一月則全數改為配戴電子腳環、手環,截至九月為止,全國陸續有四十七人受過監控,實施成效不錯。法務部說,目前只有兩名假釋犯選戴手環,其中一人因「在魚塭工作,腳須浸水」,另一人則是「想穿短褲」。
法務部實施科技監控以來也發生過不少插曲,有一名宵禁視訊監控的個案,曾因晚上跑去偷東西,被撤銷假釋。也曾發生配戴電子腳環的水泥工,因為不小心踏進水泥裡,水泥凝固後腳痛,不得已剪掉腳環,馬上被發現。
另外也有更生人因與兄弟吵架扯斷腳環,但因電子監控設備斷電前會發出求救訊號,觀護人發現後,馬上重新幫他戴上腳環。過去也發生過個案不小心打破魚缸,水灌進家中的監控主機,但主機毫髮無傷。
法務部強調,電子腳環、手環堅固耐用,有兩層防水包覆,攝氏五至四十五度間都可正常使用,假釋犯甚至可泡溫泉、冷泉。記者侯柏青
資料來源: Appledaily 2007/9/28
NXP智慧型標籤IC UCODE G2X可覆蓋UHF全頻段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推出新一代智慧型標籤IC UCODE G2XM和UCODE G2XL,為整體超高頻(UHF)應用市場帶來突破性功能。新型UCODE RFID晶片能夠在廣泛的讀取範圍與讀卡機密集的環境下穩定運作。可將RFID技術應用於要求不同EPC編碼的多種應用環境以及儲存額外的應用數據,並支援240位元的可擴充EPC編碼,UCODE G2XM另提供512位元可供用戶使用的記憶體。
恩智浦UCODE G2XM和UCODE G2XL是特別為方便嵌入式組裝和大容量/高產出裝配產品線而設計的。IC晶片的靈敏度高,可進行寬頻天線設計,引入線(inlet)可覆蓋840MH到960MHz的整個UHF頻段。UCODE G2XM和UCODE G2XL兩款產品均符合EPCglobal Class 1 Generation 2 (C1 G2) 1.2.0標準,將以晶圓、帶狀物品和表面裝貼設備等方式供應。
恩智浦半導體表示,LSIS、KSW Microtec、RF IDentics、RSI ID Technologies、Tagsys及UPM Raflatac等標籤製造商已對新型G2X晶片進行全面測試,而部分公司以恩智浦新型UCODE系列為基礎,積極與終端使用者合作,進行鞋類、可錄製媒介(recorded media)、服裝,與從全球供應鏈到零售點全部過程的電子產品追蹤與製造等應用的RFID部署。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9/28
赴日按指紋 11月23日起執行
赴日入境時有新規定!為了防範恐怖攻擊,11月23日起,16歲以上國人到日本旅遊、洽公,入境時必須按下兩手食指的指紋,並且照相存檔,如果旅客拒絕,將不得入境。
每年台灣約有130萬人次赴日,人數是日本觀光業第二位,因此日本要實施這項新措施,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官員也特別來台對媒體及旅遊業者說明。
11月23日後,除了日本居民,16歲以上的外國人在入關時,兩手食指必須放在設置的讀取機上,根據指示按下指紋,同時對著櫃台的攝影機照大頭照,由日本將資料建檔,若不配合,將無法入境。不過16歲以下,以及符合「外交」、「公務」身分及受邀國家行政首長可不受這項規定的約束。
中華民國旅行同業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許高慶表示,日方強調,這項措施不是只針對台灣旅客,而是所有國籍旅客都適用。許高慶也說,旅行業較擔心的是,按指紋及照相的流程,可能會延誤入關時間,不管再怎麼快,一個人通關可能也要多花半分鐘,讓大批等待入關的旅客「塞」住了,造成旅客反彈,希望日方經過演練、以及驗照簡單化後,可以縮短時間。專營日本線旅遊的東南旅行社副總廖培沅也說,這項措施應該不至於影響旅客赴日旅遊的意願,對日本旅遊負面影響有限,只是多了一道手續,旅客「入關時可能排隊得排久一點」。另外,按指紋也有侵犯隱私權等人權上的爭議,可能會招致人權團體的抗議。
許高慶也說,這兩天將會召集專辦日本出團的旅行社,先熟悉到時按指紋、拍照的流程,在旅客報名出團前事先告知、協助通關,以免旅客抱怨。
為了反恐,過去只有美國從2004年起,入境的外國人需按指紋及拍照,出境時,在查驗處還會以護照或簽證經過掃描,確認一切符合規定,整個過程約增加10~15秒鐘時間。另外,英國為避免偽造身分及拒絕非法移民,申請英國簽證時,都需要求十隻手指的指紋掃描,以及拍一張數位照片。
資料來源: 聯合晚報 2007/9/27
明年付款新趨勢 感應卡 4秒搞定
快速付款新風潮,感應信用卡,嗶遍全台灣,二○○八付款新風潮,嗶一聲四秒付款vs.掏現金付錢六十秒。
第四季「嗶」遍全台
為便利民眾付款,VISA、MASTER、JCB三大國際組織,全力發行感應式信用卡、嗶遍全台,第四季全數上陣,付款只要四秒鐘,大打快速便利牌,其中,Visa和萬事達卡國際組織,近年更全力發展感應式交易技術,各自努力簽下特約商店。
各家的感應式卡片,各有炫亮名稱,Visa取名「Visa payWave」,萬事達卡則稱為「paypass」,目前各自有自己的感應系統,且系統尚未整合,也就是說,拿Visa payWave的卡片,不能在paypass的機器上交易。
台灣有另一大日系國際組織JCB,也看好感應卡交易市場,與Visa合作,借重Vsia技術,日後銀行發行JCB品牌的信用卡,也可以在Visa的簽約感應商店使用,像家樂福,民眾拿Visa或JCB的感應式信用卡,都可用來支付購物款項。
Visa感應卡台灣有一四四萬張
感應式信用卡目前的發卡狀況如何?Visa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表示,截至今年七月底,Visa payWave感應卡在台灣的發卡量已達到一百四十四萬張;在商店數方面,已成長至近三千家,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約三六四%。
麻少華也指出,今年一至七月的交易金額,突破新台幣二十五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七十六%,Visa最近也將連鎖大型量販店家樂福納入Visa payWave商店,現在全台共有七千多台的感應式交易機器,在全省新光三越美食街、台北一○一、伯朗咖啡等,都能使用。
萬事達感應卡全球一六○○萬張
萬事達卡發行的paypass感應式信用卡,全球發行數量約是一千六百萬張,在台灣約有四千台感應式交易機,也有多家連鎖商店能使用,如萊爾富、頂好超市、及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等,讓民眾持卡交易,從台灣頭嗶到台灣尾。
卡不離手,增加安全性
金融界人士指出,過去,大家刷卡交易,都是將信用卡交給店員,拿著信用卡去刷,現在使用感應式信用卡,不必將卡片交給店員,自己直接拿著卡片、接觸感應式機器,嗶聲響起,簽單印出,就算完成交易,跟拿著悠遊卡過捷運站一樣簡單,卡片不離開自己的手,也增加了交易的安全性。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2007/9/27
信用卡手機開刷上路
在便利商店,手機可以是信用卡;坐公車、搭捷運,手機可以是悠遊卡;上下班可以是公司出勤門卡;回到家甚至還可以當做家裡的鑰匙進出大門。手機結合NFC感應晶片,一機在手,就能輕鬆變身成電子錢包、悠遊卡、信用卡……。
信用卡手機正式上路,為搶得卡位先機,目前國內四家電信業者對於內建NFC無線感應技術的手機應用功能,各家都卯足全勁積極推廣。
NFC應用層面簡單可區分為兩類:一為信用卡的小額刷卡,另一則為悠遊卡儲值扣款。信用卡部分,以威寶電信率先拔得頭籌,搶先在本月初推出可刷卡消費的威通卡NFC手機,可在全省OK便利商店刷卡消費,且不需另外更換手機。除威寶外,另一家開刷的則是電信龍頭中華電信與中國信託、Nokia合推的首款NFC信用卡手機6131i。至於台灣大哥大與遠傳,也分別與銀行業者攜手展開NFC手機刷卡的測試計畫。業者表示,待相關法令政策通過,最快明年可望商業化啟用。
至於悠遊卡手機部分,中華電信、台哥大與威寶目前都進入測試階段,最快年底前可望上市。
NF小檔案
即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或稱為「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為一雙向式識別與連接的無線通訊傳輸,採用13.56Mhz的頻段,距離為10公分內。可應用於手機、手錶等行動電子產品內,且能提供付費、識別、資料傳輸等功能。例如:台北捷運的悠遊卡、日本NTT Docomo手機等。
威寶、威通聯名卡
原理:將迷你信用卡與附加NFC天線的USIM卡相疊,並可搭配任1款3G手機使用。
上市時間:96年9月
威寶電信的做法是將原本的威通卡(即薄膜式USIM卡)進行改良加工,成為具有NFC感應天線加持的USIM卡,並與聯邦銀行共推聯名卡。不同於其他業者需搭配內建NFC手機的做法,威寶最大的優勢是讓既有用戶可以省下購買新手機的費用,且信用卡刷卡功能也適用於任1款市售3G手機。由於刷卡感應主要是透過SIM卡所加裝的NFC天線,就算手機沒電或關機,刷卡也不受影響。
只要是有提供VisapayWave感應器的商家,手機都可進行小額刷卡消費,如全省OK連鎖便利商店、中油加油站、家樂福、百貨公司美食街等。
使用方式
用戶需先申辦1張聯名信用卡。核卡時除了會有1張採用記名的正卡外,還會多發1張如同SIM卡大小的「VisapayWave」迷你信用卡,以搭配NFC天線的威通USIM卡。若是舊用戶則需補貼6百元換發新卡。
改良過的USIM卡可與迷你信用卡進行雙卡合一組裝,以置放於手機的SIM卡槽內。
完成SIM卡安裝後,接著把NFC感應天線疊在手機電池上,闔上背蓋手機即可刷卡使用。每一單筆刷卡金額最高上限是3,000元,至於手機刷卡信用額度上限則是20,000元。
實際測試
小記親至OK便利商店購買飲料,結帳時,將手機靠近Visa payWave感應機,約不到3秒即完成手機刷卡買單,非常方便。刷卡完成後,手機螢幕端並不會顯示任何資料,發票消費明細上則會秀出信用卡號的末4碼。
用家看法
只要將舊SIM卡換成新的威通卡,不用再另外多花一筆購機預算,我覺得滿不錯。不過,目前國內設置VisaWave感應器的商家也還不夠多,若可刷卡的場所變得更多時,才會願意考慮使用。
遠傳嗶嗶GO
原理:將信用卡與3G SIM卡整合成一張具通訊與金融功能的晶片,另需搭配內建NFC天線的3G手機使用。
測試時間:11月至明年2月
遠傳嗶嗶GO,顧名思義指的就是感應器「嗶」一聲,手機刷卡即完成。遠傳的做法則是將3G的SIM卡與信用卡晶片整合為一,用戶到遠傳門市辦3G SIM卡,舊用戶可換新卡,不須換號,同時也等於申辦1張台新銀行的迷你信用卡。遠傳進一步表示,不久的將來,用戶也可至全省7-11超商刷卡消費。
初期試用階段,遠傳提供的是手機背蓋內嵌NFC感應天線的Sagem my700x,設置有專屬的NFC服務熱鍵,並可設定自動、手動的感應模式。遠傳表示,待明年正式啟用時,將會推出低、中、高階的「手機+費率」組合,屆時可選擇的手機款式也會更多元化。
和其他電信業者最大不同是,遠傳加入GSMA國際組織,未來NFC手機應用發展以符合國際性標準為前提。簡而言之,即使手機帶到國外,照樣也能享有小額刷卡的功能,不受限於國內使用,強化手機通用的便利性。
使用方式
用戶可進一步設定感應模式,以確保自身的刷卡權益。刷卡上限為單筆3,000元,個人信用卡最高額度則視發卡銀行核卡而定。
手機提供專屬「嗶嗶抓好康」服務,將手機靠近內建感應線圈的廣告海報,螢幕就能直接Show出折價券的優惠資訊,並儲存在手機記憶體內。
進階應用
除文字優惠訊息外,包括:MP3音樂、電影預告片等檔案也能直接下載讀取。此外,2支NFC手機也可互相傳輸資料分享。
用家看法
手機可在國外刷卡使用,且折價券的下載功能非常實用;不過,現在可以選擇的NFC手機款式實在是太少,希望明年上市時,能有更多新機選擇。
NFC手機其他應用:
1.悠遊卡儲值
搭公車、坐捷運,用手機一刷、嗶一聲即可通行。中華電信現行測試的手機為Nokia 6131i,外蓋螢幕內建有NFC天線,可當做悠遊卡使用進行感應扣款。透過GPRS連線直接就可在手機儲值,每筆儲值金額以300元為單位,並以電信帳單代收費用。另可在手機上查詢悠遊卡餘額、最後6筆交易紀錄及最近一筆加值紀錄。中華電信表示,未來將推出結合悠遊卡與信用卡晶片的SIM卡功能,搭配NFC手機使用。
針對開車族,也提供停車繳費服務。將手機在路邊停車格的電子標籤感應,即可進行路邊停車的付款。
2.台哥大年底推悠遊卡手機
台灣大哥大加值服務處行銷處副處長顧學玉表示,目前與台北捷運、高雄捷運都在洽談合作,順利的話年底前就會推出具台哥大悠遊卡手機,定價會以中低階大眾價位為訴求。屆時用戶可持舊SIM卡申請新卡(無須換號),搭配任1款NFC天線手機,體驗悠遊卡功能。
3.自動販賣機
可對應手機錢包服務的自動販賣機,在日本早已行之多年。台灣大哥大內部也已進行NFC應用試驗,做法是加裝1台NFC感應機,透過NFC手機的感應,即可馬上完成消費,使用方便還多了互動消費樂趣。台哥大副處長顧學玉強調,未來在商家積極投入下,NFC手機還可以變身成會員卡,直接就能兌換點數贈品、享折扣優惠。
4.門禁刷卡
不用鑰匙也能開門,這就是數位時代最時髦的門禁手機。BenQ T80是國產首款內建NFC感應晶片的智慧型手機,結合遠雄建案的門禁管理系統,將NFC技術實際落實到居家應用。當手機沒電時,仍會保留2小時電力,在關機狀態下,以確保門禁刷卡通行。透過建商後端平台設定,還可用手機直接預約社區公設、查詢社區公告等資訊。門禁手機目前仍在測試階段。
用家看法
若不換手機,只更換新SIM卡,就可以享有悠遊卡功能,會是最理想的方式。顧及手機一旦遺失,儲值金額也會損失。若業者能提出完整配套解決方案,使用意願才會提高。
資料來源: 時報週1544期 2007/9/26
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
BizTalk 2006 R2聚焦RFID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沃爾瑪 緊盯供應商做環保

2007年9月22日 星期六
Visa推廣感應支付技術 大賣場一刷即付費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消費者習慣到大賣場採購烤肉食材用具,Visa國際組織、聯邦銀行與家樂福日前共同推出「家樂福Visa payWave聯名卡」,並宣佈家樂福正式成為Visa payWave商店,即日起消費者持任何Visa payWave感應卡即可在家樂福以最快4秒鐘完成交易,簡短結帳等候的時間。
為推廣這張「家樂福Visa payWave聯名卡」,聯邦銀行及家樂福推出首刷禮活動,核卡後持該卡於97年1月31日前在家樂福賣場內單筆簽單滿新台幣399元,就能獲得「200元家樂福量販商品提貨券」,還可享紅利積點回饋。
Visa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表示,Visa國際組織自94年11月開始推動Visa payWave感應支付技術,截至96年7月底,Visa payWave感應卡在台灣的發卡量已近144萬張。在商店數方面,已成長至近3000家,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約364%,今年1月至7月的交易金額更突破新台幣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76%。這次合作在家樂福新增超過2000台的Visa payWave感應器,家樂福已成為全台擁有最多Visa payWave感應器的商店。
資料來源: 聯合理財網 2007/9/21
2007年9月21日 星期五
植入RFID晶片會致癌? 新研究引爭議
RFID晶片植入動物體內可能致癌?美聯社(AP)不久前引述某項研究報告指出,有實驗室動物因植入了RFID晶片而罹患癌症。不過針對該篇報導,曾在1998~2002年間將RFID晶片植入自己體內的英國Reading大學控制學(cybernetics)教授Kevin Warwick卻表示懷疑,並質疑進行研究的Dow Chemical及其研究人員為何不更早公佈上述研究結果。
Warwick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無論從科技或是醫學觀點,我都對這樣的消息感到驚訝且質疑其真實性。大多數(也許不是全部)的RFID植入晶片都是矽材質且密封的,在原料上應該不至於有問題。就像那篇報導中所提到的,多年來已經有許多動物(甚至少數人類)將這類RFID元件植入體內,但我從未聽過有任何出問題的案例。」
生產RFID植入晶片與人類健康照護用醫療設備的業者VeriChip,也對此在公司網站上發表聲明指出:「過去的15年來,我們的產品被安全地植入數百萬隻狗和貓的體內,也幾乎沒有發生過相關產品損害健康的問題;這些產品最近亦獲得美國農業部(USDA)認可。」該公司表示,其RFID晶片是在全球廣受歡迎與推荐的寵物識別產品,而如果真的有引起狗貓惡性腫瘤的風險,也不會得到獸醫們的指定使用。
VeriChip還引述了兩項證實RFID植入晶片與實驗老鼠罹患癌症無關的研究報告,指出實驗證明植入晶片並不會引發齧齒類動物的惡性腫瘤。該公司主席兼執行長Scott Silverman並接受了美國ABC News電視台的採訪,表示:「我們有責任對這些研究進行審查,除了會參考其他的研究,必要時我們也會展開新的研究;此外我們也會在得到所有相關的資訊之後,採取最適當的措施。」
根據美聯社的報導,在1996~2006年間出現在一些獸醫和毒物學相關雜誌上的研究報告,都指出被植入晶片的實驗用老鼠,有時會在皮膚下出現包覆著植入物的腫瘤。報導指出,在美國的一項研究(1998年),發現實驗的177隻老鼠中有10%罹患癌症的風險;在法國的一項研究(2006年),則在1,260隻植入晶片的實驗老鼠中,發現其中有4.1%體內出現腫瘤;此外在德國的一項研究(1997年)也發現,4,297隻被植入晶片的實驗老鼠有1%罹患癌症。
儘管美聯社報導也強調,這些研究結果並不能用來預測植入晶片對人體的影響,也指出上述的這些研究並沒有另一組未植入晶片的老鼠與之對照;不過在該篇報導中接受訪問的數位癌症研究人員,仍表示這些發現足以讓他們對RFID植入晶片產生警惕。
而Warwick仍對以上研究結果表示懷疑:「就像電磁波是不是會導致癌症這樣的爭論;我認為以上研究報告可能有三種情形:(a)造假;(b)為了打擊商業競爭對手;(c)實驗中還有其他未揭露的資訊,例如那些罹癌的老鼠可能還有同時被餵食了一些不知名的化學品。」
此外他也對美聯社報導中所提到的那些報告,為何存在如此之久卻沒有廣泛流傳提出質疑:「我實在不清楚這些傳說中的研究報告究竟為人所知有多久了。該報導引述了1996年所發表的研究報告,如果在當時大眾就已得知如此結果,那麼這次發表研究報告的Dow Chemical及其研究人員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因為他們等到現在才站出來說這些話。」不過針對以上質疑,Dow Chemical尚未有任何回應。
此外美聯社的報導也暗指,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當初批准RFID植入動物或人體內,並非純粹是以科學的角度考量,而是因為相關業者的游說。該報導指出,FDA是美國健康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所屬單位,當時該部的部長為Tommy Thompson,而他在VeriChip的產品獲得批准之後的兩個星期離職,且在五個月之後成為VeriChip和Applied Digital Solutions董事會成員,不僅領有現金酬勞,還可獲得股份。
對此Thompson也提出辯白,否認對FDA批准VeriChip產品一事施加任何影響力;他接受美聯社訪問表示:「這與我無關,看看我的從政紀錄就知道,我從未有任何逾越職權的舉動。」而美聯社也指出,FPA表示該機構的核准流程沒有任何問題。
Warwick表示:「我沒有和任何RFID廠商有經濟上的瓜葛,也沒有任何經濟利益牽扯其中。我的出發點都是純研究性或科學性的。所以我所回答的內容也是純科學性的,不受任何商業、企業或金錢利益所影響。」 (Thomas Claburn)
參考原文:Reports link RFID implants to cancer, but some are skeptical
原文網址:http://www.eetimes.com/showArticle.jhtml?articleID=201805310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9/21
惠普Pavilion筆電將全面加入指紋辨識
隨著市場需求增加下,惠普決定在消費筆電Pavilion系列上全面再提昇規格,強化系統效能與安全防護功能。
惠普(HP)旗下中高階消費型筆電Pavilion系列未來將提昇記憶體容量至2GB,並全面加入指紋辨識功能。
惠普今天發表新款Pavilion系列14吋筆電dv2610,除了內建2GB大容量系統記憶體外,也將原本只有商用筆電才有的指紋辨識安全功能普及至Pavilion系列上,成為標準規格。另外,為了與消費產品相區隔,惠普商用筆電Compaq系列則額外支援Drive Lock硬碟鎖與TPM安全晶片設計,提供三重的資安防護功能。
