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物聯網領銜撬動信產業萬億市場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物聯網概念股本周開始在資本市場浮出,相關概念股連續漲停。可能大家還覺得其是個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各國已將其視為信息技術行業的第三次革命。8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無錫視察時指出:計算機和互聯網產業大規模發展時,我們因為沒有掌握核心技術而走過一些彎路。在傳感網(即物聯網)發展中,要早一點謀劃未來。一場偉大的信息革命已經悄然拉開序幕。然而什麼叫物聯網,其現狀如何,產業鏈如何構成,其又有什麼作用,未來發展前景如何,將給社會和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資本市場的機會在哪兒,如何把握機會?今日,每經將為你系統性分析,供讀者參考。
物聯網簡稱IOT(Internet of Things),物品可以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鏈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對很多人而言,物聯網是一個頗為陌生晦澀的新概念,但它卻能帶來很多有趣的應用。國際電信聯盟2005年一份報告曾描繪過物聯網時代的美妙圖景: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麼東西;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
物聯網感知物理世界
一個是虛擬世界,一個是物理世界。諾基亞北京研究院研究員陳燦峰博士認為物聯網與互聯網存在本質的不同。互聯網傳輸的是01序列代碼,但物理世界中有很多事物無法用01序列代碼描述,必須借助各種傳感設備,而最終聯成物聯網。
陳燦峰認為,互聯網就是包裹在地球表面上的一層密密麻麻的數字神經系統,而物聯網則是數不清的感應器件遍佈在地球的各個角落,並向地表的神經系統不間斷地傳輸各種信息。
物聯網與互聯網的分工也截然不同。陳燦峰向記者作了一個比喻,谷歌的蜘蛛爬蟲晝夜不息地爬行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四處抓取信息,這好比物聯網的感知功能。蜘蛛爬蟲在信息抓取之後,就會交給後台系統進行分析,並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優先排序,最終提交給信息搜索者,擔任這項功能的是互聯網;不同的是,谷歌的蜘蛛爬蟲是在數字網絡中獲取信息,而物聯網感知的是物理世界。
物聯網互聯網將融合
物聯網最早進入中國是在IBM今年2月份發佈的智慧地球戰略會上。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書面採訪中,IBM認為,僅僅靠傳感設備形成物聯網還不夠,下一步一定要把物聯網與互聯網充分互聯,從而實現物理世界與人類社會系統的全面互聯互通,這樣才具備智慧社會的基礎。
簡單應用可由物聯網直接完成,而複雜的業務應用則必須由兩網協同完成。比如智能交通,要通過埋在路面下面和路邊的感應器收集的數據,匯總到互聯網後台做交通流量模型,這些工作是物聯網處理不了的。
而物聯網與互聯網全面無縫的整合,能為各行各業帶來變革性的重要影響。IBM認為,物聯網和互聯網的結合能夠成為業務優化和創新的平台,能夠驅動新一輪全球信息產業的繁榮,促進包括新能源在內的一大批新產業的發展和成熟,促進經濟健康、可持續的成長,並大幅度改善人類的工作和生活。
劉海濤也表示,未來物聯網與互聯網、通信網將組成一個更加龐大、複雜的網絡,那時,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
【新機會】
物聯網萬億藍海凸現產業規模有待資本進入
在國內市場,據易觀國際預測,僅產業排頭兵RFID市場領域,2009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3%,其中電子標籤超過38億元、讀寫器接近7億元、軟件和服務達到5億元的市場格局。而因此催生的電信、信息存儲處理、IT服務整體解決方案市場等等,更是潛力驚人。因此,物聯網被稱為是下一個萬億級的信息技術產業。
甚至有觀點稱,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要比互聯網大30倍,將會成為下一個萬億元級的通信業務。
產業規模仍然有限
