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港日EPCglobal提升船運透明度

東莞擬建"電子身份"產業園區
東莞市常務副市長冷曉明昨日透露,東莞市有意規劃建設RFID(俗稱電子身份識別)產業園,構建RFID研發平臺,形成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RFID產業鏈。據悉,一些本地企業已經攜手合作,成立了東莞市RFID技術聯盟,以在物流、零售、生產、門禁等的電子身份識別大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冷曉明是在昨日上午舉行的廣東RFID技術發展與應用高級研討會上,面向資訊產業部、省資訊產業廳、省科技廳等部門的高官及美國微軟、泰科等業界專家透露東莞市有意建設“電子身份”產業園地。
據專家介紹,RFID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幹預,可以廣泛應用於物流、零售、生產、門禁、考勤、固定資產管理等領域,可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加強公共安全以及提高社會資訊化水準產生重要影響。
東莞市RFID技術聯盟有關負責人分析說,通過建立企業間的RFID技術聯盟,協同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產業鏈,並將帶動RFID技術在東莞的廣泛應用,在物流、零售等電子身份識別大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併為建設“電子身份”產業園創造條件“夯土”。
資料來源: http://big5.xinhuanet.com/ 2007/5/30
百慕達電子車輛登記系統 車輛全面安裝RFID
百慕達運輸管理部在全島佈建RFID讀取器,及在島上車輛擋風玻璃上加上RFID標籤貼紙,以自動化偵查車輛是否已登記、合乎規定及違規的狀況。預計在未來五年可以增加1100萬美元的收入,及降低違規車輛的比例至1%以下。
百慕達運輸管理部(Transport Control Department, TCD)於2007年5月7日一項計畫,透過全島佈建,採用RFID標籤、天線、讀取器及資料庫系統所組成的「電子車輛登記(Electronic Vehicle Registration, EVR)系統」,使車輛的登記、合乎規定、與法規施行自動化。
此計畫預計在未來五年裡,從過去未登記、未投保車輛中收取1100萬美元的收入,同時運輸管理部期望可以將島上的未合乎規定的車降低至1%以下的比例。整個系統是透過在每一部車輛上的獨特辨別碼,連接到後端的中央車輛資料庫中運行。當車主將他們的車輛送檢或登記,他們會收到一個內嵌RFID標籤的擋風玻璃貼紙。此RFID標籤若被特定的RFID讀取器讀取時,會傳送資訊到運輸管理部的資料庫中。
在後端,每輛車上的代碼都連結到該車輛的相關記錄,為了消除車主對於隱私及安全的疑慮,百慕達政府對RFID標籤加密,裡頭不會有個人的真實資料。車輛資料庫本身可以鑑別車輛、而非司機,此代表著電子車輛登記系統只保留未符合規定或犯罪車輛的照片。
在百慕達群島的主要道路和替代道路旁,架設有固定的RFID讀取器以有效地驗證車輛的登記與是否符合規定。此外在不同的也點,也會隨機出現移動式的讀取器,以防有車輛故意繞道而行。
百慕達運輸管理部部長Randy Rochester指出,百慕達群島有21平方公里的土地、63,000名人口,以及47,000輛移動的車輛,是全球第六大的人口密集區。而百慕達是全球每平方公里道路上車輛最密集的區域。因此,需要一個系統管理境內移動的車輛,使這些車輛合乎法規,以減少守法公民和國家公務員身上的負擔。而電子車輛登記將加快未符合規定車輛及違規車輛的罰款。除了找出不法登記和車輛檢查之外,系統也自動化檢驗車輛是否符合排氣及保險的規定。
資料來源:http://www.find.org.tw & http://www.physorg.com/news97861388.html 2007/5/30
正隆紙業化RFID壓力變助力



悠遊卡功能大躍進 八月起能借書
悠遊聯名卡停車場自動加值六月中旬正式上路
台北智慧卡公司自發行悠遊卡以來,至今已發行九百四十萬張悠遊卡,智慧卡公司致力想將悠遊卡的使用範圍,延伸到捷運以外的設施,更與銀行合作推出悠遊聯名卡,希望帶給民眾更方便的「一卡通」生活。
智慧卡公司拓展悠遊卡使用範圍的腳步持續邁進,例如自六月份開始,智慧卡公司就和桃園縣政府合作,在水蜜桃季的接駁公車上,安裝悠遊卡讀卡設備,民眾只要持悠遊卡就能搭乘水蜜桃接駁公車,這項服務預計將試辦三個月,並且將視使用成效決定是否擴大適用地區。
七月份開始,貓空纜車啟用之後,悠遊卡也可以利用來購買動物園的門票,並且將與台北市政府合作,只要搭乘貓空纜車,在動物園站、園內站、指南宮站、貓空站等路段中,可以使用觀光護照搭乘三次。
而在八月開始一直到年底,悠遊卡更將與台北市立圖書館合作,試辦悠遊卡借書服務,將悠遊卡與借書證結合,民眾只要到台北市立圖書館網站,登記悠遊卡背面號碼,就能開通借書証服務,持悠遊卡就能借書,加上台北市立圖書館的讀卡機只能讀到借書資料,不會與台北智慧卡公司系統共用,更去除了資料外洩的麻煩。
九月份開始,台北悠遊卡也預計將完成與基隆交通卡的整合作業,正式上路後,兩地的票證將可通用,使用上將更為便利,對常往來基隆、台北的通勤族來說,將是一大福音。
除了悠遊卡持續拓展附加功能外,悠遊聯名卡的使用範圍,同樣也正持續擴大,日前試辦的停車場自動加值服務,預計將於六月中旬正式上路,而目前也正積極與自動販賣機與連鎖咖啡店通路進行合作洽談,民眾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將能靠悠遊卡片來解決了。
資料來源: CardU 2007/5/30
汽機車 明年換防偽車牌

全國性小額付款最快年底上路
全國性小額付款是以預付儲值方式,建立一套虛擬帳戶系統,消費者可透過此帳戶進行線上交易、實體通路交易的扣款。
由銀行公會推動的全國性小額付款預計最快年底上路,使用者將可至相關通路購買由財金資訊與各銀行業者合作推出的線上虛擬儲值錢包,做為實體、虛擬通路交易的工具。
全國性小額付款是以預付儲值方式,建立一套虛擬帳戶系統,消費者可透過此帳戶進行線上交易、實體通路交易的扣款,財金資訊表示,初期將先以網路商店為主要目標,下一階段則預計推廣至實體商店和行動通路。
延續甫於今年初推出的晶片金融卡扣款服務,全國性小額付款與晶片金融卡扣款都是採用晶片金融卡形式,但全國性小額付款是採無計名方式,使用者同樣可至銀行櫃檯、企業服務網或特約商店購買儲值錢包,並由現有通路加值。
事實上,小額付款機制在臺灣已推廣許久,包括網路、銀行等業者均紛紛推行小額付款服務,但以網路業者來說,由於相關法規規定僅能在該網站內使用,因此讓推廣受限。目前推出小額付款的銀行業者還不多,如玉山銀行e-Coin,以及華南銀行PayVA,而且推廣並不順利,e-Coin已於去年年底停止提供服務。
財金資訊企畫組高級工程師林宏文表示,目前已有數家銀行業者預計會推出全國性小額付款服務,他表示,小額付款機制要普及的關鍵之處,是在於合作的特約商店家數是否夠多,由銀行公會推動該服務,將有助於推動相關業者投入,並提高商店加入特約的意願。
而為了讓小額付款更加普及,林宏文表示,還可結合相關應用推出,比如做為禮物卡、觀光套卡、園區卡或禮卷卡等。舉例來說,就可提供給國外觀光客做為在臺灣的短期旅遊消費卡。
現階段用於全國性小額付款的線上虛擬儲值錢包是以感應接觸讀取,林宏文表示,下一階段會透過無線技術進行感應,如目前正普遍被使用的RFID或是新興的NFC(近距離無線通訊)等無線技術。
另外,由於卡片是採無計名方式,但會配合密碼機制以防止被盜用,然而,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就是當使用者忘記密碼時,是不是就表示卡片失效?林宏文表示,目前已經在規畫相關機制,以解決這樣的情形。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5/30
2007年5月29日 星期二
具健康概念的智慧販賣機-Healthy Vending

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 推廣行動票券服務

手機可改寫Nissan電子鑰匙
部分手機若在接收或撥打電話時接觸到電子鑰匙I-Key,將會導致裡面的電子密碼被改寫,並導致車輛無法發動。
根據日系車廠Nissan近日公佈,該廠部分車款的車用電子鑰匙(I-Key, intelligent keys)會被手機改寫電子密碼。
Nissan北美分公司上週三(5/23)指出,部分手機若在接收或撥打電話時接觸到電子鑰匙I-Key,將會導致裡面的電子密碼被改寫,當電子密碼被改寫後,就會導致車輛無法發動,而且該I-Key也無法重新寫入密碼。
可能受到影響的車款包括2007年的Altima及Infiniti G35,因此Nissan建議該車款車主盡量將手機與電子鑰匙距離保持在1英吋以上。
Nissan表示,該公司已經在開發新款電子鑰匙以防範類似事件發生,並會在今年秋季提供客戶新版電子鑰匙。部分Nissan經銷商指出,該問題只會發生在使用某種手機搭配特定電信服務的狀況下發生,因此實際造成的問題數量很小,有些經銷商也已經告知客戶此問題。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5/28
全國血袋即時平臺將採SOA
預計6月底陸續完成3個系統的驗證之後,臺灣血液基金會將會再行評估是否擴大應用範圍。
服務導向架構(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概念,雖然還在演進的過程中,但已經有不少企業積極嘗試,繼華南銀行、臺大醫院之後,目前正在建置當中的全國血袋即時資訊交換平臺,也決定採用SOA架構,根據現階段的規畫來看,預計6月底將陸續完成3個系統的驗證,其中包括了高危險群回報、用血回報以及輸血不良反應回報等系統。
目前這個專案已經委由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規畫,該專案負責人徐志浩表示,即便過去的人工作業方式,並沒有造成嚴重的用血危險事件,但是血液輸送一旦發生問題,可能就會危及生命。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去年中就與臺灣血液基金會密集開會討論需求,直到去年底拍板定案之後,今年初正式展開相關的系統架構規畫,目前則已確定會以SOA架構,建置全國血袋即時資訊交換平臺。針對這個部分,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的做法,是先釐清各個異質系統中,究竟有哪些模組需要抽離出來,然後封裝成可以被異質系統呼叫的Web Services,最後才能逐步完成高危險群回報、用血回報及輸血不良反應回報等系統。
徐志浩表示,由於全國血袋即時資訊交換平臺是一個全新的平臺,所以,在決定採用SOA架構之後,原生就有Web Services,並以此作為該平臺的訊息交換標準,但是對於其他醫療院所的系統而言,原本可能是用C#或是COBOL撰寫,如果要與全國血袋即時資訊交換平臺介接,就要有一致性的傳輸標準,例如:Web Services等。
徐志浩不諱言地指出表示,即便IT應用較為成熟的醫療院所,比如長庚醫院等,雖然都已經有血庫管理系統,但是由於各個醫療院所的系統各自獨立,因此,全國血袋即時資訊交換平臺必須考量到異質系統的整合彈性。除此之外,由於全國血袋即時資訊交換平臺的運作,將會涉及多對多的通報流程作業,因此,相關訊息的傳遞標準也必須考量到這個特性。
依據現階段的規畫來看,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決定採用的兩種訊息協定標準,包括了Web Services以及JMS(Java Message Service),其中Web Services主要是針對單一事件的通報,JMS則是負責多對多的事件處理,例如:輸血不良反應的通報等。徐志浩表示,全國血袋即時資訊交換平臺與各醫療院所的系統,都分別安裝流程網絡、資料網絡、訊息網絡以及事件網絡等4大技術元件之後,就可以透過Web Services或JMS進行訊息交換。
不過,以SOA建構全國血袋即時資訊交換平臺的計畫,目前還處在概念驗證階段,徐志浩強調,6月底陸續完成系統驗證之後,臺灣血液基金會還會進一步評估可行性。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5/28
新加坡水族館為魚兒們標上RFID
為你心愛的寵物加個晶片避免遺失,以現代來說是件舉手之勞。但為水族館裡20隻魚標上RFID標籤,這可就是件創舉了!新加坡水族館為了讓遊客能夠搞清楚他們究竟在看的是什麼魚,在館內設置了一個觸控式螢幕。當某隻被標記過的魚游到附近時,這個螢幕將會把牠們的名稱和種類等資訊顯示出來。身為一個總是在展示缸中迷失目標的近視眼,我必須承認這實在是棒透了!(不過,魚不會不舒服嗎?)
但走在時代近端的代價總是沈重的,這個系統花了它們三個月才建構完成,並且燒掉了新加坡幣30000元。現在他們正興奮地考慮要在鯊魚上也裝一個,我想他們最好要小心一點,不要裝一裝跑到牠的肚子裡去囉!
Singapore aquarium tags fish with RFID chips
Keeping track of your personal pet using any means necessary is one thing, but embedding RFID chips into some 20 aquarium fishes is taking things to a whole 'nother level. Sure, we've seen RoboFish unleashed in a public aquarium and the means to care for your guppy remotely, but officials at the Underwater World in Singapore now have a much more exciting way to learn details about the animals customers see. Reportedly, the name and species (among o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ipped marine animals are displayed on touchscreen displays whenever they swim by, which eliminates the old fashioned "match the picture with the fish" signs that still exist in other facilities. The project was set up over a three month period and set the venue back $19,600, but considering that the execs are thinking about risking someone's life to tag sharks in the near future, we can only assume that it's been a hit.
資料來源: 癮科技http://www.engadget.com 2007/5/24
悠遊卡 可搭基隆公車
台北悠遊卡將再增多項功能,不但暑假起可購買北市動物園門票,也首次與外縣市結合,可搭乘桃園縣六月中啟航的水蜜桃季接駁公車,九月起更將與基隆交通卡票證整合,屆時基隆卡與悠遊卡皆可兩地互通使用。
刷卡進動物園
台北智慧卡公司副理王嘉陵表示,配合貓空纜車啟用,民眾七月起可持悠遊卡進入動物園。動物園門票分為全票六十元與優待票三十元兩種,持悠遊卡普通卡進場就自動扣六十元,學生卡與優待卡則扣三十元。
園內五元遊園公車、二十元的教育中心門票,屆時也可使用悠遊卡。民眾劉小姐說,動物園遊園公車要自備零錢,否則還不找零,有悠遊卡確實方便多了。
王嘉陵說,只能在基隆市用的基隆交通卡,九月起將與台北悠遊卡結合,兩地票證將可互通,基隆卡可搭台北捷運和公車,悠遊卡也可搭基隆各路公車。桃園縣政府為促銷水蜜桃季,預定六月中旬起行駛接駁公車,台北民眾開車到大溪橋頭停車場,可用悠遊卡搭水蜜桃接駁公車。
悠遊卡新功能及時程表:
搭乘桃園接駁公車/6月中
˙搭乘桃園縣水蜜桃季接駁公車
˙試辦良好即擴大範圍
動物園購票/7月
˙動物園入場門票、遊園公車、教育中心門票
北、基票證整合/9月
˙基隆交通卡與台北悠遊卡互通
資料來源: 台北智慧卡公司; Appledaily 2007/5/28
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今日的懵懂少年 明日的企業總裁
一群胸懷大志的青少年最近聚集在矽谷,向大人世界宣示:網路不全是詐騙、犯罪的工具。
在矽谷召開的"Next Generation Tech: Tech Plugged"大會中,與會的青少年大談他們的網路新創事業和技術發明,就像手機的一般使用者一樣,科技創業家的平均年齡,也愈來愈年輕。
例如Ben Casnocha,14歲便創設一家政府e化軟體公司。住在舊金山灣區的Casnocha,是從6年級的課堂作業得到靈感。當時他被派去清理49人隊球場的座椅,因為缺乏申訴座位狀況的管道,他製作了一個申報和處理的網站,最後發展成一家公務機關處理顧客服務的網路軟體公司Comcate。
現年19歲的Casnocha是Comcate董事,還推出個人的創業顧問書,並巡迴美國各地與大學生座談。Casnocha相信科技為他的世代創造了一個創業的黃金時代,他說:「現在有更多像我一樣的人。」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小孩是只有13歲的Anshul Samur。他創造了互動交換卡兼化學教學遊戲Elementeo。加州資優生協會(California Association of the Gifted)因此頒給他500美元獎金,他也開始在網路上販售這種遊戲卡機台。
就讀高二的 Daniel Fukuba最近開設了Composite Labs公司,專門製作和銷售機器人配件。早在15歲時,他就設想出一種「智慧醫藥箱」系統,利用無線射頻辨識(RFID)晶片偵測一般民眾的藥品共服時,是否會產生有毒物質。他的構想已被思科公司買下並申請專利。Fukuba說:「我爸爸作了很多智慧財產的工作,我只是幫他作一些RFID的研究。」
某些與會者更像典型的青少年科技玩家。會場上幾乎所有的高中生都隨時攜帶行動電話和iPod,但這些裝置的用途,連家長都不免擔憂。
來自新墨西哥州的高三生Ben Einbender 對台下的父親認錯道:「我曾經用我的iPod存放小抄。」爸爸立刻回問:「那你的分數為什麼沒有進步?」
資料來源: CNET新聞專區 2007/5/26
微軟公布Imagine Cup 2007香港區軟件設計邀請賽優勝名單
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隊伍將於八月代表香港參加於首爾舉行之全球總決賽
Microsoft Hong Kong Limited宣布,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 Masters隊伍在經過激烈的角逐後,終於技壓群雄,奪得冠軍並將代表香港參加Imagine Cup 2007 全球軟件設計邀請賽。每年一度的 Imagine Cup 賽事由Microsoft Corp 贊助,挑戰學生的想像力、精湛技藝、創造力和幹勁,以推動未來的科技、軟件和運算發展,對世界作出貢獻。
參賽學生團隊需要以 Microsoft® 技術和 .NET 網上服務,開發一項符合Imagine Cup 2007 比賽主題「想像世界如何善用科技改善教育以惠及全民」的軟件應用程式。
Masters隊於今屆香港 Imagine Cup比賽中獲得冠軍,並將會參加全球軟件設計比賽,競逐價值二萬五千美元的現金獎。Masters隊將會代表香港,於二零零七年八月五日至十二日到韓國首爾參加全球Imagine Cup軟件設計總決賽,與一百隊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一較高下。
Microsoft 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微軟中國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博士對Imagine Cup決賽者的才華大表讚賞,他指出:「現今的資訊科技發展步伐驚人,為人們生活各方面帶來重要改變,全面提升生活水平。為確保我們可以讓全球經濟體系和社會發揮科技的真正潛能,我們必須鼓勵創新,因為創新是令我們前進的驅動力。今日的比賽真正展示出香港學生的優厚才華,以及他們為未來所勾劃的美好構圖。 Imagine Cup 讓青少年親身體會如何把構思變成創意,以及意念實踐後帶來的深遠影響,所以這是IT比賽中最重要的盛事之一。」
Microsoft Hong Kong Limited總經理林向陽表示:「躋身決賽隊伍今天的出色表現,顯示向具潛質、才能和創意的香港青少年給予鼓勵的重要性。Imagine Cup 是Microsoft 協助青少年啟發潛能的計劃之一,鼓勵他們將熱誠及知識在生活中實踐,為社群帶來實質價值,同時亦為他們自身開展無限機會。」
Imagine Cup 香港區比賽吸引了三十隊參加隊伍競逐殊榮,最後由Masters隊的丁兆麟和李逸曦獲取冠軍。該隊伍的得獎作品名為Learning Explorer,是利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和流動技術創造互動的教學環境。RFID是無線數據搜集技術,能夠利用無線電波辨認所學習的事物,帶來動態學習內容,並可感應學生的位置,藉此建立一個與其身處地點有關的學習環境。
Masters隊的代表 丁兆麟表示:「Imagine Cup 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新世界。我們作為學生,從未想過自己的構思可以變成真實方案,解決實際的問題。由於這個計劃專為解決真實問題而設,令我們較易感同身受,發揮熱誠。這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學習體驗,我們到達首爾後,將可以觀摩各地學生的構思和作品,希望可以增進見識。」
經過激烈賽事,Masters隊在最後一回合擊敗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MotiVision隊和來自香港浸會大學的Boozer 隊,獲得冠軍。MotiVision和Boozer 分別以一個讓教師透過互動媒體向青少年傳達重要訊息的系統和讓學生和教師能夠透過手寫輸入設備和Pocket PC輕易進行互動的平台參加今次比賽。
是次比賽的評審團成員包括:
微軟亞洲工程院服務器及開發工具事業部部門經理陳耀文先生
iPrinciple Limited麥鄧碧儀太平紳士
路透香港有限公司香港發展部總監張志傑先生
香港電腦學會院士黃仲翹博士
數碼港行政總裁楊偉雄先生
Imagine Cup舉辦至今已有五年,一直致力啟發全球學生,鼓勵他們在課堂外發揮科技才能和創意,為未來開發不可或缺的科技和通訊應用,以建立一個由科技推動的美好世界。參賽學生的創新作品將會提供寶貴的真實世界方案,以對應現今全球迫切的現實問題,並具有潛質以為整體社會帶來龐大效益。
Imagine Cup 已發展為世界盛事,十萬名來自差不多全球所有國家的學生參加2007年比賽,數目遠超去年來自一百個國家的六萬八千名參加者。
Imagine Cup 2007的主題為「想像世界如何善用科技改善教育以惠及全民」,鼓勵青少年發揮想像力、熱誠和科技創意,解決現今全球迫切的教育問題。
正當本港出線代表正準備到首爾與全球精英一較高下,Microsoft 亦已開始籌備 Imagine Cup 2008。來年參賽學生的作品亦將會針對現實問題,回應全球人類對環保問題的需要,總決賽將於法國舉行。Imagine Cup 2008 的詳情將於下月公布。
查詢更多關於Microsoft Imagine Cup的詳情,請瀏覽 http://imaginecup.com
資料來源: http://itnews.foruto.com 2007/5/26
2007年上海網球大師杯賽球票開始發售
20007年上海網球大師杯賽球票發售工作5/22正式開始。
2007年上海網球大師杯賽的票價比去年有所調整。小組賽的票價有所下降,其中面向在校學生發售的學生票降價幅度較大,由去年的100元降為50元,使觀眾現場觀看大師杯賽的門檻進一步降低。但半決賽和決賽的票價則有所上升。球迷可以通過到指定售票點訂票、網上或熱線電話訂票,也可在網球俱樂部訂票等方式訂購球票。
跟去年大師杯賽相比,今年比賽開打時間略有變化,賽程安排也由去年的兩場雙打接著兩場單打,變為一場雙打、兩場單打、一場雙打。同時,雙打比賽的賽制由去年的三盤兩勝制改為兩盤搶七制,使雙打比賽更富懸念。
今年的大師杯賽門票依然沿用了自2005年大師杯賽起採用了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非接觸式票務解決方案,此項技術可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使得球迷無需擔心紙質門票的假票等問題,並能大幅減少觀眾入場的排隊時間。
網球大師杯賽是世界男子職業網球巡迴賽的年終總決賽,只有在11月11日排名世界前八位的男單選手和前八對的雙打選手才有資格參賽。
2007年網球大師杯賽將於11月11日至18日在上海旗忠森林體育城網球中心舉行,這將是網球大師杯賽繼2002年、2005年、2006年後第四次在申城舉行。
資料來源: 新華網 2007/5/22
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車鑰匙I-Key 接近手機易秀逗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首爾T-money電子車票採用Infineon安全控制器
英飛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宣佈,該公司已持續供應南韓首爾地區T-money (Transportation money)計畫所需的半導體零件。這是全世界最大規模之非接觸式大眾運輸系統收費計畫之一。自從這套系統在2004年7月上線以來,首爾地區大眾運輸網絡所用的電子車票就是使用英飛凌的半導體產品。
英飛凌安全控制器能確保首爾地區乘客在搭乘公車、地下鐵或計程車時,所付的車資都正確無誤。該公司表示,在韓國首都首爾,每天大眾運輸電子付費近達2,200萬人次。這個安全控管器也用於販賣機或咖啡館。英飛凌已供應達1,000萬顆安全控制器給韓國業者Infotrust,其系統整合廠商是韓國智慧卡公司(KSCC),這家公司也是首爾大眾運輸之承包營運商。依照日益增加的通勤族數量與運輸網路擴充的情勢來看,Infotrust預計到2008年底將出貨1,400萬顆安全晶片。
英飛凌表示,從紙張車票過度到電子車票,為大眾運輸業者與乘客均帶來莫大的便利。例如,T-money電子車票可用來搭乘公車、地下鐵與計程車。便於通勤族是由於乘客到站刷卡至離開時自動完成計費,計費資料從讀卡機透過連線網路傳送到資料中心處理,確保該段路程的計費正確。除此之外,票務系統資料也用來同步微調各站路線與時間表。有關乘客與顧客流量的資訊得以透明化,增加規劃的可靠性,針對每個時段、地點都能提出最符合實際需求量的運輸規劃。這項非接觸式技術的佈署也能降低系統與維修的成本。
英飛凌安全控制器晶片配有多項複雜的安全機制,可阻擋如複製卡片或讀取儲存資料的不良企圖。但這些只是T-money的基本規格,其內建的安全控制器還可管理諸如消費性付款的電子錢包功能,這些功能都亟需高規格的安全層級。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5/25
市圖借書 刷悠遊卡