目前在消費型筆記型電腦上宣佈大規模導入指紋辨識安全功能的業者,只有惠普一家。其餘廠牌,如宏碁的家用Aspire系列,戴爾的Inspiron,華碩旗下W7、G1及A8系列,以及聯想的Lenovo 3000等消費筆電均無內建這項功能。而日系品牌則在少數高階機種上內建此功能。
在大容量記憶體方面,目前2GB仍以少數高階玩家級筆記型電腦才有。但由於微軟作業系統Vista的推出帶動系統效能需求增加,再加上記憶體價格的下滑,使得部份業者也開始在消費型筆電上採用2GB記憶體,如蘋果年中宣佈全面昇級的MacBook Pro系列、華碩遊戲筆電G1S、F3等系列,以及宏碁的Aspire 5920G等等均採用大容量記憶體。
目前惠普消費型筆記型電腦產品線共有Pavilion及Presario兩個系列。惠普表示,未來定價在3.5萬元以上的Pavilion系列將全面內建2GB記憶體,而定價為3.5萬以下,鎖定平價市場銷售的Presario系列則將以512MB或1GB為主。
今日新發表的14吋黑潮II流金限定版dv2610,採用Core 2 Duo T7250 (2.0GHz),內建2GB記憶體與160GB 5400轉硬碟,內建NVIDIA GeForece Go 8400 256MB繪圖顯示卡,支援802.11n無線網路功能,預載Vista Home Premium作業系統售價為49900元。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9/20
用手機刷卡消費 年底上市


手機刷卡 Q4進入戰國
信用卡大變形,中國信託Visa加中華電信,再推手機卡,總計市場四支手機型信用卡,預計第四季全面到齊,上市大搶客。
近年來,國內發卡銀行紛紛與手機電信業者合作,推出信用卡晶片結合手機SIM卡,日後只要有NFC功能的手機,向銀行或電信業者申請,手機就可以刷卡,預計今年第四季,能刷卡的手機就可以上線,給更多愛炫、喜歡便利的年輕一族使用。
門號決定銀行信用卡
目前,各家系統尚未整合,現在要以手機門號來決定,辦哪家銀行的信用卡、用什麼機型的手機。
現共有四家銀行,分別與不同的電信公司、國際發卡組織,推出有刷卡功能的手機,中華電信與中國信託、台新銀行與遠傳電信、聯邦銀行與威寶電信這三掛,發行有Visa pay wave功能的手機信用卡;而台北富邦與台灣大哥大,則是走萬事達卡品牌路線,手機刷卡感應功能使用的是萬事達卡pay pass系統。
各家系統尚未整合
不過,因為手機刷卡仍在萌芽階段,各家系統尚未整合,現在必須要以手機門號來決定,自己可以申請哪家銀行的信用卡。
各家上市進度不一,中國信託與中華電信、聯邦銀行與威寶電信合作的這一組,具備有NFC功能的手機,已經在市面上買的到,而另外兩家業者預計今年第四季可以開始銷售。
中國信託表示,現在只要同時為中華電信行動電話客戶及中華電信Call Call聯名卡卡友,即有機會受邀辦理Nokia 6131i手機,並申辦NFC感應式信用卡手機服務。
台新銀行資深副總邱豐凱說,手機刷卡功能,已經送相關主管機關核備,最快第四季時,就可以在市面上,買到有NFC功能的手機,屆時再向發卡銀行申請結合SIM卡及信用卡晶片功能的卡片,插入手機中,就可以刷卡交易。
手機可以刷卡雖然先進,但許多人也擔心安全問題,萬一手機遺失怎麼辦?不就等於一次掉了手機、信用卡?該向誰掛失?
遺失手機須掛失
台新銀指出,一旦正式上市,電信業者會與銀行整合,手機若搞丟,要掛失,只要選擇向電信業者、或者發卡行其中一位告知就好,掛失之後,手機就不能交易,但每家銀行的規定不一,建議消費者在申辦前,可以詢問清楚掛失事宜。
至於費用如何計算?目前研擬是持卡人要付出SIM卡及信用卡掛失的兩個費用,正式上市後,有完整的公告。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07/9/20
手機刷卡看俏 4家銀行搶進
還在用信用卡刷卡付消費款嗎?遜!為搶攻小額付費市場,多家銀行與電信業者合作,推出「用手機刷卡」的測試方案,只要每筆消費3000元以下,就可拿手機在特約商店內的感應器前「嗶」這麼一下,該筆消費會列入下個月的信用卡帳單,各銀行預計明年上半年正式量產。
這種用手機取代信用卡刷卡的方式,必須用具備NFC交易技術的手機(簡稱「NFC手機」)作為刷卡介面;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端通訊)的簡稱,手機須具備這種功能,才能像信用卡一樣,在商店刷卡付款。
手機信用卡有何好處?中信銀副總楊各露解釋,信用卡分眾化年代,假設:(1)「屈臣氏卡」說每月九日打九折、(2)「中油卡」說信用卡紅利點數加油可降價、(3)銀行自家發的卡片(bank card)說紅利點數30元換1點,現在可換2點,這時,卡友得同時帶好幾張卡出門,而且需牢記哪張卡有哪些優惠。
有了NFC手機後,卡友出門不需帶信用卡,只要帶手機,就可以在Visa payWave或Master Paypass的商店用手機刷卡,兩者分別為國際組織Visa與Master所發展出來的小額支付特約商店體系,只要每筆消費3000元以下,可以不必簽名,在收銀機旁的感應器前「嗶」這麼一下,大約四秒鐘,就可完成交易。
因各銀行目前尚在測試階段,手機採限量發行。中信銀將率先邀請該行尊爵客戶享受這項創新服務,聯邦銀、北富銀與台新銀則以銀行員工及合作的系統商員工,作為初期使用對象。
北富銀資深協理王文宇表示,明年正式量產後,會把NFC手機價格控制在一萬元以內,以達普及服務目的;聯邦銀方面,因與威寶電信服務,聯邦信用卡中心協理陳明智表示,只要是任何一款3G手機,搭配威寶的門號,就可在聯邦的Visa payWave通路付款。
中信銀昨宣布與中華電信、Nokia合作,採用Nokia6131i機型,Nokia6131i單機售價不斐、要13000元,若綁中華電信資費方案,可享每支手機3490元到4990元不等的優惠價。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7/9/20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NFC手機刷卡服務紛進入測試階段
金融、電信業巨頭中華電信、Nokia、中國信託與Visa今(19)日宣佈在台合推NFC手機刷卡服務。
繼台灣大哥大年初與富邦銀行、Mastercard及Nokia合作推出國內首個NFC手機刷卡體驗計劃後,中華電信、中國信託、Nokia與Visa今天亦發佈規模較大的客戶測試計劃,將提供500支內建NFC晶片與天線的Nokia 6131i手機供用戶試用,即可在接受感應式刷卡的3000家Visa PayWave特約商店藉NFC手機以非接觸的感應方式付款。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場通訊) 是一種無線訊號只有數公分的近距離無線傳輸技術,與RFID(非接觸式射頻識別)類似,但最大的不同是NFC採用了雙向的識別和連接,能夠用於付費、鑑別與通信等多種功能。
中華電信表示,將採用邀請制向已持有中國信託核發的該公司聯名卡的行動通信用戶試用,但用戶須依資費方案的不同,負擔3490至4990元的手機費用。用戶收到手機並完成信用卡資格審核後,將可透過空中傳輸技術(over-the-air)下載手機端的信用卡應用程式Visa Mobile Platform,作為信用卡支付功能的執行,與開關等設定之用。
這並非中華電信首次涉足手機刷卡服務。今年初該公司即已與中國信託合作,將採用RFID技術的特製規格信用卡黏貼於CHT 9000手機背蓋上的陽春型手機刷卡,但此次採用NFC技術則是頭一遭,但晚於已在六月完成NFC手機刷卡測試的台哥大,以及不久前與聯邦銀、SonyEricsson等業者合作的威寶電訊。
儘管較競爭業者要晚推出採用NFC技術的手機刷卡服務,但中華電信強調自己的NFC手機才貨真價實。
由於台哥大與威寶都是採取在手機或背蓋上另外安裝專屬晶片與天線,與中華電信採用Nokia直接內建NFC模組的手機不同,該公司行動通信分公司加值處副處長胡學海便認為,友商的產品並不能算是真正的NFC手機。
此外,中華電信還強調相關配套較競爭業者更為完善。除了單純刷卡功能,該服務還與零售業者合作推出RFID宣傳海報,利用手機內建的RFID讀取器功能,讀取RFID海報上之標籤取得資訊或網址,藉以下載電子優惠券。
技術規格、法規未明 正式上市待明年
雖然主要電信業者皆已陸續推出採用NFC技術的手機刷卡服務或測試,但業者亦坦言,在技術規格與金融主管機關態度未明下,脫離測試階段、正式開放可能是明年以後的事。
「NFC晶片與SIM卡整合的國際標準未出爐,可用的NFC手機種類也還太少,短時間內仍會以測試性質為主,」胡學海表示,國際組織GSMA要在今年11月才會敲定NFC晶片與SIM卡整合的SWP(Single Wire Protocol, 單線協定)標準規格,在SWP規格未定的情況下,「手機信用卡只能綁死在特定手機上,不能跟著SIM卡走,這與消費者約一年多換一支手機的使用習慣相違,在標準確立前,很難普及,」他說。
他認為,在SWP標準出爐後,至少要半年到一年後才會有足夠的NFC手機,屆時商業運轉才有意義。
Visa 亞太區行動支付負責人Gordon Cooper亦表示,其實該組織自1999年起便開始推動行動支付方案,但卻未成功,如今則寄望在新興起的NFC技術,「你可以說這是續集(part 2),」但Cooper亦坦言,何時會普及很難說,「就國際組織來說,我們的態度是積極和更多組織與業者合作,」他說。
而上週才發表與台新銀行合作的遠傳電訊,則要到11月才會開始測試,並預計在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產品。
而已完成測試的台灣大哥大則透過公關人員表示,初步測試反應良好,有75%以上用戶認為NFC手機信用卡優於傳統信用卡,並有七成願意續用,不過,受限於手機刷卡在實際商業運轉時所可能牽涉的金流與安全性等問題,台哥大表示,尚待合作的銀行業者與其主管機關金管會確定政策後,才會有實際的服務,並預計在明年上半年推出。
資料來源: http://taiwan.cnet.com/ 2007/9/19
中華電信手機信用卡付費機制正式起跑
從年初至年底經過小規模試行信用卡手機服務後,中華電信率先提供500個名額推動正式服務商轉化,未來視手機推出種類與市場反映狀況擴大服務對象。
中華電信今天(9/19)和中國信託、Visa、諾基亞(Nokia)共同宣佈手機信用卡服務開始小規模上線,成為國內首家正式推行手機信用卡的業者。
中華電信的手機信用卡行動付費服務是利用內建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術的Nokia GPRS手機6131i,將中國信託所發行具備Visa payWave感應式付費的信用卡功能植入手機SIM卡晶片中,讓使用者在全省中油、台鐵、7-11與屈臣氏等約3000個店家消費,就能以手機取代一般信用卡感應付費。
目前這項服務只開放給中華電信與中華電信Call Call聯名卡卡友使用,中華電信與中國信託將從共同客戶中邀請500名符合資格者參加此計劃,收到通知的用戶可至中華電信台北各區營運處申辦服務。依中低資費方案不同以最低3490元起購買原價13000元的Nokia 6131i。中華電信表示,未來視手機業者推出NFC手機與市場反映情形決定是否擴大服務對象。
由於這項行動付費服務在使用上並無時間限制,因此相較於其他行動電信業者推動的小規模試行方案,中華電信成為第一家將行動付費服務投入商業運轉的業者。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張豐雄表示,中華電信此舉將為國內電信業者提供行動付費營運模式帶來示範性的作用,同時也是未來電信加值服務發展方向的重要指標。
此外,為了發揮手機雙向讀取電子優惠券功能,首波也與信義商圈商家合作,在10月起將由合作店家如伯朗咖啡、百視達、信義誠品餐廳、威秀影城張貼電子優惠券海報,供使用者以NFC手機讀取電子優惠券後,於消費時出示享有折扣。
除了中華電信外,包括遠傳、台哥大及威寶電信等行動電信業者在內,均計劃推出行動付費服務,目前先期目標均將與信用卡發卡銀行合作,在NFC手機上整合感應式信用卡付費功能。
而依各家電信業者的規劃,未來NFC手機還將進一步整合智慧卡票證、門禁卡等其他功能,手機除了可做為信用卡消費外,也能當悠遊卡搭公車、捷運或取代門禁卡進出公司、住宅。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9/17
J/SPEEDY免簽名 結帳只需要4秒鐘
現今消費購物越來越講求時效、迅速、安全,且小額付費的市場需求日益遽增,繼VISA國際組織推出Visa Paywave感應卡以及萬事達推出的Pay Pass,JCB國際組織與聯邦銀行也推出「微風廣場J/Speedy感應式聯名卡」感應卡。
「微風廣場J/Speedy感應式聯名卡」的特色為交易金額3,000元以下可免簽名,最快4秒鐘即完成交易。免除一般消費者使用信用卡,有側錄及盜刷之擔憂,J/Speedy卡可不離手即完成交易。
目前J/Speedy適用於微風廣場美食街及全省OK便利商店,預定9月底全省家樂福也可開始使用。
在微風廣場使用J/Speedy可享購物9折優惠、Shopping Day紅利3倍送、白金卡平日免費停車2小時等優惠。
JCB國際組織台灣區董事長百瀨裕一表示,目前正與VISA國際組織進行感應式刷卡機版本升級作業,未來只要可使用VISA Paywave的特約商店,J/Speedy皆可使用。
J/Speedy、Visa Paywave及萬事達的Pay Pass各有其使用的商店領域,如Pay Pass的優勢在於,可在南部的大眾交通運輸使用。
消費者可以依照自己平時的消費習慣,比較各家優惠後,挑一張對自己消費折扣最有益處的卡。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2007/9/19
油魚充鱈魚?條碼一刷即知
生命條碼跟大眾最相關的運用在食品安全。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有商人拿便宜的油魚當價錢高的鱈魚賣,未來只要用生命條碼機一掃,馬上就能識破。市售香魚片,不少是其他魚做的,是不是有毒的魚,將來一試就能知道。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顏聖紘說,英國已開始用生命條碼來做蚊子分類,預計兩年內完成兩千八百種蚊子的生命條碼,大約占已知三千五百種蚊子的八成。
顏聖紘說,蚊子會傳染多種疾病,與公共衛生有很大關係,昆蟲會隨著人類活動移動,有可能帶來新的傳染病,因此蚊子的生命條碼計畫對傳染病防治,相當重要。
美國的食物藥物管理局也用生命條碼管理七十二種食用經濟魚類,餐廳或超市所販售的這些魚類,若有假冒、誤標或標示不清,都可利用生命條碼辨識,以減少誤食河豚等有毒魚類,或販售瀕危種類肉製品的情形。
而美國允許使用歐洲水蛭用在現代外科手術的某些程序中,但水蛭產生某些具生物活性的物質,對人體的影響須仰賴正確的物種鑑定才能得知。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7/9/19
信用卡晶片 藏入手機
信用卡戰爭從皮包轉入手機,近距離無線傳輸手機(NFC)戰鼓起,中國信託商銀今(19)日宣布與中華電合作,加上台新銀與遠傳、聯邦與威寶、北富銀與台灣大聯盟,將有四組人馬競爭。
信用卡高峰期的流通卡數達4,500多萬張,平均每個台灣人持有二張以上信用卡,當時,信用卡業者都爭著想要搶進民眾的皮包,但去年卡債之後,信用卡發行冷了好一陣子,流通卡數也銳減到3,600萬張。
信用卡業者要將信用卡晶片縮得更小,進一步搶進手機,讓消費者時時刻刻帶著,就有刷卡消費的機會。今年內就將有四組電信業者與銀行的合作,要讓消費者帶著手機出門,就可以嗶一聲刷卡消費。
NFC技術是指在單一的小小晶片上,就可以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信用卡以及點對點傳輸的功能。由於兩大信用卡國際組織Visa與萬事達卡,都推出感應式信用卡,不需簽名就可小額付費,剛好解決了信用卡簽帳的問題。
不過,這種手機信用卡,跟感應式信用卡一樣,要使用信用卡功能付費,首先要有接收感應式刷卡的商店才能使用,限制是每筆消費有金額上限,目前以3,000元居多。
感應式信用卡使用目前以超商最普遍,包括統一超商、全家、屈臣氏都有,SOGO、微風等百貨公司以及家樂福、大潤發等量販店,約略有四、五千個據點也都裝置感應式刷卡接收機,但尚未普及到一般小型商家。
現在銀行與電信業者合作都還處於起跑階段,聯邦與威寶合作、台新銀與遠傳合作以及北富銀與台灣大,都只有針對二、三百名消費者測試,預計要等到明年才能大量普及化。
消費者拿著手機信用卡只要在感應器之前嗶一聲,就可感應付費,這種NFC技術除了與手機結合刷卡購物之外,也可以應用在門禁、高速公路收費等。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9/19
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茂矽太陽能成營運主動力
為重新奠定經營契機,茂矽(2342)定下了以晶圓代工、太陽能電池及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為主要核心事業的發展策略。不僅代工業務持續推展,因此啟動擴產計畫外,茂矽太陽能佈局運作效益也於第二季正式發揮;八月營收伴隨太陽能產能開出,達六.二三億元,創下二○○五年一月來新高,月增率七七%,年成長六一.一六%;其中五一.八%來自出售太陽能電池收入,成為現階段營運衝刺的重要動力。
茂矽目前僅一座6吋晶圓廠,月產能達六萬片,生產線良率達九八%、九九%,主要產品為Power MOSFET、LCD驅動IC及Analog IC業務等:目前單月營收約維持三億元水準。
由於產能不足,未來不排除自行建置或購買8吋晶圓廠;現階段先暫以6吋晶圓廠購置8吋晶圓設備因應,第一階段生產一萬片,第二階段產出二萬片。主要客戶有富鼎、茂達、尼克森等,前五大客戶佔營收約五○%。
茂矽去年中跨入太陽能電池,初期投資資金二八○○萬美元,主要生產中下游的太陽能電池(cells),單/多晶矽,今年料源已掌握住;年底產能三○MW,二○○九年達一○○MW。
茂矽下一步接續的成長來源則是在RFID部分。茂矽與工研院合資成立的資茂科技,將於明年下半年開始量產;粗估明年下半年RFID單月產出可達七二○萬顆,未來數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四七%。
資料來源: http://news.money.chinatimes.com/ 2007/9/19
國經協會今赴泰參加「第18屆台泰經濟合作會議」 加強兩國實質經貿合作
為協助國內廠商拓展泰國市場,並加強中、泰 2國的實質經貿關係,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簡稱「國經協會」)一行30餘人,9/17組團前往泰國,參加9/18與泰國工業院(THE FEDERATION OF TH AI INDUSTRIES)聯合舉辦的「第18屆台泰經濟合作會議」。
會議將由國經協會理事暨大同公司董事長林蔚山與泰國工業院主席MR. SANTI VILASSAKDANONT共同主持,我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烏元彥、泰國工業院泰台經濟合作委員會主席詹泉水博士及泰國工業部投資促進委員會秘書長應邀致詞,台、泰工商界共計150餘人與會,是歷年來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
國經協會表示,本屆會議主題為「新世紀台泰兩國之物流暨新產業科技合作」(THAI-TAIWAN LOGISTIC A ND NEW INDUSTRIAL TECHNOLOGY PARTNERSHIP IN THE NEW CENTURY)。
大會特別安排泰國出口促進局DR. JUKGRIT DOUNGP ASTRA及台灣物流協會常務理事暨藍海策略顧問公司總經理王祥芝、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副處長陳寬享及泰國工業土地管理局代表、工業技術研究院辨識與安全科技中心副主任謝錫興及泰國電機電子產業協會理事長DR . KATIYA GRAIGARN、工研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副組長李宏台及泰國新能源產業協會主席MR. PICHAI TINSUNTIS OOK及秘書長MR. CHAROEN PORNPITAKCHAIKU,分別針對「物流之發展暨合作」、「台泰工業區簡介」、「RFID 技術介紹」、「替代能源簡介」等主題發表專題演講,與現場貴賓廣泛交換意見。
國經協會與泰國工業院自1989年簽訂經濟合作協定以來,即積極推動兩國實質經貿交流,每年輪流主辦台泰經濟合作會議,藉以擴大雙邊經貿合作與交流。本屆會議除了針對「資通訊」、「物流」、「RFID技術(無線射頻辨識技術)」、「替代能源」等各領域安排多場專題演講外,並拜會泰國資通訊協會及相關政府部門,同時也參加泰國工業院40週年慶的商展活動,希望能藉此增進兩國在各項產業之合作及技術交流。
