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Samsung研發手機RFID讀取晶片
依目前技術,必須有多個讀取晶片才能讀到不同的RFID標籤,Samsung表示,將會開發單一的RFID讀取晶片,可讀取不同RFID標籤。
Samsung週二(11/27)宣布將開發手持式裝置用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讀取晶片,能讓使用者透過手機得知產品和服務資訊,但Samsung並未透露產品何時上市。
Samsung指出,RFID的相關應用將持續成長,據研究機構RoA指出,全球RFID市場規模將從今年的269億美元成長至2010年的7010億美元,平均年複合成長率達196%。
透過手持式裝置的RFID讀取晶片,手機和商店點貨機等裝置能夠讀取產品上的RFID標籤,也就是說,消費者可透過手機取得產品成份或藥品劑量等資訊,甚至衣服成分、電影時刻表和旅遊資訊等。
依目前技術,必須有多個讀取晶片才能讀到不同的RFID標籤,Samsung表示,將會開發單一的RFID讀取晶片,可讀取不同RFID標籤。該產品採用900MHz頻率,整合類比前端裝置、基頻數據晶片、處理器和記憶體在同一晶片上,僅有6.5mm x 6.5mm大小,電量需求僅850mW。
同時,Samsung可能把晶片設計為插卡式,方便手機或手持式裝置依需要使用。
隨著愈來愈多產品使用RFID標籤,RFID的效益慢慢浮現。如果Samsung的晶片計畫成真,未來食物或藥物的資訊將更透明,消費者還可在公車站接收下一台公車何時到站。
目前RFID技術仍在早期階段,最普遍的應用是追蹤貨物位置,但多元應用也紛紛出籠。日前Nokia表示正發展手機的RFID套件,使用者觸碰RFID標籤就能操作手機的通話或簡訊功能。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11/28
美國身份竊盜受害者高達830萬
美國FTC報告指出,2005年美國身份竊盜受害者達830萬,約佔美國成人人口數的3.7%。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在周二(11/27)發表一項報告指出,2005年美國身份竊盜受害者達830萬,約佔美國成人人口數的3.7%。
這些身份竊盜的受害者中有320萬個信用卡帳號被濫用,有330萬非信用卡帳號遭誤用,有180萬的受害者發現他們的個人資料被拿來開新帳戶或作其他詐欺用途。
FTC消費者保護辦公室總監Lydia B. Parnes說,關於身份竊盜,美國各地無一倖免於難,重點是人們要學習如何防止身份竊賊、偵測他們財務紀錄上的可疑活動,以對抗這些犯罪。
此次的調查首次分析身份竊賊從這些受害者個人資料衍生的不法所得,指出竊賊至少從一半的受害者獲得價值500美元以下的物品或服務,約自10%的受害者身上取得至少價值6000美元的獲利。此外,身份竊賊利用不同手法所獲取的不法利益也不一,如果僅使用受害者既有的帳號,其平均不法所得則少於500美元,但如利用這些資訊新開帳號或進行其他詐騙,則可獲得1350美元的不法所得。
而受害者因身份竊盜事件所必須支付的現金費用上,有一半的受害者不用支付現金費用,但有10%比例指出因身份竊盜所引發的現金費用逾1200美元。至於受害者解決身份竊盜所帶來的問題則耗時不一,平均解決時間是4小時,但有10%的受害者平均花費55小時解決這些問題,這1成中有一半花了至少130個小時。
同時,有37%的受害者除了因此付出時間及金錢上的成本外,還要承受被討債公司騷擾、不能使用現有信用卡、不能貸款、被斷水斷電、被當作罪犯調查、無法存取銀行帳號等代價。而如果被害人的個人資料被拿來開新帳戶或用來詐欺,遇到上述事件的比例更大增。
有17%的受害者表示他們的個人資料被用來開了至少一個新帳戶,最常見的是電話服務帳戶以及信用卡帳戶。
85%的受害者表示至少一個既有帳戶遭濫用,包括信用卡、支票、存款帳戶、電話帳戶、網路費用長戶、電子郵件或其他網路帳戶,以及醫藥保險帳戶等。
還有些受害者的資料被用在其他方面,例如5%說他們的個人資料被提交給警方,3%表示竊賊利用他們的資料獲得醫藥處方或其他服務,1%說個人資料被拿來租房子、取得政府補助或找工作。
被竊賊濫用既有帳戶的受害者有4成在一周內就會發現,但其個人資料被用來開啟新帳戶或作其他詐欺行為的受害者中有1/4要到半年後才發現。
有趣的是,56%的受害者並不知道他們的個人資料如何被偷,有16%說他們是被認識的人所竊取的,包括家庭成員、朋友、員工或同事等。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11/28
克萊斯勒利用員工電腦桌面提高資訊安全意識
戴姆勒克萊斯勒計畫利用員工電腦的桌面來呈現資訊安全的狀態、安全防護的最佳作法,不斷提醒員工目前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脅,以及如何對抗這些威脅。
汽車製造廠商戴姆勒克萊斯勒,正在推動提升員工資安意識的行動,希望藉由提高員工對於資訊安全的認知程度,進而有效對抗日益嚴重的各式資訊安全威脅。
戴姆勒克萊斯勒計畫利用員工電腦的桌面(wallpaper),讓36萬名員工能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同時吸收資安訊息,他們打算藉由桌面來呈現資訊安全的狀態、安全防護的最佳作法,不斷提醒員工目前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脅,以及如何對抗這些威脅。
他們除了利用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的桌面來宣傳資安意識之外,甚至連PDA掌上型電腦的桌面也不放過。
戴姆勒克萊斯勒資安長Claus Lehners在接受Computer Weekly的採訪時指出,要徹底落實提升員工的資安意識,起因於2004年發生的一場蠕蟲攻擊,這場攻擊讓當時的工廠生產營運因而中斷了半天。
Claus Lehners表示,對員工宣傳資安意識可不是一次性的活動而已,要利用各種方式讓員工理解吸收,資訊安全才能落實,例如以牙刷的概念來跟員工解釋,不能跟別人共用密碼,就像你不會跟別人共用牙刷一樣;而且你大概不會把牙刷亂擺,那麼密碼也不能隨便亂扔;此外,每隔一段時間就應該換新的牙刷才有效,那麼同一組密碼也不能使用超過30天。
除了強化資安意識,戴姆勒克萊斯勒亦打算藉助科技讓員工更能落實資安,例如導入單一登入(Single Sign-on)方案,讓員工以同一組帳號密碼就能管理登入多個應用,包括SAP ERP,以避免記憶多組密碼可能造成的問題。
此外,戴姆勒克萊斯勒也把資安意識當成KPI指標,定期稽核員工的資安意識。
除了利用電腦桌面來宣傳資安,另一種方法亦可利用螢幕保護程式來推廣資訊安全教育,不過,這些方法要有效果,最好得把這些資安教育訊息做得有趣一點,員工才不會把桌面換回自己喜歡的照片。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11/28
桃園縣公車資訊M化 手機即時查得到
利用GPS定位資訊結合行動網路,桃園縣民現在已可在手機上透過行動上網隨時掌握最新公車動向,縮短候車等待時間。
桃園縣政府今天(11/28)宣佈縣內公車動態系統升級為M化平台,未來民眾只要透過電腦或手機上網便能隨時掌握公車最新動態。
這項公車動態資訊系統是由遠傳與漢名科技所共同為桃園縣政府建置,在行經縣內的公車上裝置GPS衛星定位系統,透過衛星座標將公車目前所行經的位置、預定抵達各站時間,透過遠傳的GPRS行動網路將蒐集到的資訊,經由網路傳送至縣民手機上顯示,使最新公車動態資訊隨時一手掌握。
目前服務涵蓋的公車包括桃園縣內桃園客運、中壢、亞通、統聯與新竹客運等5家市區客運業者車輛及全數市區客運路線均已納入。縣民不限遠傳用戶只要透過手機上網下載軟體,便能在手機上取得客運業者班次、抵站時間點,及目前公車所在位置等文字資訊。
桃園縣政府交通局局長曾文敬表示,目前服務涵蓋共274輛公車、48條路線,全部縣內市區公車路線均包括在內。除可透過手機連上縣府服務網頁下載軟體在手機上查詢外,民眾也可以電腦上網查詢,另外在中央大學、中原大學、敏盛醫院、桃園監理站、新光三越、高鐵桃園站6處地點縣府也建置社區站牌以互動式KIOSK或LED智慧式站牌呈現公車動態資訊。
除了手機上網查詢外,配合年長者較少使用手機或電腦上網的特性,新服務也提供電話語音撥打專線,直撥03-3331684也能查到公車最新資訊,在服務便利性上再作提昇。
遠傳表示,除目前已將全數縣轄市區公車納入系統中外,下一步即為提昇大眾運輸工具使用率超越12%的目標,且未來擬將全縣行經公車通通整合至系統內,並提供轉乘查詢及路線整合等進階查詢服務。
除桃園外,目前台北市政府也已提供類似的服務,但不同的是,台北市所提供的行動查詢服務係採用圖形化介面呈現公車動態資訊,且資訊更新時間比桃園的每分鐘更新更頻繁,只要手機上網,每15秒即更新一次,在服務使用成本上較高,但掌握的訊息較為即時。同時行動業者也紛紛將公車查詢服務整合至自家行動加值服務網上,省去用戶使用上的繁複步驟。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11/28
威寶悠遊卡手機服務正式上路

NXP展示NFC技術「行動悠遊Easy-Mo」應用成果
由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提供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諮詢,結合台北智慧卡票證公司、中華電信及BenQ等各家廠商共同推動的「行動悠遊Easy-Mo計畫」已正式上路。
行動悠遊Easy-Mo計畫是NFC技術實現商業化的第一步,藉由NFC技術,目前行動悠遊Easy-Mo計畫已於手機上實現6大功能,包括手機通訊加值、顯示餘額、顯示最近6筆交易、路邊停車付費、公車到站資訊、電子廣告與門禁系統等服務功能。參與行動悠遊Easy-Mo計畫的BenQ T80系列將應用恩智浦的NFC解決方案。
未來NFC技術將有更多非接觸式應用,包括手機結合飯店房卡、無需人工的支付系統與購物流程、手機完整提供旅遊資訊與整合旅遊行程相關付款系統、進行多方電話會議、藉由電子海報選擇在家收看的電影、傳輸照片至電子相框等各種讓生活更加便利的服務。
而目前恩智浦致力於協助NFC應用市場產業鏈中各家電信業者、銀行金融業者、通路商與手機廠商,並已在美國、歐洲、中東、非洲、亞太地區與大中華區展開數十項NFC技術的試驗計劃。日前恩智浦更與新力(Sony)宣佈成立合資企業Moversa,全力推廣全球非接觸式智慧卡應用。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11/29
防制偽藥 RFID大有可為

%E9%A0%90%E6%B8%AC%E3%80%82.gif)
免費A手機 悠遊卡愛用者有福了
想要免費A到最新的「NFC行動悠遊手機」嗎?中華電信與台北智慧卡即日起到12月5日徵求百位試用者,如果你是中華電信2G用戶,又是悠遊卡重度使用者(每個月使用80次以上),趕快到www.tscc.com.tw報名,就有機會A到最新的NFC手機。
台北智慧卡票證總經理林志盈表示,100位試用者將從今年12月31日起到明年3月底進行試用,參加試用活動對象必須為中華電信2G門號的個人用戶、且持有普通票種之悠遊卡或悠遊聯名卡,並於今年9月到11月間使用悠遊卡進行公車、捷運及停車扣款,同張卡片平均每月達80次以上者便可申請有機會參與試用活動。
試用期間,試用者使用過每一項行動悠遊應用服務,且連續3個月使用T80悠遊手機進行公車、捷運及停車扣款,每月超過80次以上,並配合使用活動完成問卷調查,便可免費獲得這支試用手機。T80為一款滑蓋手機,可當悠遊卡使用,售價約1萬4千多元。
資來來源: 中國時報 2007/11/28
NFC晶片 兩年後跨國悠遊
用手機搭捷運不稀奇,隨著技術發展與晶片整合,全球正在統一晶片規格,預計二年後技術成熟,屆時台北的悠遊卡手機也能在香港、日本悠遊。
由經濟部工業局補助台北捷運悠遊卡手機實驗計畫,今年共推出二款手機,分別是Nokia 6131i與明基T80手機,兩款都採試用小量生產,分別只有五百台與一百台。
明基電通資深行銷經理黃盈益表示,昨日推出全球第一款機卡分離的NFC(近距離通訊)悠遊手機,交通票證加值後,餘額存在SIM卡上,市面上還沒其他手機具有NFC晶片,這張SIM卡用在別台手機,悠遊卡功能就會喪失。
NFC手機雖具加值功能,但目前出國仍無法使用,主因為目前全球NFC技術規格尚未確定。
現在全球主要使用兩種NFC晶片。中華電信研究所所長梁隆星說,T80使用荷蘭恩智浦半導體的晶片,除了台灣,恩智浦NFC晶片也在大陸北京、廈門、武漢等實驗計劃中使用。使用量最高的NFC手機票證東京菲力卡(Felica)則是日本新力生產。目前最新的發展是,恩智浦與新力十一月宣布合作,雙方將生產相容的NFC規格。