掌靜脈辨識應用從門禁延伸到CRM

2007年5月24日 星期四
車歪了 「嗶」自動轉正

IBM員工活動導入RFID方案
隨RFID技術成熟與應用廣泛,台灣IBM公司昨宣布其職工福利委員會今年將針對員工所規劃的IBM家庭日、運動會、年終晚會等活動,推行「RFID幸福護照」,從活動現場報到、出席統計,到會後評估等資料,完全統整於後端平台。
台灣IBM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黃慧珠表示,今年IBM職工福利委員會決定導入RFID解決方案,呼應IBM於年初提出的五大創新策略重點之一,藉由「原創技術創新服務」,如RFID技術的研究與發展,將成果具體落實於生活之中。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5/24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麥德龍集團及保點系統合作 協助供應商簡易標簽貨物
香港保點系統為零售商及其供應鏈,提供產品識別、追蹤、防盜及營銷方案的主要生產商及銷售商,於今天正式宣布,參予麥德龍集團之「Tag It Easy!」簡易貨物標簽試驗計划。該試驗計划,為麥德龍集團正在進行的「亞洲先進物流」(Advanced Logistics Asia,簡稱ALA)計划中的一部分。透過ALA計划,麥德龍集團與位於亞洲之供應商攜手合作,推動在亞洲物流過程中,使用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以簡化運作流程。「Tag It Easy」「簡易貨物標簽」試驗計划,讓各個與消費貨品有關的行業,由香港運送至德國的過程中,使用RFID標簽。麥德龍集團於今天假香港科學園,為參予是次計划的三十個主要合作夥伴,舉辦方案及示范簡介會。
麥德龍集團率先於其供應鏈中,引入RFID,被譽為零售界中採用RFID的先驅。透過是項創新的RFID試驗計划,麥德龍集團位於亞洲的供應商,將參予以 FID為主導的供應鏈管理。由於麥德龍集團於區內大部分的供應商,他們的生產廠房具備的RFID設施有限,所以在印制RFID標簽方面,以及如何在運輸包裝上使用RFID標簽,均需要其他協助。故此,麥德龍集團與保點系統合作,建立了一個網上平台,供應商可透過平台訂購RFID標簽。保點系統收到訂單後,便會直接將標簽送抵供應商。
麥德龍資訊科技集團總經理Dr Gerd Wolfram表示:「保點系統是發展RFID技朮的其中一個領導者。」「因此,將來我們在全球供應鏈上,實施與RFID有關的試驗計划時,我們相信保點是我們最合適的合作夥伴。」麥德龍集團位於亞洲的供應商,將會在所有消費貨品上,包括玩具、辦公室用品以至成衣,均加上RFID標簽。
麥德龍集團期望藉著是次RFID試驗計划,提高其國際間物流過程的效率及透明度。更准確及實時的貨運數據,有助麥德龍集團管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貨物供應,以減低集團存倉成本及零售層面的缺貨情況。
Dr. Wolfram補充:「此外,麥德龍集團及其供應商,希望顧客能隨時購得喜愛的貨品。」「特別是一些推介產品,能夠准時送抵零售商店,對顧客是十分重要的。」
麥德龍集團統一使用超高射頻電子編碼第二代標簽,以符合各區對超高射頻的要求:中國地區為917-922MHz,香港920-925MHz,而歐洲則為865.6-867.6MHz。在保點提供的RFID標簽上,儲存了貨運容器序號條碼 (Serial Shipping Container Code,SSCC)。由香港至德國恩納的供應鏈上,不同地方均裝有閱讀器,能讀取標簽上 SSCC的資料。麥德龍集團能在貨物運抵之前,預先收到顯示貨箱內容的電子送貨單。供應商亦能夠獲發詳細送貨証明,使運作更為方便。
試驗計划為期三個月,如果計划成功,麥德龍集團期望將計划擴展至其他亞洲供應商。
保點系統行政總裁George Off表示:「麥德龍集團向來於其業務上,均積極採用先進的科技。過去數年,他們發展的全球供應鏈系統,更是零售業中最有效率的系統之一。」
「我們相信麥德龍集團對RFID的應用,結合我們CheckNet網上訂購平台的追蹤功能 ,在發展供應鏈管理過程中,跨出一大步,務求使系統更准確,最終能使顧客感到更滿意。」
麥德龍集團(METRO Group)簡介
麥德龍集團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零售商之一。於2006年,集團營業額達到600億歐元。集團聘有27萬員工,於全球三十個國家,設有超過2400家分店。業務營運以各個獨立經營之品牌為主,包括現購自運及批發業中的領導者,麥德龍現購自運公司(METRO/Makro Cash & Carry)、Real大型超市及Extra超市、領導歐洲消費性電子市場的Media Markt及Saturn,以及 Galeria Kaufhof百貨商場。
保點系統公司(Checkpoint Systems Inc.)簡介
保點系統公司(Checkpoint Systems,Inc.) 於1969年成立,是射頻與無線射頻識別方案的主要生產商及銷售商,提供商品識別、追蹤、防盜及銷售方案,業務遍布全球超過八十個國家,並擁有超過三十家環球標簽印刷服務中心。保點生產高質素的8.2MHz、超高頻(UHF)、高頻(HF)、電子產品編碼(EPC)及符合國際標准組織(ISO)要求的EAS、RFID及其他產品及系統,並提供維修及售後支援服務。
資料來源: UDN 2007/5/23
元太電子紙 第四季量產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筆記本能偷車 RFID遙控晶片鑰匙何去何從
一項調查顯示,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電子鎖大約降低了美國境內百分之九十的汽車失竊事件。但現在,情況似乎並不樂觀。以現今的狀況,如果能解開長度40位的密碼,不只可以關閉防盜器,把門打開,甚至可以發動汽車,因此這讓許許多多的小偷們想要破解密碼。因為有了這組密碼,就等於擁有了這臺車。這類的偷盜事件將可能漸漸普及到全球。然而可悲的是,目前為止車商似乎還不太在意。
汽車上的無線或免接觸式設備並不是最新型的。遠端遙控設備,就是那個挂在鑰匙串上的黑盒子,已經使用了好幾年。使用者只要離車子數尺之遙,就可以使用遙控來解開防盜器,然後打開車門;甚至也可以在警急狀況下啟動汽車的警報器。
這類遙控開鎖設備在1980年代開始被使用,一般來說它有一個電路版,一個鎖碼的射頻識別(RFID)晶片,還有電池跟小型天線。電池跟小型天線是用來讓這個黑盒子可以將信號發射出去。
遙控上的射頻晶片有一組與特定的汽車運作的密碼。這些密碼是長度40位的變動串列:每次使用後,這組密碼就會稍稍改變,整個組合的數量大概有一千億組。當你按下開鎖按鈕時,遙控會發送40位長的密碼與開鎖的命令。如果接收器收到正確的密碼,汽車就會按照命令動作,如果是錯誤的密碼,便不會有任何反應。
不幸的是,汽車RFID系統的廠商們,不認為有什麼問題存在。
使用RFID的第二個防盜設備是電子鎖。這個內嵌在鑰匙握柄裏面的小晶片,已經被超過一億五千萬的汽車所使用。如果沒有這個晶片,汽車的油泵便不能正確運作。除非駕駛使用的是有正確鎖碼晶片的鑰匙,否則汽車在幾個街口外就會沒油。這就是為什麼備份鑰匙沒有內嵌鎖碼晶片,因為它只提供短距離駕駛。
現在新型的免鑰匙發動系統(keylessignitionsystem)提供了方便性,發動汽車時不需要把在口袋或皮包裏東翻西找,只需要按下遙控按鈕便可以發動。無線遙控跟上述的電子鎖一樣,只有使用正確的晶片才能啟動汽車。然而他不同於傳統的無線遙控,傳統的遙控鎖需要安裝電池,而且有較短距離,免鑰匙啟動系統是被動的,不需要裝電池,它依賴汽車本身發送的信號來運作。
因為汽車會持續對附近發送信號,收取回應,所以理論上竊賊有可能測試不同的密碼,來看看汽車的回應是什麼。2005年一篇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安全密碼公司RSA所做的研究報告中顯示,只使用一台筆記本電腦與一個接收器,就成功的收取並破解了福特2005EscapSUV的密碼串列,關閉了汽車的防盜器,不用鑰匙就打開了車門,他們甚至在網站上放置破解整臺車的過程。“破解免鑰匙汽車”這個技術並不完全是一個機密──基本上必須要對基本加密技術要有所了解。約翰霍普金斯與RSA的該篇研究論文裏,只要攔截汽車跟遙控間的兩組回應,就可以破解密碼。
在論文的實例中,他們想要測試是否可以成功偷取免鑰匙啟動設備的密碼。要達到這個目的,論文作者在筆記本電腦上安裝一個RFID的接收器。只要在車主接近汽車時,在旁接收信號,就可以在一秒之內掃描到數個信號,而車主可完全不知情。只要有了汽車跟遙控的來回信號,就可以使用“暴力法”來進行解碼。所謂的“暴力法”就是一直嘗試不同的密碼直到找到正確密碼為止。
只要找到了正確的密碼,就有辦法預測接下來要使用的新密碼,便能成功發動車子。
於是該篇論文的作者建議RFID企業淘汰目前簡單的40位加密技術,使用更先進安全的加密技術,如128位加強加密標準(AES)。只要位數越長,要破解這個密碼就越難。
然而論文作者並沒有提到這樣的設備會更加耗電,也更難實作,同時這也會與目前的40位免鑰匙啟動設備無法相容。
同時作者也建議車主在不使用時,把無線遙控用錫箔紙包起來,以防止密碼掃描,同時也建議車商應該在汽車的信號發射器上加裝一個保護罩。這樣可以限制RFID的信號範圍,讓車外的其他人難以收到密碼序列。
不幸的是,汽車RFID的系統業著並不認為有安全問題。在聖地亞哥舉行的第十七屆的汽車安全年會上,CNET借此機會與數個不同RFID廠商代表談論這個主題。然而他們不願發佈任何公開意見,同時短期內也沒有任何要推出128位的AES加密技術的打算。只有少數的廠商表示他們清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RSA作的研究,聽過在歐洲的免鑰匙啟動汽車被偷的人更是少數。
然而民間調查也表示,大多數人不擔心未來免鑰匙啟動設備的安全性,同時RFID企業也十分堅定地要推出這種技術。然而除非無線設備的技術徹底革新,目前市面上的汽車免鑰匙啟動設備,都有被筆記本電腦破解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 中國經濟網 http://big5.ce.cn/ 2007/5/20
用手機當芳香劑?摩托羅拉獲得「芳香手機」專利許可
摩托羅拉(Motorola)CEO Ed Zander在日前舉行的Software 2007大會上大肆吹捧手機市場的未來,卻沒有提到摩托羅拉的一個秘密武器:芳香手機(smellophone)。
上個月,摩托羅拉獲得了一項關於‘可釋放氣味的通訊設備’的專利。
這種帶有一個具無線功能的Glade插件,用手機電池將一個可替換的香包加熱到54℃,讓香包發出香味。
這種手機的香味會比用戶周圍的其他氣味更濃。該專利說明中是這樣解釋的:“由於香味是由插件式設備中的熱能所激發的,插件式設備一般能比非插件式設備在更廣闊的區域散發出更濃的香味。”
真的需要一個能夠散發香味的手機嗎?摩托羅拉的回答是肯定的。該專利說明指出:“有些手機用戶喜歡在家中放置一些能散發出香味的物品,並希望出門後也能帶上這種香味。因此,對於一個能散發香味的手機的需要是確實存在的。”
毫無疑問,這種產品一旦問世,必將以一些絕妙並缺少母音的名字來命名,例如Smelr、, Flowr、或Whiffr。那什麼時候能問世呢?誰知道呢!也許要等到iPhone熱潮消退之後吧。
(請參考原文: Motorola granted patent for 'smellophone')
(Thomas Claburn)
資料來源: 2007/5/21 eetTaiwan
台灣信用卡受肯定 屈臣氏Visa Wave入圍