訪問團一行共30餘人,今(2007)年國經協會特別邀請台北市電腦公會共同組團,由國經協會理事暨大同公司董事長林蔚山擔任團長、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王超群擔任副團長,團員包括我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烏元彥、我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組長高振民、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副處長陳寬享、工研院 RFID科技中心副主任謝錫興、工研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副組長李宏台、台灣物流協會常務理事王祥芝,以及泰國兆豐銀行大眾公司總經理王起梆等各領域的專業人士。
泰國為東協成員國之一,隨著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形成,未來東協十國將成為5.5億人口的市場,可說是商機無窮,同時在全球佈局、分散投資風險考量下,泰國不失為東南亞地區理想之拓銷據點,由於泰國與澳洲、紐西蘭、中國、印度、日本已陸續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所以台灣廠商若能及早進駐設點,將有助於拓展泛太平洋國家市場商機。
另一方面,泰國位居中南半島樞紐,天然資源豐富,自去年10月素拉育上將(GENERAL SURAYUD CHULANON T)出任泰國軍事政變後之臨時總理後,即強調新政府將以泰皇「自給自足經濟理念」作為施政原則,不過份刺激經濟或國民生產總值之成長,而要提高國民幸福指數。
根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 (BOI)統計,目前國外投資持續流入,今年上半年申請投資也較去年同期增加51 %,顯示廠商赴泰國投資的信心十足。
就台泰雙邊關係來看,2006年雙邊貿易達77億6356 萬美元,較2005年成長 17%,其中台灣出口至泰國44億 6567萬美元,台灣自泰國進口32億0989萬美元,同時,根據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統計,2006年台灣在泰國的投資件數計為63件,投資金額為2億8430萬美元,2007年1-6 月台灣在泰國的投資件數計為27件,投資金額為 1億 3665萬美元,累計至2007年 6月底,台灣廠商在泰國的投資件數已高達1907件,總投資金額為 120億1935萬美元,高居外國人投資的第 3位,僅次於日本、美國,可見未來台、泰雙方經貿發展仍有很大的空間。
資料來源: 鉅亨網 & http://news.yam.com/ 2007/9/17
第18屆台泰經濟合作會議在曼谷開幕
第18屆台泰經濟合作會議,18日在泰國曼谷舉行,今年的主題為「新世紀:台泰物流與新技術合作」,這次率團前來曼谷參與的國際經濟合作協會泰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蔚山強調,台、泰經貿交流密切,透過經濟合作會議,相信未來雙方仍有繼續加強合作的潛力。
林蔚山指出,台灣一直是泰國最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之一,去年雙方的貿易總額高達77億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17%,而今年至今的貿易總額也有4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同時台灣去年在泰國有63件投資案,總額達2億8,400萬美元,歷年來在泰國的投資總額更僅次於日本與美國,高居第3位,顯見雙方密切的經貿關係。
對於今年的台泰經濟合作會議,林蔚山表示,重點在5個部份,包括了科技通訊產業、物流業、工業區、無線射頻辨識技術與替代能源,而台泰經濟合作會議在這18年來,提供了台、泰雙方交流與合作的平台,成功的提昇了台、泰經貿合作。
泰國工業院泰台經濟合作委員會主席詹泉水則指出,在台、泰沒有正式邦交的情況下,台泰經濟合作會議在這18年來,扮演台、泰企業橋樑的角色,也獲得很大的認同,而雖然這兩年來泰國因為政局不穩,使得投資略有減退,但在年底的大選之後,相信以泰國優秀的投資環境,仍是未來投資的首選之一。
18日的台泰經濟合作會議,也邀請了包括台灣物流協會常務理事王祥、工業技術研究院辨識與安全科技中心副主任謝錫興等人進行專題演講,與泰國方面的企業進行交流。
資料來源: http://www.rti.org.tw 2007/9/18
全球航空運輸協會列出全球機場RFID應用計劃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生命條碼BOL 物種獨特身分證
「生命條碼」是一種創新、簡便、迅速的鑑識系統:利用粒線體基因的片段來標示物種。這種「DNA條碼」(DNA barcode)辨識系統,提供類似圖書出版的ISBN全球通用碼,讓每個物種都有獨特的身份證。
「生命條碼 (Barcode of Life,簡稱BOL)」是由加拿大分子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長、演化生物學家艾伯(Paul D. N. Hebert)於2003年提出。
這項嶄新的生物辨識系統提出後,迅速獲得各國政府或私人基金會(特別是「聯合國經濟合駔發展組織(OECD)」轄下的「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GBIF)」的重視與支援。尤其2004年到2006年間,在多種國際期刊熱烈討論爭辯後,「生命條碼 (BOL)」議題席捲全球。目前所建置的資料庫中已有二十九萬條DNA條碼,涵蓋超過四萬種生物資料。
值得重視的是,超過三百五十位國際生物演化專家學者十七日將聚集台北,參加「第二屆生命條碼國際會議,針對「生命條碼」激盪最新構想、技術與靈感,包括釐清物種、區域、執行瓶頸、消費者權益保護、食品安全、病媒昆蟲鑑定等重要議題,都是全球專家此次的討論重點。
資料來源: http://tech.chinatimes.com/ 2007/9/17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手機信用卡 超商可用

坐捷運喝咖啡 用NFC手機付費 系列報導之4





坐捷運喝咖啡 用NFC手機付費 系列報導之3





坐捷運喝咖啡 用NFC手機付費 系列報導之2
坐捷運喝咖啡 用NFC手機付費 系列報導之1




安全、耐久、效率佳的RFID
RFID以各種不同的面貌,應用於大眾的生活當中,例如門禁卡、悠遊卡、動物晶片及新生兒管理等,都是常見的應用,相較於條碼,RFID可自動化資訊的收集與傳遞,並降低錯誤的機率。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廣泛應用於生活中的技術
談到RFID,通常會直接聯想到美國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沃爾瑪要求前100大供應商在2004年底之前,在紙箱及棧板上使用RFID,因而掀起一波的熱潮。
事實上,RFID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被應用於空戰,以辨識敵機與友機的身份。而沃爾瑪的野心最後因為RFID的成本太高、標準不一及技術尚未成熟等因素而受挫,但是這不表示應用就此消失。
目前RFID仍以各種不同的面貌,應用於大眾的生活當中,例如門禁卡、悠遊卡、動物晶片及新生兒管理等,都是常見的應用。
曾有媒體預言:RFID會取代條碼(Bar Code)。同樣基於最現實的成本考量,近乎零成本的條碼並不會因此被淘汰,反而是成本降不下來的RFID遭遇推廣的瓶頸。因此應用RFID必須善用非接觸性、遠距及自動化的特性,否則無法突顯價值。
細究RFID的應用原理,主要是由電子標籤(Tag)、讀取器(Reader)及應用系統所組成。電子標籤主要是用來記錄商品資料,記憶體可以是唯讀或者可重複讀/寫,更複雜的應用,甚至會在標籤中內建微處理器,或者溫/溼度感應器。
標籤一旦接近讀取器,便會自動發出訊息,根據讀取距離的差別,標籤可分為主動式(Active)與被動式(Passive)兩種,主要以加裝電池與否區分。
加裝電池的主動式RFID,可讀取的最遠距離可達200公尺,而被動式RFID最遠只有5~6公尺。
然而,RFID也不全然沒有限制。除了頻率的波段與資料交換的標準不一致之外,最大的問題在於液體、金屬與碳元素會干擾RFID的辨識率,例如整箱的擺放方向不一的可口可樂在盤點時,就可能產生辨識率的問題。一般認為加裝讀取器或者客製化標籤的款式,就可改善干擾的情況。
企業對於RFID應用於供應鏈管理的美好想像,是站在倉庫門口,貨物的盤點資料即在轉瞬間彙整於手持式電腦。但由於供應鏈管理關乎諸多國際標準的制定,牽涉層面廣泛,因此這樣的夢想無法短時間實現,反而是其他特殊創意的小型應用,成功率較高。文⊙李延華
Passive
被動式
被動式標籤本身沒有供應電力的來源,因此內部的電路在接收到讀取器的電磁波後才會被驅動,一旦標籤接收到足夠的訊號,便可以發送資料至讀取器。
由於被動式標籤具有價格低廉、體積小及無需電源供應的優點,目前RFID的應用,主要以被動式居多,例如動物晶片、門禁卡等均是被動式標籤的應用。不過,被動式標籤的有效偵測距離短,因此也限制了應用的範圍。
Active
主動式
主動式標籤包含一個電池提供電源,使標籤可以主動發射無線電波,且感應距離較長,搭配天線使用最遠可達300公尺。
主動式標籤並不是時時刻刻在發射無線電波,否則電力很快就會用完。標籤平時其實是處於休眠的狀態,而RFID的讀取器加裝喚醒的裝置,當標籤進入讀取器的範圍,喚醒機制便觸發標籤開始傳送資訊。不過由於主動式RFID體積大、需要更換電池,以及成本較高等因素,所以目前應用並不普及。
Frequency
頻率
RFID使用的頻率主要有LF(Low Frequency,低頻)、HF(High Frequency,高頻)及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頻)三種。LF是135KHz以下的應用,傳輸距離約10公分,被廣泛使用在門禁卡、汽車防盜等應用。HF主要規範為13.56MHz,傳輪距離在1公尺以內,主要應用在付款機制方面。而UHF的頻段在860~930MHz,傳輸距離可達5公尺,可同時進行大量標籤的讀取與辨識,適合物流及供應鏈領域。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應鏈管理
RFID對於供應鏈管理的幫助,在於透過自動化的處理,可以減少人工的錯誤、提高工作效率與客戶滿意度,尤其對於棧板或包裝紙箱等可重複使用的資源,RFID可以協助追蹤進度,以確保貨物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
雖然很多人認為供應鏈管理是RFID最具體的應用,但由於高昂的成本,以及必須制定跨產業和國際的資料流通標準等因素,反而使得供應鏈管理的RFID應用無法迅速起飛。
BarCode
條碼
條碼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現今使用條碼管理貨品已經相當普及。RFID與條碼比較,可以更進一步減少人力成本。因為條碼掃描器需要實際接觸物品,而且一次只能取單一條碼資料;而RFID是無線的通訊系統,而讀取器的辨識速度每秒可達250個標籤。
不過,面對條碼幾乎零成本的優勢,善用RFID非接觸性、遠距與自動化的特色,才是成功的關鍵。
Filter
過濾
RFID雖然已區分LF、HF及UHF三個頻段,但相同頻段的訊息,也是可能互相干擾。
尤其在高密度布建的區域,雜訊是一定存在的,也會影響辨識率,目前可藉由軟體的過濾功能排除雜訊,讀取器也可內建過濾功能。臺灣手機的頻段與RFID的UHF頻段非常接近,也同樣會造成干擾。現階段除了透過系統整合商開發過濾程式外,讀取器的位置,最好避開手機基地臺。
Middleware
中介軟體
當讀取器接收到RFID標籤的資料之後,後續就必須藉由中介軟體處理。一般而言,由軟體廠商與特定的硬體廠商合作,開發接收與處理讀取器資訊的機制。
RFID的價值就在中介軟體的運用中浮現。標籤的資訊透過無線電波的傳送,除了提供產品本身的資料外,還可能包括溫度、溼度及壓力的偵測裝置,只要善加利用RFID提供的資料,可幫助企業了解客戶與市場的變化。
RTLS,Real Time Location System
即時定位系統
國外已有服務業的RFID應用案例,透過讀取器追蹤客戶在賣場行進的時間與路線,藉此分析賣場的動線設計,與熱門商品的選擇與擺放位置是否得當。
而另一個更精確的RFID定位技術則是RTLS。它可偵測的距離約300呎,可根據各讀取器交叉取得的距離及兩點之間的時間差,計算特定人員所在的座標位置,通常應用於校區或廠房等有限範圍追蹤與定位,精準度比GPS高,不過成本也很高。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最常與RTLS比較的定位技術就是GPS,GPS是由美國政府所發展,由24個衛星所組成,每個衛星均持續發射包含衛星軌道與時間資料的無線電波,而GPS的接收機便會擷取衛星的資訊,並計算自身所在的座標、移動速度與時間。
GPS與RTLS相較,RTLS的精確度較高,可達9平方公尺,而GPS由於透過衛星導航,沒有區域的限制,而且成本低廉,不過,需要在室外及天氣情況佳的狀態下才能使用。
資料來源: http://www.ithome.com.tw/ 2007/9/16
不只銬住色郎 無線追蹤行動不怕失智病患走失
華岡之狼手上戴的電子手銬,其實不只是管理犯人之用,也能被用在醫院和安養中心當中。這個所謂的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因為能在設定的範圍之內感應,為了照顧失智老人以及醫療病患,國內外把RFID應用在醫院及安養中心,讓醫護人員更能掌握病患的行蹤。
遭到國家安全機構通緝,電影【全民公敵】的衛星設定,人的一舉一動無所遁形。戴上電子監控儀器,電影【恐怖社區】的電子腳銬,活動超過居家範圍的30公尺內,就會發生感應向觀護人通報。這套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應用在性侵害的假釋犯身上,監控他們只能在住家附近行動。
4月25日,嘉義地檢署觀護人鄭先生指出:「在監控時段以外,他戴在身上外出,並不會有異常訊號來產生,如果是在監控期間內外出,這時候才視為一個異常的訊號,他拔下的時候,24小時內任何時間拔下來,都會有一個破壞設備的訊號。」
所謂的RFID無線射頻辨視系統,因為透過條碼內的感應器,能夠偵測在限定範圍之內物體或人類活動的狀況,早已廣泛運用在門禁控管。日本美國等各大醫療院所及大型的老人安養中心,也將電子監控表運用在病患進出的門禁管制上面,尤其是精神科病患失智老人和加護病房病人追蹤管制,都可以看到RFID的無線管理。
9月10日,台灣微軟總經理蔡恩全表示:「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的產業,根據我們IT企業的紀錄,2005年大約是22億左右的規模,到2011年從現在算再過4年,它的規模會是10倍,大概220億。」
RFID的應用不只在監控管理,也能運用在醫療照顧之上,這個小小的電子監控表,讓科技幫助生活更加便利。
資料來源: http://www.ettoday.com/ 2007/9/15
上海特奧會:每位特奧運動員都配"智慧身份證"
在萬人云集的世界特奧會賽場或在人流如潮的市中心,特奧運動員走失了怎麼辦?12日,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奧運會執委會資訊通信部部長周衛東在此間表示,特奧會期間,每位特奧運動員都將配上“智慧標簽”,從而可以掌握他們的“行蹤”。
9月28日至10月1日,來自163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名特奧運動員將深入上海19個區縣以及北京、西安、廣州、杭州等城市的各個社區,體驗居民的生活特色。10月2日,所有特奧運動員將匯聚上海,參加本屆特奧會的開幕式。
由於特奧運動員未必能清楚地了解、表達“我是誰”、“要去哪”等資訊,如何保障他們的出行安全就成了組織者面臨的嚴峻挑戰。
據介紹,“智慧標簽”是一種基於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研發的電子標簽卡,由一枚內含大量資訊的微型晶片和一圈發射射頻信號的天線組成。
目前,上海舉辦特奧會比賽及表演項目的31個場館、接待特奧運動員代表團的95家賓館,以及30多家定點醫院和眾多醫療點,都配有具備讀卡功能的“電子門禁”。當特奧運動員進門時,門禁便自動識別其身份;如在比賽、休息等特定時段內,該運動員再次出門,門禁就會提示相關工作人員,避免運動員獨自離群。
特奧會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也配有酷似手機的移動讀卡器,能一對一地讀取運動員各類資訊,包括最近的比賽項目、病史記錄,甚至飲食禁忌等,引導他們及時參賽、求醫、就餐。
據悉,這是世界特奧會歷史上首次使用此類“智慧標簽”。本屆特奧會期間,這種標簽將發行兩萬張左右。
資料來源: http://big5.xinhuanet.com/ 2007/9/12
2007年9月16日 星期日
行動付費採用SWP 客群從百萬變十億
透過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NFC)拓展行動付費市場,是電信業的新顯學,但目前技術種類分歧,除了必須整合多項功能,還要能在國際上通用,建立共通標準成為當務之急。
遠傳此次率先採用GSM協會的單線協定(SWP)標準後,南韓電信業者KTF也將加入,預計SWP標準可望在今年11月正式定案,據了解,台灣大及中華電也計畫採用SWP標準。
雖然台灣電信業總愛以獨家做為宣傳噱頭,不過此次遠傳不希望是國內唯一採用SWP業者,反而張開雙臂希望中華電與台灣大也加入,採用共通標準,一起把市場大餅做大。
根據統計,2012年全球將有三成以上用戶採用NFC技術,目前中華電採取電信研究所開發的技術;台灣大採諾基亞NFC手機推出Mobile Paypass;威寶電信是以威通卡技術,將信用卡跟SIM卡結合,技術不同,可用平台也有限制。
SWP將SIM卡結合通用整合信用卡(UICC)建立手機付款機制,不僅在國內應用,在國外也可與其他國際付費平台互通。預測採用非國際共通技術,適用客群僅是數百萬用戶,但國際標準則可鎖定數十億用戶。
遠傳+台新銀 搶進行動付費
行動付費潮流興起,電信業者比推出速度也比技術,遠傳電信昨(14)日宣布,為亞太區首家採用GSM協會國際單線協定(SWP)標準,與台新銀行及Visa國際發卡組織推出手機信用卡服務,預計明年正式商業化。遠傳總經理楊麟昇表示,手機信用卡的用戶,三年內將大量成長。
如果只是出門買個東西,未來不用帶錢包或信用卡了,透過手機內建的信用卡及悠遊卡功能,不管是搭捷運、買高鐵車票、到便利商店買報紙,或在自動販賣機買飲料,只要消費金額在3,000元以下,只要手持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NFC)的手機,在感應器上嗶嗶兩聲刷過,就已經完成付款,不須在櫃檯簽名、也不用擔心掉卡。
台新銀行資深副總邱豐凱指出,根據國外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起,新出廠的手機有高達50%將建置NFC功能,屆時全球將有30%的人口,使用NFC手機。
遠傳表示,手機搖身變為信用卡,未來在全台包含支援Visa pay Wave、MasterCard PayPass、統一超商、加上捷運悠遊卡,全台將有超過1萬個使用據點,將成為密集使用NFC技術地區。
看好NFC商機,各家電信及銀行業者都不願缺席,例如中華電信與中國信託合作、台灣大與台北富邦合作,上周威寶電信也宣布與聯邦銀合作,搶進行動付費服務。
遠傳則找來GSMA、NFC論壇、SIM卡供應商金雅拓(Gemalto )、法國手機廠Sagem、台新銀行及統一超商站台,整合手機SIM卡、信用卡、門禁卡與交通票證等,推出「遠傳嗶嗶Go」服務。
GSM協會NFC及M-Payment總監布雷恩(Nav Bran)表示,GSM協會近年積極整合各NFC平台技術,全球已有31個國家電信業者加入行動付費計畫,採用SWP技術,用戶總計達10億人,目前約有十家電信業者進入測試階段,遠傳是亞太區第一家推出者,在國內外都可使用。
楊麟昇指出,SWP將在11月完成標準制定,加上手機業者包含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LG、Sagem、索尼愛立信及明基都加入開發,未來仍需靠讀卡端建置、金融服務以及電信業者一起採用國際SWP標準,帶動市場成長。
遠傳計畫在11月前邀請200位用戶試用,預計明年第二季推出商業化服務,將有五款手機支援。
楊麟昇預估,明年第一季起NFC手機可望大舉推出,帶動未來三年的用戶快速成長,不排除在技術障礙解決後,NFC服務也可與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結合。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9/15
日擬整合單一智慧卡 遊亞洲更方便
金融時報週五報導,日本政府計畫把日本、中國大陸、南韓與其他使用電子智慧卡來支付鐵路與當地運輸費用的系統整合為一,未來旅客要在亞洲各大城市穿梭可望更為容易!