全球行動電話業者組成GSMA協會,正在制定、推廣統一規格。梁隆星說,NFC技術規格確定後,只要各國電信業簽署協議,台北NFC悠遊手機在日本、香港等地也能加值,使用當地大眾運輸系統。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7/11/28
新悠遊手機 線上購票、查班車
第二代悠遊卡手機昨日正式問世,其晶片卡功能可以搭乘台北捷運、公車,還可下載折價券、線上訂購電影票;手機並可結合門禁管理功能。遠雄未來城等建案已採購六千台悠遊卡手機,威寶電信今日也將推出具備悠遊卡功能的USIM卡。
第一代悠遊卡手機Nokia 6131i的電子錢包儲存在手機上,一旦手機沒電,就無法使用,進出捷運站。
第二代悠遊卡手機由中華電信研究所與明基電通合作研發,電子錢包功能燒錄在SIM卡裡,手機沒電也不影響悠遊卡功能。
台北智慧卡公司總經理林志盈表示,民眾只要在過去三個月間,每月使用悠遊卡次數超過八十次,十二月五日以前,都可上智慧卡公司官網,登記預約這款手機。捷運公司將挑選一百名消費者,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測試。
林志盈說,第二代悠遊卡手機除可搭乘捷運、公車,還可以透過通訊加值、下載接收電影預告片或折價優惠,同時查詢公車到站時間。即將上映的電影《黃金羅盤》,電影海報右下角會有一塊四方形的RFID電子標籤,只要拿悠遊卡手機感應,就能連結到華納威秀的訂票系統。
為了不讓中華電信專美於前,威寶電信與台北捷運合作,今日推出具備悠遊卡功能的USIM卡(威通悠遊卡)。威寶電信主管指出,威通悠遊卡已可用在九款手機上,使用彈性比中華電信、明基的第二代悠遊卡還大,想試用的民眾不必預約就可以搶先使用。
威寶主管強調,理論上,威通悠遊卡可以結合金融機構信用卡,但基於開辦初期客戶資料保護考量,威通悠遊卡沒有線上訂購電影票等加值服務功能,將視用戶使用狀況,增加其他加值服務。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7/11/28
Payeasy聯名卡 結合電子錢包
購物網站Payeasy(康迅數位)與母公司台新銀行昨(廿七)日宣布將推出全國第一張結合虛擬、實體通路的晶片信用卡,不但提供持卡人在Payeasy網站上獨享新台幣五百元刷卡購物金,也結合悠遊卡及電子錢包的功能。
Payeasy網站目前的會員人數有二百四十萬,預計明年度會員人數可達三百一十五萬人,平均每年都有超過百萬不重複購買客戶。聯名卡發行之初將以旗下會員為主要對象;凡是持卡者在Payeasy網站上消費,可享三%的折扣,而購買Payeasy明星商品,如牛爾及Kevin兩位美妝達人品牌商品,則可以享有五%的折扣。
另一方面,Payeasy也與實體商店、餐廳洽談合作案,目前Payeasy認同卡的特約商店家數超過一千家,預計明年底之前將會超過一萬家。目前包括有小林眼鏡全省一百四十四家連鎖店、新竹海瑞貢丸、台中糖村蛋糕、台中萬益食品等廠商已經成為Payeasy特惠商店。未來希望特約商店可涵蓋食、衣、住、行、育、樂等店。
Payeasy去年營收為新台幣二十三億九千萬,今年業績約新台幣三十億,年成長率二五%。與前兩年動輒超過一倍的成長率,實在不能相比。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07/11/28
台新藉PayEasy衝刺悠遊聯名卡
曾經幾乎賠掉五千萬資本額的PayEasy(康訊),竟然變成台新銀行衝刺悠遊聯名卡的法寶。距離發卡承諾還缺五萬張,台新昨日發行PayEasy悠遊聯名卡,是國內第一家虛擬通路的聯名卡。除資訊3C產品外,憑卡在網站消費可永久回饋五%網路紅利金,折扣商店一千家,是目前業界最多的一張卡。
台新銀行信用卡處處長邱豐凱說,信用卡市場目前已呈現M化,除了頂級卡,另一個持卡族群的一般消費者,就是要求持卡要有折扣與便利性。
邱豐凱指出,目前PayEasy共有二百四十五萬個客戶,固定消費族群有一百萬人。這當中只有三成是台新卡友,有七成開拓空間;另外,Payeasy八成銷售,客戶不是在網上刷卡,而是採取到便利商店取貨付款,這八成都是台新看中的新卡友。他表示,這張聯名卡前三年以三十萬張為目標,加上現有已經發出的三十多萬張捷運悠遊卡,年底應可完成37.75萬卡的目標,不用被罰錢。
台新銀行轉投資的PayEasy,逐漸發揮小兵立大功的能力。去年PayEasy營收二十四億,每股稅前獲利20元;今年營收三十億,因為行銷與轉型花費,預計每股EPS也有10元。
PayEasy總經理林坤正說,今年下半年開始,PayEasy開始走虛擬與實體商店結合的策略。根據美國的經驗,如果不算旅遊,網路商場再怎麼普及,未來三、五年也不會超過整體購物的15%。
PayEasy如果要繼續成長,必須找實體商店做聯盟夥伴。所以才會去找特約折扣商店,持PayEasy聯名卡的人,到特約商店買東西可以打折,如果刷卡就會有網路紅利點數Pcash回饋。目前特約商店已有七百家,年底預估到一千家,明年預估可達一萬家。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07/11/28
手機變悠遊卡 28日起刷刷刷
拿手機當悠遊卡刷、28日啟動!兩家電信業者同步推出近端行動通信技術(NFC)技術的悠遊卡手機,中華電信搶先發布徵求百名試用者,威寶八款悠遊手機今起開賣。
未來手持悠遊手機,可以刷遍大台北公車、捷運、貓空纜車、台北到基隆、宜蘭的國道客運,台鐵基隆到中壢段明年三月也會加入。此外,手機還能變讀卡機,追蹤搭車與消費紀錄,直接在捷運站加值。
悠遊手機還可用在付停車費、檢視公車到站資訊、下載電影預告片與折價券、當成門禁卡,還將結合信用卡與小額電子錢包。
中華電信昨天搶先推出全球多功能晶片Combi Sim的悠遊卡手機,透過NFC,直接讓悠遊卡的感應線圈內建在手機背蓋裡、悠遊晶片卡則與手機Sim卡結合,目前合作的手機廠牌為BenQ T80,這個客製化手機尚未商業化,除了中華電信與建商合作的手機門禁卡外,業者將徵求百位試用者在今年底到明三月試用。
威寶電信為了搶攻市場,今起開始販售悠遊手機,採「兩卡重疊感應」的威通卡,把悠遊晶片直接放在Sim卡上,再以特有的軟片天線結合Sim卡,貼在電池背面感應。
對消費者來說,兩家業者推出的悠遊手機各有優缺點,中華電信用戶想憑機當悠遊卡,目前只能購置單一客製化手機,且正式上路要等到明年,好處是晶片卡只需一張,威寶則有八款手機供選擇,以SONY k600、800系列為主,但每次更換電池時,得自己折疊軟片天線,作業較麻煩。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7/11/28
威寶電信悠遊卡手機 即日起上市
威寶電信今天宣布推出「威通悠遊卡」,以薄膜式USIM卡應用的「威通卡及其附屬天線組」技術,結合「悠遊卡」功能,消費者可以輕鬆用手機使用悠遊卡功能。
中華電信昨天推出全球多功能晶片Combi Sim的悠遊卡手機,威寶電信今天也宣布3G手機可使用的「威通悠遊卡」正式上市。
威寶電信說,「威通悠遊卡」採用NFC非接觸感應式解決方案,將「威通卡及其附屬天線組」與晶片小卡的「悠遊卡」雙卡合一貼合後,置入3G手機USIM卡槽內,即完成「一機雙卡雙運用」的步驟。
威寶電信表示,消費者使用「威通悠遊卡」即可以手機使用搭捷運、公車、停車等悠遊卡功能;此外,還可查詢悠遊卡餘額、最後六筆扣款記錄、最後一筆儲值金額。
威寶說,就算手機沒電,也完全不影響「威通悠遊卡」的感應使用,「威通悠遊卡」最大的特色是消費者不須改變原有手機使用行為、無須燒碼,完全不需要學習如何使用,也不用被限定在只能使用少數、特定的手機機種。
資料來源: http://udn.com & 中央社 2007/11/28
中華電NFC手機 獲遠雄訂單
中華電信、明基與台北智慧卡公司昨(27)日共同推出具有悠遊卡功能的手機,並採用近場傳輸(NFC)的技術,一開始即拿下遠雄建設6,000支手機的訂單,結合門禁管理功能,讓手機成為鑰匙。
威寶電信今天也將與台北智慧卡公司合作推出威通悠遊卡的服務,讓用戶以3G手機刷卡搭車。
中華電信與明基合作的這款手機是具有「卡機分離」的NFC悠遊手機,是明基T80的機型,明基負責將感應天線建入手機背蓋內與手機研發,中華電信研究所負責Combi用戶卡的研發,運用恩智浦半導體的晶片卡,智慧卡公司負責悠遊卡系統,資策會與華眾等公司協助系統開發。
中華電執行副總經理張豐雄表示,悠遊手機的運用很多元化,除運用於搭車外,還可以通訊加值,下載接收電影預告片與折價優惠等,目前徵求百位用戶測試服務,還會再推出下一代NFC的手機,以國際標準同步規格。
遠雄建設下單採購6,000支手機,運用在遠雄二代宅的門禁管理上,讓手機成為用戶的鑰匙。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11/28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台灣通旅遊一日卡 暢遊台中真輕鬆

德業者:印刷業在電子媒體發展 有潛在商機
印刷業近年受到電子媒體產業的衝擊,產業前景受到關注,不過德國機器製造商協會(VDMA)特派代表Roger Starke認為,電子媒體蓬勃發展,並未對於印刷業造成嚴重的威脅,反而在許多方面幫助印刷業的發展;即使是如知名網路公司eBay,也仰賴平面廣告。
世界相關展會中規模第一、全球產業趨勢指標的德國杜塞道夫國際印刷展暨紙類展(drupa 2008),預計在2008 年5月29日至6月11日登場,德國杜塞道夫國際商展單位今天在台舉辦說明會,吸引台灣印刷業者踊躍參與。德國機器製造商協會(VDMA)特派代表RogerStarke在會中,向台灣業者說明電子數位化等國際印刷產業趨勢,讓台灣印刷業者進一步掌握全球印刷市場脈動,並強調電子數位世代中,觀念及應用改變的重要性。
針對實體印刷的發展來看,Roger Starke指出,包裝業的前景一片看好,商業印刷的技術和紙張加工技術,在目前和未來的應用潛力仍在;其他如奢侈品和知名品牌的產品包裝,也是保護內容物及刺激銷售量的作用,包裝扮演品牌與客戶溝通的角色。此外,部分定制成品加工法可產生附加價值,也可以運用專色、金銀色墨、高亮澤度亮光漆、金屬效果,以及素壓浮凸和箔燙印等成品加工法;同時,還可運用雙塗層來製造無光效果。至於印刷的特殊機器可加強塗層應用的可靠性,而轉換式印刷工作,也比交換式模組更省時。Roger Starke認為,UV技術對產業界有許多益處,例如讓印刷成品快速乾燥,還能提升年成長率到10%,並可運用在超光亮非食品包裝和標籤等範疇,對產業發展大有潛力。關於UV技術的投資決定和執行,機器製造商和印刷色墨製造商都能提供相關服務。
此外,將成品加工步驟,也就是將連線銅箔壓版和連線衝壓加入印刷設備中,可節省工作時間和成本。印刷業者投資正確的技術、運用完善的成品加工技術,將可讓業者在競爭中出線,贏得新客戶。電子與印刷包括是二個新的連結,Roger Starke表示,這是全新的智慧包裝觀念,包括商品辨識和追蹤、品牌保護等層面。RFID(無線射頻辨識)技術是drupa2008的一項關鍵技術,使電腦晶片和天線與印刷產品整合。
不過,為了能在未來的印刷業賦予電子性功能,也必須要將大筆的資金投入研發工作。印刷業新的應用在于RFID感應器,Roger Starke表示,RFID感應器的優點在于應用電腦晶片和天線,做到非接觸式讀取和編程。RFID感應器除了運用在包裝業外,還有其它多種可能的應用方式。其中,在物流鏈上,從製造商到商店陳列架的每個地方,都可以追蹤到商品並加以辨識。此外,這項技術也逐漸地運用在入場券或其它票務上。RFID標籤有許多功能,包括儲存顧客資料、方便記錄庫存和銷售量的產品辨識、防偽証明標誌。仿冒品包括紡織、醫藥、精品等,目前佔貿易額達3000 億歐元,對原廠品牌的保護造成重大的傷害,因此防偽成為未來的經貿趨勢之一。
Roger Starke認為,電子媒體及廣告業務蓬勃發展,雖造成印刷量的下滑,但並未對於印刷業造成嚴重的威脅,反而在許多方面幫助印刷業的發展。即使是如知名網路公司eBay,也仰賴于平面廣告。根據研究顯示,成功的廣告宣傳必須要結合電視、網路、戶外活動和平面廣告。維持最久的銷售宣傳效果,也通常要靠平面廣告。在成功的宣傳活動例子中,平面廣告的預算總是佔最大比例,雜誌及報紙也在強化本身在宣傳領域的地位。Roger Starke表示,傳統印刷產品要應付激烈的競爭,唯有縮短工作時程,並且避免在印刷前和機器印刷作業時發生錯誤。全面數位工作控制流程便是業者收益的重要標準,目標包括有效率的工作計畫、快速的機器印刷作業和重複流程自動化。
資料來源: http://news.sina.com.tw/ 2007/11/27
中華電信與BenQ合作 擴大悠遊卡手機試驗
新的試驗與BenQ合作,將徵選100名試用者於年底至明年3月底期間試用NFC手機行動悠遊服務,未來搭捷運、公車、停車、下載電子折價券均可透過手機完成。