RFID這塊,我們有一個子公司,做電子標籤(射頻感應識別芯片),規模不是很大。上海貝嶺董秘辦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上述人士提到的子公司是上海阿法迪智能標籤系統技術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從事智能標籤系統技術開發。目前實現銷售的主要是中低頻射頻標籤,其ISO15693協議(中距離射頻標籤)產品,已經在技術監督局的項目上得到應用,是國內少數幾個批量使用的項目之一。網站資料顯示,阿法迪公司自主產權的創新高性能RFID芯片曾榮獲2008中國RFID創新年度評選創新產品獎。
不過,記者查閱2009年半年報,發現上海貝嶺經營情況並不理想,而與物聯網相關的電子標籤及指紋認證業務,上半年營業收入僅為38.29萬元。
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遠望谷證券部門人士表示:RFID在國內的規模不是特別大,做RFID的企業雖然不少,但是每個企業自身的規模都有限。這個行業還是一個新興行業,技術應用的空間和領域非常廣泛,處於起步階段。
作為提供RFID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行業龍頭公司,遠望谷自1993年起就進入這一領域,並借助中國鐵路車號自動識別系統,開創了國內RFID產品規模化應用的先河,在鐵路、煙草、軍事等行業具有先入優勢。
應用拓展還有待資本進入
儘管物聯網概念得到工信部和中移動等電信運營商的大力推進,市場也為其想像了一個萬億級的巨大蛋糕,但是多位業內人士在記者採訪時都表示,目前應用並不多,主要還是集中在政府行業和工業領域,對於民用的擴展仍然需要時日。
遠望谷技術支持人員謝康苗對記者表示:我們現在主要的業務還是在鐵路方面,在貨車底部裝上電子標籤,通過讀寫器,實現自動化跟蹤處理。以後可能會大力發展物流的應用,比如港口和機場的物品管理。謝康苗透露,公司的在公路收費上的一個項目也即將完成,在車輛擋風玻璃上裝一個月通卡,過橋和高速時不停車自動收費,這個系統已經到了後期階段,這個月底就可以完成。
上述遠望谷人士對記者坦言:這個行業的技術門檻並不高,遠望谷的優勢在於做的時間比較長,有一些比較成熟的行業應用和客戶關係。目前主要都是行業應用,特別是一些政府性行業,與消費的結合不多。
對於與中移動等無線網絡的結合以及物聯網民用化的想像,遠望谷證券部門人士表示,這只是一個概念,是政策引導的一個方向而已,短期實現起來比較困難,公司在這一塊還沒進行探討,目前還是基於自己專業的RFID領域的應用市場。
【產業鏈】
產業鏈很長主要包括五部分
RFID世界網主管楊偉奇指出,早在1999年,當時考慮是以RFID(無線射頻識別)為核心建立的物聯網,和現在的物聯網有一定的區別,偏重於物品的識別、記錄和控制,現在的概念要更加寬泛,引入傳感器和無線網絡,覆蓋互聯網和人們生活,應用更加廣泛。
但其主要還是基於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RFID產業鏈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標準制定、芯片設計、標籤封裝、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等。
目前,RFID芯片裸片仍主要由國外業內巨頭如飛利浦、英飛凌等提供,經由華大、上海貝嶺等國內芯片設計公司設計芯片,隨後由華虹NEC、上海貝嶺等芯片代工廠流片,長電科技等企業封裝芯片,以及中電智能卡、遠望谷、廈門信達等企業進行標籤設計和封卡、封標籤的測試封裝。
然後,承載這相關信息的RFID芯片、二維碼經由讀寫器檢索讀寫信息,或長電科技、華東科技等企業涉足的傳感器主動獲取周邊環境、物體信息,通過電信運營商提供的通訊通路,傳遞至信息的加工和處理環節。
在這一環節中,信息的存儲、RFID中間件對信息的過濾、整理及處理等,提供RFID系統解決方案的企業如遠望谷、IBM等涉足其中。
在此之後,還有數據、信息的反饋、控制應用環節。如復旦微電子開發的SMAP智能移動平台,在可以作為讀寫器之外,更可連接銀行網關、電信運營商、公交系統等。
這無疑是一個極長的產業鏈結構,RFID、二維碼、傳感等構成的信息採集,通信運營商提供的寬帶、無線互聯網構成的信息傳遞,RFID中間件系統、信息存儲及運算技術等構成的信息加工處理以及數據控制,四大環節構建起一個宏觀的物聯網體系。
【商業模式】
電信運營商或將主導物聯網新商業模式
物聯網召喚著新的商業模式。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電信運營商或將在其中扮演起推動龍頭的作用。而近日中移動CEO王建宙赴台佈道物聯網,三大運營商接連展示相關典型終端應用,已然為此作下註腳。
物聯網的進化
目前RFID、傳感等相關領域的應用仍未跳出單一領域應用的藩籬。