日本運輸省週四設立一研究小組,其成員都是日本重量級大企業,例如新力、東芝與日立等,以商討整合亞洲智慧卡標準的方式。其目標是在二○一○年前推出地區性的系統。
運輸省表示,東南亞國家已經同意將與大陸、日本與南韓,在東協加三的地區架構下設立單一系統。日本預定將是第一個發展該專門計畫的國家。
雖然日本政府不願透露那個國家的科技將會被採用,不過日本顯然有其優勢。新力製造的智慧卡目前用於香港、新加坡、新德里、曼谷與深圳等地。新力表示,既然亞洲多個都市都使用新力科技,整合只需要把現行資訊系統統一。
運輸省希望民間業者能夠負擔多數研發經費,這對於智慧卡尚未用於創造電子現金營收或貧窮的國家而言,將是一筆龐大費用。此外整合智慧卡所遭遇的困難,還包括需要讀卡機來處理匯率經常變動的貨幣潛在需要。
目前在香港、東京、上海、首爾、新加坡、曼谷與吉隆坡等都市,都用智慧卡來付費地下鐵、通勤火車、公車與高速公路的通行費。光是日本,自從二○○一年起就已售出二千五百多萬張。智慧卡還帶動周邊行業的成長,例如在地下鐵站內的購物商場。
一旦亞洲單一整合的智慧卡系統推出後,旅客除了可降低購買外匯的需要,而且也可省下計算費率的時間與減少在陌生城市購票的不便。
負責香港智慧卡系統的Octopus Cards表示,他們對於亞洲地區整合的構想抱持開放態度。Octopus智慧卡原先只是用於香港運輸系統,之後更普遍運用在零售付費與辦公室的安全系統等。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07/9/15
遠傳NFC全球通 明年初正式上路
遠傳發表NFC服務技術,強調是亞太地區行動業者中首家採用GSMA國際標準的技術,用戶不僅在台灣能使用,也能與國際接軌,在全球使用同一標準的國家使用。遠傳將於今年11月底前邀請200位消費者參與NFC應用計畫,明年初正式推出「遠傳嗶嗶Go」服務。
遠傳電信和全球各主要電信業者訂定可全球通行的「結合SIM卡功能的信用卡、現金卡」和NFC無線技術。用戶手機只要支援單線協議Single Wire Protocol技術,就能用同一張SIM卡在不同的手機上使用NFC服務。
未來持有NFC手機的遠傳用戶,在全球各地百貨公司、便利超商、量販店或餐廳,只要將手機靠近讀卡機輕輕感應,即可啟動信用卡付費功能,立即完成付款,或是在特定點透過手機感應下載優惠券,享受好康優惠。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7/9/15
手機信用卡 消金新戰場
為提升有效卡使用率,中信銀、北富銀與聯邦銀皆看好小額非接觸式感應晶片,且認為手機信用卡市場是搶攻小額付款最佳利器,預估將成為明年業界發行信用卡的主力產品。
一機在手 就可輕易消費
今年以來,中信銀與中華電信、富邦銀與台灣大哥大,陸續推出手機信用卡,聯邦銀日前也與威寶電信合作,推出威通聯邦信用卡,現在台新也加入戰局。聯邦銀副總涂洪茂表示,手機已是民眾必備品,若讓手機成為悠遊卡、電子錢包、信用卡等支付工具,將讓民眾的生活更便利,銀行也可掌握商機
以威通聯邦信用卡為例,是透過手機即可進行感應式交易,換言之,民眾出門只要一機在手,接受Visa payWave的商家消費,即可輕鬆進行感應式付款交易,不過,單筆交易金額上限為三千元。
聯邦銀發卡業務部協理陳明智也指出,小額交易量相當大,但受限於金額太小,及使用便利性不普及,市場一直未受重視。不過,隨著科技進步,加上Visa payWave的商家快速成長,小額付款市場商機無限,尤其是手機信用卡市場,只要一機在手,不需簽名就可完成交易,可大幅提升信用卡的有效使用率與簽帳金額。
中信銀九月中擴大測試
中信銀信用卡處副總張智銓也表示,近兩年來,小額支付市場成長非常快速,便利超商、電影院、甚至高鐵與台鐵,都不再只收現金,塑膠貨幣也相當普及,以中信銀四月與7-11合作推出的icashwave信用卡,幾個月使用量大增,一天平均交易筆數已破萬筆。
他說,隨著民眾對使用Visa payWave習慣下,未來小額付款的市場成長空間會非常迅速,一旦手機信用卡普及後,信用卡的有效率將大幅提升,中信銀預計九月十九進行第二波擴大測試。
手機刷卡 台新銀找遠傳搶市場
為重新穩住信用卡發卡大行的地位,台新銀行宣布與遠傳電信合作,推出結合信用卡及電信功能的「行動交易信用卡」,將信用卡直接燒入手機SIM卡中,更換手機也能繼續使用,甚至可到韓國漫遊刷卡;台新銀將在金管會核准後,在第四季選出二百位試用民眾,預計明年即可全面推動、商品化。
目前全球幾乎都是每人都有手機,在韓國等國家,手機已結合信用卡、電子錢包,可以直接在販賣機、商店感應付費,目前各手機系統業者紛紛與銀行結盟,要發展台灣的手機行動消費。
手機結合信用卡刷卡功能,目前已有四家銀行宣布投入試行,中信銀與中華電信結合,採取信用卡置放在手機電池背後的模式;台北富邦銀行則與台灣大哥大合作,信用卡模式寫入手機主機板晶片中;至於聯邦銀行則是日前宣布與威寶電信合作,將信用卡轉為薄膜型天線,同樣也是壓入手機電池背後。
台新銀信用卡部資深副總邱豐凱表示,選擇與遠傳電信合作,是因為遠傳選用的GSMA建議的SWP(Single Wire Protocol)標準,未來在更換手機時,只要同樣選擇SWP的手機,不用再重新燒錄SIM卡就能使用,對未來普及化、國際化及標準化較有希望。
邱豐凱表示,台新銀在全台有三千多家感應式付款商店,只要使用Visa Wave功能,就能用信用卡手機進行消費。邱豐凱也指出,台新銀目前流通卡量落到第三名,僅次中信銀與國泰世華銀,未來信用卡發卡策略,一是走高消費族群,即無限卡、白金商務卡,另一方向就是走便利性、小額支付功能,如電子錢包、結合捷運悠遊卡、手機行動刷卡等。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07/9/15
日本國土交通省計畫推展IC卡電子車票亞洲共通規格
日本國土交通省(相當於我國交通部)日前宣佈設立檢討委員會,推展可於亞洲各國通用的IC卡電子車票。今後計畫開發共通規格的讀卡裝置,於2009年度進行實證測試;同時呼籲中國、韓國等參與該項計畫,希望能於2011年正式實用化。不過業界指出,IC卡電子車票以小額付款為主,制定共通規格的效益似乎有待商榷。
目前IC卡電子車票主要有三種規格,而於歐洲、中國、韓國等地普及的技術,事實上已成為業界標準規格。而目前日本市場使用的規格,則有新加坡、印度等地同時採用。
在2007年6月於中國舉行的中日韓觀旅遊部長會議中,達成共同提升旅客便利性的共識。而日本方面則希望透過IC卡電子車票共同規格的推展,踏出第一步。日方指出,若能達成此一目標,將可使海內外的移動更為簡便,進而促進交流。
新成立的檢討委員會,預定於2007年度結束前,制定資料處理方式的共通基準。不過業界人士表示,貨幣、匯率問題、系統導入的成本負擔,以及各國相關法規的差異等,都是有待解決的課題,因而對於該項計畫的效益,抱持保留的態度。
資料來源: PChome 2300科技新聞報 2007/9/14
華岡之狼獲准假釋

美國Sprint推出手機購物服務
電信廠商Sprint Nextel宣佈在美國推出透過手機的購物與比價服務。
Sprint表示,這項購物服務將提供包括美國最大零售商Wal-mart等超過30個零售商店在手機上的購物與比價服務,用戶只須付出資料傳輸費,不需付出其他費用。
使用者項服務時,用戶可透過手機或電腦上網設定密碼、住址,與信用卡資料等便啟動這項服務;此外,這項服務還包括線上客服,或將相關產品資訊轉送給其他用戶等。
Sprint消費者資料應用總監George Ranallo表示,透過這項工具,消費者將可隨時隨地購買產品或者比較每個網路商店的產品價格;該公司也引用市場研究指出,北美地區的手機購物營收將從2008年的5億美元成長至2010的19億美元。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9/14
京東最大豬肉交易平臺開張 交易全程電子追溯
昨日(14日),京東最大的豬肉交易平臺在八里橋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開業並進入試運營。市場負責人稱,該豬肉交易廳在全市首次使用RFID(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俗稱電子標簽)電子理貨技術,建立起完整的豬肉交易電子檔案,一旦發現品質問題可追溯至屠宰場和零售終端。
已有14家豬肉廠入廳交易
此次新建的豬肉交易大廳面積2987平方米,採用封閉式交易場地,可保持豬肉全程恒溫交易。前晚9時,第一輛來自大紅門肉聯廠的供應車開始卸貨。近5小時後,500余頭白條豬被來自市區、通州周邊的批發戶買走。
據通州區政府介紹,此豬肉交易平臺為京東規模最大,日靜態最大交易量2600頭,日動態最大交易量3900頭。目前已有14家豬肉廠家入廳交易。
交易效率提高近一倍
“這裡每頭豬都帶有電子資訊識別碼。”批發市場負責人稱,該豬肉交易大廳在全市首次使用了RFID電子自動理貨技術,免除了原先手工理貨、檢貨的程式,交易效率可提高近一倍。
負責人表示,來自各定點供應商的豬肉從抽檢、驗票開始,便用電子檔案記載下來,豬肉通過電子貨杠稱重、轉到銷售區域。“30多分鐘就能完成100多頭白條豬的轉運。”他說,當供貨車輛集中時,3個理貨臺可同時開放,受理業務。買家可在銷售區內選好豬肉後,記下貨號到結算中心直接刷卡取貨。
由於採用電子理貨技術,市場將建立起完整的豬肉交易電子檔案。市場負責人稱,如果參與交易的豬肉發生品質問題,市場便可根據電子檔案資訊追溯至屠宰場和零售終端,實現豬肉交易全程電子追溯。(記者溫薷)
資料來源: http://big5.xinhuanet.com/ 2007/9/15
遠傳試推手機付費服務 強調與國際接軌
遠傳採用國際行動付費標準手機,與國內外各領域業者、組織共同合作,期望在明年上半年推出能與國際行動付費機制相容使用的遠傳嗶嗶Go手機付費服務。
遠傳電信將推出符合國際標準的手機付費服務嗶嗶Go,該服務預計11月底小規劃試推,明年第二季就將正式商用化。
為了促成這項手機付費計劃能夠順利推展,遠傳找來手機業者Sagem、政府推動單位的經濟部、發卡銀行的台新銀行、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晶片製造商恩智浦半導體(NXP)、手機安全晶片供應商Gemalto、國際NFC應用推廣組織NFC Forum以及GSM協會等國內外各領域業者及組織一同為遠傳的手機付費應用機制催生。新服務11月底前將由200位試用者先期試用,明年第二季就將正式推行。
該計畫為GSM協會為宣導行動付款先導計畫(Pay buy mobile initiatives)的一環,同期推動者還包括與遠傳同屬Conexus電信聯盟的韓國KTF電信。遠傳表示,待明年服務正式上線後,使用者除了可於國內用手機付費外,出國差旅時也能在韓國使用。
與其他電信業者推動的NFC手機付費服務不同的是,遠傳採用由國際組織GSM所制定的單線協定(Single Wire Protocol,SWP)作為手機內SIM卡與NFC晶片間的通訊協定。遠傳副總經理陳立人表示,採用NFC-SWP標準提供的手機付費服務,未來將可以與國際接軌,用戶不僅能在國內使用也能在國外採相同標準推行手機付費機制的國家使用,對消費者而言帶來更大的便利性。
遠傳11月將推動的手機付費試行計劃,是在內建NFC功能的Sagem my700i手機內置入一張已植入台新銀行可支援Visa Wave感應付費信用卡功能的3G USIM卡,讓試用者可以在全台Visa Wave消費店點以手機取代信用卡感應付費,提供3千元以內消費不需簽帳的便利性。而未來也會與7-11 iCash卡相結合,以手機電子錢包消費。手機電池若沒電也能照常使用NFC付款功能。
除了將信用卡安全憑證功能植入手機USIM卡供消費之用外,由於3G USIM卡可儲存的資料較多,因此也能再整合其他晶片功能在USIM卡中,例如加門禁卡、票證卡等。遠傳表示,已和高雄捷運協商成功,未來可以將高雄捷運票證功能整合在NFC手機中。
此外NFC手機也能當作讀取裝置,讀取海報上的RFID標籤下載優惠券等促銷訊息。目前遠傳嗶嗶Go服務參與的購物業者包括7-11、黑松自動販賣機系統、大潤發、愛買及新光三越。
儘管台哥大、中華電信也即將在年底前正式推出NFC手機付費服務,但陳立人認為,目前各家業者所推的計劃並無採用NFC-SWP的國際標準,因此能使用的地區以國內為主,而未來國內NFC手機小額付費機制要能成功邁入商轉化,NFC手機種類不足及相關主管機關的審核將是影響的關鍵因素。
他表示,在迎合NFC-SWP標準的趨勢下,手機業者計劃推出NFC-SWP手機,包括Nokia、Motorola、Samsung與LG明年第二季後市場上就會有較多款的手機上市。當市場上有更多NFC-SWP手機可選擇時,行動付費新應用便容易為消費者接受。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9/14
遠傳加入NFC手機服務戰場
相較競爭者大肆談論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場通訊)服務,沈寂數個月之久的遠傳電信,今(14)日終於端出了NFC服務。
遠傳今日偕7-11、新光三越百貨、大潤發、愛買、高雄捷運等多家業者,推出與台新銀行合作的NFC電子錢包服務。表示在11月底前選出200位遠傳及台新銀行用戶,試用內建單線協議(SWP, Single Wire Protocol)技術的NFC手機Sagem My700 X。明年第二季前則可望正式推向一般消費者市場。屆時將有五款NFC手機供消費者選擇。
「消費者除了可以利用NFC手機刷卡消費,也能拿來當作讀取資料的機制:例如感應海報裡的RFID標籤,即可收到折扣券、促銷訊息等,」遠傳多媒體服務暨事業發展部副總經理陳立人說。
遠傳在先期試驗(pilot run)階段將與韓國電信業者KTF合作。持有遠傳NFC手機的用戶到了韓國,也可以刷卡感應、讀取KTF的服務。消費一樣是列在信用卡帳單上,與電信帳單分開處理。
「理論上來說,到正式推出服務的時候,只要採用同樣系統標準的地區,消費者都能跨國使用NFC服務,」陳立人說。「就像拿著信用卡到國外消費一樣。」
SWP是SIM卡與NFC晶片之間的一種連接標準。目前共存在市場上的還有由NXP(前Philips半導體)推出的雙線協議Dioctl。係由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認可,包括了遠傳、Docomo、O2、NTT等皆為GSMA的會員。遠傳電信預計在明年二月登場的西班牙巴賽隆那3GSM大會上,宣佈GSM手機將全面支援SWP。
NFC則是一種無線訊號只有8吋範圍,傳輸速率為212Kbps的通訊技術。它類似於RFID(非接觸式射頻識別)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標準,與RFID最大的不同是,NFC採用了雙向的識別和連接,能夠用於付費、鑑別與通信等多種功能,其也能允許手機向具有NFC功能的電視無線傳輸數字照片,或者從電腦上下載數字、音樂、文件。
NFC服務正式商轉 等金管會點頭
今年下半年包括了台灣大哥大、中華電信都宣佈與發卡銀行合作,推出NFC電子錢包服務。原因即在於NFC晶片終於在今年得以順利量產。
「和周邊的測試耗時,例如確保NFC裝置可以被正確、和沒電時能夠仍被讀取,」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協理陳長榮在先前的採訪中表示NFC手機在過去兩年遲未量產的原因。
即使NFC晶片已經到位,NFC服務還未撥雲見日。目前各間業者推出的NFC應用,都和遠傳一樣停留在先期試驗的階段。尚無法正式商轉。
陳立人說明主要原因,即在於金管會對於NFC手機的金流程序還有疑義。例如需要確保前者不會被盜用、或者用來洗錢。
「遠傳預計明年第二季前就會明朗化,」陳立人說。
台灣大哥大今日發佈的新聞稿亦指出,該公司在年初已經展開體驗計畫,下一步將直接推出最能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服務及技術,預計在明年、待金融主管機關通過後,即可正式商用化。例如配合高雄捷運正式營運時,推出NFC與交通結合的應用.。
其他的周邊問題則是NFC手機尚未大量生產,這導致NFC手機的價格還過於昂貴。陳立人表示,由於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樂金等手機大廠都已經允諾推出內建SWP技術的NFC手機,因此NFC手機在明年普及並非問題。
資料來源: http://taiwan.cnet.com/ 2007/9/14
RFID技術研發獲肯定 台灣成為微軟BizTalk Server 2006 R2全球發表首站
企業彼此通 營運向前衝 衝出台灣產業新天地
RFID 技術研發獲肯定 台灣成為微軟 BizTalk Server 2006 R2 全球發表首站
中華電信、廣達電腦、長榮大學、德河貿易及台塑石化展示導入成果
台灣微軟今日(11日)宣布推出 Microsoft BizTalk ® Server 2006 R2 ,由於台灣在 RFID 技術發展上的卓越成果,微軟總部特別選擇台灣作為 BizTalk Server 2006 R2 全球發表首站,而這也是台灣微軟公司成立迄今第一次率先全球發表重量級產品,再次凸顯台灣 IT 產業在全世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發表會中也展示中華電信、廣達電腦、長榮大學及德河貿易導入 BizTalk Server 2006 R2 並且應用在 RFID 、 EDI 及 SOA 的豐碩成果。