持續推動NFC手機應用的中華電信今天(11/27)再與手機業者明基(BenQ)及台北智慧卡票證公司合作,推出NFC行動悠遊手機試用。
藉由三方合作所推動的NFC行動悠遊手機試用服務,可讓未來100位雀屏中選參與試用的中華電信用戶,每人免費取得一支整合悠遊卡電子錢包功能至SIM卡中的BenQ T80 2G手機。當乘坐捷運、公車或停車繳費時,只要將手機像悠遊卡一樣輕輕感應便能立即完成繳款。
目前這項試用服務,12/5日起開放中華電信2G行動電話用戶申請100個試用名額,但需符合若干條件,例如同時擁有捷運悠遊卡普通票卡或聯名卡,且每月使用次數達80次以上者方能提出申請,試用期將由12/31至明年3月底。為了取得民眾的試用心得,中華電信也祭出鼓勵方案,只要試用期內使用過每一項行動悠遊服務,且連續三個月每個月完成80次以上並完成問卷調查者,便可免費獲贈手機。
在此之前,中華電信也和Nokia合作,以500名試用對象試驗NFC手機服務。但不同於Nokia將悠遊卡功能整合至手機上,BenQ是將悠遊卡整合至恩智浦Combi SIM卡中,由於卡機分離,因此只要抽出SIM卡置入另一隻NFC手機,用戶便能保有原來消費紀錄並繼續使用服務。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加值處副處長胡學海表示,未來試用結束後,民眾仍可繼續使用手機悠遊卡功能,除悠遊卡功能外,目前NFC手機悠遊卡也能在手機上通訊加值、顯示餘額、顯示最近六筆交易、路邊停車付費、公車到站資訊、下載電子廣告/折價券,甚至整合門禁管理功能。
而看好NFC手機未來在手機行動付費市場的消費便利性,除了悠遊卡之外,中華電信今年9月也與Nokia、中國信託小規模試推手機信用卡服務,提供3000元以下小額行動付費,預計11月將開始手機供貨,試用期至明年3月。胡學海表示,除了與中國信託合作的Visa payWave感應服務外,明年中還會與Master Card的Paypass合作,擴大服務使用的範圍。
NFC應用環境還未成熟
目前除了中華電信之外,國內另外3家電信業者遠傳、台灣大哥大與威寶也均各自推出NFC手機計劃,且不約而同將應用先鎖定在信用卡消費上。但綜觀各家做法,NFC手機應用服務仍屬試用階段,尚無法推向市場大量商用化。
究其原因在於手機的缺乏及國際通訊標準的未確定,讓NFC的應用還無法大量商用化。兩者相互影響下,不僅手機種類選擇不多,且售價偏高。以BenQ明年初將上市的T80為例,售價約14500元。對此,身為NFC手機應用科專計劃一員的BenQ台灣區總經理洪漢青表示,BenQ將持續推出NFC手機,同時為了能被市場接受,也期望未來將手機價格愈降愈低。
但儘管手機業者如此宣示,國際標準的未定仍影響更多手機業者投入NFC手機開發的決心。中華電信電信研究所NFC技術及IC卡加值計劃主持人繆嘉新表示,以遠傳所用的國際標準SWP(Single Wire Protocol)為例,預計還要等到2009年才會底定標準,屆時市場上才會看到更多手機業者投入,推出更多支援NFC功能的手機。在此之前,包括中華電信在內各家電信業者所所推出的試驗服務,均屬於國際標準完成前各自的替代模式。2009年標準底定後,中華電信也將跟隨國際腳步採用SWP。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11/27
三星電子RFID Reader用OneChip導入商用化
三星電子日前表示,已成功將高性能的行動RFID Reader用OneChip導入商用化,可實現將無線通信訊號處理晶片及基頻數據機(baseband modem)、處理器、記憶體整合在單一晶片,將於下個月正式量產。
據了解,該晶片的尺寸僅6.5mm×6.5mm,耗電量為850mw,價格也可降低至20美元。根據市調機構ROA集團的報告,全球行動RFID的需求,將由今年的269億美元,成長至2010年的7010億美元,年均成長率達196%。
資料來源: Pchome epaper 2300科技新聞報 2007/11/28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中國三季度RFID市場整體規模環比上升8.6%
易觀國際報告顯示,中國RFID市場2007年第3季度整體規模環比上升8.6%,達到11.68億元,三季度,UHF頻段廠商遠望谷成奶W市,帶動業界對於RFID產業的關注。
易觀國際11月26日訊息,易觀國際近期發佈《2007年第3季度中國RIFD市場數據監測》,考察了中國RFID市場。數據顯示,中國RFID市場2007年第3季度整體規模達到11.68億人民幣,環比上升8.6%。本季度,UHF頻段廠商遠望谷成奶W市,帶動業界對於RFID產業的關注。
在UHF頻段的廠商排名中,遠望谷、先施和Intermec三個廠商的市場占有率總和下降為40%,市場集中度有所下降。第四季度,美國Alien科技將宣布在華辦事處正式成立,Alien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廠商格局可能出現變化。
東莞、佛山、南京、上海、山東等RFID產業基地園區相繼投入實施,政府開始從強制性RFID推廣項目的實施角色向著後台研發支援的角色轉變。各大科研院所以及大學也相繼投入RFID技術研究當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RFID技術需要在企業端受到重視才能得到較大規模的應用,因此,應注意將研究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可在研發的進行過程中轉載入廠商的支援配合。
將RFID技術與終端相結合的NFC技術在國內廠商中得到重視,但是研發力量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從用戶趨勢看,特奧會對於RFID技術的成旦磟I,為我國重大活動的綜合管理、安全保障等應用樹立了良好的案例標桿,在後續的大型運動會、展覽會等活動中,對於RFID技術以及將RFID技術與條碼等其他技術相整合使用的需求將緩步上升。
牲畜-食品安全隱患問題日益突出,但是由於政府部門的多頭管理,難於協同而推廣較為緩慢。奧運食品安全體系的建立,為RFID動物識別應用創造了良好的基礎,LF以及HF頻段應用在動物識別方面將有所增長。
資料來源: http://news.cnyes.com/ 2007/11/26
導航機明年打加值服務戰 Garmin推旅遊新聞導航 Mio攻資訊隨身走


安全產業聯盟聯誼會成立 配合工業局推動第三星產業
安全產業聯盟聯誼會成立,配合工業局推動第三星產業,透過聯盟平台,舉辦論壇、產品發表、異業結盟等活動
依經濟部工業局安全產業推動辦公室相關統計,我國安全產業相關廠商超過二千家,去年我國安全產業的年產值約新台幣一○八三.八億元,比前年約增長一四.三%,有機會成為我國資通訊產業後另一個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
去年產業產值 1083億元
經濟部工業局安全產業推動辦公室表示,我國安全產業超過八○%以上的廠商屬中小企業,研發及行銷的資源缺乏,在全球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倍感辛苦,因此政府為了協助廠商突破困境,並打造台灣安全產業相關產、官、學界專家學者一定期聚會、互動交流平台,經濟部工業局於二十三日假南港園區數位內容學院舉辦安全產業聯盟聯誼會成立大會。
文流平台 產官學共襄盛舉
安全產業聯盟聯誼會成立大會當天邀請產、官、學、研代表等近六十人參加,由璽瑞、異客互動、CISCO、正文科技、台科大、中央大等成員所組成的「主動式RFID安全應用研發產業聯盟」及由松輝公司、松璟科技、新晶科技、高雄應大、中科院第五所紅外線組所組成的「工安消防系統應用研發產業聯盟」也在成立大會上正式亮相。
兩產業聯盟 同時亮相
經濟部工業局目前正致力推動「安全產業」為第三星產業(四千億元),希望藉由此平台,定期舉辦產業聯盟論壇、產品發表、共同行銷、異業結盟等活動,整合安全產業技術與市場需求,結合運用聯盟上中下游廠商、學術及研發機構之研發團隊與專才,推動新興整合應用產品與服務,達到相互支援、群策群力,整合提升產業產值綜效。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D4/資訊電子專輯 2007/11/26
華碩小電腦的大力量 易PC躍升亞馬遜最熱耶誕禮
Eee PC不是一台筆記型電腦,而是一件居家生活用品,華碩不僅證明低價電腦能夠走進一般消費市場,也成功顛覆了自己。
「看起來好cute!」這是不少年輕小女生第一眼的驚歎印象。「產品對、價格也對,Eee PC真正打開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市場!」高盛證券執行董事金文衡說,他原本一直看壞七吋螢幕的電腦應用市場,像是UMPC就一直無法廣為流行,但華碩征服了「不愛用、卻又想用」的這群人,讓「PC家電化」美夢成真。
這股Eee PC熱潮,攪亂了原本平靜的電腦市場。戴爾、惠普等全球龍頭廠商有如芒刺在背,不敢再忽視全球市占率僅四%、排行老八的華碩。至於,台灣的宏碁雖故作冷淡地回應:「等三個月再看看,能不能存活」;但對岸的聯想,據傳明年第一季就要推出類似產品。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最近則勉勵施崇棠說:「電腦發明五、六十年,台灣從來沒有在創新上舉足輕重過,華碩現在做到了,將是品牌嶄露頭角的好機會。」
「華碩成了先行者,這是台灣電腦產業史上難得的里程碑!」工研院經資中心主任杜紫宸指出,施崇棠率先確認了低價電腦是一塊對的市場,如果向來追求主流市場的戴爾、惠普也跟進,華碩將擁有先占優勢,這是台灣人過去想都不敢想的。
開機快 二十八秒完成
「別看這小小一台,我們可是一再挑戰極限!」統領全球六千業務大軍的華碩業務總部總經理曾鏘聲強調。簡單電腦的背後,其實非常不簡單。Eee PC第一個被要求的規格是,要在十秒內完成開機動作,讓一票研發人員全都傻眼,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帶領研發團隊的開放平台事業群總經理沈振來強調,「我們希望消費者感覺Eee PC不是一台電腦,而是一項生活用品,而這個前提就是:開機不能等上三分鐘!」這群老練的硬體設計師,只得一再修改規格,現在Eee PC開機只要二十八秒,正在規畫中的下一代Eee PC,更已縮短到二十秒內。
在使用者介面上,為了讓幼稚園小朋友還有老年人都能輕易上手,華碩在Linux架構下,特地讓台灣、美國、歐洲三地的團隊,從八月起,每天三班接力研發直覺式介面與功能設計。
「這是一個日不落的流程!」華碩機構與工業設計中心資深設計師曾文杰說,要把一般電腦完整功能操作,盡全力塞進這麼簡單的機器裡,大家一直用減法思考。
電腦產業傳統的加法邏輯是:不斷提升規格,盡可能把所有功能都塞進去。「現在低價電腦的規格降低,使用者的體驗卻不能打折太多!」英特爾亞太區行銷及技術總監黃逸松說,新的產業反思是,要用少一點東西,做更多事情,也就是「Do More with Less」。
拓墣產業研究所協理楊勝帆則強調,這是一波「EZ TECH」的趨勢:愈來愈多科技產品,不再強調複雜,反而以簡單的高感觸,贏得消費者青睞,Wii與Eee PC,都是最佳例證。
重量不變 電力提升一倍
事實上,越單純的東西,越難做。曾鏘聲強調,「過程中痛苦指數很高」,但Eee PC所有功能與規格,都能成功化繁為簡,還是得歸功華碩聚積十多年的研發經驗結晶。
電池就是一個例子,原本規畫兩顆鋰電池的空間,硬是塞進了四顆,讓電池續航力,由兩個小時出頭,提升一倍到四個小時半。
「關鍵的是,擠進的電池沒有增加重量與空間,更沒有破壞外觀質感!」華碩研發總部資深設計師柯連田強調。
「我們當時一聽,都差點要掉眼淚!」柯連田回憶說,沈振來不只對電池很在意,還要求散熱結構要維持跟人體體溫相同,以及五秒內必須完成的系統回復機制,無一不是嚴苛考驗。
九月初,正在如火如荼的最後研發階段中,施崇棠又突然靈機一動,覺得必須要納入聲控介面,「人的嘴巴說上網,Eee PC就自動執行上網動作」,才算是真正體貼消費者。於是,整個介面設計團隊又緊張了起來,最終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大功告成。
「語音識別非常有創意!」連不同陣營的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都不吝給予好評。事實上,在「生活用品」的定調下,沈振來最初甚至懷疑,要不要拿掉鍵盤,只要用觸控面板輸入?要不要像iPhone一樣,加上感應IC,當把螢幕直立起來時,檔案也會跟著轉,以電子書形式方便閱讀?
