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5日 星期二
誠品電子化供應鏈平台爭議中上線
供應商可參考誠品的即時銷貨資訊,以決定出貨數量,對書店來說,則避免滯銷或缺貨的情形。
繼金石堂書店2006年建置電子化供應鏈平台後,國內另一家大型出版通路誠品書店也在今年開始啟用B2B供應鏈平台,但強制收費的模式卻讓部份上游出版商反彈。
誠品今天(1/14)正式宣布開始啟用電子化供應鏈平台的運作模式。所有下單、對帳作業都捨棄過去人工的方式,全部改採線上進行的電子化模式。也就是說,所有和誠品有往來的出版社都必須配合,全都要使用電子化平台,無法再用人工下單的方式交易。
在此之前誠品已經花了數年時間建置ERP系統,為供應鏈平台的上線做準備。啟用的供應鏈平台功能包括交易資料、對帳資料、供應鏈管理、商品資料、加值資訊等等。供應商可參考誠品的即時銷貨資訊,以決定出貨數量,對書店來說,可避免滯銷或缺貨的情形。相較之下,以往供應商下單的標準是根據經驗判斷,除了不夠準確外,也不夠即時。
負責此專案計畫的誠品書店副總經理李介修說明,此項變革可以達成上游供應商、通路商、下游消費者三贏的局面。電子化系統讓書籍供應商得以每日掌握書籍的銷售狀況,例如哪一本書在哪一家店賣的如何,就可以依此彈性調整供貨數量,以避免供貨過多增加倉儲成本,或是供貨過少消費者買不到書的情形。
事實上誠品並非首家採用電子化供應鏈平台的出版通路商,早在兩年前,金石堂書店就導入了B2B管理平台。誠品和金石堂都是委由資訊服務業者鴻利全球建置平台,包括一切的系統規劃、顧問維運等等。因此兩者的平台功能類似,都提供供應商、出版商直接查詢銷售、退貨、電子化訂單的明細等資訊,以及進行簡易的對帳作業。
平台收費引爭議
不過國內部份供應商、出版業者對於此項改變似乎並不買單,目前如皇冠、九歌、格林等等數家主要、且大型的出版社都不願加入誠品的電子化系統。
對此誠品則表示,在原有的550家供應商中,已有500家都加入了新系統。事實上誠品從去年八月就開始和供應商洽談電子化事宜,進行了近半年的協調,仍有50家供應商不願加入。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加入的供應商必須每月付額外費用,此舉也是引起數家主要出版社不滿、不願加入的原因。其中格林出版負責人郝廣才就說:「強制收費簡直比黑道還糟糕。」雖然新系統可以讓供應商知道書籍的銷售狀況,不過誠品強制所有上游廠商都要加入,否則就不賣它們的書,是非常不合理的做法。而皇冠文化則低調表示,他們的立場和格林相同,不願表示其他意見。
誠品則表示,目前未加入的50家出版社中,有20幾家仍在洽談,目前暫時先採取不收費的方式讓他們使用電子平台下單,未來還要視協商狀況而定。而收費模式依照書籍銷售的數量,最少為2000多元、最多四萬多元。李介修說,已經盡量幫供應商降低成本,誠品自行吸收了很多資料交換、系統維運的成本。
不過郝廣才質疑,誠品提升自己的電子化系統,為何要將成本轉嫁到供應商身上,而且還強迫加入,等於是仗著誠品的高佔有率,來威脅供應商加入。「這根本就違反公平交易法。」他指出,加入的人都是抱著很無奈的心態,不得不低頭。金石堂書店雖然一開始說要收費,但由於反彈聲音太大,最後也沒有收費。
資料來源: iThome 2008/1/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