BizTalk Server 2006 R2 的推出強調微軟具有將 SOA 及 BPM 導入真實系統的能力,透過支援 SOA 、 EDI 、 RFID 的強大功能, BizTalk Server 2006 R2 將協助企業縮短作業流程及降低整體擁有成本,進而提升企業營運競爭優勢。
「台灣在 RFID 應用發展上表現亮眼,而台灣微軟與台灣產、官、學界共同努力所造就在商業及服務業應用領域的多項 RFID 成功案例,引起總部的高度重視,也因此選擇台灣作為 BizTalk Server 2006 R2 全球發表的首站,而這也是微軟公司重大產品發表會有史以來第一次率先在台灣舉行。此外,這次的上市發表獲得國內外共 22 家合作夥伴熱烈支持,亦顯示產業夥伴們對微軟 BizTalk Server 2006 R2 發表的重視程度。」台灣微軟總經理蔡恩全表示:「目前台灣醫療、農漁業、石化及製造業皆有導入 BizTalk Server 2006 R2 的成功案例,我們預估 2007 年 BizTalk Server 在台灣銷售成長率將為去年同期成長 77%! 」
企業彼此通協助全球超過 7000 個企業用戶營運向前衝
「目前全球有超過 7,000 個企業及組織透過微軟的 BizTalk Server 提升其企業靈活性及競爭優勢,而全新推出的 BizTalk Server 2006 R2 將為企業提供更完整的商業流程解決方案。」 微軟策略平台副總經理 Steven Martin 表示 : 「為了成功擴展核心事業,許多企業都希望透過一個有效率的方法連結現有的系統,包含廠商資料、商業流程平台等資料,而微軟的 BizTalk Server 2006 R2 利用串連所有的 IT 應用、平台以及使用者,在傳統的核心架構上,創造更簡易的自動化及管理商業流程,為企業營運帶來的全面革新。」
台灣微軟與產、官、學共同推廣 RFID 技術, 2013 年 RFID 將創造新台幣 700 億產值,打造台灣成為全球 RFID 產業重鎮
台灣微軟積極向總部爭取資源,希望能引進最新的技術與政府一起協助台灣成為亞洲 RFID 技術應用的開創者。因此,微軟技術中心 (Microsoft Technology Center, MTC) 在過去三年,已協助台灣的產業在 RFID 的發展完成許多技術轉移,目前同時與垂直產業及夥伴合作 RFID 的企業化整合服務。
經濟部商業司司長王鉑波表示, 2006 年,政府將 RFID 列為未來五年主要科技策略發展方向,推動 RFID 公領域應用推動計畫,至 2007 年 7 月,已經創造出 8 億元產值,成長率達 15.3% ;未來三年政府將投入 36 億元,預估至 2013 年台灣的 RFID 產值將可達新台幣 700 億元,並造就一家以上的國際及應用系統公司,和兩項以上全球市占率前五大的 RFID 產品或服務,讓台灣成為全球 RFID 產業重鎮。
中華電信、廣達電腦、長榮大學、德河貿易及台塑石化以 BizTalk Server 2006 R2 提昇營運優勢
中華電信部分 既有的供裝系統已是架構於微軟平台之上,整合於微軟全新 SOA 技術平台有效減少重新開發系統的時間與成本,協助中華電信快速因應轉型挑戰並開發新一代營運系統 NGOSS 。中華電信研究所網路維運技術研究室主 任林榮賜 博士 表示 : 「 中華電信在電信管理論壇美國年度大會所展示的『供裝調訂觸媒計畫』,採用了微軟公司新一代 BizTalk Server 相關軟體。微軟公司的 SOA 基礎平台可縮短系統重新開發的時間,也讓開發者保有足夠彈性來進行客製化與加值的工作。搭配中華電信在電信營運領域所累積的人才專長與實務經驗,中華電信將以最少的成本與時間,因應轉型挑戰並開發新一代營運支援系統。 」
廣達電腦為因應商業流程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的劇烈變化且 期望在 2007 年 達到三成營收來自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目標,著手進行企業商業流程的改造,引進功能強大的 IT 整合工具 BizTalk Server 2006 R2 ,取代過去以人力開發及調整資訊系統的作法,藉此爭取最佳的時間優勢並創造成本效益 。 廣達電腦資訊部協理方天戟表示:「整合單一管理工具的強大能力、商業應用程式配接器與商業流程設計師等新增開發工具、專業分工的商業流程監控,以及最低的整體擁有成本( TCO ),可說是 BizTalk Server 2006 R2 的領先優勢,也是我們選擇 BizTalk Server 2006 R2 做為整合工具的主因。 」
長榮大學則是國內第一所取得 EPC Solution Provider 會員資格的大專院校,為配合相關單位充份掌握疫苗資源,參與疫苗追蹤管理計畫,利用 Microsoft BizTalk Server 2006 R2 RFID 應用程式開發平台,將 RFID 應用於疫苗供應鏈,從製造、物流配送、儲存、施打接種以及國際編碼資料庫管理,讓疫苗追蹤更有效率,全民健康更有保障。長榮大學 RFID 研究中心主任張晴翔博士表示 : 「臺灣是全球將 RFID 應用於疫苗管理追蹤的首例,應用範圍也最廣。透過 Microsoft BizTalk Server 2006 R2 RFID 平台,我們可以精準控管疫苗的生命週期,還能利用資料庫充份掌握疫苗資源進行調度,協助公部門採取適當防疫措施,為民眾帶來安心及安全的健康生活。」
此外,由德河提出的「活體水產 U 化運籌系統建置計畫」去年底獲選為經濟部技術處業界科專的示範性資訊應用開發計畫。領先全球率先以 Microsoft BizTalk Server 2006 R2 RFID 技術建立活魚產銷履歷,成功確保巿場的信賴與消費大眾的健康。這套計畫以 Microsoft BizTalk Server 2006 R2 RFID 解決方案為基礎,透過微軟技術中心( MTC )與資策會南部創新應用中心的協助,領先全球首度將 RFID 技術應用於活體水產。德河貿易執行長吳智謀表示:「台灣的農漁業現正面臨轉型期,勢必要朝向精緻化發展,以因應大眾對食材衛生與飲食健康的重視。因此,以科技化的方式建立創新且安心的食材供應鏈將會是未來的趨勢。」
台塑石化亦預定今年底全面在生產單位推行 PDA 巡檢系統,以電子化取代過去紙本抄表再做匯整的舊式作法。而 Microsoft BizTalk Server 2006 R2 的 RFID 技術平台正是這套系統成功運轉的基礎。台塑石化生產廠的現場機台全部配備 RFID 標籤,即時地將運轉數據回傳給控制機房,而現場作業人員也會同時以 PDA 進行抄表,記錄機台的運轉數據,這兩種來源的資料經過相互比對與重複檢查,就成為確保機台合理運轉的寶貴資訊,更重要的是,現場主管能以最即時完整的資訊,以最快速度做出品質最好的決策。
撰稿:Microsoft/台灣微軟
發佈日期:2007/9/12
2007年9月15日 星期六
Robot技術布魯克斯笑傲業界
於2005年合併宏泠科技公司(Helix)的布魯克斯自動化公司(Br ooks),來台已有十年之久,為美國Nasdaq上市公司Brooks Automa tion, Inc.(Nasdaq: BRKS)投資在台設立,以提供優良的品質與服務予臺灣地區的客戶群,著重在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其自動化設備之設計,銷售及諮詢顧問業務,電腦軟體之分析、規劃、設計、研究開發及技術諮詢顧問業務,並以專業的技術提供OEM客戶標準化的製程機台,以加速其產品上市的時間及最佳的服務品質。
真空產品維修 顧客青睞
布魯克斯自動化公司總經理吳書榮(右圖左,楊智強攝)表示,B rooks主要產品為機台自動化(Tool Automation)─機械手臂(Rob ot)、機台平台 (Platform)、12吋晶圓載入機(Loadport)、對準線和定標(Alignment & calibration);工廠自動化(Factory Automation)─光罩自動化機台(Litho automation)、8吋晶圓載入機(SMIF)、射頻辨識系統(RFID);真空產品(Vacuum System )─CTI幫浦真空器(CTI Cryo Pumps)、GP真空感測器(GP Vacuu m Gauge)等多樣產品。主力的機台自動化產品包括真空和大氣Robo t、工具平台和模組、裝載模組、設備前端模組和超乾淨的環境為隔絕處理設備,在各廠商一窩蜂投入Robot這塊市場,重心多放在大氣 Robot,而布魯克斯目前的核心技術已能提供製造商最先進和最可靠的真空Robot及大氣Robot,為目前少數擁有此項技術的公司,品質及技術更無人能出其右,相當受到市場上的歡迎。在真空產品維修服務上,已深耕近8年且獲得業界青睞的Helix服務團隊,在與Brooks合併後,將工廠遷移至全新台元科學園區,以嶄新、擴大且有效率的全新 Pump & Robot維修工廠,提供一流的服務。
Brooks目前在台灣地區自動化設備暨真空設備的市場仍居領導地位,OEM客戶群包括知名機台設備廠商,如APPILIED MATERIALS、Vari an、LAM等;台灣客戶群,如台積電、聯電、力晶半導體、華亞科技、茂德、華邦電子等國內知名半導體大廠,其產品深受國內外大廠所認同。
總座吳書榮 經歷豐富
於英國深造的吳書榮,在英國半導體界待有十多年,在這業界更是擁有三十年的經歷,以此傲人之背景,打造布魯克斯在台灣的營業額不斷攀升,以公司七十五位員工來看,各擅其職,選擇最適合的工作崗位,留住其專業人才。台灣為布魯克斯相當重視的地區,在12吋晶圓開創半導體產業嶄新世代,吳書榮未以目前現狀為滿足,持續擴充廠房及人員,相信以公司的專業技術團隊所提供的先進與整合式的產品,配合在地化、及時性的服務品質,將可成為客戶心目中值得信任的長期夥伴。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SEMICON TAIWAN2007半導體設備材料展4版機器人篇 2007/9/13
台積RFID代工 開花結果
台積電無線射頻辨識晶片(RFID)代工布局有成,重要客戶英頻捷(Impinj)昨(13)日晚間指出,以台積電65奈米(nm)製程設計的邏輯非揮發性記憶體已取得測試晶片,英頻捷預計10月開始出貨。
英頻捷副總暨智財權產品總經理莫瑞爾(Larry Morrell )表示,英頻捷希望與台積電共同提供客戶有關記憶體電路塊的IP設計,共同爭取RFID市場。
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昨晚開盤不受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挫影響,小漲0.61%,每單位報價9.91美元,有機會重新挑戰10美元價位。
英頻捷與德州儀器、美國國家半導體、新帝科技等半導體整合元件大廠,都簽有技術授權協定,自2003年來,英頻捷開發的非揮發性記憶體出貨已超過6億顆。
業界指出,目前用於無線射頻晶片的代工製程多為0.18微米,採用最先進的65奈米還不多見,此次與台積電跨大步合作進展到65奈米製程,預料可促使無線射頻晶片價格更加商業化,擴大市場應用,有助台積電第四季的接單。
英頻捷與永豐餘轉投資的永奕科技簽有合作協定,永奕負責代理英頻捷RFID的讀取器,台積電成為英頻捷的主要代工廠後,可望加速國內RFID產業鏈成型。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9/14
手機信用卡 4銀行搶攻


遠傳首推國際標準NFC服務 估2009年開始普及
遠傳電信(4904)今天發表近端無線通訊技術 (NFC)服務,也是台灣率先採用GSMA國際標準NFC技術的業者,同時全面整合手機SIM卡和台新銀行信用卡,還有門禁卡、會員卡和交通票證等功能,預計明年初正式推出「遠傳嗶嗶Go」服務,看好2009年NFC服務將開始普及。
NFC技術可以擴大行動生活應用範圍,是台灣電信業今年最熱門的新加值應用服務,繼中華電信 (2412)和台灣大哥大 (3045)啟動NFC服務試用計畫,威寶電信(3157)也推出自行研發的NFC威通卡,遠傳今天發表的NFC 服務則是台灣率先採用GSMA國際標準NFC技術的業者。
GSMA是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目前共有逾700 家行動電信業者參與,擁有超過20億用戶,今年11月在澳門召開年會時,GSMA將正式頒布NFC技術標準。遠傳除了是GSMA「行動支付先導計畫」會員,遠傳總經理楊麟昇也表示,採用GSMA國際標準,是讓台灣的電信業與全球市場接軌,未來用戶手機漫遊國外時,等於帶了一張信用卡在身上,仍可使用NFC服務。
遠傳NFC服務,在一張3G SIM卡上,結合台新銀行信用卡,同時也與7-11、新光三越百貨、黑松、大潤發、愛買、和高雄捷運合作,應用範圍遍及食衣住行,今年11 月底前邀請200位消費者參與消費者應用計劃,並在明年年初正式推出「遠傳嗶嗶Go」服務,預計明年上半年還將推出Sargem等國際大廠的NFC手機。
楊麟昇表示,引進NFC應用服務的商家,不但可加速客戶交易時間、縮短排隊隊伍、還能運用資料庫管理,提供多重行銷方案,將促銷活動與活動邀約精準地傳送給目標對象,吸引客戶回流和提高客戶忠誠度。他也看好,2009年NFC服務將開始普及。
遠傳嗶嗶Go服務上路後,未來遠傳也會再擴大合作廠商,包括台北捷運公司、遠東集團旗下的遠東銀行、遠東百貨和SOGO百貨等。
資料來源: http://tw.stock.yahoo.com/ 2007/9/14
2007年9月14日 星期五
Infineon連續第十年是全球智慧卡IC最大供應商
根據EE Times Europe報導,Frost & Sullivan Study指出,Infineon連續第十年是全球智慧卡IC最大供應商。智慧卡晶片市場2006年的產值為19億美元,Infineon佔有其中29.1%;其次為Samsung,佔有15.5%,再其次依序為NXP (14.3%)、Atmel (13.0%)、Renesas (12.5%)、STMicroelectronics(6.9%)。其他業者僅佔很小一部分,8.7%。Infineon也是保全微控制器市場最大的供應商,這個市場2006年出貨30億6,000萬,Infineon佔有其中27.6%,8億4,400萬。另外,Infineon宣佈該公司贏得美國一項病患醫療卡計畫的晶片業務;這個計畫是由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與Elmhurst Hospital Center聯手推展,將採用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透過智慧卡技術來改善管理效能。
這個方案計畫在2年內對120萬個Patient Health Smart Cards配備高度保全的控制晶片。在這個方案之下,紐約地區45個醫療機構將連成一個網路,這個計畫預定在2007年底展開測試。Infineon認為這項計畫將對美國整體醫療產業產生重大的影響,可能會激起醫藥產業展開類似的智慧卡方案。這種智慧卡可儲存諸如病患的名字、性別、聯絡資訊與病歷等資訊。其實在歐洲與亞洲有一些國家已在展開類似的方案,包括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印度等。德國預定在2009年度對全體國民實施電子醫療卡。
資料來源: PChome 2300科技新聞報
富士通在滑鼠上加入手腕靜脈掃描功能
在第一次登入系統前先輸入一次使用者密碼並掃描兩次手腕靜脈資訊存檔,往後使用同一部PC時在滑鼠上掃描手腕靜脈即可登入系統。
富士通與子公司富士通FronTech週二(9/11)推出全球第一款內建手腕靜脈掃描裝置的滑鼠與PC登入套件,主要以法人企業為銷售對象。
將登入套件安裝在PC中並接上此款滑鼠,使用者登入時PC即可不倚賴認證伺服器自行處理認證。而後遵照畫面指示,在第一次登入系統前先輸入一次使用者密碼並掃描兩次手腕靜脈資訊存檔,往後使用同一部PC時在滑鼠上掃描手腕靜脈即可登入系統。
富士通表示,手腕靜脈認證可應用於程式、桌面鎖定等功能,螢幕保護程式或加密檔案密碼也能如法炮製,靠手腕靜脈認證免除PC上各種繁複的密碼輸入程序。未來還要致力於研發更小型的靜脈感應偵測器與專用OS,粗估將投入20億日圓研發經費在整體靜脈認證事業上。
此款滑鼠採用富士通研發的PalmSecure手腕靜脈認證技術,認證時間約1.5秒,預計正式發售日期為10月上旬,售價約在3萬日圓以內。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9/13
EeePC年底前內建miCARD
行動上網聯盟(OMI)昨發表5年推動成果,行動終端組今年順利催生小型智慧卡miCARD標準,提高台系微型儲存裝置廠商自有規格掌握度,華碩(2357)也已計劃在年底前EeePC內建miCARD微型儲存裝置。
目前工研院正積極爭取國際手機大廠開發手機,大會表示,由於WiMAX及3G頻寬更大,對未來數位行動上網服務推動可望增添助力。
3G有利行動上網普及
為推廣數位行動上網,工研院及資策會結合業界力量共同推廣行動條碼、進端行動交易(NFC)、行動小型記憶卡介面、數位廣播及行動音樂購票等服務,昨天的成果發表會中,行動終端組、商務安全組、創新應用組、數位內容組分別展示新應用。
其中行動終端組近期才推動miCARD成為國際小型儲存裝置標準,目前正積極爭取國際手機廠採納內建在手機裝置中。
華碩是該行動終端組業界代表,推動召集人為技術長吳欽智,大會表示,除華碩手機也參與miCARD儲存裝置相容性測試,目前也已確定今年底前,將上市的EeePC中可望內建miCARD快閃記憶體,作為擴充記憶體管道。