最後,這些想法都捨棄了,施崇棠決定用「有點先進、又不會太先進」的想法,挑戰消費者的接受度。這同時證明華碩確實不是用傳統的筆電設計邏輯,來看Eee PC這個新鮮貨。
省成本 品質不打折扣
事實上,Eee PC的開發是一個「深入到淺出」的過程。華碩以過人的研發實力,省成本,不省品質。不論是從機器內的印刷電路板層數、散熱技術,再到外殼及工業設計,以及目前最缺的面板,全都要用最節省的材料,把成本降低下來,但又不犧牲品質。
曾鏘聲說,台灣上市一個月來,Eee PC的客訴率與退貨率皆不到一%,就是品質最佳證明。原本同業質疑,沈振來為Eee PC採購的零件,只管價格,品質只要「堪用就好」,但目前看來傳言已破。
「從SSD,可以看出我們的用心,」華碩資深設計師李易修強調,SSD是以快閃記憶體組成的固態硬碟,雖然沒有機械結構,但比傳統硬碟還要省電、耐震,「雖然成本較高,但是大家還是硬著頭皮用!」
施崇棠則強調,規格簡化時,更要注重品質。在過去,很多人懷疑華碩做不出兼具品質的筆記型電腦四層板技術,但華碩做到後,也引起很多人跟進,現在Eee PC更向上提升簡化至三層板,技術突破的同時,更省下了成本。
至於不用錢的Linux系統,也是Eee PC壓低成本一大利器,消費者少負擔近千元的微軟作業系統價差。
據了解,在Eee PC毛利率上,華碩謹守一○%的底線,相較於「茅山道士」(毛三到四)的一票科技同業,是施崇棠打響自有品牌的強心針。
三年內 要擠進五大品牌
Eee PC一炮而紅,在未來三年,將是華碩走出台灣、打響自有品牌知名度的關鍵。「到了二○一○年,華碩要擠進全球前五大筆記型電腦品牌!」施崇棠發下豪語。
華碩全球筆電市占率僅四%。在美國市場能見度低,剛進入Best Buy等電器超市,得到些許好評;至於在歐洲,僅在俄羅斯、波蘭等特定國家有名聲,不若宏碁已大獲全勝。
另外,華碩在各國機關標案市場的耕耘,向來不如一線品牌,但這落後局面,有可能透過Eee PC一躍而起。
施崇棠台大電機系的同班同學、明基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曾直言批評,華碩產品腳步落後,品牌少了「開創性」,很難走出自己的路。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今年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時則提及,在成本價格競爭下,客戶多半不願付高價去買華碩的研發,華碩要成功發展品牌,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兩大科技巨頭的毒舌,可能都因Eee PC改觀。華碩今年品牌營收預計將突破兩千億元大關,已明顯拉近與宏碁的距離,至於Eee PC走出筆電競殺紅海,簡化規格、提升體驗的藍海效應,施崇棠與一票高階團隊都非常樂觀。
「一流公司把事情想透徹,一次就做對事情;二流公司一直很忙、很忙,總是在救火!」施崇棠總是說,華碩只是一家二流公司,Eee PC現在創新一次到位,無庸置疑,將是華碩向一流衝刺的里程碑。
資料來源: http://mag.udn.com/& 《今周刊》570期 200711/26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東南亞大學創業賽 中山大學「玩幣手機」奪魁
國立成功大學和東南亞多所知名大學,共同舉辦的「台灣與東南亞大學學生創業競賽」,11月19、20日在泰國舉行。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張玉山帶領傳播管理研究所學生游子慶、蔡佩璇及吳忠翰,在各國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及美金3000元獎金。
這次比賽邀請了30位跨國企業負責人擔任評審,最後剩20支勁旅出線,包括台灣4隊,印尼、菲律賓、泰國與越南各3隊,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各2隊、汶萊1隊。參賽隊伍經過三回合的較勁,由中山傳管所學生抱回冠軍。
張玉山指出,中山傳管所團隊是以即將開通的高雄捷運為背景,運用行動科技提出「玩幣手機」,構想是在與捷運沿線商家做消費搜尋服務,使用者回覆簡訊、協助進行市調,並賺取錢幣的附加價值服務,結合3G、wima、webmap、RFID功能。
科技與貼近消費者需求的創新創業構想,是得評審青睞的最大原因。中山大學獲獎隊伍預計今天回國。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7/11/23
日本2006電子書倍數成長 達182億日圓
在PC、手機兩種閱讀平台上,電子漫畫市場規模各佔24億日圓與82億日圓,說明日本人以手機閱讀漫畫的比率是PC的3倍。
專門提供日本法人IT技術與研究報告的Impress R&D,11/16公佈2006年度日本電子書籍市場動向調查報告,類型包含漫畫、小說、散文、雜誌與寫真書等。
從06年3月至07年3月全年度日本電子書籍市場規模約有182億日圓,對前年度成長比率為194﹪,成長幅度將近2倍,其中手機電子書籍市場規模佔整體62﹪,金額約112億日圓。
06年度所有類型的電子書籍中漫畫類佔106億日圓;在PC、手機兩種閱讀平台上,電子漫畫市場規模各佔24億日圓與82億日圓,說明日本人以手機閱讀漫畫的比率是PC的3倍。
Impress R&D認為,日本電子書籍使用率提高,與3G手機在日本的普及率、手機業者推出的定額封包傳輸制度有直接關係。目前日本手機有9成都是3G規格,高速通訊與大螢幕優勢造成電子書籍業者相繼投入,配合定額制費率促使消費者願意主動下載電子書籍,在等人、通勤,或睡前時閱讀以打發時間。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11/22
Gemalto NFC-SIM平台加入JCB非接觸式付費方案
金雅拓(Gemalto)宣佈已將名為J/Speedy的JCB非接觸式付費解決方案,整合至其SIM卡近距離無線通訊平台(NFC-SIM),金雅拓將可同時提供「手機內建NFC功能(NFC-embedded mobile)」和「SIM卡內嵌NFC功能(SIM-based NFC)」等非接觸式付費標準。
另外也加入了智慧卡網路伺服器解決方案,未來可在手機上以網路頁面的方式顯示J/Speedy功能表,對品牌發展與使用者體驗皆具有一定的優勢。此項技術的結合也可讓銀行業者不再受限於該國使用的非接觸式標準或外型尺寸,能夠快速回應市場需求。
金雅拓和JCB與其他非接觸式行動應用廠商皆已是共同合作的夥伴,2006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開發出可直接載入手機的Mobile J/Speedy版本,而如今的NFC-SIM版本,除可提供相同的付費功能外,更具有安全可攜性,並新增了用來存取服務資訊及選項的網路功能表。
一般使用者亦可透過由開放行動通訊聯盟(Open Mobile Alliance)標準化的內建智慧卡網路伺服器技術,使用手機的瀏覽器存取安全儲存在SIM卡內的應用程式和資訊,而電信業者可藉此提高品牌聲望,加強與客戶的關係。
金雅拓表示,由於結合了使用容易和便利的安全性及可攜性等優點,非接觸式行動付費迅速成為市場趨勢。加上傳統非接觸式付費的普及,還有手機已成為每天必須隨身攜帶的物品等因素,非接觸式行動應用必定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11/23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金雨彩券機接單超過1億元
金雨(4503)經營團隊改組後,積極改善財務結構,除了將在明年上半年減資外,在結束平面顯示器及平面電視業務後,目前積極衝刺自動販賣機本行,另切入博弈代工業務近期也頗有進展,累計彩券機代工定單已逾1億元,毛利率可達15%,法人估,明年將可轉虧為盈。
毛利率可達15%
事實上,金雨過去即是全球樂透大廠GTECH供應商,在看好台灣才剛剛興起的運動彩券商機,金雨除原來代工定單,也積極與伍豐(8076)等博弈軟體發展廠商洽談合作,希望可爭取相關機器供應製作定單,法人分析,估計最快明年下半年開始,整體彩券機定單效益將更顯著。
若再加上彩券機毛利,一般都可達15%以上,對於明年獲利能力,法人相對看好,尤其在下半年成長動能更為有利之下,全年將可順利轉虧為盈。
此外,在自動販賣機業務部分,除繼續搶攻海外市場,看好國內近期興起的無人商店趨勢,未來對於自動販賣機需求也將大幅提升,近期金雨積極研發智慧型無人商店。
金雨今年前10月營收,雖然比去年衰退85%,不過累計前3季已出現690萬元營業利益,但因提列中央租賃公司3000多萬元虧損,因此累計前3季仍有8017萬元虧損。
資料來源: Appledaily
ARM針對智慧卡應用推出SecurCore SC300處理器
ARM日前於法國巴黎舉行的CARTES&IDentification 2007大會中宣佈,推出ARM SecurCore SC300處理器,鎖定非接觸及USB智慧卡,以及其他嵌入式安全應用。新款產品以Cortex-M3處理器為基礎,並結合32位元RISC CPU──ARM SecurCore處理器的安全功能,以及Thumb-2指令集架構的程式碼架構。
透過與3家非接觸IC廠商的合作,SecurCore SC300處理器將更多功能內建在智慧卡或SIM卡之中,並且降低可能增加的矽元件空間。此外,SC300處理器針對智慧卡網路伺服器(Smart Card Web Server,SCWS)及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新型高速非接觸應用,裝備具高速即時處理效率的多重介面。
ARM市場行銷副總裁Ian Drew表示,隨著智慧卡需要支援更多複雜的應用與安全功能,市場將持續從8位元轉移至32位元處理器。SecurCore SC300處理器透過業界熟悉的編程環境,簡化轉移至32位元智慧卡平台的流程。
SecurCore SC300處理器提供除錯技術與工具,協助智慧卡OEM廠商加速軟體的開發。在晶片製造前的智慧卡軟體模擬技術,使業者能提早進行硬體與軟體的協同開發,加速產品上市時程。進一步確保SecurCore SC300與其他ARM處理器間的完全相容性,並可獲得ARM RealView微控制器開發套件的支援,這款套件適合用來開發能在智慧卡上執行的韌體。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11/21
2007-2012年全球RFID市場年增長率為21%
據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稱,2007年全球RFID市場銷售收入為38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4%。到2012年,全球RFID市場銷售收入將達到84億美元,2007年至2012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1%。
ABI Research研究經理Michael Liard表示,考慮到最近圍繞RFID技術的活動和預測,人們也許會認為RFID市場已經在爆炸式增長。雖然RFID系統的全面應用還低於業內許多人士的預期,但是,這個市場在穩定增長。人們對這個市場仍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這篇報告稱,RFID的主要應用是資產跟蹤和實時尋址服務,這些應用正在吸引各個垂直市場的注意。此外,時裝和鞋類標簽市場也在進行大量的試驗和試用。政府身份證文件是另一個大量應用,特別是在電子護照和國家身份證卡(中國)方面的應用。
資料來源: http://big5.ccidnet.com 2007/11/19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世網 遠距照護出擊
政府推動遠距健康照護,最近將在南部出現第一項醫療院所結盟,由世網多媒體促成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及屏東署立醫院等四家醫院,共同建立視訊醫療平台,讓200家安養中心共1.2萬名銀髮族能獲得遠方醫療的諮詢,後續可帶動100億元的市場潛力。
世網多媒體公司總經理谷方日前表示,該公司和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民生醫院,屏東署立醫院,及東泰醫院共同合作,將以1.4億元打造一套視訊醫療諮詢平台,可讓醫師們以行動PDA為介面,為200家安養中心,共1.2萬名銀髮族提供遠距醫療諮詢。