如最近在資本市場遭到狂熱追捧的遠望谷,其官方網站上列出了的行業管理應用解決方案囊括了煙草、車輛、物流、圖書館,甚至寵物等等諸多行業。但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公司目前的業務仍幾乎集中於火車物流自動化跟蹤管理,最近將添加一項公路路橋不停車收費系統。
單一的不僅僅是行業領域,每一套系統都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信息只在其中流通,卻往往缺乏橫向的交互。有分析機構給物聯網畫出了一幅進化圖:2010年之前RFID被廣泛應用於物流、零售和製藥領域,2010~2015年物體互聯,2015~2020年物體進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後物件進入全智能化。
實際上,以局部的產業鏈協作整合已然出現。8月下旬,遠望谷和IBM宣佈共同合作開發了RFID(無線射頻識別)中間件適配層軟件。這一軟件通過IBM認證後,遠望谷公司的讀寫器將會添加到IBMRFID中間件官方支持列表,這意味著使用IBM企業級軟件平台的用戶通過IBMRFID中間件可直接使用遠望谷公司的RFID產品。
這些企業內心或許並不全像表面那樣矜持。在這兩天的溝通中,不少企業對此都大感鼓舞,他們希望國內的相關標準能夠盡早出台,更期待物聯網能夠上升到國家安全與戰略的高度,獲得政府主導的更大投入與支持。李珂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信息交流部主任,他所聽到或更能代表相關企業的真實心聲。
一個好消息是,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近日組建了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此外,還有更多的巨頭正伺機待發。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RFID領域,國內兩大電子通信業巨頭華為和中興均早已佈局多時。據其透露,中興通訊介入這一領域已達4年,組建起了300多人的團隊,手握100多件專利。
大物聯網召喚新商業模式
從各自為陣到全盤互通,視野拓展、格局驟擴的同時,大物聯網概念橫空出世的背後也必然召喚著新商業模式及推動矩陣的構建。
國金證券分析師陳運紅表示,物聯網需要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以及固話寬帶的普及是物聯網海量信息傳輸交互的基礎。而目前3G在中國剛剛起步,普及尚需時日。
他認為物聯網架構建立需要明確產業鏈的利益關係,建立新的商業模式,而在新的產業鏈推動矩陣中,核心則是明確電信運營商的龍頭地位。
信息通路的基石和脈絡作用是最為核心的部分,陳運紅認為,借此運營商能將其影響力貫穿這個產業鏈。相比RFDI、傳感器等單個的微觀產業鏈,運營商在大物聯網架構中的作為空間將大得多。
此外,從產業鏈推動龍頭所需的公司經濟體量看,目前RFID和相關行業企業的體量尚顯不足。
如上海貝嶺加上其子公司上海阿法迪智能標籤系統技術有限公司與物聯網相關的電子標籤及指紋認證業務,上半年營業收入僅為38.29萬元。相比之下,像中移動這樣日賺數億元淨利的電信運營商明顯更有進行大手筆投入,扶植、推動產業鏈發展成熟的實力。
擁有了主導產業鏈的能力,運營商將可以構建物聯網新的商業模式。如推進電信終端應用的拓展,提供相關係統解決方案等。電信運營商在多個產業鏈環節都可能介入,這也會促進相關環節的整合。陳運紅對記者說。
實際中,電信運營商早已對此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中國移動CEO王建宙8月下旬赴我國台灣地區布道物聯網,並向台灣地區RFID、傳感器和條形碼的廠商發出合作邀請。
在本周北京通信展上,電信業重組後首度參展亮相的三大運營商齊刷刷亮出了基於物聯網概念的典型應用。中國移動在本屆通信展上展出了手機支付,只需將普通SIM卡更換為RFID-SIM卡,將手機從接收器上輕輕一掃,就可以方便進行各種購物,以及獲得詳細的費用清單。中國電信一直在推介自己的全球眼遠程監控的物聯網應用。中國聯通則在上海推出了公交卡手機,通過刷手機可以實現公交車票支付。
【專訪】
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專家王汝傳教授:
10年內才能大量普及概念股僅是炒作
前不久,南京郵電大學新成立了物聯網與傳感網研究院、物聯網院。對於物聯網,專家如何解釋?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南京郵電學院無限傳感器網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王汝傳教授。
現狀:還未進入應用示範階段
NBD:王教授給我們介紹下物聯網作為一個新事物?