另外,會場展示一系列支援RFID功能的進端行動交易(NFC)裝置,包括NOKIA手機6131內建悠遊卡RFID,可取代悠遊卡在進出捷運刷卡扣錢,大會表示,目前日本筆記型電腦大廠已推出內建NFC功能產品,不過還不普及,未來歐美市場也可望逐漸出現NFC筆記型電腦或手持裝置。
資料來源: Appledaily 2007/9/13
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
3種企業應用 集結網友智慧
創新的源頭在哪裡?是公司的研究發展部門?是智庫與顧問團?還是市調公司?當下,最創新的企業都尋求顧客的意見。群眾的智慧如果能為企業所用,將成為企業最大的創意實驗室。
企業應用1 樂高玩具 讓消費者幫你設計暢銷商品
世界第六大的丹麥玩具製造商樂高(Lego),讓顧客可以在網路上設計自己的樂高積木,並擇優量產。樂高免費提供軟體,讓使用者在電腦上設計出立體玩具,並將優秀設計商品化,還在外包裝上載明顧客的姓名,設計者還能獲得部份收入。
另外,1997年樂高推出新產品腦力風暴(Mindstorms),使用者可以組裝出自己喜愛的機器人。該機器人軟體隨後被駭客玩家入侵,並研發出各種不同的機器人,樂高不但沒有控告玩家侵犯智財權,反而將擴大成為整個腦力風暴社群,進而開發出腦力風暴第二代(Mindstorms NXT)。
企業應用2 WikiHow 讓使用者貢獻「秘技」,再從廣告獲利
WikiHow是利用維基技術架設的商業網站,讓使用者自行編寫任何事情的實做手冊。目前已有2萬3千篇文章,並包含六種語言版本。從如何寫一首歌、如何和占有慾強的男友分手到如何煮味噌湯等。
網站仰賴使用者提供內容,包含撰寫、編輯、維護,使用者使用網站所有資源也都是免費的,從廣告而來的營收已經讓這家公司獲利。
WikiHow只是眾多仰賴使用者流量的Web 2.0網站之一,Web 2.0時代以使用者創造內容為號召,只要你願意看廣告,一切都是免費的。不向使用者收費,轉而向廣告主出售流量,是典型的新企業商業模式。至今,連個人部落格都能夠仰賴關鍵字廣告,獲得不輸商業網站的營收。
企業應用3 巴哈姆特 遊戲社群網站邀請玩家測試除錯
一家企業怎麼知道消費者喜歡或不喜歡某樣商品?最常見的方法是透過廣告公司的市場調查,但現在你可以讓消費者直接告訴你。最常見的例子發生在網路遊戲,網路遊戲發行前會經過封測(只給限定人士的封閉測試)、公測(限定時間給消費者的公開測試),然後正式開放三個階段。透過少數核心玩家的封測或大量遊戲玩家的公測,遊戲公司便可以在正式發行前針對遊戲除錯。
過去遊戲公司需要聘請專門的焦點團體來試玩遊戲,現在企業只要透過垂直型遊戲社群網站,就可以輕鬆找到它的市場標的。在台灣,第一大遊戲網站巴哈姆特可以在3天內發完10萬個遊戲帳號,並且完全瞄準遊戲市場。
資料來源: PCHome 數位時代電子報 2007/9/12
2007年9月12日 星期三
中保搶進遠距照護,拓展市場
中保(9917)繼日前宣布將於第三季末、第四季初將既有客戶用以傳輸保全訊息的中華電信專線,更新為Giga ADSL後,又於今年積極搶進遠距照護市場,以拉近與家庭保戶的距離,中保衝刺家庭保戶,提升業績的企圖心,明顯可見。
中保日前揭露今年業績,前八月集團合併營收七.五四億元,前八月合併營收五九.九七億元。中興保全自結八月稅前盈餘一.九六億元,前八月稅前盈餘一四.六六億元,每股稅前盈餘三.三元,獲利表現大致與去年相當,惟成長力道趨緩。有鑑於產業外移嚴重,中保近幾年積極瞄準原本戶數較少的家庭保戶,希望為公司挹注更大的成長動能。
著眼於此,中保於今年成立了健康照護處,並於今年內搶下二個政府補助專案,其中一個是經濟部的U-CARE旗艦計畫,順利拿到三千萬元的補助款,另一個補助專案則來自於衛生署「遠距照護試辦計畫」該案也拿到二千多萬元的補助款,中保健康照護處處長黃明裕指出,雖然今年遠距照護仍在試辦階段,不過,靠著新接的二個專案,正好可用以累積足夠的經驗,面對即將引爆的遠距照護三年五百億元的市場商機,中保有信心地表示,明年中保應該就可以推出可以挹注營收的商業模式,連帶也靠著新服務項目的加持,可以進一步拉近保全與家庭的距離。
事實上,國內第一大保全公司中保,市佔率初估為五七%,近幾年客戶仍維持淨成長態勢,中保表示,近期客戶數已增加至十萬六千人,其中不少是來自家庭保戶的挹注。
資料來源: http://tw.stock.yahoo.com/ 2007/9/12
正隆RFID傑出表現 榮獲產業科技發展獎
正隆(1904)榮獲經濟部第15屆產業科技發展獎的「優等創新企業獎」,今天下午將接受陳水扁總統表揚和行政院長張俊雄頒獎肯定,由正隆研發處李光裕協理代表接受榮耀,為正隆在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技術專業領域上的表現再添佳績。
經濟部舉辦的「產業科技發展獎」是為獎勵國內企業積極投入產業科技創新所設立,素有「科技界奧斯卡獎」之稱,分為企業獎、個人成就獎二大部分,企業獎部分再細分卓越創新成就獎、傑出創新企業獎與優等創新企業獎,至今已邁入第15屆,累計超過800家企業參與角逐、235家企業與25位個人獲得表揚。
今年「經濟部產業科技發展獎」最大特色是以「深耕台灣」、「創新價值」及「產業貢獻」為評選主軸,企業獎項共有80家以上企業參與,共計19家企業獲獎。
正隆以既有核心技術延伸將紙箱與RFID結合,開發完成世界領先的RFID紙箱設計測試服務平台,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競爭優勢,成功將正隆由OEM轉型為ODM服務業的創新理念,經過書面審查、實地查證及決審等嚴格評選作業脫穎而出,榮獲「優等創新企業獎」。
正隆自西元2003年底成立小組廣泛蒐集RFID資料,2004年與工業技術研究院產學合作且於2005年共同向EPCglobal世界標準組織申請認證並通過,設立亞洲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通過認證的RFID應用驗測中心。
由於RFID市場尚未普及,RFID相關業務對正隆營收貢獻有限,但正隆在RFID研發創新的努力,已備受矚目,獲得「經濟部產業科技發展獎」的「優等創新企業獎」肯定,更是繼日前取得TAF(全國認證基金會)國家實驗室驗證後,再度獲得主管機關高度肯定。
資料來源: http://tw.stock.yahoo.com/ 2007/9/12
微軟Biztalk推新版 加速RFID應用開發
微軟推出新版商業流程管理軟體Biztalk Server 2006 R2,新增RFID基礎架構,有助於加速RFID相關應用的開發。
微軟9/11發表新版BPM軟體Biztalk Server 2006 R2,強調新增RFID平台,提供RFID軟體開發套件、應用程式處理引擎以及應用程式開發介面等,協助企業應用新版Biztalk進行RFID應用開發,不再如過去必須仰賴ISV,或另外購買RFID相關應用,便可把RFID技術融入企業的營運流程中。
除了新增RFID技術,微軟亦同時發表了用來協助建構SOA的ESB Guidance,包括參考指南與所需工具。此外,協助企業讓Biztalk可與其他廠商應用(如SAP、Siebel、Oracle資料庫)等連接的轉接器套件(Microsoft Biztalk Adaptor Pack)之社群評估版(CTP)亦都一併釋出。
微軟之所以選擇將RFID列為Biztalk版本更新的重點,微軟台灣區總經理蔡恩全表示,在於RFID在製造業的供應鏈管理中愈來愈被重視,在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將RFID技術納入已被企業廣泛用來進行資料交換的Biztalk產品中,有助於幫助企業快速建置RFID應用、提升競爭力。
台灣是Biztalk Server 2006 R2全球巡迴發表的第一站,蔡恩全表示,這是台灣微軟自1989年成立以來,第一次把首場產品發表會選在台灣舉辦。他認為,總部選擇先在台灣發表的原因,為本地RFID應用發展快速,因而引起總部注意。
RFID(無線射頻辨識)是一種利用電腦晶片標籤與無線通訊技術,來進行近距離資產管理的技術,已被應用在流通、倉儲乃至零售業者,並被政府列為未來五年主要科技策略發展方向之一。經濟部商業司司長王鉑波便表示,目前國內RFID相關年產值已達8億元,未來三年政府還將投入36億元進行推廣,他並預測,2013年台灣的RFID相關產值可望三級跳,達到700億元,並培育出國際級的廠商。
蔡恩全表示,微軟將在台灣發展RFID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提供成本較低,並已內建至Biztalk的RFID解決方案,他認為將有效吸引企業採用,甚至訂下2007年Biztalk銷售將成長77%的目標。
除了唱高調,微軟在新版Biztalk發表會上亦找來中華電信、廣達電腦、長榮大學、台塑石化及德河貿易等企業,展示初步導入成果。其中廣達與中華電是採用Biztalk進行商業流程管理與SOA應用,另三家則都是採用該軟體進行RFID應用開發與實作。
IBM早在去年便於WebSphere產品線中推出RFID Information Center軟體。蔡恩全認為,微軟Biztalk更能幫助企業節省開發RFID應用所需耗費的時間與人力等成本,但對於Biztalk新增RFID平台究竟可為企業節省多少開發成本,微軟則未提出具體估算數字。
資料來源: Taiwan.CNET.com 2007/9/11
台灣RFID產業 微軟甲意
微軟9/11在台發表新版伺服器軟體BizTalk Sever 2006 R2,這是微軟首度選在台灣發表全球產品。台灣微軟總經理蔡恩全表示,新版BizTalk強調RFID功能,台灣RFID產業發展迅速,成為微軟全球產品發表首站,預估今年銷售成長率將較去年成長77%。
經濟部商業司長王鉑波表示,政府去年將RFID列為五年主要科技策略發展方向,至今年7月已創造8億元產值、成長率達15.3%;未來三年將再投入36億元,預估到2013年,我國RFID產值將可達到700億元。
微軟策略平台副總經理Steven Martin表示,BizTalk Server 2006 R2具有將SOA及BPM導入真實系統的能力,可協助企業縮短作業流程及降低整體擁有成本。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9/12
NEC SOFT推出能判斷性別/年齡層的辨識系統
這套系統可以連續365天24小時記錄過往行人資訊,做為顧客分析的行銷輔助工具。
NEC SOFT推出一套可即時從人類臉部判斷其性別與年齡層的系統FieldAnalyst,藉由固定式攝影機與系統結合,能改變以往必須派駐調查人員在特殊地點才能進行的資料統計調查方式。
這套系統可以連續365天24小時記錄過往行人資訊,分析數據時可以日、週、固定天數、月為單位來比較各種不同分類取得的資訊;同時它會依照事先設定好的客觀基準持續判斷,可排除人為統計客觀基準不同造成的數據差異問題;另外也能經由網路連線與其他地點的FieldAnalyst比較資訊。
NEC SOFT表示,FieldAnalyst是專門用來進行顧客分析的行銷輔助工具,只會進行判斷與收集數據的動作,並不會記錄顧客臉部圖像,因此沒有觸犯個人資料保護法或肖像權等法律問題,企業也能進一步利用這套系統與本身的會員卡資料庫、POS資訊等組合進行深度分析。
FieldAnalyst將在9/12於東京BIG SIGHT舉行的自動辨識綜合大展中展出,每套授權價格200萬日圓,NEC SOFT表示今後3年內的銷售目標為3億日圓。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9/11
微軟新版BizTalk Server新增RFID平台
台灣微軟總經理蔡恩全表示,由於台灣在RFID應用發展上表現突出,已有多項成功案例,因此引起微軟總部重視,而選擇台灣做為全球發表會的首站。
台灣微軟今天正式發表整合伺服器產品BizTalk Server 2006 R2,並在其中整合了全新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應用平台。BizTalk Server 2006 R2這次選擇台灣做為全球發表的首站,並展示三個台灣本地成功案例。
微軟這次在新版BizTalk Server中強力主打的新功能就是RFID平台應用,台灣微軟總經理蔡恩全表示,由於台灣在RFID應用發展上表現突出,已有多項成功案例,因此引起微軟總部重視,而選擇台灣做為全球發表會的首站。今天包括中華電信、廣達電腦、長榮大學等應用成功案例,都有代表出席發表會替BizTalk Server 2006 R2站台。
BizTalk Server可以提供企業整合內部商業流程,在新版本中加強資料交換機制,提供原生EDI與AS2等通訊協定支援。另外也進一步整合微軟的開發架構,包括WCF、WWF,也對2007 Office System及後端資料庫做整合。
BizTalk Server 2006版本就已改善流程引擎、簡化安裝及部署程序等功能,這次的新版本則提供更多配接器(Adapter)。微軟策略平台副總經理Steven Martin表示,企業希望透過有效率的方法連結現有的系統,包括廠商資料、商業流程平台等。而BizTalk Server 2006 R2可以串聯IT應用、平台及使用者,提供企業自動化及管理商業流程。
Steven Martin表示,BizTalk Server將所有RFID的工具、平台、應用程序介面(API)等都整合起來。整合了所有類型的RFID設備,包括目前以及下一代的RFID設備、感應器(Sensors)以及EPC(電子產品編碼)讀取器,在Windows平台上整合為即插即用模式。
BizTalk Server通常用在商業流程整合和訊息交換,而現在應用開發商可以在BizTalk Server 2006 R2中使用相同的模式來處理RFID技術。由於BizTalk Server建構在 .NET,因此開發者要建構一個RFID應用軟體可以完全透過 .NET基礎架構,不需要從底層做起。
德河貿易公司為應用BizTalk Server 2006 R2 RFID技術的成功案例之一。德河擁有東南亞最大的活魚儲運中心,並將RFID應用在活魚產銷履歷。他們串聯上、中、下游供應鏈,替每一條活魚建立產銷履歷資訊,例如魚種、飼養地、檢驗狀況等等。將這些資訊存入RFID標籤後在打進魚鰓中,餐廳就可在烹調活魚時列印標籤,提供消費者完整飲食資訊。
今天出席發表會的經濟部商業司司長王鉑波表示,今年政府在RFID上就投入了七至八億元,從去年開始到今年七月為止,共達到八億元產值。政府也積極推動RFID應用,目前正推動所有大專院校將學生證結合RFID技術,可以一卡出入圖書館、小額付款、做為宿舍門禁卡等等。王鉑波也說,政府將在未來三年投入36億元,預估到2013年,台灣RFID產值將可達到700億元。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9/11
工研院將無線UWB技術用於人體生理監測
UWB除了用於快速傳輸資料外,如同早期開發的目標在於偵測應用上,工研院在提昇UWB偵測的精準度後,已計劃和醫療儀器業者合作用於人體生理狀態監測系統上。
工研院與故宮合作,在奧地利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上利用無線超寬頻(Ultra Wide Band,UWB)感應技術於人體呼吸測量上,展示藉由人體呼吸頻率與深淺控制書法臨帖時的書寫速度與筆墨濃淡的藝術應用,彰顯無線感應技術運用於人體生理感測的可行性,未來可進一步運用於醫療保健、保全與防撞機制、定位系統等領域上。
工研院的UWB無線感測技術是利用無線頻譜至少500MHz以上的寬頻UWB技術,以類似雷達感測運用的都普勒效應,以電波射出與折射後接收的方式,感測物體的微小位移狀況,在準確度提昇後已可應用於人體生理如心跳、呼吸與脈博等參數的偵測。有效感測範圍為2公尺以內,可提供和傳統方式相比達99%左右的測量準確度。
工研院量測中心UWB計劃總主持人陶德和表示,目前這項技術已進入成熟商轉期,工研院也與醫療儀器、汽車電子等產業協商技術合作事宜,特別是在醫療感測應用上,UWB感測器擺脫了傳統使用的感測器需黏貼或植入病人身上所帶來的不舒服,由於UWB並沒有特定的主頻段,因此不易受到其它使用單一頻率的無線射頻技術干擾,加上電磁波小於手機的百萬分之一特性,因此適合用於長時間偵測病人呼吸、心跳等生理狀況的醫療監測上。
由於新技術已能夠準確測量人體四肢脈博跳動情形,因此工研院也已與業者合作將新技術應用於動脈血管硬化的監測儀器上,目前已進入臨床實驗階段;展望未來,工研院希望能夠提昇測試位移的準確度,陶德和表示,舉凡人體內細微的震動如血管內血液的流動、心藏的跳動,若配合3D顯像技術,可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上更準確的醫療資訊。
目前UWB的應用,在電腦上主要利用其寬頻的特性傳輸數據資料,在10公尺的範圍內,可以提供高達每秒480Mb的傳輸速度,目前國外少數筆電上已內建該項技術;同時,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也計劃在下一版本的藍牙中整合UWB的高速傳輸優點。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9/11
微小化與行動化是基本 5項趨勢打造新明星商品
如何打造明星商品?實際上,趨勢沒那麼難捉摸,但對IT商品來說,「微小化」和「行動化」只是基本。在21世紀,商品必須掌握的是,越界、美學、奢華、無人藍海與綠色概念這5個趨勢。
活在當代,得工作上班,但是卻沒有「趨勢焦慮症」的人應該不多。大家都怕競爭落敗,怕被時代給淘汰。順趨勢者生,逆趨勢者亡,也是多數人都認同的道理。