谷方說明,這是國內第一例在醫院及安養中心間,大規模建立的遠距照護系統,醫院將可直接掌握這群銀髮族的醫療商機,世網公司除獲得來自醫院及安養中心的採購設備商機外,也能得到院方的回饋金。
針對這項結盟,世網公司已向經濟部工業局申請「M台灣計畫」補助,一旦獲得許可,將可獲得45%的經費支持。
谷方說明,南部醫療資源缺乏,病患能得到的醫療照護相當有限,更別提安養中心的銀髮族,每星期僅能獲得一次醫師例行性的探視,不少住在安養中心的銀髮族,面臨身體突發病變時,因來不及就醫,造成安養中心平均每天都會有兩位銀髮族病逝。
谷方強調,現在透過視訊醫療平台,讓更多醫師可針對潛在的高齡患者提供醫療諮詢,將有效降低安養中心的病故率至少一半以上。
從市場角度來看,全台所有安養中心如能全面推廣,相關的設備及服務商機至少100億元以上。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11/20
居家照護 新興連鎖業
曾經開過便利商店的朱愛蓮,二度就業選擇的工作,是自今年起成為中化生醫科技員工,按時到社區照顧行動不便的銀髮族,這項名為「居家照顧服務員」的工作,不僅對朱愛蓮是一項新嘗試,對目前台灣高齡社會時代來說,也是一項新興行業。
朱愛蓮說,照服員的工作性質不同於看護,及外傭,他們的訴求是陪伴銀髮族、準備餐食、簡易居家清潔、陪伴就醫,及提醒用藥等。
朱愛蓮坦承,剛接這項工作時心理壓力很大,她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被照顧老人的信任,每個月,朱愛蓮回到中化生醫的駐站接受課程訓練,內容包括心理諮商、營養調理,及危機訓練等。
今年中,一位接受朱愛蓮照顧的癌末阿媽過世,這位阿媽生前想收朱愛蓮當乾女兒,公祭上朱愛蓮和家屬一樣哭的悽慘,中化生醫科技也從總經理李宗勇以下,多位幹部參加公祭。中化生醫自去年9月自美國最大居家照顧公司Home In-stand Senior Care(銀髮族居家服務照顧系統)取得銀髮居家照護的品牌及技術授權,在朱愛蓮前,在全世界已有約680家公司上萬名員工參與相同工作,接受照護的銀髮族超過50萬名以上
李宗勇表示,居家照服市場對台灣而言是一項相當龐大的商機,根據經建會預估,去年60歲以上銀髮族占全台人口的9.9%,預估2026年將占全台人口的20.6%,台灣的高齡人口成長速度居全球第二位,相關市場商機至少3,000億元。
李宗勇進一步解釋,儘管台灣已有相當普及的安養院、養生村,仍有八成以上銀髮族希望留在自己家裡,「在地老化」的觀念,將是老人養護市場新趨勢。
中化生醫科技今年初在台北市設立第一家據點後,計劃以2萬人口區域設立一個據點,三年內在全台成立30至50個據點。
除中化生醫科技外,在台北擁有12家連鎖祥寶養護中心的院長林哲弘也表示,計劃明年起開辦銀髮居家照護和日間托老服務。
已投入22年養護服務的林哲弘說,社區照護對台灣民眾仍是新的嘗試,但鄰近日本已相當普及,祥寶除以人力派遣方式提供社區銀髮族照護服務外,也會成立中央廚房,專為社區銀髮族提供餐飲外送。
至於日間托老服務,林哲弘指出,將比照托兒所經營模式,每天以專車將銀髮族從家中接到養護中心,接受一天的活動安排,及照護服務後,傍晚再將老人送回家中。
林哲弘認為,銀髮照護服務,過去一向被視為社會福利工作,願意投入這個工作的,有相當大的比重是由非營利的財團法人機構志工來進行,但是隨著銀髮人口比例不斷升高,財團法人向政府申請的補助,勢必對國家財政造成愈來愈沉重的負擔,唯有以企業化管理來規劃銀髮照護,才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11/20
生物辨識 應納入個資保護法
生物辨識產業在全球快速發展,但是衍生隱私議題,也逐漸成為市場須重視的課題,資策會科法中心主任戴豪君日前表示,生物辨識技術種類繁多,政府推動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應該將生物辨識的運用納入重要考量。
戴豪君表示,生物辨識技術對政府,及民間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日形重要,但是對於隱私權的保護問題,也同樣被愈來愈多人重視。
戴豪君說,生物辨識技術的發展相當多樣,可供辨識的人體特徵,從指紋、指靜脈分布、聲紋、眼睛虹膜,到步行姿態等,行政院提出「個人資料保護法草案」,除指紋外,應該擴大適用範圍。
戴豪君說明,生物辨識系統產生的隱私問題,是該系統可能讓管理機構將資料庫外洩給其他單位,目前這項疑慮主要針對政府部門。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隨著生物辨識系統的日益普及,任何民間企業一旦掌握更多民眾的生物資訊,更應該受到法律規範,以免不當的商業運用出現。
科法中心指出,生物辨識技術的運用,原本是基於國防安全及犯罪偵察所需,而由軍方及警政單位投入研發。
自從2001年911攻擊事件發生後,除各國的電子護照,及邊境管制已加強採用生物辨識技術外,民間企業及家庭也開始重視。
根據國際生物集團(International: Biometrics Group)估計,全球生物辨識市場規模,將由今年的30億美元,成長至2012年的70億美元。
以新加坡為例,花旗銀行已開始用指紋做為信用卡的辨識技巧,且為配合網路交易,有手機廠開始安裝指紋辨識設備。
在國內,遠雄集團的「未來城」住宅,也依各住戶需求安全指靜脈辨識機,每套系統叫價50萬元。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2007/11/20
Payeasy發行聯名卡 要衝百萬張
台灣第三大購物網站Payeasy(康迅數位)將於下週發行聯名信用卡,這也是台灣第一個發行聯名信用卡的電子商務公司。由於Payeasy是台新銀行轉投資的購物網站,此次信用卡發卡銀行為台新銀行。由於前二年台灣受到雙卡風暴影響,信用卡的發卡量緊縮,據了解,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對於Payeasy聯名卡寄予厚望,期待衝刺百萬張的發卡量。
康迅數位(Payeasy)總經理林坤正多年前就是台新銀行信用卡發卡部門的主管,他曾經負責發行台新銀行第三張認同卡「中華賓士卡」,短短半年間獲二萬三千張業績,他也是第一個到街上、大賣場擺攤促銷信用卡的人。也因為在台新銀行表現優秀,七年前他到子公司康迅數位擔任總經理。
時隔多年,將重操發行信用卡的舊業,林坤正覺得壓力很大,他表示國外有不少購物網站發行信用卡,但都不算成功,因為多數持卡人僅在該網站購物時才使用,他也坦承,要發行Payeasy聯名信用卡挑戰相當大,尤其發卡百萬張的目標更是「不可能的任務」。林坤正表示,他希望串連實體商店、餐廳為合作夥伴,希望持卡人不僅在網路購物時使用,也能將紅利積點等優惠,拿到其他合作的實體商店使用。
Payeasy網站目前的會員人數有二百四十萬,聯名卡發行之初將以旗下會員為主要對象;凡是持卡者在Payeasy網站上消費,可享三%的折扣。雖然這個折扣率仍不如實體百貨公司聯名卡的五%折扣,但因為網路購物的產品單價低、利潤薄,給予三%的折扣已經是業者的極限。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2007/11/20
拓展消費無線應用 醫療保健網路蓄勢待發


動態密碼廠商Vasco進軍臺灣
曾獲得HSBC全球採用的動態密碼廠商Vasco,由華葑資訊代理進軍臺灣市場,推廣電子交易認證及為企業遠端連線身分認證應用。
香港匯豐銀行所採用的Vasco動態密碼權杖(token)產品,日前已由華葑資訊引進臺灣。華葑資訊副總經理劉鎮發表示,除了網路銀行等電子商務用戶,陸續採用這種以時間為基礎(Time-Based)的動態密碼(One Time Password,OTP)權杖外,在臺灣也有越來越多企業有遠端連線認證需求,都透過類似動態密碼做認證。
所謂的Time-Based的權杖就是指動態密碼每經過一個固定的時間,密碼就會自動變更,與一般事件為主(Event-Based)的密碼,當次或未更新前永久有效不同。
劉鎮發表示,Vasco在國外的客戶主要以網路銀行為主,包括匯豐銀行、荷蘭銀行及花旗銀行等,他說,目前臺灣已有一家金控預計採用Vasco的權杖,做為網路銀行使用者的身分認證之用。Vasco在臺灣則主要針對證券下單、電子採購等電子商務業者,提供動態密碼權杖的服務。
除了網路銀行的身分認證外,華葑目前也已經有客戶以此做為無線網路連線時的身分認證之用。劉鎮發表示,臺灣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wC)日前全面導入無線網路,就搭配Vasco動態密碼權杖,使用者要連線無線網路時,除了經過帳號和密碼的驗證外,還必須鍵入動態密碼權杖當下顯示的號碼。劉鎮發說,這種結合帳號密碼加上權杖的雙因素(Two Factor)認證,讓安全性備受質疑的無線網路,也能做到比較嚴謹的身分認證。
除了無線網路的身分認證,劉鎮發說,在SSL VPN(虛擬私有通道)、IPSec VPN連線認證,或者是RADIUS的身分認證,目前Vasco都有搭配動態密碼權杖做認證的例子。
據了解,Vasco方案之所以獲得HSBC採用,其中一個因素是價格比起另一家廠商RSA的方案便宜,劉鎮發說:「除了價格,Vasco可以針對不同企業用戶的客戶需求,提供不同等級的權杖選擇。」目前Vasco可以提供超過40種不同類型和安全等級的權杖。
這40種不同的權仗,可以讓銀行針對不同等級的客戶,提供不同等級的權杖,例如,提供交易簽章的權杖,或是可以讀取包含第二代金融卡的權杖讀卡機等。劉鎮發指出,以可做交易簽章的權杖為例,單純的動態密碼只能確保密碼不被偷,但能做交易簽章的權杖,卻可以有效預防中間人(MITM)攻擊,這也是荷蘭銀行採用這類權杖的主要原因。
劉鎮發表示,Vasco動態密碼權杖依照使用人數計價,Digipass Go 6 以60個使用者為例,包含系統安裝與整合設定和維護等,未稅建議售價為370,500元。
兩大動態密碼權杖廠商互搶市場
動態密碼權杖(token)知名廠商RSA與後起之秀Vasco,在2004年匯豐銀行的全球標案上首度交鋒,最後是Vasco獲選。EMC資訊安全事業部RSA北亞區技術顧問黃惠美表示,RSA當初失去匯豐銀行標案的關鍵在於價格,當時RSA仍只關注在企業市場,與網路供應商如思科(Cisco)、Juniper和F5等,推出權杖與SSL VPN的搭售方案,面對使用者數量龐大的電子商務市場,RSA當時缺乏價格的彈性。
黃惠美表示,RSA在2005年與華義國際簽訂線上遊戲玩家身分認證權杖的合作方案,這不僅是RSA正式進軍電子商務市場,線上遊戲結合Token的應用更是全球首例。此外,中華電信的小額付款機制hiCard亦結合RSA Token,這也是全球首例。
RSA從企業端走向電子商務市場,而Vasco則從電子商務領域跨足企業用戶遠端連線需求。Vasco臺灣代理商華葑資訊副總經理劉鎮發表示,在臺灣除了推廣網路銀行的企業用戶外,未來也有公共工程單位及一般企業打算使用動態密碼權杖來做關鍵系統的身分認證。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11/19
日本手機族群:行動購物率約三成
日本10月份曾經利用手機購物的手機族群約有三成(不含網路拍賣),20歲以上使用者是主要消費族群。
以行動商務廣告代理為主要業務的日商UPDATE附設Mobile Marketing Data(MMD)研究所,11/15公佈10月份手機消費行為調查報告。這是根據21個較具人氣的手機網站實施的問卷調查,在5022份有效回答中男女各佔30.6%與69.4%。
報告中指出10月份曾經利用手機購物的手機族群約有三成(不含網路拍賣),20歲以上使用者是主要消費族群。本月份男性最常購買CD、DVD類商品(19.7%);女性則是服飾類(29.9%)居多。
女性全體約四成回答最常使用手機作為網路購物平台,男性比率相同但購物平台卻是以電腦為主。
從上述有手機購物經驗的回答者中調查消費金額,不分性別年齡有23.2%回答1萬到1萬9999日圓排名第一,其次是3000到4999日圓佔14.4%排名第二,1000到2999日圓為13.5%排名第三,超過四成的男女都花費1萬日圓以上使用手機購物。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11/19
科技策略會議揭幕 張揆:確立能源科技方向
行政院「2007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今天揭幕,行政院長張俊雄致詞表示,希望透過會議整合各界資源,系統化發展能源科技,促進研發與產業化效益,以確立我國能源科技的主軸方向,並制定出創新研發及產業化策略。
