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5日 星期五

360°管理微型旅館

如同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所預測的「M型社會」總體經濟趨勢,旅館業現在也吹起兩極化的風潮。特別是20世紀末的商務類型旅館服務,隨著消費型態與交通運輸工具的轉變,在最近幾年依照對特定客群的精密切割,極劇地演化,發展出許多不同型態的經營模式。 過去商務旅館瞄準的是整體商務客群,現在經過精準的切割定位,已經有更多的形式產生。例如大家最熟知的日本膠囊旅館(capsule hotel),最先針對的是趕不上地鐵回家的加班族,而平價精品旅館的主要訴求對象是年輕雅痞型的都市旅客,另外機場旅館如英國的YOTEL則是針對國際商務客,還有經濟型商務旅館像中國的漢庭酒店、7天連鎖酒店等所瞄準的,是大都會區域型商務人士。 簡化:省略使用率不高的設施 除了膠囊旅館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真正讓微型旅館市場受到世界矚目的,還是英國YOTEL的崛起。1997年倫敦平價壽司店Yo! Sushi的老闆賽門.伍德洛夫(Simon Woodroffe)率先發難,將日本膠囊旅館與飛機頭等艙的高檔設備結合在一起,提供旅客五星級水準但收費平價的住宿點。 微型旅館與一般旅館最大的差異,就是它大量省略了不需要用到的設施,以降低營運成本。在硬體方面,微型旅館沒有大型旅館所擁有的健身房、游泳池、餐廳、咖啡廳、中央廚房等,只單純提供住宿房間。 許多微型旅館在三、四坪的小空間內,設置淋浴間、平面電視、環繞音響系統並提供免費上網,由於空間設計合理,巧妙運用玻璃和鏡面的使用,增加了房間的通透感,再加上科學的燈光調節,房間雖窄小卻不會感到拘謹壓抑,反而多了些舒適和時尚感,他們所能滿足的,就只是「讓客戶睡個好覺」。 精準:聰明的地點、服務團隊與定價策略 小本經營的微型旅館為了提高住房率,最重要的就是設點地段的選擇,像是台灣喜瑞飯店董事長戴彰紀,開設新店的旅館區位選擇,就運用了「100元管理策略」,也就是集團內的旅店跟旅店之間的距離,不超過計程車資100元的路程,如此便可以在住房客滿時,有效說服旅客轉往其他分店,而不致選擇其他的旅店。 此外,在員工管理上,微型旅館由於精簡人事,所有的員工不細分職務功能,統統都是機動的「服務客戶團隊」,停車人員可以是清潔人員,當客戶需要時,又搖身一變成為訂房櫃檯,不但精簡人事費用,也展現旅館對客戶服務的熱忱。 微型旅館還有一項最具競爭力的優勢,就是合理的平價訴求與靈巧的時段設計。像中國的7天連鎖酒店,房價從人民幣147元開始起跳,換算新台幣才600出頭,而歐洲的easyHotel、YOTEL等微型旅館,收費大多在新台幣2,000元以下。 當然,收費如此平價,旅館業者也想出更聰明的時段切割方式以提高周轉率,有的機場型微型旅館,就把「過夜」又切分成10小時過夜與7小時過夜,如此一來,100%住房率不稀奇,甚至因此可以維持250%住房率的高水準。 資料來源: http://mag.udn.com 2007/2/12 & 管理雜誌404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