媒體、顧問、學者專家、以及有商品要賣的人,天天都告訴我們各式各樣的「最新趨勢」,樣樣趨勢都追逐,會讓我們疲於奔命。
「趕上時代的趨勢」其實有兩種方法,其一當然是死命追趕所有最新趨勢,其二是「轉念」認識到趨勢其實沒那麼多,沒變那麼快。可怪的是,九成九的人用的都是第一種方法。
實際上,趨勢沒那麼難以捉摸。會天天改變的,不是趨勢,永遠不變的,也不是趨勢。天天改變的,只是現象,永遠不變的,那就是真理或定理了。
我們要了解的趨勢,是在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我們企業運作的趨勢。 二十一世紀以降,我們認為產品創新最重要的五個趨勢是:尋求美感經驗的商品設計,高附加價值的奢華體驗,開拓全新市場的藍海策略,拼貼重組既有產品功能的越界融合,以及與地球和解共生的綠色概念。
1. 越界融合 拼貼重組既有產品功能
科技產品各種功能的混搭拼貼,是幾種趨勢交互作用下的結果。產品要小又便於攜帶,最直接的方式當然是在一項裝備上就同時具備幾種功能;當產業的技術創新已到某個瓶頸,或是功能與效能的推升已達到一定極限,跨界找尋不同的附加功能,也就成為最簡單而有效的方式;資訊與內容的數位匯流,同樣也在驅策資訊硬體的綜效性整合。
手錶可以內含手機、體溫計或是看電視;電視遊樂器可以上網、看DVD、乃至做運動;電視機機上盒則可以上網、打電話或是預錄電視節目。衛星導航系統大廠Garmin則是非常有創意地想到,除了開車、騎機車和走路需要路徑索引,還有快速崛起中的運動休閒單車,也是值得開發的領域。Garmin的Garmin Edge 305單車專用多功能GPS,既向外也向內越界整合,可以偵測索引你騎車時的內在狀態,包括心跳、速度、距離、爬坡下坡角度、以及踩踏速度等。
2. 設計美學 訴諸消費者的美感經驗
科技產品的功能愈來愈相像,性能的差距愈來愈有限,幾乎所有的手機都能具備照相、PDA、MP3或是上網的功能,高畫素、收訊清晰、操作簡便也不再是能讓人驚豔的性能提升,品牌與設計,成為商品得以從眾多同類型商品中被辨識出來的最有效方式。
但是要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建立品牌的認同緩慢而艱辛,設計卻是直接觸動他們的感官,勾引他們的慾望。
蘋果的iMac電腦,靠果凍機殼克服了產業標準上的劣勢;iPod靠純淨白,抵擋了各種手持設備對於音樂播放器市場的節節進逼;毫無手機設計製造經驗的蘋果,則是光靠人們對蘋果的想像與期待,就預售了上百萬支的iPhone。
3. 奢華想像 歷史與尊貴組合高附加價值
奢侈品賣兩種人:有錢人,和對有錢有所想望的人。 根據美林證券與凱捷顧問公司(Capgemini)所做的全球百萬富豪調查,全球資產百萬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數,光是去年就增加了七十二.八萬人,總人數達九百五十萬人,台灣則是增加了六千名左右的百萬美元富豪。全球富豪人數暴增,讓頂級豪宅、跑車、遊艇、香檳的訂單年年呈現供不應求的景況。
全台灣數千人為一個五百元的Anya Hindmarch名牌環保袋徹夜排隊,一把上萬元的菲力普史塔克(Philippe Starck)Louis Ghost塑料椅,普及到可以上雅虎奇摩購物採購,說明了不那麼有錢的人,也有他們對於奢華的想像。
對於毛利率在保三、保四間掙扎的台灣電子代工業來說,時尚精品產業宛如在天堂。全球最知名的LVMH集團在過去五年的平均產品毛利率為六四.四五%,整個時尚精品產業的平均毛利率也有四一.五四%的水準。
然而奢華產業所獨占的歷史記憶與想像、所擅長的尊貴認同塑造、所具備的獨特品味嗅覺,終究不是科技產業能夠輕易複製、快速模仿的。所以華碩要推智慧型手機和賓士合作,宏要賣高單價筆記型電腦得掛上法拉利的招牌,韓國的LG則是找上Prada一起賣PDA手機。
4. 新藍海 開拓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
藍海策略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就如同該書副標題所說的: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但是藍海策略的知易行難也正在於此—藍海何在不易尋。藍海策略為何不易尋?因為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幾乎所有的產品市場擁擠不堪,完全無法模仿或超越的技術或是規模障礙也幾乎不存在。
藍海策略的作者強調,藍海策略的重點在於「價值創新」(value innovation),是價值的重塑和創造,而不偏執於技術創新或是突破性科技,發展嶄新未開發的市場空間。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所提出來的「一個小孩一台電腦」計畫(One Laptop Per Child, OLPC),在我們看來便是一項勇敢的創新嘗試。這個計畫與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府合作,以中國鄉村、印度、巴西、墨西哥等新興市場為目標,希望讓經濟落後國家的學童人人有電腦可用,降低全球資訊應用的落差。
這項計畫的成敗猶未可知,卻帶給我們許多啟示。教育與營利,本來就未必相衝突;低價未必等於低毛利,OLPC電腦的報價為一百四十五美元,廣達代工的毛利為十美元,毛利率為六.九%,甚至還高於廣達去年的毛利率四.六%(今年第一季只有三.九%)。
更重要的是,過去被認為沒有商機的第三世界資訊市場,OLPC的營運模式為我們試探了一種開展全新市場的可能性。管理大師普哈拉(C. K. Prahalad)所說的《金字塔底層的商機》,低價電腦會是一個重要的試金石。
5.綠色概念 讓消費者自我感覺良好
環境保護、綠色概念,在過去被認為是「總有一天」、「行有餘力」再來做的事。但是在天氣超熱、油價超貴的切身感受下,總有一天的那一天已經開始變得像是今天。
具有反思能力的消費者,既要活得好,也要活得有意義,他們既要買好商品,也要買能帶給他們意義的商品。環境保護、節能省電、生態保育、公平交易這些能讓消費者自我感覺良好(feel-good factor)的概念,將會在未來商品開發過程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過去消費者要將環境因素納入消費的考量,往往必須付出比一般商品更高的代價,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綠色消費與聰明消費不再必然衝突。 豐田汽車所開發的Prius油電混合車,宣稱要同時達到商品魅力最大化和負面衝擊極小化。售價上雖然高於同等級的,但耗油量卻只有一半。
今年一至五月,豐田已在美國出售了十一萬九千輛以上的各款電油混合車,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了七五%,這樣的銷量占了美國同期油電混合車總銷量四十五萬輛的二六.三%,遠高於豐田汽車在美國一五.四%的市場占有率。我們不難想見,在環境與節能的觀念愈來愈受重視的趨勢下,油電混合車將會是豐田進一步擴張全球汽車霸業的關鍵力量。
資料來源: http://mag.udn.com & 數位時代 2007/9/10
作者:王盈勛
近距無線傳輸手機 湧商機
近距離無線傳輸(NFC)手機將不會只是有錢人的玩具。市場調查機構ABI Research指出,NFC手機將和早期的藍牙科技不同,一推出就會受到廣大民眾喜愛,估計2012年會有3億支NFC手機被賣出,其中18%都是低階機種。
國內電信業者今年在NFC技術上都轉趨積極,中華電信(2412)日前和台北捷運悠遊卡展開測試合作,採購諾基亞和明基(2352)手機進行測試;台灣大(3045)先前曾和台北富邦銀行、萬事達卡合作測試NFC信用卡手機,遠傳(4904)也強調不會缺席。
不過,目前全球能提供內建NFC功能的手機款式還不多,而且大多僅止於測試階段,尚未推出正式商用化的服務。
ABI Research在最新調查報告中顯得對這項新科技相當有信心。報告指出,NFC手機推出初期不會只是讓有錢人或科技愛好者把玩,而是一開始就能受到大眾注意。這項科技可以廣泛應用,連各種金融服務機構、交通運輸公司、零售通路或票務公司都相當有興趣。
報告指出,由於相關的應用服務很廣泛,從高階的智慧型手機到低階的手機都將應用這項技術,讓更多消費者在早期就能使用,估計到2012年前就有接近3億支NFC手機被量產,其中高達18%的比例都會是低階機種。ABI Research資深分析師柯林斯說,NFC技術使手機對使用者與多元服務供應商都更加便利,所以接受的速度也更快。他強調,這和許多無線科技早期不易推廣時的情形大不相同,當初藍牙花了很長時間才逐漸普及,一開始只有有錢人和科技狂熱者會用。
目前電信業者都計畫採購第一批NFC手機進行測試,他們明白這將有機會帶來很多新的營收商機。NFC手機可以用來在咖啡店、漢堡店、捷運地鐵等各種地方消費,能讓信用卡公司不必製造或郵寄信用卡,也能讓很多活動或運輸公司節省印製票務的成本,也讓零售商更精準地對目標客戶提供促銷訊息。
現階段全球各地電信業者、信用卡公司或金融機構都在合作進行測試,希望解決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便在正式推出時一炮而紅。
以台灣市場為例,許多業者擔心手機沒電對消費者造成的不便,可能無法坐公車、或者開啟家中的門。另外還會牽涉法令問題,例如中華電信是電信業者,無法從事金融服務,現階段只能和運輸公司合作、把NFC應用在捷運上。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9/10
小額付費手機 2012出貨3億支
能提供小額付費、感應付費機制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訊)技術才快要進入商用階段,市場調查機構ABI Research樂觀表示,在電信服務業者、金融業者、零售業者、大眾交通運輸業者的合作推廣下,NFC服務一開始推出就是大規模商用,並且內建在各種價位帶的手機,預估在二○一二年,全球將近有三億支手機內建NFC,其中約有近一八%為低價手機。
NFC:短距離無線通訊
NFC為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一種,目前以內建在手機中,透過感應式付費、門禁管理等應用為主。以同樣是短距離無線技術的藍牙為例,從二千年開始商用以來由於晶片價格過高,只有最高價位產品能夠採用,雖然藍牙晶片價格早已降至五美元以下的魔術價位、內建藍牙晶片的手機也由高價位向中價位普及,但目前內建藍牙的產品仍未推向低價、甚至是超低價手機。
各種價位手機都適用
另一種應用在手機內的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WLAN,即使WLAN模組的價格持續走低,但受到耗電量過高影響,目前僅有PDA手機、智慧型手機大量採用。
不過,ABI Research對NFC的發展卻相當樂觀,ABI Research表示,NFC從開始商用初期就不會只存在於高價手機,電信業者與其合作夥伴,如金融業者、零售業者、大眾運輸業者等,將會共同促進NFC手機小額付費、感應式付費等應用,讓NFC技術存在於多種價位帶的手機,從最高階智慧型手機到低階手機都有。
也因此,ABI Research估計在二○一二年,全球將售出近三億支NFC手機,其中有近一八%為低階產品。
感應式服務將同時發展
電信服務業者即將釋出第一批NFC手機採購訂單,業者也已經察覺市面上越多內建NFC技術的手機,越可以使電信服務業者新推出的各種感應式服務越受其他行業歡迎、進而展開策略聯盟的合作,ABI Research認為,NFC技術從一開始正式應用,就將會是大規模採用,與許多新技術是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擴大市場,大相逕庭。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07/9/11
北縣警車 全面裝GPS
為提升110報案受理平台,台北縣警察局共斥資2000多萬元,在全縣645輛警用巡邏車加裝衛星定位系統(GPS),預計十月初啟用,未來警方受理民眾報案,各級勤務中心的電子地圖,會顯示報案者來電位置、電話及最近的警車位置,提高警方機動打擊力。
台北縣地稠人密,市區巷道星羅棋布,如果發生刑案,錯失第一時間的有效圍捕,要破案可能難上加難,因此北縣警方決定仿效歐美國家,引進衛星定位系統,不但能有效運用線上警力,更讓巡邏勤務發揮最大功效。
電子地圖顯示來電及警車位置
警方表示,巡邏勤務是警方最難掌握動向的勤務,尤其北縣幅員廣大,往往巡邏車出勤後,警車以無線電按時報定點的措施仍有漏洞,若是遇到線上緊急事故需要調動警網前往攔截圍捕,勤務中心要逐輛呼叫,也不知距離最近的是哪一輛,往往錯失最佳圍捕時機。
一般來說,在外巡邏的警網每半小時固定要向勤務中心回報定點,執勤員則要詳實記下每輛巡邏車的位置與動向。但裝上定位系統後,勤務中心即可從電腦螢幕上掌握警車的正確位置,看哪一輛警車最近,就近指揮處理事故,充分掌握巡邏員警的一舉一動。
螢幕監控遍及全島 10月啟用
昨天上午一輛輛的警用巡邏車停放在北縣瑞芳警分局後方空地,等待裝置定位系統。縣警局勤務中心表示,全縣共有645輛巡邏車,去年度耗資480萬元,完成GPS裝設的有123輛,今年度則編列1700萬元,將剩餘的522輛完成安裝,同時在縣警局及各分局勤務中心裝設伺服器,升級所需的電腦配備,讓電子地圖及衛星定位整合模式達到最佳效能。
承包廠商表示,定位系統就裝在警車駕駛座旁,並不會影響駕駛,螢幕上能顯示訊息,只要巡邏警車發動,衛星定位就開始運作,因此不論是開往哪裡,勤務中心的監控螢幕都能一目了然,有效範圍遍及台灣全島。部分員警私下表示,未來如果還有員警開著巡邏車想要打混摸魚,或是公車私用,鐵定吃不完兜著走。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7/9/11
GPS配套應用日趨熱絡 AGPS快速定位世代到
『應用篇』
智慧型手機很大的價值在於「應用」,其中非提不可的重要指標,就是GPS行動導航!有了它,即使路癡先生女士們也能到處遊山玩水趴趴走,配合滿滿的吃喝玩樂資訊,讓用家有吃擱有抓!告訴你,下半年不僅各家積極投入GPS導航功能,還將支援最新的A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輔助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甚至加諸更多由導航衍伸的生活娛樂配套方案…
「我們每款機子都內建GPS導航,敢說是業界對於GPS著墨最深的品牌!」glofish倚天黃士誠主任說到,倚天立足市場最大競爭優勢,就是軟硬體的整合開發能力,不僅下半年系列新機都擁有GPS,還具備支援電信業者的AGPS快速定位能力,尤其在既有「四大導航模式」外,未來將導入獨家「LBS」區域定位資訊服務,將帶領GPS走向全新應用層面!
目前倚天主推的X500+、X800兩大GPS機型,已內建四大導航模式,包含相片導航、地標簡訊導航、旅遊景點書導航及二維條碼導航。尤其即將運作的LBS服務,可直接跟系統伺服器連線,當導航到此區域時,會宛如Push Mail般即時接收到當地各項景點資訊及活動,例如××百貨辦週年慶打折、××道路發生事故等。LBS將是我們與其它廠商最大差異性,黃經理強調!
談到GPS應用,Dopod絕對是箇中佼佼者,早在去年底就推出全球首款「相片導航機」P800W,讓用家拍照時一併記錄下經緯座標,點選相片自動導航到目的地,甚至還架構專屬NaviGuide網路平台社群,提供景點照片的分享下載樂趣。
HTC陳建文主任笑談,從P800 W開始,我們GPS策略轉向網路服務經營,讓手機的硬體、軟體、網路端充分整合,在去年網路社群分享大受好評後,我們今年持續新增可在網站相片做線上好友編輯的功能,讓用家可即時在手機上傳有座標相片給多位麻吉好友。
看來GPS應用已是兵家必爭之地,除既有的P526 GPS機種,Asus也預告Q4即將推出的新機將獨家「Travel Log」旅遊照片日誌功能…。Asus花于翔經理表示,GPS配套及3D導航都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後續還有更多功能開發中。我們現階段正積極與電信業者洽談AGPS整合服務,讓GPS應用面提升,定位更迅速,達到穿透建築物室內可接收的理想。花經理強調!
其實就硬體規格上,只要內建主流的SiRFⅢ代天線晶片及3G以上連網速率,就足以支援系統商的AGPS服務,這代表未來各家中高階機型都可望擁有GPS+AGPS雙重定位能力。如此一來,諸如小孩、婦女行蹤安全性等隨身應用將大道其行,對於GPS手機將更有加分效果。
聲控語音、名片辨識…智慧型手機智慧加倍
也因智慧型手機屬開放平台,各家廠商為搶攻人氣,紛紛研發獨家客製化貼心商務、生活應用程式。諸如 Hp主打的新機iPAQ512,不僅祭出萬元以下的驚喜價,還挾帶「殺手級」的獨家語音聲控回覆功能喲!
Hp蕭智文經理談到,Hp今年將特別強調「Voice」功能,全新推出的iPAQ512具備完善的VoIP網路電話功能,只要取得二類電信帳號密碼就可做到節費效果,尤其獨家的「聲控語音」,提供20種以上的語音指令,用家無需動手按下任何鍵就可聆聽電子郵件、文字簡訊、瀏覽電話、行事曆及待辦工作,並可利用語音控制啟動各項應用程式……。我們下半年新機都將訴求「Voice」功能,這也是Hp智慧型手機的最大競爭優勢喔。蕭經理強調!