Sobal將上市通過USB總線工作的UHF頻帶RFID讀寫器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保護婦幼安全 屏東啟動RFID電子監控設備
基於公共安全及對婦女人身安全的保障,屏東地檢署首次針對性侵害犯罪假釋出獄人在保護管束期間,正式啟動RFID電子監控設備,一名曾姓性侵假釋犯將在夜間限制他的行動,一旦違規將撤銷假釋。
屏東地檢署表示,地檢署在警政、社政、醫療等專業人員所提供相關資料加以評估後,也在曾姓嫌犯願意配合下,從下週一開始,到他家裝設電子監控設備,曾姓嫌犯每日夜間十時至次日凌晨六時,要待在指定的地方,不可以任意離開。
一旦曾姓假釋犯違規外出,檢方可撤銷假釋,作為處分。屏東地檢署希望藉著此項措施,強化對性侵害加害人之約束力,並落實預防再犯與保障婦幼安全之目標。
資列來源: http://tw.epochtimes.com 2007/5/18
最被看好10大電子商品 iPhone拔頭籌

2007年5月18日 星期五
正隆 切入RFID利多
國際零售通路廠商對於RFID需求快速成長,而正隆(1904)積極佈局RFID領域傳出初步成果,5/16宣布與惠普合作推出「RFID應用解決方案」與「智慧型紙箱」,在此利多激勵下,正隆股價止跌反彈,盤中漲逾2%。
由於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技術可以大幅減少物流成本,包括全球最大零售通路沃爾瑪Wal-Mart等廠商也積極要求供應商必須採用RFID,吸引國內業者投入。正隆指出,在雙方合作後,惠普也開始採用正隆的智慧型紙箱,讓iPAQ PDA產品自台灣小量出貨到沃爾瑪賣場,此外,正隆也協助奇美電完成「LCD Panel驗測案」,這些專案已經陸續開始為正隆貢獻營收。
正隆強調,RFID目前最大的問題仍在成本考量上,不過,根據國際研究機構的調查,如果標籤成本能夠降至0.1美元,加上零售廠商要求採用,預料將引爆龐大商機,而正隆設計的RFID標籤不但辨識距離較其他廠商遠,也不受紙箱內金屬物體的干擾,在效能上優於其他廠商,未來將進一步將標籤直接融入紙箱內,以提升產品競爭力。
資料來源: 中時電子報 2007/5/17
台灣資金外流情形嚴重 留意外資態度轉變
在電子股中,2007下半年景氣向上,題材性夠的當屬面板、WIMAX及IPHONE。此次面板產業漲價情形係由中、小尺寸者向上推升,所以在面板股中,奇美應優於友達;群創、彩晶、華映應優於大尺寸面板生產者。背光模組仍以中光電、輔祥及科橋等為佳。在WIMAX部份,挾4G、75MBPS及50KM之威力,儼然是下世代網通之主流,在年中即將發照下,相關個股如正文、友訊、智邦、明泰、台揚及東訊等均為受益廠商。
在網通之外的RFID題材似乎逐漸躍上抬面,RFID是未來取代目前POS系統的主流,在國際大廠如HP、WAL-MART紛紛採用下,已進入推廣階段。此部份商機,除了台揚將與微軟合作投入辨識設備端外,國內紙業廠正隆與永豐餘也相繼投入內含RFID智慧型紙箱及RFID標籤製作。
資料來源: 聯合理財網 2007/5/18
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
紙業雙雄競逐RFID商機
正隆造紙公司昨5/16宣布,透過美商惠普科技的合作,將推出「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應用解決方案」與「智慧型紙箱」,自今年起為惠普的掌上型電腦出貨,未來有機會直接獲得全球最大零售通路沃爾瑪(WalMart)的訂單。
正隆總經理蔡東和表示,正隆完成的「RFID應用解決方案」及「智慧型紙箱」,主要是與惠普合作開發,目前已協助奇美電子完成「LCD Panel驗測案」,其他客戶還包括經濟部的「農產品品質監測與運銷作業應用」、「勞工安全定位偵測應用」,以及商業司的「加工食品追蹤履歷」及「R-FID應用整合計劃汽車零組件」等項目。
這些應用解決方案已開始為正隆貢獻營收,其中奇美電子的驗測案就有數百萬元收入。
除提供RFID應用解決方案外,惠普也已開始採用正隆的智慧型紙箱,讓惠普的iPAQ PDA(掌上型電腦)自台灣小量出貨到沃爾瑪賣場。
惠普企業系統服務事業群協理周明佩表示,惠普是全世界最大的RFID使用者,也是WalMart第八大商品供應商。
自去年4月起,惠普要求旗下代工廠包括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及鴻海等,陸續要採用RFID包材,目前惠普各項產品採用RFID的出貨量,已有數千萬台。
周明佩表示,採用RFID可協助公司節省供應鍊成本5%以上,目前與正隆先就iPAQ PDA的智慧包材進行小量出貨,未來將視市場反映,再評估是否擴大合作範圍。
據了解,正隆今年起已直接獲得沃爾瑪的紙箱訂單,這些紙箱所需的RFID標籤,仍由沃爾瑪自行在包裝外層黏貼,正隆將研發紙箱包材裡直接融入標籤,進一步爭取沃爾瑪擴大使用正隆的智慧型包材。
除了正隆之外,國內另家造紙公司永豐餘也積極布局RFID領域。永豐餘表示,已針對數家國際大客戶進行系統設計、天線設計,及紙箱設計;永豐餘也計劃今年底前開始量產RFID標籤,初期產量可達4,000萬片以上。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5/17
正隆RFID紙箱 正式出貨惠普

UHF RFID讀卡器單晶片上市

功耗、體積和成本大幅降低的UHF RFID讀卡器晶片
英特爾公司培育的一家新創公司近日發佈一款用於超高頻(UHF)頻段的低成本整合RFID讀卡器晶片─R1000。這款晶片成本不到40美元,大小僅8×8mm,功耗1.5W,將催生一款新型的可攜式讀卡器。但分析師指出,業界期盼已久的這類應用是否將以UHF元件基礎為基礎,目前尚不清楚。
射頻識別(RFID)標籤現被廣泛用於貨櫃與倉儲等物流產業,預計最終將可在個別的零售商品領域取代條碼應用,並可能帶來RFID晶片和標籤市場的爆炸性成長。然而,目前的UHF產品的精確度仍不足以用來準確地讀取緊密堆疊在裝箱或貨盤上的標籤,而這為尚待開發的低/高頻標籤或某些混合應用敞開了大門。
“我們認為RFID將在2009或2010年起飛,但並不清楚是採用高頻(HF)還是某種HF和UHF的混合應用,”市場研究機構Venture Development公司RFID研究總監Drew Nathanson表示。“所有的RFID用戶都希望能有一種基於單一頻率的產品,而非採用多個頻率的多種產品,另外,目前有大量的投資正用於開發UHF。”
UHF產品執行於860~960MHz頻段,在10公尺的距離內,每秒可讀取1,000個標籤。HF產品的資料率要低得多,而且讀卡器與標籤的距離必須保持在1英呎的距離內。
功耗、體積和成本大幅降低
“許多應用都要求達到UHF的性能,因為這些應用運作在快速移動的輸送帶,或是可容納70件產品的大型貨盤上,並且以每小時5-8英哩的速度在貨車上運轉,”英特爾公司RFID部門的行銷總監Kerry Krause表示。
英特爾的R1000‘特別具有意義’,因為“一直以來業界關注的焦點都放在標籤價格上,而忽略了(UHF)讀卡器,”ABI Research駐英國倫敦的分析師Jonathan Collins表示。“但這些系統(UHF讀卡器)的成本也是關鍵。”NXP、ST和TI等現有的RFID供應商均正銷售HF標籤和讀卡器以及UHF標籤,但卻忽略了較不具利潤的UHF讀卡器晶片市場。
因此,這一市場在2006年只銷售了5萬台基於UHF的讀卡器。根據Venture Development的估計,今年將增至約7.5萬台。目前的UHF讀卡器體積相當大,約為一台平板PC或一部有線電話的大小,成本也高達2,000美元。但採用英特爾的新晶片後,該UHF讀卡器的售價可降低至500美元,且大小就如同大型PCMCIA板卡,Nathanson稱。
相較於基於分離式元件產品的功耗高達數十瓦,R1000的最大功耗僅1.5W。R1000的低功耗意味著可實現透過筆記型電腦2.5W USB介面供電的手持週邊設備。
儘管某些人將英特爾的介入視為對RFID新興市場的認同,但該嵌入式新創部門的運作在某種程度上還僅限於研究階段。三年前,在Wal-Mart宣佈採用RFID計劃的前一天,Michael J. Reed的營運計劃獲得了Intel Capital公司的資助。
此後,他的團隊一直在Intel Capital公司旗下作為一個育成公司來培育。如果成功了,它可能成為英特爾嵌入式或企業部門的一部份,或可獨立而出成為一家新創公司。“這個想法是在它推出產品前,讓它在傳統英特爾業務部門外運作,然後再將其轉型成為英特爾的一個業務部門,”Krause表示。
R1000由Jazz Semiconductor採用180nm矽鍺製程製造。現有樣品提供,並已於4月投入量產。
英特爾還為R1000開發了一種底層級的軟體堆疊和應用編程介面。該軟體負責遠端管理和診斷,並連接來自微軟、甲骨文(Oracle)和SAP等公司的商業和製造套裝軟體。
在6月前,預計將有十多家OEM將發佈採用R1000的RFID讀卡器系統,到年底投入公司可能達到二十幾家,Krause表示。“預計在年底前,我們將會有很高的市佔率,”他說。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5/17
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正隆RFID已有數百萬營收 未來跳躍式成長
正隆今天與全球RFID領導廠商HP惠普科技共同宣佈發表「RFID應用解決方案」成果與「智慧型紙箱」設計服務問市。正隆表示,這方面業務至今已有新台幣數百萬元營收挹注,預期未來將以跳躍方式成長。
這項記者會下午在正隆總公司舉行,由蔡東和與惠普科技總經理劉乃文等人共同主持,發表「RFID應用解決方案」成果與「智慧型紙箱」設計服務問市。
「正隆RFID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完整、高可靠度及低成本的RFID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快速有效地導入RFID,以提供卓越的商業效益。正隆「智慧型紙箱」設計服務也正式問市,提供業界符合國際零售商RFID規範智慧型紙箱與出貨及驗測服務。
蔡東和表示,目前透過這項專案的成功專案有奇美電子LCD Panel驗測案,經濟部RFID公領域概念驗證計劃的「農產品品質監測與運銷作業應用」及「勞工安全定位偵測應用」,商業司「加工食品追蹤履歷」和「RFID應用整合計劃汽車零組件」等測試先導計畫。
正隆也在惠普的協助下,針對HP的iPAQ PDA產品設計一款新型的「智慧型紙箱」,未來客戶可以透過正隆RFID應用解決方案的包裝設計、整合測試等服務,成功將符合如 WalMart等客戶規範要求的RFID紙箱應用在物流上,以精準的紙箱讀取率順利出貨降低成本。
正隆指出,這方面驗測業務至今已有數百萬元營收挹注,至於智慧紙箱則有數個合作案子在洽談。蔡東和表示,目前智慧型紙箱已有少量出貨,但數量不多,未來將會以跳躍方式成長。
正隆指出,由於推動RFID應用解決方案,受到WalMart的關注,直接將小型家具的包裝紙箱下單給正隆,而不是過去的間接下單模式,雖然不是智慧型紙箱,已給正隆正面鼓勵。
正隆RFID應用驗測中心主任劉穎昌表示,外國預估紙箱使用的RFID電子標籤約在0.1美元時,RFID市場用量就會有劇烈成長,目前正隆開發出來只要新台幣10元,預期未來價格降到5元時,就可帶動國內市場的應用。
為服務廣大的RFID需求者及提供更多元的服務,正隆建置「RFID應用解決資訊網」(http://rfid.clc.com.tw),有意導入RFID的業者可以登錄,透過該資訊網取得RFID相關資訊及RFID導入案例。
資料來源: 2007/5/16 http://tw.yahoo.com/
信用卡搶進超商 500元以下免簽名

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穿戴科技帶動時尚新風潮
行動王國》穿戴科技帶動時尚新風潮! 將運動、時裝和高科技行業組成一個結合體,聯合進行產品與應用創新可以激盪出巨大的新型態產品與商機。
英特爾總裁曾在受訪中談到:「未來的PC不會是方方正正的,為了凸顯人性化的特質,PC會以各種形狀大小融入日常生活,像『變色龍』一般成為周遭環境的一部分。」
一名英國大學教授在2006年11月曾經大膽狂言:「手機將在5年後消失,人們5年後將利用具電腦功能的『衣服』來傳遞訊息。未來的通訊將變成『穿戴科技』,5年後人們將可從安裝在衣領的傳遞器,將訊息傳至衣袖的鍵盤。」
穿戴式電腦的構想就是在日常的衣物和配件中嵌入電腦晶片,那麼電腦就可穿戴著到處走了。我們身上從頭到腳,除了衣服、褲子和鞋子,還會戴帽子、眼鏡、耳環、項鍊、手錶、皮帶等配件,微小的I C晶片可以嵌入藏身在這些衣物中。
依照所放置的部位,拓墣產業研究所把穿戴式電腦大略分成:頭戴式、腕戴式、指戴式、穿著式、藏入式以及嵌入人體式等6大類。
試著發揮你的想像力:有一天你身上的衣飾與配件在外觀上可能與今日無異,不過眼鏡上卻有顯示螢幕、項鍊有超迷你數位相機、耳環有MP3播放機、時尚造型的耳機型手機;這就是穿戴式電腦與科技的美麗願景。
實際上,把科技穿戴上身已形成時尚新潮!
日本廠商將電腦印刷技術取代傳統染色方式,讓衣服的顏色更鮮豔且千變萬化。新的科技化手錶變身為數位相框,可以播放彩色數位相片;知名運動鞋大廠在鞋子裡裝上智慧型運動感測器;萬能的尖端科技夾克可以裝下十幾樣科技玩意,還有太陽能發電功能;LED科技化衣服可以發光並變出超炫的圖案,讓穿戴科技成為最前衛的時尚新風潮!
穿戴科技是一個新理念,是指將運動、時裝和高科技行業組成一個結合體,將這幾個行業聯合起來進行產品與應用創新,一定可以產生乘數效果,激盪出巨大的新型態產品與嶄新商機。
在這樣的潮流之下,全球科技大廠勢將努力在穿戴科技大戰中拔得頭籌!HP 2007未來行動科技亞洲巡迴展第五站來到台北,現場展示多樣概念性穿戴科技產品,不僅勾勒2012年未來行動生活願景,也透露未來的科技產品兼顧簡約及人性2大訴求,例如:數位皮夾、數位遙控中心的手錶。
數位皮夾讓使用者在支票書寫或是刷卡等使用環境下,直接用它做連線傳輸進行消費,還可以摺疊起來方便攜帶,外型如同一般皮夾。
未來的手錶除了是個人行動資料存取的數位遙控中心,可連接手機、筆記型電腦或是網路資訊等等之外,手錶內的透明彎曲顯示器可顯示更多資訊。
有了穿戴式科技,就可以輕鬆地隨處接收與處理資訊、收發電子郵件、上網瀏覽、聆聽音樂、打電話等等。這種結合的方式在在顯示穿戴科技才是真正的人性化科技創新應用,無論走到何處,資訊帶著走,便利帶著走,我們的雙手可以空下來做更多的事情,以我們為中心,電腦與科技隨時隨地服務我們。
【陳清文(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經營知識 2007/05/14
北電用WiMax試驗行動醫療照護
配合行動台灣(M-Taiwan)將無線寬頻網路應用於生活中各層面的精神,北電與中華電信合作展示一套以WiMax為骨幹網路環境的無縫隙行動醫療照護服務。
未來,透過WiMax行動無線寬頻技術,病患在甲醫院就醫,就可以從乙醫院快速取得詳細病歷資料;而在救護車送往醫院前的黃金救護時間裡,醫生也能透過視訊指示急救人員照護方法,建立無縫隙的行動醫療照護網。
北電今日(5/14)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2007年亞太產業高峰論壇:WiMax 產業趨勢與服務商機論壇與展覽」展示一項以WiMax無線傳輸技術為基礎的行動醫療照護服務。這項應用於醫療產業的行動WiMax技術(802.16e)可提供病患快速完成遠端醫院的門診掛號,以及透過具備傳輸範圍廣泛、可在高速移動下提供穩定網路傳輸品質的WiMax進行醫療視訊照護等。
這項新應用將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三軍總醫院以及萬芳醫學中心等三個醫療處所推行。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可讓患者於遠端完成門診掛號的「行動小護士」、利用網路快速連結存取病患醫療紀錄的「貼身診療助理」,另外還有專門為慢性病患照顧需求,利用短距離的藍牙技術搭配長距離傳輸的WiMax網路將患者長期身體健康資訊回傳主治醫師的「無線照護精靈」,以及建立一個虛擬化的健康照顧資訊中心,提供病患與醫師資訊溝通平台的「健康養生大師」。
北電現場展示人員表示,藉由這些創新的醫療照顧服務,醫護人員可以立即接收並存取高畫質的診斷圖像與影像視覺資訊,對於進行特定的治療、資訊的搜尋或是醫療上所需的判斷均有幫助。
北電台灣區總經理蔡玉貴表示,運用無線通訊技術於健康照護服務是一項重要的里程碑。特別是針對醫療產業的需求,北電特別與中華電信密切合作,以瞭解醫療產業的需求,如此才能為建立兼具低複雜性服務與高醫療品質的網路。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5/14
2007年5月14日 星期一
晶片隔音窗 四年上市