王汝傳:物聯網在國際上又稱為傳感網。這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後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
我們指的物聯網指的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瞄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通俗地講,物聯網就是一個通過信息技術將各種物體連接成網絡、以幫助我們獲取這些物體信息的東西,英文稱為IOT(InternetofThings)。我們正在實施建設的物聯網示範區,就是建在校園內的一個小型物聯網。
NBD:您能不能從大眾通俗的角度上來解釋下物聯網,比如它的應用和操作?
王汝傳: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我們正試圖在大型超市的停車場進行應用,通過物聯網就可以知道,哪些停車位是空的,那麼停車的時候就不要開車在地下室到處找停車位,而在你進入之前,就有顯示,物聯網的應用範圍很廣。
NBD:物聯網目前發展狀況如何?
王汝傳:目前物聯網還僅僅局限於實驗室,還未進入到應有示範階段。僅有的應用示範是南通的一個機房,觀察機房的溫度和濕度。物聯網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下一步,我們要尋找示範基地,在醫院、學校、住宅等等領域進行應用的示範,在經過應用示範以後,才會慢慢向市場推廣。
前景:前景很好很大
NBD:物聯網發展前景如何?
王汝傳:有專家預測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這一技術將會發展成為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物聯網的前景很好,很大。但是道路很難,技術到實際的應用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NBD:現在有沒有一些希望應用物聯網的企業?
王汝傳:有。最近有不少企業開始關注我們研究的物聯網。但是還只是停留在瞭解階段。有好幾個企業都來看過,覺得很不錯。接下來就看如何應用到實際層面了。
壁壘:還與很多技術需要完善
NBD:目前物聯網還存在哪些技術壁壘?
王汝傳:物聯網是個新興事物,還有很多技術需要完善。比如說,電池的能耗問題、感知多媒體問題、安全可靠問題,還有隱私問題等等。
NBD:針對這些壁壘,如何解決,有沒有時間表?
王汝傳:我們目前確實也在抓緊做這個方面的工作,在做物聯網的規劃。這個規劃主要就是產業化的問題。具體的時間表還沒有,但是你想,沒有幾十年的研究和傳播,一個新的技術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技術到公眾完全認知這一過程。
市場:概念股漲僅是炒作
NBD:近期和物聯網有關的股票異常火爆。有人提出質疑稱,物聯網目前還是個概念,僅僅是炒作。您對這個怎麼看?
王汝傳:只是資本市場的炒作。我們技術層面的人還是在繼續做研究。物聯網作為新的概念被推出,而對於我們已經不是什麼新的概念,我們已經研究了四五年了。只是近期被公眾慢慢知道,但只是知道,還不是很瞭解。
【應用】
局部應用產業化發展還有相當路程
在今年的中國國際通信展覽會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都以各種方式展出了其物聯網業務。三大運營商提供的無線傳輸則是物聯網進入互聯網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陳燦峰認為,TD是物聯網接入互聯網中無線接入中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有線接入方式,而物聯網最早接入互聯網的方式是有線傳輸。很明顯,3G網絡建成之後,三大運營商正在極力開拓新業務,物聯網則是一個新的重要契機。
通常能夠在產業裂變期提出前瞻性口號的IBM認為,物聯網及相關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但是距離產業化還有相當的路程。而物聯網與互聯網的整合,則要動員目前已存有的信息技術和相關產業的各個領域,內容非常龐雜,包括傳感器件、無線通信、信息安全、海量數據分析、一直到嵌入式系統和雲計算。而兩網融合所能影響的社會領域更為龐大,從公共管理、製造、運輸、能源、環保、醫療、教育、食品等領域不一而足。
長期來看,國家政策的支持和資本進入可能會讓一些企業受益。
國信證券研究員王俊峰在分析報告中提出,物聯網的關鍵在於RFID、傳感器、嵌入式軟件及傳輸數據計算等領域,能夠受益的領域包括二維碼和FRID產業,包括遠望谷、上海貝嶺、廈門信達等公司;從事傳感器業務的華東科技;TD芯片與SIM卡產業,包括大唐電信、東信和平等公司。
國內最先從事傳感技術研究之一的機構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劉海濤認為,目前世界各國,傳感網還處在研究和示範階段,一些關鍵技術還在研發過程中,目前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環境監測、綠色農業等方面,而針對家庭的限於智能家居和健康監測等。
資料來源: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09/9/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