這Hp主攻的聲控語音功能確實讓人驚訝!例如手機接收到的「文字」簡訊可自動轉換成「語音」播報,且中英文都可辨識ㄋㄟ,夠屌吧!換句話說,往後商務人士在繁忙時只要出一張嘴,各項功能就通通給它搞定,尤其對於行車安全格外有幫助。(看來男人只出一張嘴嘛系很有用滴!)
「Asus全系列都搭載獨家名片辨識及藍牙簡報器功能!」Asus花于翔經理表示,緊密結合生活的貼心應用是華碩一貫設計理念,諸如專屬的名片辨識功能,只需簡單一拍直可將名片資料存於通訊錄內,無須慢慢輸入;而藍牙簡報器功能,可直接用手機翻閱電腦內PowerPoint檔案做簡報,甚至未來還計劃走向「VoIP自動轉換」及「NFC晶片感應技術」新應用,讓用家一機在手,省錢、便利跟著走!
原來這VoIP自動轉換功能,當手機進入室內時會自動切換採WiFi模式,啟動VoIP網路電話達到節費效果;當一出門後,又自動切換成GSM系統,且在通話中不會斷掉。而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感應式晶片應用技術,可透過手機結合信用卡、金融卡、悠遊卡…等,可說一機在手,走到哪應用到哪。
其他如Sony Ericsson新機也內建名片辨識功能,便於商務人士使用;倚天glofish除進階版看盤下單軟體外,還推出單純版WAP看盤軟體,迎合廣大股友族需求;至於宏達電HTC則表示未來計劃將各類型網路內容商整合進來,只要想的到或PC看的到的五花八門應用都可望在手機上實現……如此說來,咱們未來行動生活將更形智慧精采,真是令人無限期待﹣
最新Windows Mobile 6.0報乎你災!
微軟最新作業系統Windows Mobile 6.0(WM6),雖然icon介面與5.0差別不大,但內部卻加入很多近似PC的使用經驗程式。諸如現代人不可或缺的Windows Live Messenger(MSN)即時通,6.0版功能已經跟桌機沒啥差別,不僅可即時更新下載程式,還可在手機上看到聯絡人圖片及傳送各項表情、動畫符號,甚至可從手機上傳照片、聲音等等。
此外,6.0版還針對以往受人詬病的Mobile Outlook大幅改善,不像之前只能顯示單調文字,無論字體大小、表格、HTML、圖片等都可按照原本PC編排方式完整顯現,並加強行事曆、VoIP網路電話、Push Mail等等……,總之更符合商務人士的需求啦。
您一定要知道!蘋果iPhone的魔力!
雖然蘋果iPhone尚未在本地開賣,不過憑藉著風靡歐美市場及嶄新操作概念,已讓國內不少Apple迷趨之若鶩,那到底這iPhone有何魔力ㄋㄟ?
簡單來說,iPhone最大的特色,就是實現以手指操作手機的理想!全新開發的獨家「Multi Touch」指觸技術,配合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讓用家可用轉動捲軸或手指來回撥動各項性能,例如翻閱尋找圖像化聯絡人並即時撥話,圖片、網頁的上下頁瀏覽、縮放等,全部用手指就輕鬆觸碰完成。
尤其iPhone液晶螢幕採罕見3.5吋大尺寸,並用上高質感鏡面塗裝,最讓人驚豔的是體型還能做到11.6mm薄、135克重,保有Apple製品一貫精緻超薄ID外觀。當然,iPhone內部仍搭載自家的Mac OS X作業平台及Safari網路瀏覽器,並與Google合作,擁有Google Map及Google Earth功能。此外iPhone內建4GB與8GB兩種記憶體容量版本,,隨機附帶專屬USB底座,使用者可輕易接續電腦同步音樂或檔案,甚至從iTunes Store上下載電影。
GPS的得力助手!AGPS輔助定位系統!
A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輔助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主要透過電信業者的基地台訊號,提供GPS參考數據,利用手機訊號計算與基地台的距離,快速取得位置,因此AGPS可幫助衛星定位速度增快,從原本1分鐘縮減到10秒以內。
也因透過基地台偵測訊號及位置,GPS即使在衛星訊號微弱情況下仍可知道位置,因此理論上於室內或建築物下仍可持續運作,改善以往GPS在遮蔽物下無法定位的缺點。所以GPS與AGPS兩者是相輔相成,想要擁有AGPS服務,手機就必須有GPS系統,且還需電信業者有支援才行喲!
資料來源: http://tech.chinatimes.com &《NOVA情報誌》九月號
新力跳舞的蛋 Rolly向iPod宣戰


軟性電子 7千億大商機
技術創新必須來自於人類對於產品的最基本需求,回顧個人電腦發展史,從1950年代將近40坪大房間只容得下一台電腦,80年代筆記型電腦誕生,到了21世紀,功能強大智慧型手機成為趨勢,輕、薄、短、小成為人類使用科技產品基本需求進程。
環保可捲曲製程便宜
目前市場上電子產品多以硬質固體成形,只能運用形狀固定的矽為材料、玻璃基板為載具。為了開發固體特性無法滿足的應用需求,軟性電子產業逐漸發展,但並非用來取代「矽基板」與「玻璃基板」,但它將開創的是一個創新的未來應用。
軟性電子是一種技術的通稱,建置在薄塑膠片或金屬薄片之軟性或可彎曲基板上的元件與材料技術,除具有可捲曲特性外,還具有製程便宜、重量輕、成本低廉、耐摔與耐衝擊等特性,同時更能兼顧環保。
可發展數位錶顯示器
軟性電子應用產業相當多元,包括消耗性、功能簡單、低價的電子產品,如可捲曲的電子書報、無線智慧型標籤、腕帶式數位錶、拋棄型產品皆屬較低階運用,而其他較複雜的邏輯製程電子產品如塑膠電路晶片、可捲曲顯示器等,則為較高階產品運用。預估軟性電子產值可由2009年的58億美元(約1914億元台幣)成長到2012年的235億美元(約7755億元台幣),年複合成長率達201%。
全球有許多電子廠商相繼開發出軟性電子產品,分別是德國的Polyic及英國的Plastic Logic。Polyic主要產品為無線智慧型標籤(RFID),將其貼在物品上面,消費者可即時取得商品價格、成分。
而英國Plastic Logic在今年興建全球第一座採用塑膠非傳統的矽來製造半導體晶圓的工廠,預定明年底前量產,後年可年產220萬片塑膠半導體,此項技術可望使電子電路價格陡降90%。
我具半導體面板優勢
英國Plastic Logic第一個目標市場,是生產可彎曲、有彈性並具有機電路的塑膠顯示器,目前已開發出可彎曲電子書,重量僅250克,成本低廉省電,相較於目前市面上的電子書如Sony Reader PRS-500(售價350元美金,約11550元台幣)及iRex iLiad(售價600美金,約19800元台幣),具有成本優勢。
台灣的軟性電子產業已由工研院帶領下逐漸發展,預估明年相關產品陸續成熟,2010年軟性電子市場將達20億美元(約660億元台幣)規模。台灣發展軟性電子正好可利用台灣的兩個優勢產業:半導體和TFT LCD,一方面承接半導體低階電子應用系統,另一方面結合已經越來越成氣候的塑膠面板應用發展,造就「矽基板」與「玻璃基板」無法滿足的應用需求,台灣在這樣先天優勢下發展軟性電子產業,未來成長潛力值得期待。
資料來源: Appledaily 2007/9/10
寵物未植晶片 飼主吃悶虧

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NEC新技術要讓手機也可讀取RFID標籤
NEC表示,當RFID能夠跳脫只用在生產、物流等行業控管供應鏈的領域轉而應用在消費者身上後,消費者就能在購物時隨手讀取商品的RFID標籤得到企業提供的商品、服務等資訊。
NEC週四(9/6)研發出能支援世界各種RFID標籤規格的多功能讀寫裝置,再加上小型化的技術,希望讓RFID讀取裝置能夠內建於消費者使用的手機等電子產品裡。
這個讀寫裝置除了可支援世界主要3種頻率(13.56MHz、UHF、2.45GHz)與通訊協定的RFID標籤之外,還具備經由網路更新軟體的方式以因應往後可能新增加的RFID標籤規格。
該公司並計畫在2008年研發專用LSI以縮小此裝置的體積和製作成本。小型化與降低成本的研究目標則是要讓讀取裝置不限於固定置放在定點使用,未來希望能安裝在PC、手機、攜帶型遊戲機等一般消費者隨身攜帶的裝置上。
NEC表示,當RFID能夠跳脫只用在生產、物流等行業控管供應鏈的領域轉而應用在消費者身上後,消費者就能在購物時隨手讀取商品的RFID標籤得到企業提供的商品、服務等資訊,所以RFID應能藉由這類直接連結消費者與企業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而擴大使用範圍。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9/10
RFID:標準完善中迎來大市場 帶來巨大商機
近幾年來,由於技術標準的不斷完善、應用成本的下降以及各國政府和各大企業的大力推廣,RFID的應用呈現出喜人的局面。有機構預測,未來幾年,全球開放的市場將為RFID帶來巨大的商機。到2009年,全球RFID市場規模將猛增到100億美元,廣泛應用於門禁控制、資產管理、供應鏈管理、交通運輸、運動和醫療衛生等領域。
技術及標準發展。從技術上看,RFID最本質的特性就是無線通信技術和識別技術,有很多種技術實現方法,也有很多種應用形態。但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目前所採用的RFID技術主要從兩個技術領域演變而來:自動識別技術和非接觸型智慧卡技術。以RFID技術為基礎,添加不同的技術特徵,就能將其擴展到工業自動控制、電子支付、短距離無線通信、感測器網路等不同領域。目前ISO、IEC、ITU、EPCglobal和泛在ID中心等世界各大標準化組織和產業聯盟都從技術角度對RFID的應用領域展開了重點研究。總體來說,RFID系統主要由數據採集和後臺數據庫網路應用系統兩大部分組成。目前已經發佈或者是正在制訂中的標準主要與數據採集相關,主要有電子標簽與讀寫器之間的空中介面、讀寫器與電腦之間的數據交換協議、RFID電子標簽與讀寫器的性能和一致性測試規範以及RFID電子標簽的數據內容編碼標準等。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目前不同標準組織的不同標準採用的無線調製方式、基帶編碼格式、傳輸協議和傳輸距離各有差異,不同標準的RFID電子標簽和識讀器無法互通,這顯然對產業更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了障礙,我們還有很多困難有待克服。
在我國,技術標準方面,依據ISO/IEC15693系列標準已經完成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參照ISO/IEC18000系列標準制訂國家標準的工作正在進行中。此外,中國RFID標準體系框架的研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今年,信產部發佈了《關於發佈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試行規定的通知》,這對我國RFID的規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問題有待解決。除了在標準領域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和溝通外,RFID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隱私問題、安全問題以及與現有網路的融合問題。
隱私問題:RFID標簽這種基於無線傳輸技術的產品存在一個與生俱來的缺點,那就是它通過不可見的無線信道進行資訊交換,因此很難判斷標簽在什麼時候向外發送資訊。在有些情況下,如在通過門禁系統或付費系統時,用戶的個人資訊及相關資訊都有可能泄漏。隨著天線技術和IC技術的發展,遠距離識別終會成為現實,建立一種能有效保護隱私的機制是必不可少的。
安全性問題:安全性是另一個備受使用者關注的問題。比如,一些帶有與用戶金融資訊有關的設備如果使用了RFID標簽,那麼與用戶賬戶相關的資訊也應該得到保護。為此,研究人員提出了一些加密演算法,用於標簽對讀寫器實現身份認證,只對通過身份認證的讀寫器傳送資訊。但是更加安全的認證機制還有待完善。
融合問題:RFID技術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將RFID技術融合到現有系統中。很多研發部門都希望通過RFID中間件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中間件提供的介面,將RFID系統與已有的後端系統相連。融合的RFID系統不僅能夠解決一些標準不統一的問題,還能增強系統的讀寫能力、增加靈活性,因此,也越來越受到各方的重視。
應用逐漸鋪開。儘管在技術等層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並沒有影響到用戶的使用熱情。近幾年來,在各國政府和各大企業的推動下,RFID應用在物流、交通、安全生產、零售、身份資訊系統等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目前,在我國眾多城市使用的“公交卡”,很多都內置了RFID晶片,我國數以億計的居民身份證內也被植入RFID晶片,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門票也將採用RFID技術進行防偽。在物流領域,以RFID為核心的集裝箱自動識別系統已經逐漸成為主流,在國外RFID倉儲、配送等物流環節更是得到了成功應用。在交通領域,我國鐵路部門憑藉RFID技術已經實現在全國統一調度車輛,減少了管理層次,提高了管理效率。而在我國消防器材管理、煤炭安全管理、城市公共設施管理、醫療管理、農產品管理等方面,RFID也開始試水。一系列的應用需求與具體應用案例證明,RFID蓬勃發展的勢頭已不可擋。相信伴隨著我國RFID規範的進一步完善,RFID的發展將迎來更美好的前景。
資料來源:http://big5.ccidnet.com 2007/9/10
微軟應用軟體平台 新增RFID功能
微軟將於今(十一)日在台灣舉辦應用軟體平台產品BizTalk Server 2006 R2版本上市記者會,該產品新增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的功能,看好台灣政府力推RFID技術,微軟特地選在台灣做為全球上市第一站。希望台灣有意建置RFID技術的企業可以採用該平台軟體。
在BizTalk Server 2006 R2上市前夕,微軟全球BizTalk Server事業群總經理Oliver Sharp與微軟策略平台副總經理Steven Martin昨(十)日表示,微軟與其他多家軟體公司共同認為,軟體設計採用SOA(服務導向架構)是發展趨勢,因此微軟提供免費的工具讓研發者可以自行下載運用,該項服務未來可能會收費,但目前免費;由於IBM的軟體事業部門也力推SOA架構,且在台灣與資策會共同合資成立SOA中心,扶植台灣獨立軟體開發商導入SOA架構,對此,微軟表示,使用微軟SOA解決方案的企業,平均投資花費是IBM的七分之一。而台灣微軟則回應表示,微軟與台灣的軟體合作商夥伴一向是互動密切,不一定要透過一個專責中心來執行。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07/9/11
人體植晶片 有罹癌疑慮?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晶片可植入人體時,製造商表示可以挽救生命,讓醫師藉由掃描立即得知患者的病歷。食品藥物管理局對人體植入晶片的安全性具有「合理的確信」,下級單位甚至稱之為「二○○五年最創新的科技之一」。
可是,有件事情製造商和主管單位卻從未公開:從一九九六年到二○○六年進行的一系列動物及毒物實驗結果指出,晶片植入在某些實驗室的老鼠身上「引發」了惡性腫瘤。
人體植入晶片的整套裝備稱為「無線射頻識別系統」。已退休的毒物病理學家強森談到一九九六年的實驗時指出,感應器是引發腫瘤的原因。
審閱實驗報告的癌症專家態度謹慎,一方面表示動物實驗結果未必全然適用於人體,另一方面表示絕不會讓家人接受晶片植入,同時呼籲在人體廣泛植入晶片前,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製造商VeriChip指出,到目前為止,全球大約有二千具「無線射頻識別系統」植入人體,執行長席默曼堅稱產品安全無虞。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7/9/11
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
軟性電子 面臨商品化考驗
軟性電子近來逐漸成為媒體的寵兒、科技界所注目的焦點之一,因其為新興技術,全球尚未有一致的名稱,現階段軟性電子(Flexible Electronics)相關稱呼包括:印刷電子(Printed Electronics)、有機電子(Organic Electronics)、塑膠電子(Plastic Electronics),雖然名稱不盡相同,但其所指的技術是相同的。
我們將為其明確的定義:製作於塑膠基板或是金屬薄板上之電子元件產品,稱為軟性電子,軟性電子產品將可在彎曲、捲曲的狀態下,仍可正常地運作。
各區域的主要的研究方向如表一;歐洲以大型計畫為主,美國以中小規模聚焦型計畫為主,共87個計畫。歐洲23個計畫約投入$287MUSD,每計畫平均$12.5MUSD,歐盟約出資六成,其餘由參與機構或企業支出。美國主要以單一組織發展其自有技術為主,美國64個計畫投入約$235MUSD ,每計畫平均$3.7MUSD。歐洲屬於有計畫的開發軟性電子,美國則比較自由式的發展。
軟性電子主要應用主軸為,Logic & Memory、 Display、 Sensor、 Energy等四大類。而這四大類中,部分應用產品在今(2007)年都要進入量產的階段:Logic & Memory部分,德國的PolyIC宣告今年以印刷技術量產RFID,以有機材料印出transistor、diod、capaitor、inverter、rectifier等RFID元件。
瑞典的Thin Film Electronics計畫量產polymer memory,初期應用在玩具、防偽與醫療產品上。而在sensor部分,奧地利的Nanoident率先進入量產光感測元件;Display部分,荷蘭的PolymerVision於英國興建量產軟性顯示器的工廠,預計最快2007年年底正式量產rollable display,並推出世界首款折疊式電子書(Cellular Book)。
Plastic Logic在2007年1月募得1億美元,將在德國德勒斯登興建軟性顯示器之量產工廠,朝向在2008年可以量產10吋150 ppi解析度的軟性顯示器,初期年產能每年100萬片;以上兩家軟性顯示器業者皆以OTFT技術製作驅動背板。此外在太陽光電部分,Konarka, G24i採用Dye Sensitised Solar Cell(DSSC)技術量產solar cell。
軟性電子進入量產的階段,將實驗室的技術進入商品化的新紀元,對國內而言是另一個嶄新的機會,以軟性電子為核心,它的技術可應用於顯示、標籤、醫療、玩具、運輸、防偽、照明、電池等,新的應用商機等待開發。
2007年少部分軟性電子廠商宣稱導入量產,接下來將進入龍捲風暴所謂的鴻溝階段,也就是進入市場測試期,這些廠商將原本在實驗室的技術,迅速的進入商品化過程,其目的在於了解消費者接受的程度,進一步改良產品特性、縮短產品開發的時間、縮短經驗學習曲線,進而擴大產品市場、降低產品生產成本,以獲取新興技術所開發的市場。
從技術構面看,材料與製程設備很顯然是重點技術,國際主要材料與設備商Merck、 BASF、DTF、Apply Materials等都投入開發,跨足此一領域。設備部分,HP延伸印表機技術,跨足噴墨印刷技術的開發。為了健全國內自有技術的佈局,從材料、軟性顯示製程技術、軟性電子元件的設計、製造與測試等工研院積極投入開發,期望能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以創造國內下一波電子技術的高峰。
從應用產品構面來看,創新應用產品開發從未滿足的消費需求著手,以迎合消費者習性或行為且以產品創新為發展主軸,以創造新興應用,國內有機會不再做跟隨者。由於軟性電子的特性,給予目前產品很多想像的空間,從國外對於軟性電子的產品應用開發來看,消費者需求勢必成為軟性電子創造新興應用所面對的重要課題。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9/9
2007年9月8日 星期六
工研院藝展 另類接觸
2007年9月6日 星期四
有了GPS 路癡也能日本走透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