NXP與Kestrel聯手以RFID技術防杜DVD失竊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與Kestrel Wireless宣佈將針對DVD供應鏈中的失竊問題,聯手開發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將結合恩智浦領先的RFID晶片技術及Kestrel的RFA (Radio Frequency Activation,無線電頻率激活)解決方案,可使DVD在製造階段失效,而在銷售點重新被啟動,如此一來,在供應鏈任何環節中的偷竊行為都將徒勞無功,進而杜絕偷竊的動機。
恩智浦與Kestrel的RFA/RFID解決方案將首先應用於光學媒體中,該方案也適用於MP3播放器、電動刮鬍刀、牙刷、平面電視、墨水匣及快閃記憶體等所有消費性電子產品。這兩家公司以網路為基礎的的RFID解決方案,號稱為光學媒體和消費性電子的通路銷售開創了新的商機,無需昂貴的安全設備、限制性的包裝或展示櫃,同時為消費者打造更舒適的購物體驗。其小型化的包裝亦是更加環保的解決方案,例如以紙代替塑膠。此外還可降低DVD及其它光學媒體的成本,並減少退貨問題。
恩智浦半導體智慧識別產品資深副總裁兼總經理Christophe Duverne表示︰「零售商和製造商,甚至是消費者,每年需負擔的防盜費用高達數億美元,此次與Kestrel的合作可望大幅減少防盜成本,甚至根除光學媒體與消費性電子在零售供應鏈中的失竊問題。RFID技術讓商品製造、配送和銷售環境大幅改觀,商品安全進提升至嶄新的層面,能夠刺激銷售、降低總體成本,同時消費者可享受更愉快的購物體驗。」
談到短期內該解決方案在光學媒體中的應用,娛樂商會(Entertainment Merchants Association,EMA)總裁Bo Andersen表示︰「我們對此類解決方案充滿期待,DVD與遊戲光碟的失竊現象多年來一直無法完全杜絕,每年都需耗費數百萬美元。採用讓消費者更加便利的環保包裝,提供更大的貨架空間改善光碟片銷售,以及降低退貨成本,都是解決方案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這樣才能實現各方共贏的效果。」
為了儘可能減少對現有端點銷售(POS)系統的破壞,儘可能讓零售商受益,射頻晶片將整合在消費的商品中,在銷售終端由RFA增強型RFID讀卡器啟動。對晶片進行掃描時,其中的訊息將發送到Kestrel的網路進行驗証。若所有訊息正確無誤,網路會將啟用碼發送至晶片,啟動產品。對於DVD之類光學媒體的特殊應用,無需考慮光學格式或播放設備,可利用光電膜來決定光盤可讀或不可讀。
根據恩智浦與Kestrel達成的協議,雙方將透過一系列實驗項目,繼續針對基於RFA/RFID的產品開發更多廣泛的應用。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5/14
手機追縱系統 插新sim卡發警訊
手機愈來愈多貼心,針對常不小心遺失手機的使用者,韓國LG新開發出簡訊追蹤功能,以幫助遺失者找回手機;日本Toshiba與中華電信合作,則將在暑假前引進一款區域衛星定位AGPS功能的手機,強調在大樓林立的都市、室內或地下室都可以在基地台的輔助下,達到衛星定位的功能,獲得手機基地台周遭的各種需要的情報資訊,有如拿著一個萬能秘書般。
LG即將在台上市2款具有追蹤功能的手機KE770與KG271,這2款手機一旦遺失被插入新的SIM卡後,會立即自動發出一通簡訊到事先設定好的手機號碼上,以方便失主可以憑著號碼報警,找回手機。其中KE770是一款萬元以內的中價位手機,具有超薄金屬外殼,重約90克,內建200萬畫素相機、MP3功能,藍牙立體聲與記憶卡擴充功能;KG271是一款不到3千元的國民手機,重量僅60克,具有FM收音機功能,但是沒有數位相機。手機遺失追蹤功能的出現,也提醒消費者不要隨便將自己的SIM插入來路不明的手機中,以免惹禍上身。
中華電信協理陳長榮表示,即將推出的區域衛星定位AGPS服務,搭配的是Toshiba 908A手機,這款手機內建AGPS晶片,能夠將區域衛星服務發揮得十分便利,讓台灣真正進入AGPS時代。
中華電信指出,GPS在台灣相當紅,大多用在汽車導航上,AGPS則是應用在室內生活上的一種服務,目前在日本相當普遍,比如說,它可以將生活周遭的情報資訊告訴你,附近哪裡有西餐廳?哪裡有停車場?加油站?哪裡有跳樓大拍賣?當然也具有導航功能,以語音告訴使用者目標位址,該向左、向右、向上或向下,它與車機導航的最大差別在即使室內、地下室都可以使用無礙,只要能夠收到手機訊號的地方即能使用。中華電信預定將推出吃到飽的服務,不過價位月租費目前尚未定案。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7.5.13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RFID將掀供應鏈革命
RFID技術已在零售業掀起一股風潮,全球前十大零售業者包括Wal-Mart、Carrefour、Home Depot、METRO、TESCO、Kroger、Costco等九家業者都計畫以RFID技術建構更便利的消費環境,或將RFID導入物流中心以提升管理效率。
從歐美日對於RFID技術應用的情況,不難發現RFID技術對於零售業的服務模式將帶來革命性的改變,背後商機更是無限。根據市調公司Data Monitor的估計,2010年全球零售業對於RFID技術(包括Tag、Reader、Printer、Software、Services)的需求將突破10億美元,與2006年的4.3億美元相較呈現倍數成長。且看好RFID技術於零售業的發展,德國約有40%的業者於2006年底之前導入RFID系統,其市場成長潛力由此可見。
根據ASK的預測,2005年以後全球RFID技術的應用範疇將由「人」的辨識轉換到「物」的辨識,特別是零售業或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將是市場發展重要趨勢。根據此一發展趨勢,若將RFID技術的應用範疇進一步的提升到流通服務業(涵蓋批發、零售、物流),其市場成長幅度更為可觀。
根據Marketstrat的預測,2010年全球RFID市場的規模將達80億美元,其中應用於流通服務之市場規模超過31億美元,約占全球RFID市場規模的四成左右,其市場規模為RFID各應用領域之冠,且2005年到2010年成長率將高達三成以上。
RFID產業結構大致可分為硬體、軟體及系統服務三大項,依據市場規模比重,目前軟體所占之市場規模較小,但未來在硬體價格快速下降的趨勢下,軟體服務所占的市場規模將逐漸擴大。根據VDC統計,2005年全球RFID軟體市場規模僅有2億美元,估計2008年將快速成長至7億美元,年成長率達51.6%,較整體RFID產業35.3%的成長率高出甚多。
繼美國Wal-Mart之後,許多國際性大廠紛紛推動RFID技術的應用,其驗證範圍也從棧板(Pallet)或盒裝(Case)層次,提升到產品品項層次(Item Level),例如METRO及TESCO將RFID電子標籤貼附於DVD或VCD、馬莎百貨將RFID電子標籤用於男女生套裝及襯衫、日本三越百貨將RFID電子標籤應用於鞋子及牛仔褲,另外包括Gap、PARDA及LEVIS等品牌業者,也將RFID電子標籤應用於店面管理,這些應用案例說明RFID應用已經由棧板或紙箱層次拓展至Item Level的應用。
受到IC設計和晶體電路技術的改善,RFID電子標籤的價格下滑幅度將更為明顯,特別是EPC Gen2標準已經被ISO所認可,在Gen2標準之下,RFID電子標籤成本已經可以降至10美分(以單次購買100萬個為單位)。此外在Gen2的規格中,產品功能也大為提升。例如頻譜範圍已經從Gen1的902到928 MHz擴大為860到960MHz,即所謂的超高頻(UHF);產品讀取率由Gen1的66%,提高至95%。
在價格和功能兩大優勢下,包括Wal-Mart及METRO等零售業者亦開始評估轉換EPC Gen2標準的可行性。且在產品功能提升與採用成本下降的激勵下,相對的使用量也快速增加,根據ABI的研究資料顯示,2006年全球UHF標籤的出貨量將大幅成長至10.7億個,較2005年的2.7億個成長了3倍,且2006到2010年市場需求量亦將以98%的年成長率快速成長。
看好RFID將掀起供應鏈的革命,國際供應大廠都已開始卡位布局,例如Philips、Sharp、Hitachi、TI、Toshiba、ST Micro-electronics、Infineon等半導體廠商積極布局RFID相關晶片;Alien、Symbol、Intermec、Texas Instruments、ASK、Toppan印刷等業者年產RFID電子標籤上看20億個;另外,像軟體業者的微軟、資料庫業者的甲骨文、資料倉儲業者NCR、IT業者的昇陽公司及飛利浦等也已成功進入RFID產業。
相較於供應商的積極態度,大部分的應用業者卻是保持著觀望的態度。根據Eyefortrans ort的調查,2005年美國流通服務業者對RFID技術的使用意願雖達35%,但觀望中或無規劃的比例也達38%;其中零售業及製造業者對RFID技術的使用意願雖達43%,但觀望中或無規劃的比例也達37%。
由上述的統計結果不難發現,目前業者對導入RFID技術的使用還是呈現兩極化意見。特別是處於產業價值鏈中間階段的運輸及物流業者,在考慮是否導入RFID技術之態度更為保守,而客戶的要求是業者投入與否的重要驅動力,且是否能讓投入成本與產出效益損益兩平更是業者考量的關鍵。
(作者是工研院IEK/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5/12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擋不住的綠色浪潮 全球電子業必須面對的真相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參與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在全球各地上映後,全球暖化已經成為國際間最熱門的議題。由於各國民間與政府對於暖化的危機意識高漲,被視為環保最大殺手的產業界似乎已經成為眾矢之的,其中又以電子業所承受的壓力最大。
「高科技垃圾」(High-tech Trash)一書的作者Elizabeth Grossman便表示,以各國要求企業因應暖化現象進行變革的做法來看,電子業所承受的壓力可以說最為吃重,因此要如何在這股有如排山倒海而來的綠色浪潮下自保,已經成為全球電子業者眼前最為迫切的任務。
各國環保新政策出爐 業者綠色成本節節上升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公布的數據顯示,每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總計高達2,000~5,000萬噸之間,因此目前全球各國均致力於電子廢棄物減量,其中又以歐盟最為積極。
歐盟於2005年8月13日起正式實施「廢電機電子設備指令」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主要是要求電子電器產品製造商,負起全面性回收與特定比例之回收循環使用率的責任。2006年7月歐盟再度頒布「危害物質限用指令」 (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RoHS),則主要是為了管制WEEE產品中使用的重金屬物質。
除此之外,歐盟也將在2007年6月實施「化學品限用法案」 (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nd Authorisation of Chemicals;REACH),「使用能源產品綠色設計指令」 (Energy-using Products;EuP)則將於同年8月上路。而有「大陸版RoHS」之稱的「電子資訊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則已經在2007年3月於大陸全面實施。
環保的代價:生產成本上揚、罰款、市場不保
為了配合各國環保新法令,電子業者除了製造成本勢必上揚之外,還可能面臨違規罰款、甚至是被迫退出市場的命運。2006年,蘋果(Apple)決定讓該公司生產的iSight網路攝影機退出歐洲市場,主要原因在於若要讓此產品符合RoHS規章,實在是不敷製造成本。
日本IT大廠Sony也曾因為環保法令,在歐洲市場踢到鐵板。2001年,荷蘭當局援引1999年頒布的一項有害物質法令,判決Sony PS遊戲機電線的鎘含量超出標準,130萬台產品就在耶誕節購物旺季前夕,硬生生遭到全數退貨。
環保法令顧問公司GoodBye Chain Group負責人Harvey Stone便表示,RoHS等環保法令已為企業帶來財務上的風險,像Sony、蘋果這樣因為環保法令而退出某一地區的市場,必然會帶來極大的財務損失。
配合環保政策 IT大廠嚴陣以待
為了因應歐盟等地日益提高的環保標準,戴爾(Dell)、惠普(HP)、恩益禧(NEC)、蘋果等許多IT大廠都已重新設計產品,或藉由擴大老舊產品回收體系來響應環保。
以NEC為例,該公司生產監視器的子公司NEC Display Solutions,早從2003年就提前開始為RoHS法令上路預作準備,做法包括把不符合環保規定的鉛質焊接劑,改為錫銀合金材質。2006年2月,NEC Display Solutions成為第1家符合歐盟RoHS標準的監視器廠商,比法令正式上路足足早了5個月。為了順應環保趨勢,該公司甚至在2007年1月推出太陽能監視器。
惠普則是找來毒物學專家,研究如何使產品的材質與設計更為環保,此外還使用回收塑膠來製造印表機墨水匣等產品,據悉該公司甚至已經開發出以玉米製塑膠製造成的印表機。此外,昇陽(Sun)也把旗下產品未來成為廢棄物的比重控制在5%以下,遠低於歐盟WEEE要求的35%。
PC大廠戴爾(Dell)則是在舊產品回收方面著力,於全球各地提供免費回收服務。此外,戴爾還在年初與超微(AMD)、惠普、IBM、昇陽、微軟(Microsoft)、英特爾(Intel)等IT大廠,合組高科技產業組織Green Grid,推動各界正視伺服器系統和資料中心消耗能源的問題。
環保組織點名 企業備感壓力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每季都會公布綠色電子品牌排行榜,評估各家手機與電腦廠商在環保方面的努力。而根據2007年3月公布的最新名單,由大陸PC業龍頭聯想(Lenovo)奪冠,事實上在2006年8月時,聯想在被調查的14家企業中排名末位,或許真是感受到評比的壓力,到了12月聯想已急起直追,登上第8名,最後終於拿下冠軍寶座,被綠色和平組織評為在落實環保方面進步最快的IT企業。
反觀蘋果2006年8月還拿到11名,不過接下來2季都吊車尾,被綠色和平組織指責在電子廢棄物減量方面的努力不夠。此外,唯一入榜的台灣廠商宏碁近幾季都在8~12名之間徘徊,評語是雖然在化學物含量方面有所進步,但所有機型都尚未全面去除有害物質,而且回收工作也還有改善空間。
逆向思考 從危機中看見商機
RoHS等一波接一波的嶄新環保法令,雖然為電子業帶來極大的衝擊,迫使業者改變原有的原材料、產品設計或生產,不過這一連串的變革,卻也是全新商機的所在。
在硬體方面,陶氏化學(Dow Chemical)與杜邦(DuPont)等化學大廠都已開始研究符合新環保標準的化學材質,各國政府與學校也積極開發鉛與溴化阻燃劑(BFR)的替代物質。
軟體業者更是率先在這股綠色風潮中嗅到商機。像甲骨文(Oracle)、思愛普(SAP)等軟體大廠,都已經開始研發相容工具,客戶遍及電子、製造、金融、健保等產業。軟體商愛捷(Agile)則是在產品設計、製造、測試軟體中加入環保功能,推出後相當受到市場歡迎。
此外,電子產品回收也在這股環保風潮中,成為未來極具潛力的產業。像美國電子產品回收業者ReCellular和Fresno,均表示2006年回收量創下新高。還有業者開發出全新商機,運用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協助企業追蹤出廠產品的零件下落。
根據產業顧問公司D.F. Blumberg & Associates估計,涵蓋電子產品維修、庫存管理、回收等服務項目的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亦稱環保物流,泛指將商品從消費者處送回製造商所需的物流系統)市場商機,2006年規模僅940億美元,但到2010年可望膨脹至1,490億美元,相關市場不容小覤。
資料來源: DIGITIMES 2007/5/9
保護個人隱私 美國公佈RFID使用安全指南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日前針對RFID公佈了一項安全指南。該準則要求每個採用這項技術的人,都應對該技術的安全性以及個人隱私所面臨的風險做出正確評估,並採用最好的方法來降低這些風險。
NIST表示,之所以發佈這份報告,是為了行使其2002年美國聯邦資訊安全管理法案(Federal Information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Act)所規定的職責,該法案要求美國聯邦所屬公家機構必須保障其資訊技術系統的安全。NIST並指這份報告也將使其它類型的組織獲益。該報告主要作者Tom Karygiannis表示:「這份指南的目的在於給各類型組織提供經架構的實用方法,其中包括了詳列RFID潛在安全風險的清單和特別建議。」
該指南的重點是資產管理、追蹤、比對和供應鏈的應用。它建議採用防火牆將RFID資料庫和其它IT系統及資料庫隔離開來。NIST還要求RFID使用者對無線電訊號加密、對使用者進行認證,並採用金屬防護裝置來阻擋標籤訊號被未授權人士非法側錄。該指南建議使用者要採用審核、記錄和時間戳記等方法來檢測安全威脅,並建立起標籤處理和再利用程序,來更新設備並銷毀舊資料。
美國商務部技術副部長Robert C. Cresanti表示:「RFID標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智慧標籤,可以促進物流管理,大幅改變業務成本架構,並能提高國際藥品供應鏈和很多其它產業的安全和驗證水準。這份重要的指南為處理RFID安全風險建立基礎,能幫助企業設置一個有安全保障的智慧標籤使用程序。」
這份長達115頁的指南,涵蓋RFID技術的多個面向,包括應用、需求條件、中介軟體、網路、經濟學、環境和耐用性。
(參考原文:NIST issues security recommendations for RFID)
(K.C. Jones)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5/11
外僑居留證 7月換晶片卡
外籍配偶與外勞手上持有的「外僑居留證」,從今年七月一日起將大變身。為防範外僑居留證遭偽變造,移民署從七月起將現行紙卡全面換發為IC防偽晶片卡,晶片內納入個人基本資料、臉部特徵及指紋,並在日後擴及大陸配偶的居留證。
新式外僑居留證,未來也會有重入國許可證的功能。移民署規畫,未來外籍或大陸配偶單次重入國許可,仍使用現行紙本證件,但多次重入國許可時,只要直接輸入居留證晶片內,除了可降低證件成本,也可避免因遺失而遭偽造、冒用等情事發生。
除了具備防偽功能,新式居留證還用到「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如同搭捷運時使用悠遊卡。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7/5/11
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迎接「健康、關心、快樂」的銀髮新世代 點燃銀海新商機
人口高齡化的21世紀,銀髮照護與銀髮經濟已是各國現在最重視的議題。工研院於今(4)日在世貿三館『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中,展出以「健康、關心、快樂」為訴求,整合工研院跨領域技術的銀髮族照護應用展品,從最貼近銀髮族的”家”為出發點,連結各項居家及行動健康照護應用產品,從生理、心理監測到互動娛樂應用,為銀髮族提供更貼心的隨身呵護。並於「銀髮暨健康照護產業趨勢研討會」中,分享銀髮族產業最新的發展趨勢及產業商機,希望在跨產業領域的合作下,為銀髮族及將成為銀髮族的中年族群,創造更健康的彩色生活。
工研院醫材中心邵耀華博士表示:「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因此發展相關銀髮族照護產業及服務已是刻不容緩的事實。工研院善用台灣成熟的資通訊技術,跨領域整合包括無線辨識(RFID)、微系統及醫療電子等應用,將醫療服務帶出醫院直達銀髮族的家,幫助銀髮族建立自我健康管理的概念。因此,預防醫療將成為下一世代的主流風潮。」
此次,工研院參與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以滿足銀髮族需求為前提,揭開以「健康」、「關心」及「快樂」為主軸的銀髮族照護成果展示。其中結合超薄型無線貼片的『微型無線生理監控系統』,採用最新的貼片量測技術,利用全台首創成功整合的無線傳輸晶片與生理監測元件,可隨時隨地量測銀髮長者的呼吸、溫度與心電數值並進行傳輸與儲存,實現無所不在的行動健康照護目標。具備高臨場感與高互動性的『3D飛鼠與虛擬呼啦圈』,讓遊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銀髮族只要輕鬆擺動身體,就可達到娛樂與運動的雙重目的,享受真正的快樂科技!
其他參與的銀髮族展品還包括:遠距居家照護系統、穿戴型心血管健康監視器、電子心脈音聽診器、頸動脈超音波系統、口袋型給藥霧化器、電子式呼吸流量計、家用服務閘道器暨遠端管理、居家訊息中心及銀髮族照護監控系統等。
為協助產業掌握銀海新商機,工研院不但成立「銀髮族服務暨科技產業推動聯盟」,促進跨產業的合作,同時在展覽期間舉行的三場研討會,也率先分享銀髮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求與可能的解決方案。
從銀髮族優先考慮的健康、休閒娛樂及心理需求面分析台灣銀髮照護產業的新趨勢及可應用的創新服務模式。以健康觀點來看,自我健康監控、遠距照護及互動感應偵測等方案將可有效滿足銀髮族的健康照護需求;在休閒需求滿足上,家庭互動娛樂系統及遠距/線上學習則可增進銀髮族的生活趣味;另外在心理需求滿足上,藉由能無線通訊與遠距互動的設備或服務,可讓銀髮族隨時收到家人最新訊息或提醒,感受家人無微不至的關心。由需求面導向供給面,帶領業者邁向銀髮商機正確的方向。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指出,至95年底止,我國老年人口(65歲以上)已佔總人口比例的10%,老化指數也呈逐年上升的現象,預計到2018年時,台灣平均每五人中就有一位高齡者。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現象也代表著銀髮族居家照護需求將大幅攀升。據工研院IEK報告預估,至2025年時,台灣銀髮族照護相關產值將上看新台幣3兆元。
兆元產值不但象徵著國內龐大的銀髮族內需市場,同時也是跨界整合,發展台灣新興兆元產業並為銀髮族建立美好退休生活的重要市場機會。工研院將站在銀髮族產業需求與供給的交界點,協助業者提前掌握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資訊來源: 技術尖兵 2007/5/10
聲音辨識 聽聲辨人當密碼
新聞提要:
英國最新研發的生物辨識付款方式是採聲音辨識,與指紋或虹膜辨識系統原理相同,這套系統是利用每個人獨特的聲音特徵,當作銀行或信用卡帳號的密碼。
新聞來源:ETtoday,4/27
TRI觀點:
因全球反恐意識提升,以及科技鑑識技術不斷發展,讓生物辨識相關產品,愈來愈受到各國的重視。生物辨識包含檢視人類指紋、虹膜、和臉部、掌紋以及DNA等應用。
在歐美地區,配合政府公共部門之應用,如電子護照、電子駕照、健保卡、ID卡、行車記錄卡等晶片卡之應用,亦持續不斷蓬勃發展。
另外,在日本東京地區的各家銀行提款機上,已廣泛採用PalmSecure技術,使用者只要將手掌距離感應器4~8公分,便能把手掌內的靜脈資訊投射在系統中,系統則根據血管深淺、交叉、粗細來辨認是否為使用者本人的真實身分。目前政府單位已積極規劃不同銀行間的生物辨識系統整合應用,更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現在除了有上述生物辨識技術應用之外,英國又發展出「聲音辨識系統」,推出語音認證技術,只要發出聲音,信用卡公司就可以利用聲紋驗明正身,未來將能使用在網路購物付款,只要透過電話的聲音,就可以認証付費。
觀察生物辨識技術不斷的改良,新型辨識系統將逐漸取代傳統身份辨認方式,但目前仍對隱私權及生物辨識被模仿有諸多疑慮,故使用上必須對於使用者資料庫進行嚴密保護,避免資料外洩、盜用、竄改等。
而對於生物辨識法規與資訊之管理部份也必須要各國政府協助,資訊之管理部份,目前各國已深入探討與建置的領域,期望發展與建立一套全球統一的基礎架構,以達到這些證件互通的目的。
資料來源: PChome epaper 2007/5/10
荷蘭開發微型RFID晶片 防IT產品被盜
據國外媒體報導,荷蘭NXP半導體公司和Kestrel無線公司日前聯合開發出一套無線電頻解決方案,可以防止DVD、平板電視和閃存等產品被盜。
據悉,該解決方案有一塊無線電頻晶片和無線電頻啟動技術構成。其中,無線電頻晶片的體積只有針尖般大小,可以集成到DVD、平板電視、閃存或墨盒等產品中。
該晶片可以阻止DVD播放器讀取碟片上的任何關鍵資訊,除非在播放之前利用無線電頻啟動技術啟動。目前,NXP和Kestrel兩家公司正與好萊塢工作室商討合作事宜,預計今夏可達成合作。
資料來源: news.sina 2007/5/10
Atmel針對RFID應用推出ATA5577無線電收發器
Atmel推出330位元讀寫無線電收發器IDIC──ATA5577。新元件具有獨特的ID和更長的讀寫距離,並且經過最佳化以用於新一代存取控制應用,諸如賓館客房、設計部門、辦公室、計時系統、停車場、貴賓卡及會員卡等等。此外,該新元件依據ISO 11784和ISO 11785 (FDX-B)標準而運作,適合於動物識別和廢棄物管理應用。
ATA5577是一種低頻設備,能用於世界各地。該元件對惡劣的環境不敏感,並且能用於那些通常使RFID設備應用複雜化的條件下,例如:受水、金屬或灰塵影響的場合;視線觸及不到的場合;或穿戴在身上。
包括最佳化配平的330-pF晶片內建電容器在內,ATA5577大小約為1.1mm2,因而適用各種無線電收發器封裝,包括用於動物識別的玻璃質無線電收發器。整合的電容器減少了所需的外部元件的數量;全部系統所需的就是一個線圈。
該設備的新架構能實現出色的讀寫性能,能在多種不同類型的線圈、讀取器和參數下工作,這對於動物和廢棄物管理應用而言尤為重要。特設的暫存器允許對數個類比前端參數進行控制,使得每一種應用的總讀寫距離最大化。由於有一個專門的寫程式(下行鏈路,從讀取器到電子標籤),寫入距離達到業界領先水準。所擴大的寫入距離對於在惡劣環境下的所有應用而言均十分有益。
IDIC提供一個製造商編程的獨特ID,這對於確保對受保護區域的存取而言至關重要。這種獨特的標識還能實現對產品的追蹤,因而防止對標籤IC的輕易複製或偽造。ATA5577支援不同的調變和編碼類型,並且設計用於具有100~150kHz磁場的被動識別系統。它能在多種應用中替代並相容Atmel的知名的T5551、T5557和ATA5567 LF設備。
晶圓或格柵結構晶片樣品現已上市。Atmel並可提供評估工具套件ATA2270-EK1和設計工具套件ATAK2270;該設計工具套件附有評估軟體。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5/8
獲ISO採納 韓國行動RFID技術成國際標準
韓國商業產業和能源部(The South Korean Commerce, Industry and Energy Ministry)表示,韓國專有的行動RFID技術──當地名稱為OID (Object Identifier),已被總部位於日內瓦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採納為國際標準。
韓國該部門發言人表示,這項由韓國官方電子電信研究院(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所開發的行動RFID技術,可實現用手機讀取各種RFID標籤。使用配備OID的手機,用戶就可以讀取RFID標籤上的詳細產品資料。
該部門發言人還指出,透過ISO標準化的RFID技術,韓國將能保護其國內的行動RFID市場,該市場可望在2010年達到7,000億韓圓(75.2億美元)。該部門透露,目前包括SK Telecom和KTF在內的韓國行動電信服務廠商正對各種不同產業的相關服務進行測試。
(參考原文:South Korea's mobile RFID technology gets ISO nod)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5/8
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GPS應用再進化 名片/條碼都可導航
GPS功能在歷經市場的普及後,在應用功能上也開始往生活化、直覺化方向發展,除地址、景點名稱輸入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相片、名片或二維條碼快速到想要去的地方。
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 System)應用再提昇,捨棄傳統地址與景點輸入進行導航,未來只要透過相片、名片,或二維條碼,就可以輕鬆到達想去的地方。
目前GPS的應用開始普及化,除了汽車上常見的GPS車機之外,也開始有一些專供個人使用的導航工具,包括華碩、多普達等手機業者也紛紛將GPS功能納入旗下PDA手機產品中。此外,為了讓GPS的應用更為廣泛,業者也開始著手設計一些不同的玩法,例如相片導航、名片導航,甚至是二維條碼導航,要讓GPS導航更直接、更生活化。
以提供車用GPS導航產品的宇達電通為例,4月底即推出一款頂級的GPS車機Mio DigiWalker C720t,透過內部相機與GPS晶片的結合,就可以在拍攝的同時取得相片中景點的GPS座標,以後想要舊地重遊時就不需要再重新輸入地址或景點名稱。
另外,C720t的相機也提供名片辨識的功能與GPS結合,只要用相機拍攝名片掃瞄辨識上面的地址後,就可以開啟導航功能,由系統指引使用者名片上的地點如何到達。
多普達(Dopod)則是在去年就推出首款相片導航手機P800W,除同樣可拍攝下相片與導航座標之外,還建置一個名為NaviGuide的網站,讓網友可以將P800W拍攝的導航照片上傳,進一步提供給其它有興趣的網友下載相片進行導航,省去記地址找地圖的麻煩。
多普達產品行銷經理何嵩淳表示,過去的GPS導航方式,是以輸入地址或景點的名稱作導航,在使用上不夠直覺化,因此多普達在P800W上提供相片導航功能,讓GPS的應用方式可以更為廣泛,未來相片導航功能也會陸續運用於後續的GPS手機上,而年初才推出的迷你電腦手機U1000,也將在近期內提供軟體昇級,也將能拍攝導航照片進行導航。
除了用相片作導航應用外,也有業者開始將腦筋運用於還在推廣中的二維條碼上。
例如倚天(E-TEN)於去年底所推出的X500與M700 GPS PDA手機,即內建QuickMark二維條碼辨識功能,只要將相機對準雜誌上的二維條碼,使用者就可以經由解碼取得GPS座標,同時可藉由選單設定記錄於地圖上成為新地標或是直接利用GPS使用導航功能。另外,倚天也提供GPS條碼DIY的服務,使用者可至官網下載QuickMark軟體於電腦上自行製作外,也可直接在倚天的網頁上DIY建立自己的專屬GPS條碼。
倚天資訊金融產品事業部行銷企劃處資深產品行銷專員陳佳沂表示,二維條碼的運用在日本相當普及,如雜誌上、海報上均提供條碼讓使用者快速以手機取得想要的訊息。因此,倚天運用這樣的概念於GPS導航上,讓使用者可以利用相機掃瞄辨識省去輸入地址進行導航所可能產生的問題。目前在台灣,雖然二維條碼仍在推動中,但是如旅遊情報誌Here也開始在報導旁加入地址與經緯度資訊的二維條碼,增加至當地旅遊的方便性。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5/7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生活中尋找小失物的好幫手--Loc8tor失物探測器