行政院「2007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今天起一連四天,在台北福華大飯店召開,張俊雄在開幕式上,作以上表示。
他指出,今年會議選擇「能源科技」為主軸,是因為能源對人民生活有極大影響,同時是推動國家發展和經濟活動的基本動力。
他說,台灣能源進口比例高達98%,且大部分仰賴煤炭及石油等化石燃料,再加上京都議定書的生效,行政院因此特別在2005年設置「能源政策及科技發展指導小組」,來通盤檢討包括二氧化碳、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節能措施等政策。
張俊雄說,此會議是我國最重要的產業科技政策討論平台,已獲得的產業科技發展共識,包括較早的通訊、影像顯示、半導體次微米技術、科技化服務業的規劃等發展策略;而近年來則有軟性電子、RFID(無線射頻識別)應用、智慧型機器人、智慧化車輛與智慧化居住空間等生活化科技產業。
他對包括國際能源總署,以及美、澳、荷等國專家,來台關心台灣產業科技未來發展,表達謝意,並希望本次會議所討論的能源科技相關議題,能在達成共識後,積極促進產官學研各界的合作,帶動台灣產業與經濟的繁榮。
資料來源: http://money.udn.com/ 2007/11/19
車廠手機商 夾殺GPS業
全球衛星導航(GPS)大廠台灣國際航電公司(Garmin)11/16宣布撤銷對Tele Atlas電子地圖公司的23億歐元(34億美元)併購案,不再與另一家GPS大廠TomTom競標。但分析師指出,Garmin與TomTom仍注定都將淪為輸家。因為GPS將融入手機或內建在車上,使單一的GPS裝置變成和個人數位助理(PDA)一樣的過時產品。
GPS手機銷售 明年將增48%
iSuppli公司預估,以諾基亞為首的手機廠商,明年賣出的GPS手機將比今年成長48%。諮詢業者表示,愈來愈多的汽車出廠時也將內建GPS,使消費者找不到理由花超過250美元,只為了買一個Garmin或TomTom的GPS裝置。
Partenza諮詢公司顧問史威迪說:「他們正被兩面夾殺。競爭將無可避免地壓低毛利率,把單一的GPS裝置打成消費性產品。」
Canalys研究公司分析師瓊斯認為,手機業者壓垮PDA領導廠商Palm公司的歷史,有可能在GPS產業重演。GPS裝置今年的銷量大增20%,這種榮景可能會被手機廠橫刀奪取。
諾基亞公司以81億美元買下電子地圖龍頭Navteq後,Tele Atlas就成為碩果僅存的獨立電子地圖主要業者。Garmin 16日也宣布與Navteq公司續簽新約,繼續使用Navteq的電子地圖。
Garmin與TomTom恐成輸家iSuppli估計,諾基亞、三星與摩托羅拉等手機廠,今年將合計出貨1.62億支GPS手機,使Garmin和TomTom今年合計的2,000萬台GPS出貨量相形見絀。到2011年時,全球將有4.44億支手機內建GPS,幾占出貨量的三分之一。
諾基亞表示無意在競爭激烈的車用GPS市場中攪和,但將瞄準更廣闊的行人用GPS地圖導航。掌管諾基亞定位服務部門的哈伯海爾說:「我們的用意不是爭奪市占,而是把市場做大。傳統上,地圖業者瞄準的是高級汽車市場,我們可以改變。」
車廠也紛紛向零件廠採購GPS零件,內建GPS系統。根據Ward's汽車年鑑,去年出廠的轎車與輕卡車中,逾7%出廠時內建GPS系統,比2005年的6%增加。
與2000年11月來股價崩跌98%的Palm公司一樣,TomTom與Garmin的營收都極度仰賴單一類別的電子產品。TomTom第三季4.27億的營收,93%來自GPS銷售;Garmin第三季的7.3億美元有71%來自GPS裝置。
(取材自彭博資訊)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11/19
台灣高鐵棒球加油卡 限量2000張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
麥德龍集團與保點系統擴展簡易標簽貨物無線射頻識別計划
保點系統 (NYSE:CKP) 為零售商提供防盜技術的主要生產商及銷售商,於今天宣佈將參予麥德龍集團之 「Tag It Easy!」 簡易貨物標簽試驗的擴展計划。在計畫的擴展階段,將有另外70家中國和越南的消費品供應商,在運送至麥德龍集團位於德國廠房的貨物上,採用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 RFID)標簽。麥德龍集團已於11月9日在香港為供應商舉行簡介會。
「Tag It Easy!」 是麥德龍集團「亞洲先進物流」(Advanced Logistics Asia,簡稱ALA)計划的一部分。通過這個計划,麥德龍集團與亞洲的供應商攜手合作,推動在供應鏈中,使用無線射頻識別來追蹤商品。由於亞洲地區許多供應商技術能力有限,麥德龍集團推行 「Tag It Easy!」 試驗計畫,以協助他們在營運過程中使用 RFID 技朮。麥德龍集團透過與保點系統的合作,為區內的供應商提供預先印制的 RFID 標簽,供應商只需小量的技朮投資,便可以參予是次計畫。
麥德龍集團信息技術部董事總經理 Gerd Wolfram 博士表示:「我們的 ‘Tag It Easy!’ RFID 方案是一個重大突破,顯示了 RFID 方案能讓供應商和零售商同時受惠。」
麥德龍集團在過去與其緊密合作的供應商中,根據地理位置以及產品類型,挑選供應商參予是次計划,以確保當中包括不同產品的生產商。
保點提供的 RFID 標簽,存儲了貨運容器序號條碼(Serial Shipping Container Code,簡稱 SSCC)。由香港至德國恩納的供應鏈上,不同地點均裝有閱讀器,能讀取標簽上 SSCC 的資料。麥德龍集團能在貨物運抵之前,預先收到顯示貨箱內容的電子送貨單。供應商也能夠獲發自動送貨証明,並通過該公司的全球供應商平台 Metro Link 訂購 RFID 標簽。
麥德龍集團藉著 RFID 提供的實時資訊,能免除人手核算出口貨箱的工序。集團的供應鏈效率得以提高,便能夠減少零售商店的缺貨情況,從而改善顧客的購物體驗。在供應商方面,亦因為送貨証明和貨運數據得到改善而受惠,使他們於競爭激烈的消費品市場上,能夠定位為可靠的商業合作夥伴。
麥德龍集團這次計畫中,統一使用超高頻電子產品編碼第二代 (UHF EPC Gen 2) 標簽。直至目前為止,閱讀率達到了麥德龍集團在計畫早期的預期目標。
該計畫的第一階段於5月開始,共有30家中國供應商參與。第二階段將於11月初開始,預計首批貼有標簽的貨物將於12月運送。麥德龍集團將進行為期3個月的評估,以研究需要改善的地方。
保點系統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George Off 指出:「麥德龍集團將繼續領導供應鏈採用 RFID 技朮的發展。‘Tag It Easy!’ 的成功,以及第二階段的擴展計畫,証明了麥德龍集團致力發展科技,並通過RFID,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及改善客戶服務。我們期望與麥德龍集團保持合作,繼續把 RFID 計畫推廣至其供應鏈的其餘部分。」
資料來源: http://money.udn.com 2007/11/15
避免丟失 富士推出基於GPS的磁帶跟蹤方案
富士公司聲稱它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方法可以避免媒體介質丟失,它與防護專業廠商QinetiQ公司合作開發出了一個基於GPS的磁帶盒跟蹤系統。
利用GPS追蹤磁帶去向
這種磁帶盒跟蹤解決方案實際上是一個磁帶盒,它的磁帶條被拉出來並換成了一個GPS接收器和蜂窩網路信號發送器。富士膠片公司稱,將這個設備放到裝有其他磁帶盒的運輸箱中,用戶們就可以跟蹤箱子的移動。
富士膠片公司記錄媒質分公司的行銷副總裁Rich Gadomski說:"磁帶丟失通常都是發生在運輸過程中,數據中心經理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跟蹤那些磁帶資產。"
企業用戶們也可以在將自己的數據交給災難恢復公司時利用這項技術隨時監控自己的數據,以免發生不測事件。例如災難恢復廠商Iron Mountain最近就因為丟失了路易斯安娜州大學數千名學生的社會保險號和其他數據而被起訴。
富士膠片公司和QinetiQ公司將進一步加深合作以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磁帶跟蹤器的接收器可以捕獲衛星發出的GPS信號,然後通過手機網路將磁帶所處的位置發送到互聯網上。
富士膠片公司新產品規劃經理Dan Greenberg說:"公司原本是打算將它作為一項網路服務來運營。"他解釋說,IT經理們可以利用一款名為"富士搜尋(FujiFind)"的網路應用軟體在互聯網上讀取跟蹤數據。
至少有一位分析師認為這種技術存在其應用市場。 Clipper Group公司總經理Mike Kahn說:"有一種辦法可以知道你的數據現在在哪,世界上有很多‘詹姆斯邦德',但是這是一種有趣的想法。"
與QinetiQ公司合作
富士膠片公司已經確認這個解決方案中的GPS組件將由QinetiQ公司開發,QinetiQ公司以前是英國政府下屬的秘密防禦評估研究所,在軍事技術領域有著很深的淵源。
富士膠片公司產品行銷經理Dan Greenberg說:"由於這個特殊目的,我們對使用的常規GPS接收器進行了改良。"他解釋說,改良後的接收器比傳統GPS接收器更強大了。
他補充說:"你的汽車中使用的標準GPS設備在使用時需要能夠直接看到衛星,但是我們這個GPS設備要更靈敏一些。它就像是導彈彈頭中的GPS系統一樣。"
預計這個解決方案將於明年第一季度推出市場,現在大約有10家公司正在測試這個解決方案,但是富士膠片公司沒有透露這些測試公司的名字。Greenberg只是說正在參與測試的公司來自金融業和消費者服務業。
用戶反映冷淡
Anderson, S.C.的Clemson大學的數據存儲設計師和經理Mike Cannon可能不會配置Tape Tracker。
他說:"我想目前我對它還沒什麼興趣。"他解釋說,大學裏的兩個數據中心相距只有9英里。"我們聘請了一位專職人員,他負責全天時為我們來回運送那些磁帶。"
他補充說:"但是我之前的老闆也許會更有興趣一點,他從事航太工業,經常需要將磁帶從阿拉巴馬州郵寄到新澤西州。"
富士膠片公司並不是第一家關注磁帶跟蹤技術的廠商,但是其他廠商主要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基於RFID的跟蹤技術上。例如,惠普公司在測試密執安零售商Meijer時,利用RFID標簽來監控數據中心工具,但是它還沒有表明這種技術是否將被集成到未來的產品之中去。
可移動媒體專業廠商Imation公司也已經對RFID技術展開了研究,在今年早些時候推出了一個磁帶跟蹤解決方案。
它的DataGuard rf解決方案包括了適用于LTO、DLT、3590、34x0、9x40、3592和 T10000等磁帶盒的RFID標簽,同時配備了用來掃描磁帶盒的移動閱讀器或者閱讀板。Imation公司的市場開發經理Tim Bjork說,公司現在正在研究RFID之外的其他技術。
Tim Bjork還稱:"我們將在隨後的幾個月裏對DataGuard rf解決方案進行最後的一些升級。"他解釋說,這些升級包括增加GPS功能。
Clipper Group公司的Kahn說,RFID和GPS跟蹤將吸引不同的用戶。他說:"這兩種解決方案是非常不同的,因此你必須確定你要保護的是什麼東西。 RFID實際上是一種近距離跟蹤技術,而GPS是一種遠距離跟蹤技術。" 他補充說:"如果你想保護數千個磁帶盒中的某一個磁帶盒不會丟失,那麼RFID解決方案可能要好一些。"
資料來源: http://big5.ccidnet.com 2007/11/13
中美兩國加強RFID產業與應用領域合作交流
由信產部和美國商務部共同舉辦的“2007年中美RFID產業與應用研討會”近日在京召開,雙方就RFID未來發展與應用等三個議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
資訊產業部11月12日訊息,按照中美商貿聯委會資訊產業工作群組工作計劃安排,近日,資訊產業部和美國商務部在北京共同舉辦了“2007年中美RFID產業與應用研討會”,資訊產業部電子產品管理司丁文武副司長和美國商務部艾傑明副助理部長出席了本次研討會並致辭。研討會由資訊產業部電子資訊產品管理司鐘婭輝副處長和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署Robin Gaines助理主任共同主持。資訊產業部外事司、無線電管理局、科技司、經運司、推進司等相關司局同志和美國商務部、美駐華使館官員,中美雙方從事RFID產品設計製造、軟體開發和系統整合與服務提供的IT企業以及相關行業應用部門代表共150餘人參加了會議。
