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3日 星期六
資訊系統更聰明 服務更貼心
全球流通業無不朝著更人性化、更流暢的購買情境發展,資訊和通訊系統扮演幕後要角,基礎設施越完善,越能提供消費者一氣呵成的服務。
穩坐南台灣百貨業龍頭的漢神百貨,周年慶業績連創新高。去年全國百貨業總業績下降10%,漢神百貨仍然維持高獲利,業績僅下滑1%,展現極大的經營韌性。
若是觀察周年慶表現,2001年漢神百貨周年慶營業額一天衝1億元、每小時衝1,000萬元,現在則是一天衝3億元,每小時進帳兩、三千萬元,總業績從10億元成長到28億元。
2003年起,展開全面大整裝,走精品百貨路線,發揮體驗式行銷的魅力,以及一連串創新的販促活動,是漢神百貨業績三級跳的功臣。不過,默默在幕後,精準提供顧客消費分析的銷售時點(POS)情報系統,更是支撐漢神百貨長期成長,不容忽視的關鍵武器。
尤其業績直線上升時,除了持續加強坪效和商品條件,應對龐大的消費人潮,成為必須突破的營運瓶頸,唯有從「速度」下手,加強資訊基礎設施建置,才能吃下激增的營業額。
POS情報系統
掌握前端銷售,行銷大作戰。
漢神百貨協理涂(二點水)佩勳分析,前台的POS情報系統,可以迅速掌握前端的銷售情況,每一區專櫃的入帳金額,即時呈現在眼前,哪一區銷售狀況不佳,迅速回傳廠商,立刻推促銷活動,拉抬業績。
前台的商品金額、數量與買賣資訊,透過POS情報系統送到後台,還能進一步分析消費者行為,例如,不同顏色、款式的口紅銷售量,都能進行交叉比對,從中抓出有價值的資訊,應用於市場行銷。
除了POS情報系統,漢神百貨去年起,投入3,000萬元架線及購買系統,增設50台簡易收銀機,縮短周年慶的刷卡和收款時間。過去遇到周年慶,必須提早一、兩個月,訓練七、八十位工讀生,未來可望減少收銀員人事成本。
漢神百貨資訊管理持續創新,也可歸因於日籍總經理南野幸治的大力支持,三年多前,推動POS情報系統升級,從原來的DOS系統,換成Windows介面,外包廠商也換成日商富士通。
不管是百貨公司、便利超商或量販店,POS情報系統大幅顛覆流通業面貌,成為看不見的銷售利器,迅速抓穩消費者胃口。早在1992年,率先投資POS情報系統的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就將POS情報系統比喻為車速表,7-Eleven根據這個表,讀到消費者需求,才能隨時調整時速。
POS情報系統將台灣流通產業帶入新時代,如今更成為必備基本工具;隨著資訊科技日新月異,流通業者的腳步從未停止,下一步新招數是什麼?
RFID
訂購到庫存,管理一把罩。
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的創新應用,毫無疑問將是流通業者引領期盼、密切關注的新一代革命。全球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2005年起,分階段導入RFID系統,消費者可以在螢幕上選擇生鮮食物,工作人員在後場打包好,直接遞交消費者,省下一項一項在櫃臺結帳的麻煩。
德國Metro集團也是先行者,號召微軟、思愛普(SAP)、飛利浦、英特爾等大廠,2004年起設置「未來商店」進行RFID測試。消費者可以邊挑選產品、一邊結帳,同時透過推車上的面板,獲得每一區的促銷資訊。
日本則是由通產省主導,聯手資訊廠商、流通業者,投入日本未來商店專案計畫,2005年底開始實施。例如,三越百貨銀座店,在精選牛仔褲商品區導入智慧型陳列架,產品貼上RFID電子標籤,蒐集消費者購買資訊,包括試穿過哪些款式、哪些尺寸的牛仔褲,研究試穿率和實際購買率的關連等。
透過RFID技術應用,流通業管理即將有大突破。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張仁敦舉例,消費者可以透過購物推車面板得知賣場丟出的最新訊息,也可以簡化結帳流程;對於通路商而言,從產品的訂購流程到後台的庫存管理,都可以透過RFID系統,大幅縮短運作時間,絕對是未來的重要趨勢。
只是,從實驗商店走進實務現場,仍然有好一段路要走,成本是必須跨越的第一道關卡。在日本,一張RFID電子標籤,成本高達500日圓,目前使用較多的是化妝品、酒類等高價商品,若要普及化,勢必面臨成本壓力。
其次,RFID技術有應用門檻,例如對金屬、低溫物品的感應較差,生鮮、冷凍產品可能感應不良。
資訊科技的基礎設備以及相關業者的整合,也是導入RFID的重要關卡。日本透過政策主導,全力投資高速光纖傳輸系統,讓連鎖業者可以把單店資訊,集中置放在中央,大幅降低單店的設備投資成本,商品資訊或行銷活動稍有更動,都能透過中央管控。
相對而言,台灣資訊傳輸速度不夠快,連鎖業者必須單店購買設備,造成通訊成本太高,加上無人整合相關業者,光是水費、電費等收費單據,就有不同格式。以台灣全家為例,張仁敦說,每月收下600多萬張單據,各有不同規格,唯有推出「可複製化的作業程序」,才不會浪費資源,也才能提高實務操作的可能。
儘管如此,流通業每隔五年就會跨入下一世代,「不可能等到基礎建設,統統弄好才做,」張仁敦表示。他5月才親赴日本考察流通產業最新動向。
自助結帳系統
跨海取經,日本流通業新趨勢。
今年3月,日本超市業者Gigamart導入的富士通自助結帳系統,在商品上貼傳統條碼,消費者挑好商品,自行掃條碼、按鍵結帳,配合自動找銀機,加速結帳作業,張仁敦認為,普遍引進的可能性較高。
整組自助結帳系統,包含四台自助結帳機器和一台管理介面,用在大型賣場或量販店,一個工作人員就能監控四台機器,省下不少人事成本,雖然初期的設備投資很貴,但是日本人力成本高,大約一年就能回收。
消費者的使用習性,也是重要的考量。Gigamart的自助結帳系統,除了能減少結帳人力、加速結帳流程,還可以保障消費者隱私,不會被別人窺探買了哪些商品。不過,實際推行後,有80%的消費者仍選擇傳統結帳方式。
自助結帳系統要成功運作,也有賴消費者的榮譽心。在Gigamart,消費者自行操作自助結帳系統,和櫃檯的工作人員有一段距離,看在赴日考察的台灣流通業者眼裡,不免質疑「難道不怕消費者偷雞摸狗,不付帳就走人嗎?」日本業者當場傻眼,直說:「日本人不會這麼做啊!」
跨市場的文化差異外,不同流通業態的需求也不同。凃涂佩勳觀察,便利商店、超市講求速度,自助結帳較符合需求,百貨業注重專櫃服務,很難統一在固定空間結帳,而且消費者踏入百貨公司,期待的是高品質服務,剛好與「自助」的概念背道而馳。
台灣流通業者跨海取經,有了新的視野和思維,掌握了資訊和通訊系統的技術突破,不過,要落實到賣場,仍得克服層層障礙。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6/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