微型生理監控系統 照護銀髮族

當今世界10項最有影響新技術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學新概念層出不窮﹐新技術工藝相繼閃亮登場。納米材料﹑信息技術﹑生物制藥﹑節能環保科技領域的創新和研發引人注目﹐鼓舞人心。一項新的科技發明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的生活﹐影響社會發展的歷程。
近日﹐俄羅斯《大眾機械》雜志撰文指出﹐以下科技新技術會使人類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無缺。
1﹐相變隨機閃存(PRAM)
手機﹑手提電腦等移動設備對存儲器的要求﹐與服務器和臺式電腦等截然不同。長期以來﹐人們對這些移動設備存儲器的主要性能要求是低成本﹑低功耗以及非易失性。
但是﹐由于目前開發的各類存儲器都有其自身缺陷﹐因而沒有一款能夠完全滿足上述所有要求。例如﹐動態隨機存儲器成本低且能夠隨機訪問﹐但遺憾的是存在易失性﹐即斷電後會發生數據丟失﹔充當緩存的靜態隨機存儲器讀寫速度快且能夠隨機訪問﹐但缺點是成本較高﹔相比之下﹐閃存成本低且具有非易失性特點﹐然而苦于速度慢又無法隨機訪問。除此之外﹐目前的閃存制造技術也無法生產出存儲容量超過16G的產品。
最新興起的相變隨機閃存技術﹐類似于CD和CD驅動器中所採用的技術。在PRAM中﹐電流將硫化薄膜加熱至晶態或非晶態﹐因兩種狀態下的電阻率有很大差別﹐從而可判讀為0或1﹐只要在上面施加少量的復位電流就能觸發這兩個狀態的切換。
在現有的電子產品中﹐廣泛使用的非易失性閃存有NOR和NAND兩種﹕NOR閃存適合直接運行軟件﹐但它的速度較慢﹐而且造價昂貴﹔NAND閃存容易大規模制造﹐更適合存儲大容量文件﹐如MP3音樂文件等。PRAM閃存則採用垂直二極管和三維晶體管結構﹐不需要在儲存新數據前擦除舊數據﹐因而是非易失性的﹐也就是說﹐在電子設備關閉時仍能保存數據。
目前﹐三星公司在PRAM領域的研發處于世界領先水平﹐2006年已經展示了它的初級產品﹐這些新產品比現有普通閃存快30倍以上。三星公司表示﹐PRAM產品有望在2008年上市﹐它極有可能將成為NOR閃存的最終替代品。
2﹐汽車智能一體化
近10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交通運輸行業帶來了各種機遇﹐智能交通系統(ITS)﹐便是其中最典型﹑最活躍﹑最具潛力而且全面應用了信息技術的一個交通運輸發展綜合領域。ITS就是信息技術───主要是計算機﹑通訊和感應技術───在交通運輸系統中的實際應用﹐其目標是強化對公路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等交通設施的管理﹐實現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與環境更協調的客貨運輸。
對于廣大出行者而言﹐一個整體化的交通信息網絡意味著將來的出行會更加方便﹑更加省時﹑更加經濟。它將使各種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車﹑城市軌道交通﹑公路客運和小汽車之間全面協調運營﹐形成一個整體化的和諧的交通運輸系統。這樣﹐在一次出行過程中﹐各種交通工具之間的轉換問題﹑繞行和換乘引起的時間改變﹑不同地區之間的服務標准等問題﹐都可望得到最合理的解決。
美國交通部正在積極推進有關汽車智能一體化技術﹐有望在2007年進行測試運行。這項技術將重點開發4種產品﹕車內信息處理設備﹑故障診斷與預警設備﹑輔助駕駛設備和一種能自動介入的安全設備。所有這些設備將與安裝在沿線交通設施上的其他裝置協同工作﹐以確保車輛的性能和駕駛員的駕駛能力維持在最佳狀態。
在駕駛資格自動檢測方面﹐車載裝置首先會把無駕照者﹑身體與精神狀態不合適者迅速鑒別出來﹐使他們根本無法進入車輛啟動程序﹐從而在源頭上杜絕了一部分交通事故。同時﹐車載裝置還將實時檢測駕車者是否處于警覺狀態﹐實時檢測其駕駛行為是否正常和負責任。這項計劃包括安裝一個5.9赫茲的短距離無線通信設備﹐以方便司機在駕駛途中與周圍車輛的司機對話﹔在交叉路口和直道處安裝一種控制設備﹐匯集有關汽車的速度和位置﹐以及周邊交通狀況圖和天氣條件等所有動態信息﹐以便司機可以准確把握綜合信息﹐遠離可能出現的擁堵地點。
3﹐可印制太陽能電池技術(PrintedSolarPanels)
目前﹐大規模使用太陽能電池所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硅太陽能電池成本太高﹐制造工藝復雜。它需要在高度真空的環境下生產﹐以避免微型塵埃和空氣中的微粒對產品產生不良影響。
但近年來﹐科學家發明的一種太陽能電池技術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種技術是利用納米技術﹐將太陽能光電轉換電路印制在可卷曲的薄膜材料上。
這一新技術不僅使大大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生產速度﹐而且印制的電路線寬僅有頭發直徑的十萬分之一﹐因此﹐制成的太陽能電池片可以收集更多的太陽能轉換為電能。也就是說﹐納米太陽能電池片的發電能力比傳統的硅材料太陽能電池片更強。而且﹐這種新型的納米太陽能電池片是可以卷曲的﹐比傳統的硅材料電池片更輕也更有彈性﹐攜帶當然也更加方便。
例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家名為“納米太陽能”的公司研制出的銅銦鎵二硒電池﹐使用了低成本基板﹐該基板的加工不需要真空沉積。同時﹐採用了納米結構的“墨水”﹐直接在基板上印制半導體太陽能發電板。這樣生產出的太陽能電池具有成本低廉﹑制造容易﹑重量輕和易彎曲等特點。
目前﹐納米太陽能公司已籌集到500萬美元的風險資金﹐用于建設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廠。預計該廠投產後﹐一年所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可達430兆瓦﹐這個數字是美國現有利用太陽能電池發電量的2倍。
美國科納卡公司研發的有機太陽能材料﹐也能夠印制或噴涂在各種柔性基質上﹐並且整個生產成本也非常低廉。與傳統的以硅為基質的太陽能材料相比﹐這種有機太陽能材料具有重量輕﹑柔韌性好﹑用途更廣泛等特點。
有關專家因此指出﹐未來最有希望的太陽能裝置﹐是導電塑料和納米材料的混合產品﹐這兩種材料的混合溶液能以類似于噴墨打印的方式生產出太陽能電池。
4﹐護照電子保護
從今年起﹐美國政府頒發的所有新護照都增加了一塊射頻頻率識別(RFID)芯片。該芯片上儲存了持有者的姓名﹑出生日期和地點﹑性別﹑護照號碼﹑頒發的時間以及截止日期等個人信息。更重要的是﹐芯片中還包含一張護照持有人的臉部數碼相片﹐目的在于防止偽造護照。
RFID電子護照採用了EPCGen2RFID芯片﹐此芯片符合ISO180006-C標准﹐具有6米的識別距離。RFID芯片內含有一個ID卡號﹐卡號數據與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數據庫相連接。海關設置的讀寫器可以一次最多處理8本護照的信息﹐從而大大加速了通關的速度。另外﹐每個RFID標簽芯片都設置了防護措施﹐以防止其中的信息被盜取。因此﹐這種高科技含量的新護照很難偽造。
但是﹐仍有一些專家對RFID標簽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表示質疑。
在一次展示會上﹐德國一家電腦安全公司的顧問格倫沃爾德現場展示了RFID技術存在的安全隱患。他利用一臺價值僅200美元的RFID讀卡器和一臺並不先進的智能卡燒錄機﹐將一本英國電子護照中的信息克隆到一張空白的芯片中﹐又嵌入到一張智能卡中﹐這樣就等于是偽造了一本護照。由于RFID芯片可以從一段距離外鑒別攜帶人的身份﹐有人擔心﹐它可能會被恐怖分子用作炸彈襲擊的觸發器。
5﹐人體局域網(BAN﹐BodyAreaNetwork)
試想這樣一幕﹐你衣服口袋裡的手機貼著皮膚發出一個微弱的感應電流﹐于是﹐你的手就會非常神奇地變成一把全能鑰匙﹕當你摸到汽車時﹐車門就會自動打開﹔握住鼠標時﹐個人電腦就會自動開啟。
聽起來這好像是在做夢﹐但這卻是德國一家名為“ImCoSys”公司通過智能手機來實現的人體局域網技術。當然﹐證實這些設想尚需要有與BAN計劃相配套的設備﹐相應的智能手機還沒有被商用研發出來。
BAN是以人體周圍的設備例如隨身攜帶的手表﹑傳感器以及手機等﹐以及人體內部(即植入設備)等為對象的無線通信專用系統。目前﹐BAN所使用的頻帶尚未確定﹐但400兆赫茲頻帶以及600兆赫茲頻帶已被列入議程。專家認為﹐BAN技術將在醫療中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可穿戴﹑可植入﹑可侵入的服務于人的健康監護設備已經出現﹕如穿戴于指尖的血氧傳感器﹑腕表型血糖傳感器﹑腕表型睡眠品質測量器﹑睡眠生理檢查器﹑可植入型身份識別組件等。假如沒有BAN﹐這些傳感器和促動器則都只能獨立工作﹐要自帶各自的通信部件﹐因此通信資源不能有效利用。
目前在日本﹐關于信息通信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研究相當活躍。此外﹐BAN技術在音樂方面也大有前途﹐韓國廠商對該領域的應用表現出了強烈興趣。
6﹐等離子電弧汽化技術
等離子電弧汽化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電流和氣體(如氬﹑氮)通入用水冷卻的特種噴嘴內﹐造成強烈的壓縮電弧而形成溫度極高的等離子流。利用這樣的高溫等離子流﹐可以切割用普通氧氣切割法所難以切割的金屬﹐如不鏽鋼﹑鎳基合金﹑鋁和銅等。
近年來﹐隨著等離子體物理學研究的逐步深入及進展﹐它的應用范圍從以前的物理學﹑工業﹑軍事等行業﹐已經擴展到醫學﹑生物學等眾多領域。
利用等離子電弧汽化技術﹐把垃圾加熱到6000攝氏度﹐就可以使垃圾變廢為寶。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家正在建設中的垃圾處理廠﹐就是計劃採用這種技術來處理垃圾。預計該廠每天可以將3000噸垃圾變為熱蒸汽供應給附近的工廠﹐還可用于發電120兆瓦特﹐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軟化殘渣還可用于建筑施工。另外﹐非常重要的是﹐整個處理過程幾乎不產生有害物質。預計該工廠到2009年能夠投入使用。
7﹐網絡視頻技術(VoN﹕VideoontheNet)
第一次利用網絡視頻技術召開的會議出現在1998年。但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在普通用戶的電腦上觀看視頻的技術近期才逐漸走向成熟。一方面﹐它具備了以往硬件視頻會議系統的音視頻交互的優勢﹔另一方面﹐與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充分結合﹐把各種數據協作﹑工作協同等功能應用得更加徹底﹐同時還避免了硬件視頻會議昂貴的網絡及設備投資﹐系統也更加方便和易用。
例如﹐蘋果電腦公司研制的iTV流媒體機頂盒預計將在今年推出﹐使用這種技術﹐就能非常方便地在網上觀看視頻。2006年﹐谷歌公司以1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視頻網站YouTube.com﹐這預示著﹐網絡視頻技術將有很大的經濟價值。
網絡視頻技術是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綜合了計算機﹑通訊技術﹑電視技術而迅速新興的一門綜合性技術。同傳統電視行業相比﹐網絡視頻具有更加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比如及時發布信息﹑自主選擇頻道等。它徹底改變了過去收看節目的被動方式﹐實現了節目的按需收看和任意播放﹐集動態影視圖像﹑靜態圖變﹑聲音﹑文字等信息為一體﹐為用戶提供實時﹑交互﹑按需點播等服務。而視頻網站的興起﹐不僅僅是完善了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產業鏈﹐還使網民的選擇更加多樣化﹐體驗更加直觀。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視頻行業作為一種交互式媒體﹐它的發展必將帶來大眾傳媒的分流走勢與傳播途徑的一次深遠變革。
8﹐可彎曲水泥
美國密歇根大學採用高性能纖維增強水泥砂漿﹐研制出一種新型水泥﹐俗稱為工程黏性水泥(簡稱ECC)。其生產工藝類似于纖維混凝土﹐但不使用粗骨料﹐纖維體積含量一般不超過2%。
由于ECC是基于微觀層面的纖維增強機理﹐採用的是極細的高性能乙烯(PVA)纖維和聚乙烯(PE)纖維﹐基于材料微觀力學設計理論和技術增強水泥砂漿﹐因此極大地改善了拉伸延性。它甚至具有類似金屬材料的拉伸強化現象﹐其極限拉伸應變可達5%─6%﹐幾乎相當于鋼材的塑性變形能力﹐是一種具有像金屬一樣可變形的混凝土材料﹐因此﹐被俗稱為可彎曲水泥。
ECC是一種具有高韌性的延性混凝土﹐它具有很大的吸收能量的能力﹐因此可以顯著改善混凝土結構的抗震性能﹐可用于抗震結構﹑抗沖擊結構﹑結構裂縫控制和耐損傷工程結構。
由于ECC具有相當于鋼材的變形能力﹐因此可用于混凝土結構中一些塑性變形較大的構件和部位﹐如在塑性鉸區使用ECC﹐可在很大的塑性變形階段保持塑性鉸的完整性。
此外﹐ECC的抗壓強度類似于混凝土﹐抗壓彈性模量較低﹐但受壓變形能力比普通混凝土大很多。此外﹐ECC的耐火性和耐久性也被證明超過普通混凝土。
美國密執安州一座橋梁的延伸工程就使用了ECC水泥﹔日本橫濱在一次大地震後用于加固一座41層樓的支柱也採用了ECC水泥。但專家認為﹐ECC水泥用于普通建筑工程估計還需要數年時間。
9﹐聰明藥丸(SmartPill)
近年來﹐對智能藥丸的研究如火如荼。
其實﹐美國智能藥丸公司研制的聰明藥丸SmartPill並不是為了治病﹐吃了它也不能使你變得更聰明。它實際上只是一種在醫療上起著內窺鏡檢查作用的感應器或者攝像頭﹐當患者把這個維生素顆粒大小的小球吞下去後﹐它將會自動探測患者消化道內的壓力﹑pH值和溫度等指標信號﹐並把探測結果發射到體外的接收器上﹐醫生通過接收到的信號和圖像﹐就可對患者的胃腸性疾病進行診斷。
使用聰明藥丸可以檢查到一些胃鏡無法到達的位置﹐同時也能避免患者做胃鏡檢查時的痛苦。目前﹐聰明藥丸已經獲得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的批准﹐可以在美國銷售使用。
以色列格溫"艾梅格公司也開發出了類似的膠囊式內窺鏡聰明藥丸───“PillCam”(即為英文的“藥丸”和“攝像機”兩個詞組成)。近年來﹐這類藥丸紛紛亮相﹕有能完成定點給藥的遙控釋放藥丸﹔還有能在消化道內採樣的藥丸﹔韓國研制的藥丸式機器人能在體外遙控下完成藥物釋放﹑圖像採集和手術治療等多種任務。不過﹐這樣的全能藥丸目前仍處于樣機階段。
研制膠囊式內窺鏡的想法最早產生于1981年﹐是由以色列一名導彈專家根據智能導彈上的遙控攝像裝置技術研制而成的。有關專家認為﹐聰明藥丸將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10﹐數據雲技術(datecloud)
在當今的數字化時代﹐你會經常將需要的數據拷貝到可重寫光盤﹑閃存設備上﹐或者在這些存儲器之間互相轉存﹐或者通過電子郵件傳送。有時你會感覺到﹐由于操作步驟繁多﹐實在很麻煩。
正在開發中的數據雲技術﹐將使你能通過互聯網迅速鏈接和同步共享大量數據﹐你的所有資料和信息財富﹐無論是佔用空間有限的文本文件還是海量收藏的音樂作品﹐都將能夠很方便地存儲在網上﹐或者能從任何地方獲得﹐並能發送到任何地方。
比如﹐麥拓公司(Maxtor)正在研發一種網絡硬盤技術。它是一塊專屬的存儲空間﹐用戶通過上網登錄網站的方式﹐可以方便地上傳和下載文件﹐其獨特的分享﹑分組功能﹐更突破了傳統存儲的概念。
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網絡硬盤綜合了各種優點﹐是一種功能強大﹑操作便捷﹑大容量﹑異步的存儲工具。有了它﹐你不必再為如何在辦公場所﹑學校﹑網吧以及家裡之間共享個人文件而犯愁。只要你能上網﹐你就可以用有效賬戶進行登錄﹐對自己的文件夾和文件進行管理﹐還可以同用戶及所有網民共享相冊與視頻文件。
與電子郵件不同的是﹐網絡硬盤更側重于個人文件的存儲﹑共享﹑發送等各式網絡文件管理﹐這樣﹐就可以突破電子郵件附件對文件大小的限制。
據悉﹐谷歌公司正在研制的Gdrive項目也屬于數據雲技術。有關專家指出﹐無限量的數據存儲正在變得越來越現實﹐也必將改變計算機發展的面貌。
資料來源: DWNwes.com 2007/5/4
航空業、畜牧業將成RFID應用新動能