研討會圍繞RFID未來發展與國際性問題、RFID在社會領域的應用、RFID在商業的應用三個議題展開,針對RFID的標準、頻率、互聯互通以及資訊安全等關係RFID產業和應用未來發展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交流與研討;介紹了RFID在北京奧運會門票的應用、食品安全管理、動物追蹤管理、物流貨運管理等較為成左瑰野峔t統和應用案例,交流和學習了RFID應用開發和應用推廣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丁文武副司長在致辭中概要介紹了中國RFID產業與應用的發展狀況,並指出RFID產業將是資訊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中美雙方在RFID領域都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希望今後中美雙方積極開展交流溝通、相互學習借鑑,謀求共贏合作,抓住RFID技術發展的機遇,共同推進雙方資訊產業和資訊化建設新的發展。
本次研討會與會的中美代表反映良好,對研討會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研討會內容豐富、交流的議題涉及RFID產業及應用的各個方面,通過本次研討會和互動交流,對雙方的產業與應用發展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就雙方共同關注的RFID未來發展問題達成了一些共識。研討會為中美雙方在RFID領域的交流合作開創了一個新的起點,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基台,對於推動雙方產業和應用部門開展交流和探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資料來源: http://news.cnyes.com/ 2007/11/12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悠遊聯名卡滯銷 銀行面臨罰款
台北市悠遊聯名卡嚴重「滯銷」,發卡行迄今仍無法將卡數衝破百萬張,較智慧卡公司原定目標落後三成三;一旦無法達成契約目標,銀行業者將面臨龐大的罰款。四家銀行中,目前僅有國泰世華銀行超前目標,台新銀行居次,台北富邦、中國信託的成績與前兩名差距較大,中信銀墊後僅約16萬張,達成率不到五成。
根據台北智慧卡票證公司與國泰世華、台新、台北富邦、中國信託的合約,四家銀行必須在三年內發行220萬張悠遊聯名卡,每家銀行各負責55萬張。一旦無法在期限內達成目標,每少一張卡,就得罰款500元。根據合約內容,三家銀行必須在後(98)年8月前達成目標;智慧卡公司更希望,今年底前可發卡150萬張。以目前悠遊聯名卡99萬張卡的發卡進度推算,銀行的潛在罰金已達2.55億元,其中又以台北富邦銀和中信銀壓力最沉重。
台北富邦銀行目前發卡張數約19萬張,距離年底前應發35.75萬張還有16萬張左右的差距。為了趕進度,該行昨(14)日特定將悠遊聯名卡重新包裝,推出米飛兔(miffy)卡。
Miffy可愛的圖案在1998、99年銀行業者競相推出卡通卡時,曾經締造60多萬張信用卡發卡量的紀錄。台北富邦銀行信用卡部門主管表示,隨著潮流更替,幾乎所有的卡通卡都已退出市場,惟獨miffy仍可維持不墜人氣;除整合miffy的卡面,台北富邦銀同時將發卡別延伸至白金卡級距。
據了解,中信銀目前的悠遊聯名卡約16萬張,是四家銀中最少的一家。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11/15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遠傳 搶占NFC市場
由GSM協會(GSMA)舉辦的行動通訊亞洲大會(2007 GSMA Mobile Asia Congress)11月12日到15日在澳門登場,協會將邀請遠傳(4906)、韓國KTF等全球12家電信業者,合作進行跨國服務測試計畫,搶占近距離無線通訊(NFC)市場。
此外,遠傳所屬國際行動聯盟Conexux也宣布推出亞洲第一個「以日計價、單一費率」的國際漫遊數據服務。
GSM協會行動通訊亞洲大會為電信業者及手機廠商年度大事,諸多合作事項都在展期中宣布。近期台股大跌,明年現金股利誘人的電信類股相對抗跌,昨天大盤反彈,台灣大及中華電均收在平盤,遠傳則受新合作案激勵,股價上漲1.8%,收在39.45元。
GSM協會宣布,將聯合台灣遠傳、韓國KTF、馬來西亞Maxis、澳洲、美國、法國、新加坡等全球12家電信業者以及LG、三星等手機廠商共同合作,共同推動NFC跨國行動付費機制應用服務測試計畫。
GSM協會表示,日前針對來自17個國家,共2574個體驗手機付費消費者調查,約66%消費者認為,希望兩年內消費時可使用手機付款,商家也認為透過手機付款有助於行銷方案規劃。目前全球共有35家電信業者採取國際標準單線協議(SWP)技術結合SM卡以及UICC卡的NFC無線技術,總用戶數達14億。
目前韓國KTF已經在韓國、台灣及美國推動NFC手機付費機制,遠傳總經理楊麟昇則表示,透過NFC標準規格,可望帶動國內NFC相關產業與國際接軌。
亞太最大國際行動通訊聯盟之一的Conexus Mobile Alliance,宣布明年推出亞洲第一個「以日計價,單一費率」的國際漫遊數據方案以及海外補卡服務,Conexus行動訊聯盟主席陳健熊表示,隨行動數據與3.5G國際漫遊快速成長,推出新漫遊方案,國際數據傳輸不再是天價計費。
目前Conexus電信會員包含台灣遠傳電信、香港和記黃埔、印尼PT Indosat Tbk、韓國KT Freetel、日本NTT DoCoMo、菲律賓SMART與新加坡StarHub等共七家,總客戶數超過1.6 億,近期更加入印度BSNL以及MTNL兩家電信業者。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07/11/14
生活資訊》手機刷卡 暢行11國
由全球行動通信廠商組成的GSM協會昨日宣布,近期內將聯合十一個國家、共十二家電信業者,推出「消費者跨國服務」計畫。
會員之一的遠傳電信,預計在十二月推出「遠傳嗶嗶Go」免觸式感應付款服務,到國外一樣能用手機快速刷卡。
這些可用手機共同消費的國家包括台灣、澳洲、法國、愛爾蘭、韓國、馬來西亞、挪威、菲律賓、新加坡、土耳其與美國。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7/11/14
年代數位 催生UID聯盟

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ST針對智慧卡市場發表90奈米安全型MCU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日前推出內建快閃記憶體的安全型微控制器(MCU)──ST21F384,採用90奈米製程,為ST的ST21智慧卡平台內的首款安全型微控制器,針對2.5G和3G行動通訊最佳化。其採用快閃記憶體做為程式記憶體,取代以前的光罩ROM,提高了產品製造靈活性,縮短從設計到製造的準備時間,而90nm技術亦提高了成本效益。
ST21F384的核心是1個8/16位元CPU,線性尋址範圍16MB,典型工作頻率21MHz。內建7KB使用者RAM,以及384KB快閃記憶體,其抹寫能力與先前安全微控制器所使用的EEPROM相同。電流消耗符合2G和3G的電源規格,達到SIM/USIM卡的應用要求。並且附有一個硬體DES (數據加密標準)加速器和用戶可以存取的CRC (Cyclic Redundancy Code,循環冗餘程式碼)運算模組。
卡片製造商若採用ST21F384,將可縮短驗證卡片上的作業系統、以及向廠商提供樣品所需的時間。由於可以庫存沒有編程的空白晶片,新產品將有助於縮短產品的量產週期,並且縮短作業功能升級和實現新的MNO (mobile network operators)要求所需的週期。
由於應用程式保存在快閃記憶體內,卡片製造商無需再支付ROM光罩成本;因為只需實現最終客戶需要的功能,而不必設計一個標準解決方案,應用軟體本身可以寫得更小。ST的片上(on-chip)快閃記憶體裝載器提供一個低成本的作業系統裝載功能。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11/13
機場停車 電腦指點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交通行業成為目前中國RFID應用最成功行業
RFID技術做為一種具有多種優點的自動識別技術,它在各個行業都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如物流、零售、醫療、軍事、製造、交通、動物識別、煤礦行業等等。但是如果問你一個問題,目前中國RFID成功應用案例最多、應用模式最可靠、技術最成熟的行業是那一個?你知道嗎,答案是交通行業。在國外,因為沃爾瑪、美國國防部的影響力,RFID在零售業、軍事等方面的應用風生水起。但是在中國,RFID世界網記者通過多方調查分析發現,交通行業是中國RFID行業目前應用最成功的行業。
RFID技術在中國交通中應用非常廣,成功應用案例包括:國內最大的鐵路機車車號識別系統(已遍及全國18個鐵路局、7萬多公里鐵路線),各省在實施與運營中的聯網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注:廣東、上海、北京、重慶、福建等省市都在運營與實施中),全國各地數千個停車場RFID收費系統,各地的工廠車輛自動稱重系統,公交車站車輛進出站管理系統,海關車輛進出檢驗系統,北京市城市汽車環保檢測RFID環保資訊卡系統(涉及車輛總容量達300萬輛),還有正在杭州和北京推行的快速公交系統。
交通車輛管理上應用RFID的系統特徵如下:
1,RFID的應用目的是標識對應的貼標車輛:通過對車輛的進出、經過時的識別實現管理系統對車輛的精細管理。
2,系統對RFID標簽的性能要求高:為了體現RFID系統的優勢,一般需要系統在車輛較高的速度下可以正確識別RFID標簽,如不停車收費系統一般是要求60公里/小時速度下可以正確識別,象鐵路車號識別系統的設計性能最高識別速度可以達到120公里/小時。RFID技術可以滿足這些要求。
3,系統包含多種頻段的RFID技術:如不停車收費中集成了有源5.8GHz RFID技術與13.56MHz的RFID安全消費技術,快速公交系統也是用2.45GHz RFID技術,但是工廠車輛自動稱重系統一般使用915MHz的RFID技術就可以實現。
4,RFID標簽一般要求防拆:為了實現一車一卡(RFID標簽),RFID標簽一般貼到車輛的玻璃上後不可以拆除,一旦拆除就不能再使用了。
5,RFID標簽的成本比較高,但是在交通系統中應用卻能被容易接受:因為車輛的價值高(幾萬或幾十萬元),即使一個RFID標簽上百塊錢成本,相比一下還是很小比例,所以車主與管理部門為了通行便利和精細管理都可以接受這個價格。
6,系統一般不需要防衝撞識別功能:RFID技術有一個很強的優點是防衝撞識別,可以同時讀取幾十張甚至上百張標簽,但是讀出來的結果不一定能達到100%。這個特點激勵著RFID行業人士不斷去改進,同時也給行業帶來不斷的煩惱。因為大多數用戶很難接受甚至99%的識別率。在交通應用中,一般只需要一次讀取一輛車,沒有防衝撞的要求,可以輕鬆實現100%識讀率。這在降低了系統設計難度的同時也保證了系統識別的穩定性和準確性。RFID技術在交通車輛上的成功應用推廣也就不驚訝了。
目前在國內交通行業佔優勢的RFID硬體供應商主要是深圳遠望谷、深圳先施科技和江蘇瑞福科技等,國外公司有TRANSCORE,Tagmaster等。
RFID世界網認為,從目前RFID技術在國內交通行業成功應用的分析來看,RFID技術的成功推廣歸根結底是ROI的問題,是RFID系統可靠識讀的問題。單談標簽成本、硬體成本、系統成本都是不對的,而是要看RFID系統能給應用帶來多大的效益,系統的各個環節供應商是否成熟,系統是否穩定,最後才是成本的問題。
資料來源: http://big5.ccidnet.com 2007/11/8
RFID市場發展緩慢不容樂觀?
