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影像辨識電子支票 新加坡首創
新加坡受惠於完善辨識支票真偽電腦系統,電子支票成為主要支付方式之一。目前台灣仍力有未逮,問題不在於技術不佳,而是整體系統不協調,導致發展落人於後。
新加坡在1997年,由銀行電腦服務公司(BCS)開始影像交換結算系統後,交換結算系統進一步升級,可使送入處理的支票的影像存於光碟,並送至付款銀行進行資料檢核。
這個流程的好處,是可以提高送入處理的支票結算作業的效率。新加坡幣支票交換結算系統,是全國性的支票交換結算清算系統,此系統(ECS)可使各銀行的資料,傳送至新加坡自動化票據交換所,進行處理更為便捷。
資料顯示,新幣支票結算及清算流程,首先由付款人開立支票給受款人,受款人於提示銀行存入支票,金額顯示於受款人帳戶,並提示「交換中」支票。
而後,提示銀行將支票交換資料,送至新加坡自動化票據交換所(SACH),銀行送出資料後,其實體支票於當日後送到SACH,交換結算並確定淨清算金額銀行的支票,票交所將每個參加銀行的淨結算金額,進行公告和清算。
處理排序之後的電子交換結算資料,以及實體支票,於當天夜間即可由相關付款銀行提回,據悉,目前新幣支票需要1個工作日,進行結算及入帳給收款人等工作。
如果付款銀行發生退票,退票支票將於隔日中午12點前透過SACH退回給提示銀行,SACH將送回處理的實體退票,分送至提示銀行。
如果支票順利交換結算,受款人可以在次1個營業日下午2點後,提領「提示交換中」的資金。
票據交換所主任委員白輝雄指出,電子票據分為3種發展型態,包括無實體票據,以及實體票據轉ACH(代收代付業務),以及新加坡的影像交換結算系統。
白輝雄表示,台灣若想發展新加坡的影像交換結算,利用影像傳輸辨識系統,達到提升作業效率功能,必須要進行票據格式統一,像是支票的格式、紙張的質料與厚度等,都必須規格化,以利機器辨識,此外也必須進行修訂票據等法律。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08/6/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