打造無所不在RFID通訊生活 多頻無線識別傳控初問世
人類科技進步及電腦網路應用普及,大大提升生活的便利性,為使人們有更便利及自動化的生活環境,智慧門禁、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居家安全感測通報、遠端監控、電子識別門鎖、居家看護、家電控制、物流追蹤、工廠自動控制、社區安全監控、旅館門禁安全管控、定位導覽及環境監測等各式應用技術一一出現,也帶來寬廣應用的想像空間。
ZigBee發展未臻成熟
為能使各應用產品有共通標準,降低製造及使用成本並廣為應用,部分業界人士於2000年時提出共建標準技術平台的意見,也造成各廠支持的ZigBee聯盟成立。但迄今只看到零星的ZigBee試用產品,並未能如預期大量應用。ZigBee未能大量應用,或與其網路協議過於複雜,無線電波頻率易受干擾或被阻隔有關,而使得相關產品開發不易且不穩定。
至於ZigBee技術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之因,在於所使用的802.15.4通訊協議,主要是提供點對點低速率訊號的路徑轉送網路能力。雖然該協議路徑轉送機制彈性大,卻過於複雜,並不適用於一般須中央處理各裝置訊息及須快速反應之識別傳控系統中。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自行開發了多頻無線識別傳控技術(MFID),以簡單直接的系統參數編輯及多頻轉送機制,達成可彈性多樣應用、安全、低耗電及穩定的應用要求,盼能廣為大眾接受,應用於前述各自動化無線識別傳控的生活環境中。以下將就此技術的系統架構、系統組件、運作機制及功能等進行介紹。
MFID可望突破既有瓶頸
為了打造無所不在(Ubiquitous)的無線射頻辨別系統,多頻無線識別傳控技術進行了以下數項設計:為了避開相互干擾,並可持續擴增無線射頻辨識系統的應用範圍及容量,設計了多頻轉送機制;為方便廣泛應用,設計了學習編輯機制,使系統內各裝置可因時因地的彈性安裝設定以配合各式動靜態應用環境;另設計了精簡4鍵的小遙控器,可同時應用於十餘個以此技術建立的各種無線射頻辨識系統中,成為精簡版的萬能電子識別鑰匙;為了阻絕任何藉電波掃瞄、側錄及破解序號軟體破解侵入的可能,也設計了4位元組(Bytes)群組識別鎖碼通訊、8位元組金鑰及序號混碼、配合9位元(Bits)系統頻率選用及私密學習程序的安全識別機制。
同時側重頻率干擾與安全的MFID
依系統建置及應用上的需求,此系統的組件依功能可分為控管中心主機(Control Host)、網路延伸器(Extender)、可為定位終端裝置(Beacon Device)的終端裝置(End Device)、可移動裝置(Mobile Device)及系統參數學習編輯器(Learning Editor)等5種不同裝置。
在架構建置(圖1)上,控管中心主機為網路的起始建立點,並用以監控整個系統內隨後加入的各裝置狀態,控管中心主機先選定工作頻率供鄰近無線射頻(RF)終端裝置及網路延伸器等加入,以形成最上層叢集(Cluster)。此時電腦便可藉由控管中心主機直接對此叢集內各無線射頻裝置監控,當有網路延伸器加入其叢集後,又可以網路延伸器為中心,選定另一頻率建立新叢集,讓較遠及更多的無線射頻裝置加入系統。
加入此新叢集的所有裝置便可經由網路延伸器轉送其無線射頻訊號,讓控管中心主機亦能監控此新叢集內所有的裝置,同時也可在此新叢集內再加入網路延伸器擴增新叢集,持續擴伸系統建置。
另外,為避免鄰近叢集的同頻率互相干擾,此系統採用7頻率供鄰近叢集區隔使用,並讓較遠的叢集可重覆使用此7頻率,雖然系統設計可容納255個網路延伸器,但若不以空間距離來區隔並重覆使用頻率,一個有限的無線射頻通訊區域內仍無法加入超過7個網路延伸器。
另在安全設計考量上,系統內各裝置必須有共同的系統通訊參數,始可為系統辨識而在系統中運作,並以控管中心主機或系統參數學習編輯器編輯設定系統通訊及學習參數,供系統內各裝置學習取得或更新其共同的系統通訊參數。
至於其中各組件的在系統中的應用方式,分別簡述如下:
‧控管中心主機:
控管中心主機主要是使用一部電腦,以RS232或USB連接一個或多個無線射頻收發信模組,並藉由無線射頻收發信模組,以特定的無線通訊參數對系統內各裝置做無線的通訊監控。電腦主要用來顯示、編輯與監控系統內各裝置之參數與狀態,並以資料庫方式儲存系統內各裝置之參數與狀態。
控管中心主機除提供網路延伸器及終端裝置加入其下直接與其通訊,成為最上層的叢組,並藉由網路延伸器與其後的網路延伸器及終端裝置通訊外,更被用來顯示、儲存、編輯及監控系統內各裝置之參數及狀態。若控管中心主機具備兩個或多個無線射頻模組,則可讓系統具備雙向多工的監控能力。
‧網路延伸器:
網路延伸器在系統中的功能,主要是用來擴伸原有網路,供更多更遠的裝置加入系統,當一些無線射頻裝置集合在此網路延伸器附近,使用網路延伸器所選用頻率加入系統時,便在此網路延伸器下形成叢集,如此網路延伸器便成了控管中心主機或上層網路延伸器與其叢集下所有無線射頻裝置間的通訊橋樑,並為叢集下所有裝置建立上下轉送之路徑。當在叢集邊另加入網路延伸器後,便可另建立新的叢集,使控管中心主機可與更多更遠的無線射頻裝置通訊。
而為避免相鄰網路延伸器所建叢集間傳送的無線射頻訊號相互干擾,各網路延伸器將依系統所設計7頻率重用機制,選用適用之通訊頻率以供其叢集使用。
‧終端裝置及定位終端裝置:
終端裝置為應用於系統中之各終端裝置,如燈光控制器、無線遙控家電、門窗開啟偵測器、警報器及溫濕度偵測器等各式可被遙控或環境感測之裝置。若此無線感測控制網路須做定址應用,則亦可為定位終端裝置,所有裝置必須具有無線射頻收發信器,當終端裝置經由控管中心主機或系統參數學習編輯器學習取得系統通訊參數並加入系統後,控管中心主機可編輯其名稱,並將其序號(SN)、叢集編號(EID)、叢集層級(Cluster Level)及轉送頻道(FC)等存入PC的表內,供日後顯示監控使用。
另若為定位終端裝置,可依系統規畫,在確定欲安裝位置加入系統後,以控管中心主機或系統參數學習編輯器編輯其座標、收送定位終端裝置之頻率及無線射頻接收靈敏度,並依所設定之無線射頻接收條件,偵測是否有移動裝置到其附近向其詢問座標,將所在座標及無線射頻接收靈敏度告知詢問座標的移動裝置,供其推算所在位置。
‧移動裝置:
移動裝置可為狀態回報徽章(Badge)、遙控裝置或系統通訊參數提供器(Parameter Provider)等,當然亦都具有無線射頻收發信器來與系統通訊,移動裝置與一般裝置主要不同處,在於移動裝置僅須學習取得系統通訊參數及移動裝置之識別參數,即可進入系統中運作,不像一般終端裝置必須加入系統中特定的叢集,由控管中心主機監控。
當為位置狀態回報徽章時,可在描掃頻率後取得附近數個定位終端裝置之座標後,計算出自身所在約略位置,並搜尋附近可通訊之網路延伸器,藉以回報徽章之型態、序號、座標及狀態編碼,直接在控管中心主機上顯示記錄此徽章之狀態資訊,並供後續處理。
當為遙控裝置時,除可直接對鄰近可控制終端裝置設定關連,直接遙控該終端裝置,或依系統設定以特定指令編碼直接對鄰近特定裝置遙控,亦可藉附近可通訊之網路延伸器,送出對系統或特定裝置之警告或控制訊號。
當為系統通訊參數提供器時,只須由控管中心主機或系統參數學習編輯器取得系統參數後,便可在一些須經常更新系統通訊參數之應用環境為各裝置做系統通訊參數之近距離更新。
‧參數學習編輯裝置:
此裝置基本上是以電腦經RS232或USB控制有通用非同步接收及傳送器(UART)介面的無線射頻模組,除可直接編輯系統通訊參數或各裝置之特有參數、提供所有裝置一般系統通訊參數的學習與更新外,並可利用不同的學習群組識別證明(Group ID),提供各裝置特有參數的編輯功能,讓系統內各處的裝置可在任意地點學習取得共同的系統通訊參數或編輯各裝置之特有參數。另外亦可直接編輯遊牧射頻傳輸接收器(Nordic RF Transceiver)各無線射頻傳收參數,分析所在空間所傳送的無線射頻資料及各頻率干擾情形,成為系統建置維護的除錯(Debug)工具。
MFID功能運用多元
多頻無線識別傳控技術在前述架構下所設計的運作機制及功能分述如下:
‧頻率重用轉送機制:
具有7頻率重用轉送功能,由於無線射頻訊號傳送距離有限,且同一空間內同頻率的無線射頻訊號會互相干擾,為能使本系統控管更大的範圍及更多的裝置,讓各鄰近叢集內傳送的無線射頻訊號不會互相干擾,且能依空間區隔而重覆使用頻率,便模仿傳統7細胞無線系統頻率分布考量,利用隨後介紹的自動頻率選用機制,設定7個不同的頻率供系統轉接擴展使用。
‧叢集頻率自動選用機制:
為讓新建立之叢集能自動選取合用之頻率,網路延伸器或控制主機將掃描鄰近可直接通訊範圍內系統7頻率中已被占用之頻率,並利用「可用頻率參數」記錄其頻率占用狀態,供其後加入之網路延伸器選用系統7頻率中未被占用之頻率與其通訊,若該區域內無適當可加入之系統頻率,代表已在區域內加入過多網路延伸器,此處將自動無法加入新的網路延伸器,應將距離過近的網路延伸器擴大距離放置,區域週遭才會有空餘的頻率供後續網路延伸器加入使用。另欲新加入的網路延伸器會自動依所搜尋到鄰近已建置網路延伸器的層級(Level)參數,判讀那一叢集最接近控管中心主機,做為優先加入叢集。
‧減少訊號碰撞機制:
各裝置在送無線射頻訊號前,將先偵測是否有載波感應(Carrier Sense)訊息,並使用CSMA/CA機制減少碰撞干擾之機會。
‧兩組群組識別證明的參數學習及編輯機制:
各裝置以按鈕起動學習要求時,便會以兩組學習群組識別證明,嘗試向控管中心主機或系統參數學習編輯器要求下載裝置參數或系統通訊參數,並依控管中心主機或系統參數學習編輯器所使用的學習群組識別證明,自動判定是下載那一組參數,其中用來做裝置參數下載的學習群組識別證明為出廠程式燒入的預設值,不會被誤編寫入;而用來做系統通訊參數下載的學習群組識別證明,則會更新為前一次下載所取得的群組識別證明。
此機制優點頗多,如以不同的學習群組識別證明提供裝置了兩組參數下載的功能,其中裝置參數的下載功能,除可讓各裝置有更多樣化的應用參數編輯能力外,並可在某些裝置的系統通訊參數不幸被誤寫或遺忘時,仍可藉由裝置參數下載的學習群組識別證明取得系統通訊參數下載的學習群組識別證明,以恢復系統通訊參數下載功能;由於系統建置完成後,大量的系統內裝置,都具有共同的系統通訊參數,若須更新系統通訊參數,則可將統一的系統通訊參數及學習群組識別證明載入移動式系統參數提供器,以輕小的系統參數提供器為系統內各裝置更新系統通訊參數。
‧加密防駭安全機制:
在通訊安全方面,系統則利用遊牧射頻傳輸接收器4位元組群組通訊識別碼,配合軟體控制的4位元組金鑰碼及4位元組序號碼混合編碼傳送,另加上9位元頻率編碼選用,發展出軟硬體相互混合鎖碼的安全通訊機制,非掃瞄、側錄及破解序號軟體可破解侵入。
除構建21位元組系統通訊參數提供系統各裝置學習、辨識及頻率選用依據,使各裝置若無此參數將無法加入系統,並可利用控管中心主機或通訊參數提供器,隨時更新系統內各裝置的21位元組系統通訊參數,強化系統安全性。
21位元組系統通訊參數包括4位元組無線射頻通訊群組識別證明參數、4位元組聯結鍵(Join Key)參數、4位元組序號參數、1位元組學習頻率參數、1位元組裝置型態參數及7位元組的系統頻率參數。此外,為避免參數被多次試碼偷學,控管中心主機或系統參數學習編輯器,在按鍵啟動提供學習後,除僅以最小功率傳收無線射頻訊號做近距離學習,並在裝置取得參數後即刻關閉學習模態。
另以類似保護密碼機制,在各裝置出廠時,先以預設之參數學習一次以先取得特定的學習群組識別證明及序號,並在裝置上刻印此特有的學習群組識別證明及序號,依此編輯學習參數,則僅擁有此學習群組識別證明參數之裝置,可要求系統參數學習編輯器送出系統通訊參數,並為避免參數在學習回報參數時被側錄,回報時所使用通訊群組識別證明將以該裝置之特有4位元組序號加密設定傳送,讓無此相同序號之裝置將無法接收訊息,避免其他暗中裝置搶先偷學此系統通訊參數的可能。
‧網路延伸器轉傳送機制:
各網路延伸器除具有裝置序號參數表以記錄並提供其叢集內裝置之序號,並具有路徑頻率表以記錄並提供其下網路延伸器之序號及路徑頻率做為其下叢集轉送之依據。
另各網路延伸器平常以固定的頻率被動接收送其處理的無線射頻訊號,使此系統具備以下優點:讓部分需低耗電裝置,在傳送訊息時才開啟電源,大大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限;迅速反應其他裝置之要求;減少空間電磁波污染及防止日後通訊參數因被大量取樣而被破解之機會。
‧防轉傳送訊號干擾機制:
在各叢集下各裝置所使用接收之頻率與叢集網路延伸器的接收頻率須隔開,以避免叢集內各裝置因同時收到上層要求網路延伸器轉送之訊號,而延遲或遺漏後續轉送訊號之處理。
‧系統多工運作機制:
系統內各裝置之安裝狀態等參數,皆以資料庫方式儲存於電腦中,可利用遠端電腦經網路直接對系統監控,另外,控管中心主機可使用數個無線射頻接收器工作,在不同的收送條件上對系統進行多工監控,網路延伸器也可使用二組無線射頻接收器在不同的上下轉送頻率上工作,以提升加速上下轉送的能力。
‧自癒機制:
當有網路延伸器故障時,原在其下的裝置可掃描其他頻率,嘗試藉由其他網路延伸器將訊號上送到控管中心主機。當控管中心主機無法收到欲通訊裝置之回報訊息時,亦可以廣播(Broadcast)訊息方式,嘗試以鄰近未故障之網路延伸器送訊號至該裝置,建立新的通訊路徑,待網路延伸器恢復正常,再回復原先通訊路徑。
‧定位偵測回報機制:
定位裝置使用額外的21個固定頻率做為收送定位終端裝置之頻率,供須被定位移動裝置掃描搜尋,定位裝置在加入系統後,由控管中心主機編輯其座標及適當之定位終端裝置頻率,如此便可在須被定位移動裝置掃描到時,傳送其座標位置。當須被定位移動裝置取得附近數個定位終端裝置之座標,計算出自身所在約略位置後,便搜尋附近可通訊之網路延伸器,藉以回報移動裝置之型態、序號、座標及狀態編碼等,並在控管中心主機上顯示記錄此移動裝置送回之座標等資訊。
‧系統除錯機制:
控管中心主機及系統參數學習編輯器均提供頻率干擾偵測分析功能,同時監測所選取的7頻率,判別是否易受干擾,做為系統頻率建置或更新之依據。
萬能遙控鑰匙為衍生應用
設想若能僅以一精小的遙控鑰匙,遊走於生活週遭各無線射頻辨識系統中,如轎車無線遙控鎖、社區停車鐵捲門遙控、住家遙控門鎖、旅館門禁、社區及辦公場所無線識別門禁系統、路口紅綠燈遙控及家庭電器燈光遙控等,皆讓同一遙控器做識別控制,省卻攜帶一大串遙控器之麻煩,大大簡化未來無所不在的各電子化生活所須攜帶裝置,也將是讓大眾樂於接受此技術的重要誘因。
此4鍵萬能遙控鑰匙基本上是利用前述本系統彈性的參數編輯能力,及安全可靠的系統通訊參數學習機制,讓一遙控器可取得各無線射頻辨識系統的系統通訊參數,進而對系統內各裝置做關連及控制。另以循序四鍵操控組合,提供12組遙控功能的切換,每一組遙控功能皆有完整的2組學習群組 識別證明以取得系統通訊參數,並可對系統內裝置做關連、開啟、關閉及切換等動作。如此這一四鍵萬能遙控鑰匙,便可同時設定成對12種系統內裝置的識別控制器。
試驗系統之使用控制介面
為讓大家更貼切了解本系統之操控運作,以下將以目前實驗階段所使用操作介面實例介紹解說。
此管控主畫面(圖2)在最上端主要提供File、Control and Display Devices及Database三個Menu Bar,其中File提供新、舊參數檔的載入及儲存功能,Control and Display Device提供系統內各式裝置之控制、狀態設定及各狀態回報顯示之功能,Data Base則提供系統內各類裝置資料庫之顯示及編輯功能。
