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智慧化居住空間躍居新顯學
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政策,不但是現階段我國政府大力推動之重點產業項目,更是產官學界的新「顯學」,在民間電子資訊科技公司、醫療院所和建商積極投入「數位住宅」、「e Home」的開發行列之際,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財團法人中華建築中心已制訂出短、長期目標,預計明年將有第一棟官方主導的智慧化居住空間示範住宅問世,二○一○年扶植五家國際級智慧化居住空間系統規劃設計廠商,並建置智慧化居住空間系統戶數達使用寬頻戶數的三○%。
素有綠色矽島之稱的台灣,資訊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政府也基於長期提高產業價值鏈的考量,積極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政策,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主導下,最終目標將是打造智慧化居住空間,讓在此環境居住的人們,享有安全、健康、便利及舒適的生活品質。
範疇由家庭擴及都市
因此自二○○六年導入科技生活化的概念後,即加強智慧居住空間的定義:「建築物導入永續環保觀念與智慧化等相關產業技術,建構主動感知及滿足使用者需求之建築空間,創造安全、健康、便利、舒適、節能與永續的工作及生活環境」,範疇包括:智慧家庭、智慧建築、智慧社區、擴及都市範疇之智慧都市。
根據建研所所長何明錦、以及委託單位中華建築中心董事長周光宙的規劃,短期政策將在二○○七年至二○○九年間,以安全監控、能源管理、健康照護為優先,建構智慧建築內的基礎建設,帶動ICT設備及系統產業進入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及設備系統外銷。至於二○一○年後的中長期目標,則以亞熱帶智慧化居住空間為整合載具,建構智慧化居住空間的內需市場及外銷能量,並帶動其他加值服務產業。
藉由產業交流增進發展空間
此外,建研所也為了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政策,擬定「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推廣」計畫,也委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支援處規劃「安全防災及控制」、「智慧三表」、「環保與節能」及「智慧建築外層」等一系列的推廣交流活動,期盼藉由產業的交流互動、民眾的親身體驗,來增進智慧化空間的發展。
目前,政府單位積極進行打造三處示範性智慧化住宅,包括具安全監控、能源管理、及健康照護系統的智慧住宅,各一處,預計二○○八年會完成;此外,民間資訊科技產業、醫院、建築業也積極各自串連、整合軟硬體資源,打造智慧化住宅、或數位住宅、數位大樓等,主要是著眼於利用全台灣七百多萬戶的住宅單位,當作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最佳平台。
不過,除了政府、民間一起動起來之外,要趕上歐美國家、甚至日本、韓國等亞洲數位建築發展最快速國家的水準,建置高速傳輸功能的光纖網路骨幹,以及如何扮演好軟硬體廠商的「整合者」,更為重要。
光纖等基礎建設也需跟進
鴻亞光電董事長陳靖仁就表示,政府在推動e台灣、M台灣計畫後,將再推動一個IT產業起飛的「U(Ubiquitous)台灣」計畫。此計畫是運用最新的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技術、無線網路與寬頻技術,整合數位家庭、網際網路、無線網路及設備,發揮無線通訊科技無所不在的功能,再創另一次的科技與經濟發展奇蹟,帶動「二次I T革命」。不過,智慧化居住空間未來更需要更大頻寬、傳輸速度的影像資訊,因此可預見的是將來光纖網路才能容納、傳輸更大的頻寬。
陳靖仁表示,只是值得深思的是,現在日本、南韓技術有了、設備有了、服務內容也有了,甚至韓國最近在開發新市鎮時,都已預先埋下四條光纖骨幹,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數位生活是需要強大的傳輸動力,才能符合傳輸大量影像、聲音和文字等資訊的需求,所以頻寬必須非常大。可是台灣的光纖基礎建設,以及軟硬體廠商的整合能力,似乎也要急起直追。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A12/解碼台灣新興科技產業系列報導 2007/1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