而畫面左半部如圖示所提供的介面控制功能有Check for Ports提供連接Com Port檢查功能、Check for Modems提供連接數據裝置查核功能、Start Module Talk提供讀取連接電腦之無線射頻模組所載入之新舊參數功能、Interference Detector提供系統7頻率干擾分析功能、Edit Group ID、Edit Join Key、Edit SN and DN Code和Edit Frequency Channel則提供直接個別編輯群組識別碼、鑰匙碼、序號裝置名稱碼和系統7頻率之功能、Start Tracking:提供啟動系統定位裝置定位追蹤模式功能、Start Working提供啟動系統正常監控工作模式功能、Start the learning mode提供系統內各裝置系統參數及裝置參數之學習功能、Start the learning W/O SN提供系統內各裝置之系統參數更新功能、Co_Channel Monitor提供同頻率空中傳送數碼之監測顯示功能。
而畫面右半部視窗則提供前述各功能使用時傳收數碼資料及控制資訊顯示,提供系統運作除錯監看使用。
Menu Bar之File頁面(圖3)如畫面顯示分別提供新舊參數的載入及儲存功能。
Menu Bar之Control and Display Devices頁面(圖4)其中Display Devices’Status(圖5)及Control Devices(圖6)以及Menu Bar之Data Base頁面(圖7)如圖。
其他包括Show or Edit Network Devices Table(圖8)視窗及Show Badge Table or Edit Beacon Table(圖9)之實例頁面亦如圖示。
RFID無所不在漸落實
對於須中央監控各裝置訊息及快速反應之無線射頻辨識系統,ZigBee網路技術並不適用,遂另外發展多頻無線識別傳控技術。
在加入7頻率轉送擴展機制、軟硬體多層次的混合編碼安全機制、兩組群組識別證明彈性安全的學習編輯機制及精簡4鍵萬能遙控鑰匙之設計等技術後,即可建構出擁有彈性多樣應用、高度安全及穩定的無線識別傳控系統,並期待其中種種安全、彈性、低耗電及便利的應用考量設計,再加上日後技術的精進,讓各相關應用領域皆樂於使用此技術來建構各式無線識別傳控系統,且無所不在的應用於大眾生活中。
(詳細圖表請見新通訊元件雜誌72期2月號)
資料來源: 新通訊元件雜誌72期2月號
無線通訊應用挹注新商機 微控制器擴大市場版圖
瞄準新興無線通訊應用如GPS、ZigBee、RFID及人機介面等,微控制器廠商正朝低成本與低功耗方向發展,並以8位元及32位元為主流。對於缺乏射頻技術的微控制器廠商來說,尤其是台灣業者,為搶占新興商機,與射頻廠商、第三方廠商的合作關係愈趨重要。
微控制器(MCU)基本上可分成標準式與嵌入式兩種,隨著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之功能不斷整合,這兩種微控制器的應用分界逐漸模糊。一般來說,標準式微控制器較便宜,可依I/O、LCD及AD等不同規格需求區分類型,而嵌入式微控制器主要是以語音、音樂、影像及個人電腦周邊等相關應用為主。
舉例來說,小型的液晶顯示器(LCD)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從手機、可攜式媒體播放器(PMP)到車用娛樂、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以及銷售終端系統等,LCD在一些需要高速通訊功能支援的工業與醫療設備中也日漸普及。因此晶片業者便持續推出符合創新、具成本效益且低功耗的LCD型微控制器解決方案,日前恩智浦(NXP)推出的最新款微控制器LPC2478和LPC2470即為一例。
因為微控制器的應用不勝枚舉,投入開發微控制器的晶片業者相當多,國際大廠通常是針對多種應用,供應產品類別相當齊全的微控制器,而台灣廠商可能針對部分應用市場開發特定的微控制器。
為了在市場上勝出,必須降低微控制器的成本與功耗,影響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製程、封裝及測試流程,而影響功耗的部分則為製程。目前微控制器主流規格為8位元與32位元,8位元微控制器價格約1美元,至於32位元微控制器則超過2美元。
隨著新興無線通訊應用市場興起,將可為微控制器擴大市場版圖,例如ZigBee、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GPS、無線USB耳機、人機介面(HID)及無線電對講機(Family Radio Service, FRS)等。同時,微控制器的功耗問題顯得更加重要,愛特梅爾(Atmel)ARM微處理器市場經理Jacko Wilbrink(圖1)表示,由於大多數無線通訊設備都是可攜式,因此低功率管理非常重要,另外,無線通訊設備的用戶介面規格不斷變化,採用電容式感測器(Capacitive Sensor)為大勢所趨,而專用的類比介面則必須被整合在微控制器中。
ARM9微控制器滿足PND需求
目前最熱門的無線通訊應用當屬GPS,根據U.S. GPS Industry Council的報告顯示,GPS市場產值規模將從2004年的19.74億美元成長至2008年的84.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44%,在各種應用中,個人休閒、汽車導航與定位追蹤應用領域的成長幅度最大。
有別於瑟孚所供應的GPS單晶片已包含微控制器及射頻接收器,微控制器廠商通常是供應模組廠商微控制器,由模組廠商自行開發整合微控制器與GPS接收器的模組,意法半導體的客戶便多從事開發整合藍牙與GPS晶片的模組,以及個人追蹤器等產品。
至於正在崛起的可攜式導航裝置(PND)應用,因整合GPS晶片解決方案與多媒體功能,在微控制器的採用上必須使用ARM9核心處理器,意法半導體產品行銷經理楊正廉(圖2)表示,該公司預計在2007年8月將推出一款採用ARM9核心、0.13微米製程技術的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廠商紛紛搶攻ZigBee市場
ZigBee則是另一個備受期待的無線通訊明日之星,一個典型的ZigBee裝置包含感應器、微控制器以及符合IEEE 802.15.4標準的射頻,大部分開發微控制器的晶片業者都投入ZigBee市場。ZigBee晶片解決方案內的微控制器包含媒體存取控制(MAC)層、網路層、安全性以及應用規範,而感應器應用須要為ZigBee協定堆疊(Protocol Stack)軟體配置約4KB的記憶體,以及用於建置應用的記憶體。Microchip便針對ZigBee應用開發奈瓦(nanoWatt)元件,提供多達6種低功率模式,以降低功率消耗。Microchip產品暨策略行銷經理Kobus Marneweck表示,奈瓦元件可以進入睡眠模式,消耗奈安培電流,而僅於偵測到特定事件才被喚醒,設計者也可以利用On-chip的即時時鐘,於特定的時間區隔喚醒並報告其狀態。所有奈瓦元件都是以快閃(Flash)記憶體技術為基礎,因此仍具備日後升級的彈性。
剛投入ZigBee市場時,晶片業者多是推出8位元的微控制器,但近來改朝32位元發展,其中,捷力(Jennic)甚至已率先開發出32位元系統單晶片(SoC)。而意法半導體所提供的則是整合16位元微控制器與射頻接收器的單晶片解決方案SN250,以及射頻接收器解決方案,這是少數採用16位元微控制器的方案,楊正廉表示,主攻8/32位元、放棄16位元的作法其實來自意法半導體兩年前的構想,但就ZigBee應用來說,8位元微控制器的效能不足,因此暫時採用16位元微控制器,未來該公司將朝32位元微控制器系統單晶片的方向發展。
由於針對一些簡單的ZigBee應用,8位元微控制器即能滿足,因此台灣微控制器晶片廠商也紛紛瞄準該市場,盛群半導體設計中心產品三處處長潘建洲(圖3)表示,對台灣微控制器廠商來說,要切入ZigBee微控制器市場並不難,但由於射頻人才不足,開發技術門檻極高,因此可透過與射頻廠商合作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創造雙贏,盛群半導體即是採取此種方式。不過目前浮上檯面的台灣ZigBee晶片廠商並不多,多是模組廠商與系統廠商。潘建洲表示,但模組解決方案種類少,無法大量出貨,若採用標準式ZigBee通訊協定,模組價格昂貴,更無法量產,也導致ZigBee市場遲遲未有起色。
但就開發ZigBee微控制器來說,主要技術門檻在於開發協定堆疊軟體,晶片廠商可自行投入人力開發或者與第三方廠商合作。意法半導體選擇與Ember合作,在SN250方案內整合EmberZNet協定堆疊,楊正廉表示,該軟體支援ZigBee最新的規格ZigBee-Pro,而Ember在ZigBee市場上不但耕耘已久,且大有斬獲,已有許多廠商與Ember合作。
非揮發性鐵電隨機存取記憶體(FRAM)及整合半導體產品供應商Ramtron近來在市場上動作頻頻,日前不僅來台宣示其經營亞太地區決心,提出半導體業務及其持續性成長的策略,並與德州儀器(TI)合作,採用德州儀器0.13微米FRAM製程生產Ramtron的400Mb FRAM記憶體。未來在布局台灣市場方面,將加強個人電腦與消費性電子應用。
在2005年8月購併Goal Semiconductor取得相關技術後,Ramtron於2006年4月正式推出微控制器解決方案系列Versa 8051,Versa 8051採用8051核心架構,包含VRS51L2070與VRS51L3074兩解決方案,後者更整合其自行開發的FRAM。該公司市場策劃與銷售資深副總裁Michael Hollabaugh(圖4)表示,其解決方案多應用於工業控制、自動化控制與嵌入式系統等,在通訊方面,該公司已成功獲得客戶青睞,應用於光纖通訊系統及網路中繼站(Repeater),而中繼器皆能應用於藍牙與ZigBee系統中。
藉由專屬ZigBee先行切入市場
ZigBee市場似乎呈現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於真正的殺手級應用尚未現身,因此多數廠商不敢輕舉妄動。因此,盛群半導體初期將先投入專屬的(Proprietary)ZigBee微控制器市場,專屬的ZigBee應用對於微控制器的要求不高,因此可根據不同應用,直接採用現成的微控制器,或只須對現成的微控制器進行小幅度修改即可使用,廠商在極短時間內便能出貨。潘建洲表示,該公司將鎖定8位元微控制器的ZigBee應用,包括工業自動化、溫度感測、壓力感測及水量偵測等,有別於國際廠商紛紛開發32位元ZigBee晶片解決方案。目前還有廠商將專屬的ZigBee應用至超市價格標籤,透過中央控制台隨時更改標示於LCD面板上的產品售價,此應用也能結合軟性電子紙(E-paper)。
RFID採用8位元微控制器
在某些應用上,ZigBee與RFID將有明顯競爭情形出現,例如門禁系統、智慧型鑰匙(Smart Key)等。被動式RFID系統包含標籤與讀取器,讀取器會內建微控制器與射頻,而標籤部分僅有天線、記憶體及射頻,因此存取容量、感應速度以及傳輸距離將是影響微控制器的重要關鍵。楊正廉表示,一般RFID應用多採用8位元微控制器,除非特殊的獨立式門禁系統才可能需要16或32位元的微控制器。
人機介面微控制器搭配專屬射頻
人機介面(HID)含多種應用,如無線耳機、無線鍵盤滑鼠及無線控制搖桿等。市面上所見到的USB耳機多屬於有線形式,無線USB耳機價格則居高不下。盛群半導體的無線USB耳機晶片方案整合自行開發的微控制器與Nordic專屬的2.4GHz射頻晶片。潘建洲表示,傳統無線USB耳機多用離散元件組成,雖具成本優勢,但其數位類比訊號轉換效能相當差,若採用數位訊號處理器,則不符合成本效益,且外圍元件多,因此微控制器成為兼具成本與效能優勢的最佳選擇,採用此種作法的解決方案漸漸浮出檯面。意法半導體即針對無線滑鼠應用,推出結合27MHz射頻與微控制器的方案。
無線USB耳機會搭配一個接收器(Dongle),未來可將應用延伸至辦公室,潘建洲表示,例如鍵盤鍵盤滑鼠也正朝無線化發展,因此透過同一個接收器,可同時連結個人電腦、無線USB耳機以及鍵盤滑鼠等裝置,成為整套產品,預期該應用可望吸引消費者目光。
台灣廠商面臨效能挑戰
相較於同時擁有射頻產品線的晶片大廠,僅擁有微控制器的晶片業者在拓展應用時,常有機會與射頻廠商配合。特別在人機介面應用市場,國外廠商開發專屬2.4GHz射頻解決方案已久,且已應用至各種產品中,其中,尤以Nordic及Chipcon為代表廠商,而Chipcon被德州儀器所購併後,其專屬射頻解決方案仍能對外出貨,德州儀器的政策僅限制提供ZigBee晶片解決方案。相較之下,台灣射頻廠商所提供的解決方案雖較便宜,但效能不足。潘建洲表示,只要透過SPI介面,皆能結合微控制器與射頻,唯射頻價格與性能至為重要。另外,台灣微控制器廠商在與國際微控制器大廠競爭時,也應特別注意產品線完整性、低成本與高品質等重點。
資料來源: 新通訊元件雜誌75期5月號
日本電子錢包市場規模 四年後將近8500億元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採用ZigBee技術 新研發無線電表像冰箱磁鐵
美國電力公司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展示了一種新研發的、可用來監控能源使用情況的先進技術,是一種以ZigBee技術為基礎的卡片;這種4公釐(millimeter)厚的磁卡,可像貼便條紙的磁鐵那樣固定在電冰箱或洗衣機等家電設備上。
由於透過該技術所架構的無線系統,能免除人工定期抄電表的程序,因而可協助電力公司等公用事業機構降低成本。該技術也能讓電力公司用戶監控並調整自家範圍內的電力使用情況,已達到節省能源的目的。
該技術的原型機大小與名片差不多,可顯示各個家庭和公司所使用的電力成本。藉由以電池驅動的裝置中的不同燈號,該網路系統中的家庭或公司,亦可判別其在任何特定時間內之用電水準高低,讓用戶可在用電高峰期相對調整其耗電量。
該裝置是由Talon Communications公司所設計、提供給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使用,若獲得了美國加州公用事業機構委員會(California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的批准,該技術就可應用於計劃在2008年啟用的新一代電表裝置──該種電表將以無線方式與中央資料庫連結,最終將取代數量多達500萬的機械式電表;而更新電表預計將花費13億美元成本。
Talon所研發的塑膠卡片包括1個郵票大小的電路板,電路板上包括一顆微處理器、無線收發器和天線。該裝置可用兩枚硬幣大小的電池運作長達數年。
(參考原文:ZigBee 'fridge magnet' monitors energy usage)
(Nicolas Mokhoff)
* 什麽是zigbee?
應用於低速短距無線傳輸環境的ZigBee技術,自1998年開始發展,最初由Honeywell公司組成的ZigBee Alliance所主導,著重於低耗電、低成本、感應式網路等功能之發展,並於2001年向IEEE提案,正將ZigBee技術納入IEEE 802.15.4標準規範之中,自此,ZigBee逐漸成為產業共通的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之一。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5/4
2007年5月3日 星期四
英特爾NB 採用元太顯示器

健康豬掛保證 台日首度合作


三大廠共同投資 美研究計畫可望加速機器人普及
機器人將大舉入侵日常生活?目前Google、英特爾(Intel)和微軟(Microsoft)正在進行一項投資,這三家公司提供資金讓美國Carnegie Mellon大學的研究人員,製造一系列可連接網際網路、且幾乎能讓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現成零件來組裝的機器人。
這項計畫稱為遠端機器人開發套件(Telepresence Robot Kit,TeRK),是在去年夏天由Carnegie Mellon的機器人學院(Robotics Institute)和位於美國德州奧斯汀的Charmed Labs,所共同公佈的合作成果。機器人學副教授Illah Nourbakhsh,以及他主持的Community Robotics,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Empowerment (CREATE)的成員,並已經針對機器人組裝設計一系列“製作手冊”。
該計畫可能製作出來的機器人類型,包括配備了照相機的三輪機器人、以及配戴具感測器功能的花朵的機器人。而其目標就是為了拓展機器人市場。
TeRK計畫的核心是被稱為Qwerk的機器人控制器,該控制器可透過Charmed Labs的網站購得(售價349美元)。該元件可做為電子大腦,能處理無線網際網路連結、運動控制,以及擁有諸如發送/接收照片、視訊,RSS閱讀器以及網路搜尋引擎的功能。
Qwerk是一種Linux-based的電腦,採用FPGA來控制馬達、伺服馬達(servos)、照相機、放大器和其它零件;它也能支援像網路攝影機和GPS接收器這樣的週邊設備。
Charmed Labs的總裁Rich LeGrand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在我們設計Qwerk時,我們利用一些低成本、高性能的零組件,這些零組件最初是開發用於消費性電子領域的;而最後我們發明了這個擁有優異性能、且具成本效益的機器人控制器。」
除了教育和娛樂領域的應用外,該計畫也希望將機器人應用於日常生活,例如用機器人來對住宅或寵物監視。未來將要開發的方向包括用來測量噪音和空氣污染的環境感測器。不過Nourbakhsh不太贊同去定義「機器人應該是怎麼樣」,而他的觀念或許可以解釋其工作團隊正在研究的題目之一:可控制的填充泰迪熊。
總之,小心機器人入侵你家!
(參考原文:Google, Intel, and Microsoft fund robot 'recipes')
(Thomas Claburn)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5/3
工研院與俄羅斯合作研發非接觸式呼吸、心跳監測技術
工研院(ITRI)量測中心宣佈與俄羅斯莫斯科航太技術大學(MAI)共同合作,成功開發出不用接觸就能量測呼吸及心跳的「超寬頻非接觸呼吸與心跳監測技術」,並將進入產品試量產階段。同時工研院於今年成立「超寬頻生理感測策略聯盟」,結合MAI與歐洲科技業者Micro Impulse之研發與行銷能量,未來將協助台灣業者切入全球規模高達600億台幣之電子醫療市場。
上述技術的計畫主持人工研院量測中心陶德和表示,「超寬頻非接觸呼吸與心跳監測技術」得以發展成功,主要突破點在台灣擁有先進的量測技術;它最大的創新點是不需接觸患者,只要在適當距離內(約1公尺),監測系統即可以低功率脈衝電波量測患者的生理訊息(包括呼吸與心跳次數)。
而因為患者不需穿戴或黏貼量測裝置,所以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不便與不適感,對於嬰幼兒、銀髮族及遠距照護之病情診斷特別有幫助。另一方面,此系統可連續記錄資料,與傳統生理監測技術大不相同。
此外陶德和表示,由於「超寬頻非接觸呼吸與心跳監測技術」採用無線量測,就連監測儀器本身均不需外接感測器,因此操作簡便、維修容易。未來將主要應用於遠距居家照顧,並可能成為未來醫療市場的高階產品代表。
工研院自91年起便與俄羅斯莫斯科航太技術大學成功研發「次世代生理監測技術」,三年前更擴大規模,共同開發「超寬頻非接觸呼吸與心跳監測技術」。透過「超寬頻生理感測策略聯盟」將加速結合國內外研發能量,以達建立產品規格標準、擴大產業應用、成立新創事業等目標。
陶德和近一步指出,經由跨國策略聯盟將打造更完善之創新技術交流平台,將有效提升國內業者於超寬頻技術在醫療監測領域之應用能力,並引領相關產業發展新型醫療科技與服務。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5/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智慧導覽帶著走
因應數位學習(e-Learning)、行動學習(M-Learning)等數位科技與知識學習結合的趨勢,位於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和資策會合作,應用無線感測技術結合行動學習平台,發展「PDA個人行動學習導覽服務」,讓觀眾體驗更多元、創新、趣味的行動學習經驗。
無線感知技術是藉由佈建在環境中的感應器(Sensor)與使用者身上的訊號發送器(Badge),透過兩者之間的無線訊號,除了可以偵測使用者所在的位置,更可以資料傳輸互動。
「PDA個人行動學習導覽服務」建置於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的生命科學廳中,該廳以介紹大自然中存在的奧妙為總主題,展出內容包括眾妙之門、生命的起源、植物的演化、恐龍時代、人類的故事等單元,約占科博館全部展覽面積的四分之一。生命科學廳所建置的無線感知環境,透過PDA所附加的訊號發送器(Badge),即可主動感應參觀者所在的位置,並將相關資訊和延伸內容傳送至參觀者手上的PDA。
三種模式 提供互動學習
參觀生命科學廳的觀眾,除了應用手上的PDA更深入了解展覽內容,更能利用網路互連的功能,延伸學習範圍。這種互動式導覽平台,就像是隨身帶了專業導覽人員一樣,解決了一般展覽時專業導覽人員有限、多媒體電腦設備又只能在固定位置使用的問題。有了「PDA個人行動學習導覽服務」,觀眾不用配合團體導覽,可依個人的學習進度自由安排參觀時程和路線;更可以配合主題和個人興趣,選擇不同的內容主題進行瀏覽。
使用「PDA個人行動學習導覽服務」的參觀者,可以依照個人需求,從以下三種模式中選擇其一。
一、自由參觀學習模式:在不限定時間、路線的參觀過程中,系統會主動依據參觀者所在的位置,提供相關訊息。參觀者可自由點選相關延伸內容閱讀,充實學習深度,適合想自由探索展覽廳的民眾。
二、套裝行程學習模式:系統會提供三十分鐘、六十分鐘及九十分鐘三種模式,在限定時間內,民眾可以參觀由解說人員推薦的精華展示行程。科博館也正規劃增加不同的主題行程,如:動物或植物等,吸引參觀者深入了解該主題,此種模式適合有時間限制的民眾。
三、學習評量學習模式:團體參觀前,老師可設定此次參觀的學習內容,並設計該次參觀的套裝路線。在展覽廳中,學生可以點選學習單上感興趣的問題,系統則會引導學生前往相關展示,達到互動式數位學習的目的;而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可做為後續評量的依據,此種模式適合校外教學的群體學習使用。
無線導覽 應用無限
一開始即參與系統規劃、建置,並進行後續評估工作的徐典裕博士表示,科博館的「PDA個人行動學習導覽服務」,是ZigBee無線感知技術首次應用在博物館領域中,因此在建置使用的初期,就吸引許多對行動學習、數位導覽有興趣的學者和民眾觀摩。根據統計,從94年7月推出至95年1月間,共有652人次使用「PDA個人行動學習導覽服務」,平均每月有93人次使用該服務。以目前僅有10組PDA的情況下,使用情形可說相當踴躍。徐博士也表示,除了生命科學廳外,目前科博館中其他展示廳,包括中國科學廳、地球環境廳以及特展室等,目前也都佈建無線寬頻網路,未來將持續導入無線感知環境(WirelessSensorNetwork),提供遍及全館的無線學習導覽服務。
不過徐博士也表示,如果要讓來館的使用者感受到更有趣、更多元的數位學習經驗,除了改善硬體環境,更需要加強系統的內容與應用範圍。在硬體上,利用無線寬頻網路結合無線感知技術,讓參觀者可以不再受限於地形和死角的限制,隨時隨地依個人興趣和需求擷取相關資訊。在服務內容上,則因應不同的客群需求,設計開發不同導覽模式;並針對參觀前、參觀中和參觀後規劃不同的應用內容。數位學習的內容必須結合數位典藏、展示科教等館內資源,以及學校、產業等館外資源,才能提供參觀者「虛實整合、無所不在」的學習環境。
結合自然人文 擴大學習範圍
為了提供更多元的學習內容和更吸引人的服務,科博館也將規劃結合豐富的館藏和多樣的科學教育活動,利用3D、動畫、語音、影片等多種介面,使導覽內容更加生動活潑。
未來,民眾在參觀科博館前,可先上科博館網站規劃參觀路線,並設定個人或群體的識別碼。在參觀中,除了可以用PDA聆聽解說、在螢幕上觀看圖文說明、尋找同伴位置外,也可選擇將有興趣的圖文資料寄回電子信箱收存,或是和親朋好友共同分享。同時,PDA上更可顯示之前參觀的路線、列出個人學習清單。在參觀後,觀眾可以儲存此次的學習紀錄、統計學習紀錄,下次回到科博館時,還可以繼續探索未參觀完的展覽,讓學習經驗更完整。
除了讓參觀者體驗生動的學習導覽經驗,這套系統也讓館方可以經由PDA了解參觀者感興趣的內容,以作為日後展覽規劃、主動推薦的依據。了解個人喜好之後,館方便可透過PDA主動告知參觀者太空劇場或科教活動的時間,讓民眾延伸參觀範圍。未來,行動學習導覽系統更可結合台中地區的旅遊資訊與行動商務,提供週邊的服務資訊和參觀行程,讓科博館與社區結合,提高地方生活機能與文化觀光價值。更可以成立行動學習列車,巡迴展出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成果,並接受到校與下鄉服務,以減少城鄉數位落差;實現結合人文與自然、無所不在的終身學習環境之願景。
受訪對象: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徐典裕 / 作(譯)者:技術尖兵 蔡宜真
資料來源: 技術尖兵第146期96年04月號『封面故事』
2007年5月2日 星期三
永豐餘前進揚州 打造四大事業
永豐餘集團深耕華東市場,最近初步規劃以揚州為生產基地,打造造紙、TFT-LCD面板、LED(發光二極體)光電,與RFID(無線射頻辦識系統)等四大事業群,未來將在當地成立十家公司,創造年產值100億美元。
永豐餘工紙公司董事長鍾弘治日前表示,揚州市場腹地廣闊,符合工紙用紙市場半徑300公里的最佳範圍,不論北上山東、東至上海、西到湖北、南到湖南,都能充分滿足各地所需的工業用紙。
永豐餘揚州工紙廠目前年產能45萬噸,最慢明年底動工興建第二期工紙生產線,目標在2009產能達到100萬噸。
配合揚州工紙廠落成,永豐餘在華東已建立五座下游紙器廠與一間美妝彩盒廠,分布在南京、上海、蘇州、昆山及嘉興。上海紙器廠剛完成產能擴充,由每月300萬平米方擴到1,000萬平方米,昨(5/1)日正式開工。
除了造紙廠外,永豐餘在TFT-LCD、LED、RFID等領域也規劃投資生產線。以RFID為例,一旦確定在揚州設生產基地,保守估計第一年至少量產4,000萬顆RFID晶片,估計永豐餘在揚州的各項投資至少要成立10家公司,十年內揚州的營業規模將達100億美元。
鍾弘治指出,揚州是江蘇省城市發展較晚的後起之秀,永豐餘選擇設廠地點時,是以30年的市場發展為考量,才把中國大陸最先進的工紙紙機設在揚州而非上海。
據了解,大陸官方近年開始研修單位土地面積投資下限,今年元月起,華東及華南地區每畝投資金額不得低於21萬美元,因此永豐餘布局華東地區,將逐漸加重高附加價值產品的投資比重。永豐餘去年稅後純益11.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7元,今年第一季每股賺0.04元。法人分析,從資產分配看,永豐餘投資布局有70%仍在紙業,30%分配在金融、電子及生技。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