短短十年間,射頻識別標簽成為技術上的新寵,但是RFID市場,還不夠壯大,不夠明朗,甚至有主要行業的研究者,對RFID應用的緩慢步伐,表現出失望情緒。
而RFID支援者稱,要對RFID行業有耐心。他們說,上個月微軟髮布一款新軟體,用來管理RFID網路,該軟體的發佈,將為RFID領域注入生機。
AMRResearch知名分析者JohnFontanella說:“人人期待著RFID爆發時代的來臨,期待著RFID應用廣泛增加,但是這是需要時間的。”
AMR預言,RFID爆發時代的到來,需要大約4年的時間。根據該市場調研機構的預測,包括標簽、解讀器、軟體和服務在內的RFID全球收入,本年度約29億美元,到2011年將突破135億美元。
Fontanella說,當RFID總值突破這個數字時,RFID市場將迎來廣泛應用的時代。
但是有學者人為,RFID標簽,或者晶片,是條碼的替代品。RFID標簽可以儲存各種形式的產品數據資訊,即使在包裝內,也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使用掃描器解讀。
2004年,RFID市場迎來首次飛躍。當時,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和美國國防部,分別發表聲明說將要求他們的主要供應商,使用RFID跟蹤存貨。現在,沃爾瑪和DoD公司仍在這樣要求。
但是這段短暫的飛躍,並沒有從根本上使用RFID應用高漲。由於技術上的某些障礙,RFID應用的進程放慢了速度。在技術標準和個人隱私安全,甚至是新生的醫療衛生等問題上,爭議頻生。
資料來源: http://big5.ccidnet.com 2007/11/7
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茂矽三大事業部營運布局計畫評析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奧運商機帶動中國RFID市場規模達10億人民幣
市場研究公司易觀國際(Analysys International)近期發表《2007年第2季中國RIFD市場數據監測》報告,考察了中國RFID市場。根據該公司調查數據顯示,中國RFID市場2007年第2季整體規模達到10.76億人民幣,與上季相較成長了23.4%。而由於08年北京奧運會帶動以及中國政府主導的一些重大計畫相繼投入實施和安裝,預計今年下半年RFID整體市場規模持續將高速成長。
以廠商表現來看,遠望谷、先施科技與Intermec三家廠商,佔超高頻領域整體市場規模的48.94%,其他市佔率則被眾多RFID廠商所瓜分。易觀國際表示,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北京市“環保監測”等大型RFID計畫增多,因而帶動RFID中介軟體等配套軟體的大規模成長;但RFID相關軟體市場大部份為BEA、IBM、微軟(Microsoft)、SUN等國際廠商把持,中國廠商難以切入。此外RFID技術與其他無線技術的融合、非接觸式支付應用等,皆促進主動式RFID的發展,但市場成長相對緩慢。
從用戶趨勢上看,由於北京奧委會啟用奧運食品安全系統,奧運指定食品將一律加貼RFID電子標籤,實現對供應食品的全程追蹤。此外中國政府對於RFID應用的推動從身份識別、「公交一卡通」等領域向食品安全、物流、交通等各個方向擴展,易觀國際建議各家RFID廠商應把握機會,獲得相關政策的支援,佔據細分市場,才能在“後奧運時代”搶得先機。
至於製造業雖對RFID應用的需求繼續上升,但基本上侷限在封閉的系統之內,應用於生產線和庫存的管理。易觀國際指出,儘管國際上RFID應用在零售貿易產業獲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但中國國內的相關應用仍處於觀望狀態,短期內情況不會改變。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11/8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NXP智慧晶片提升德國電子護照安全性
配備第二代安全增強型電子護照的德國,將採用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最新的智慧晶片技術。在電子護照規範的第二階段,所有歐盟會員國的電子護照預計都將包含2個指紋的數位生物識別數據。2005年11月恩智浦協助德國實施電子護照計畫,而新的SmartMX晶片建置於此基礎之上,有助於生物識別數據安全地儲存於護照上,進而在檔案及其所有者之間建立更加密切的聯繫。
至今恩智浦已提供德國護照生產商Bundesdruckerei GmbH約450萬個電子護照解決方案,其中包括晶片、晶片作業系統和Inlay。恩智浦參與全球80%以上的電子護照計畫,目前為止IC晶片總出貨量已經超過1億片。全球51個建置電子護照的國家中,有43個採用了恩智浦的智慧晶片技術,其中包括美國、法國和新加坡。
根據歐盟規定,會員國必須在2009年6月28日以前完成與新一代電子護照的相容工作及系統轉移。德國是歐洲第一個轉移至新系統的國家(從2007年11月開始)。在電子護照上的兩個指紋影像需要一個由歐洲委員會製定的安全增強型程式(Extended Access Control,EAC)。EAC可提供必要的加密技術來保護私人且敏感數據,並且防止複製。
SmartMX支援EAC規範的安全要求,晶片硬體已通過德國聯邦訊息安全辦公室(Bundesamt fur Sicherheit in der Informationstechnik)制訂的公共標準(Common Criteria,CC)認證。藉由使用以橢圓曲線為基礎的非對稱(asymmetric)加密技術,確保儲存在IC晶片上數據的安全。每個晶片的儲存量均達80kb EEPROM,能容納持有人的照片、指紋、姓名、出生日和出生國家等生物識別數據,將護照與使用者永久性地鎖定在一起。
SmartMX晶片包含許多安全功能,可防止利用光線和鐳射進行的攻擊,並包含一個專用的硬體防火牆來保護晶片上的特定部分。此外,由於強化了硬體和軟體,該IC還可提供更快的讀寫速度,SmartMX晶片可採用250μm封裝,適合各種非接觸式政府e化應用。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11/6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身體也被接入互聯網,將會是怎樣的一種感覺,而這個身體的首頁會記錄著怎樣的資訊。
早在2005年,來自英國瑞丁大學的控制論教授凱文·瓦威克就體驗了一次“電子人”的經歷,而在這之後瓦威克談到,在未來,不是“電子人”的人將被認為是古怪的。在當時看來,瓦威克教授的言論無外乎聳人聽聞。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大大不同了。而所謂的“身體上網”,就是在手臂中植入一個RFID晶片。目前瓦威克正在與英國的一家醫院進行合作,研究網路化神經系統對於脊柱疾病治療的意義,而且正在探索人是否可以通過神經系統控制輪椅。
誰在用?
瓦威克的研究看起來的確很神奇,當然也還只是實驗室裏的新創想,然而,將RFID植入人體的應用並非只在實驗室裏了。2004年12月,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就正式批准了應用數據解決公司ADS(Applied Digital Solutions)在醫療行業銷售RFID晶片的申請。當時,全世界還為之震驚。其實在那個時侯,ADS研發的VeriChip晶片已經賣出了7000多個。除了植入寵物外,其中的1000個已經被植入人體,用於識別病人身份、讀取醫療資訊,FDA 也因此把晶片植入人體列為第二類特殊控制醫療商品。而最新的消息是,目前已有2000多人在體內植入了VeriChip。
瓦威克體內的正是VeriChip晶片。整個晶片只有米粒大小,是以注射的方式植入其上臂的皮下,整個過程僅幾分鐘,表面上看起來就像是蚊子在上面叮的小包,無需縫合傷口。使用的時候,專用掃描器發出的微弱無線電波會穿過皮膚到達VeriChip晶片,向其提供微弱能量,VeriChip晶片獲得該能量後,就發出植入者的ID資訊,掃描器再通過網路把該資訊發送到ADS管理的數據中心。ADS的數據中心記錄了客戶的各種個人資訊,例如血型、過敏反應、既往病史等醫療數據。
2005年初,美國各大科技類媒體爭相報道了來自紐澤西州Virtual 公司主管Joseph Krull植入VeriChip晶片的故事。對於Krull本人而言,他的確是為了醫療上的目的而使用此項技術的。由於一次滑雪意外,醫生在他的左眼球後方放置了一小塊金屬板,造成他的左眼永久性的腫脹,而且他對於兩種藥品過敏。而植入Krull體內的VeriChip晶片即能夠提醒醫生注意Krull身體上金屬板的存在,以避免誤診的發生。
除此之外,VeriChip還為ADS客戶的全球定位提供了可能,能夠把客戶的位置、身份及醫療數據及時地發送到醫療機構,幫助醫院以最快的速度展開醫療救護。
不安全的隱患
然而,任何新技術的應用都很可能是一把雙刃劍。設想一下,如果某個人拿著一個讀取器,就能輕易地得到你的個人資訊,你一定感覺很不安全。
RFID電子標簽確實存在著個人資訊洩露的隱患。對此,Krull說到,“我並不擔心在地鐵裏面有人把資訊竊取走。” 因為讀取的機器與標簽的距離不能大於3英寸(約7 到8 公分)。況且這個皮下晶片只存儲一部分的醫療資訊—一個特定網站的密碼,該網站的資訊都是經過使用者認可後才放上去的。
RFID晶片除了有可能洩露個人的隱私外,一個更加驚人的發現不得不讓人們來重新審視這項技術的安全性。9月8日,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發表了一篇新聞稱RFID晶片植入人的體內會導致腫瘤,並舉出了一系列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研究—晶片的植入使實驗室老鼠長出了惡性腫瘤,而信號發射器是腫瘤產生的原因。RFID在應用於醫療服務的同時,是不是本身就是“帶病”的。
這篇文章發表後,即刻引起了ADS子公司Verichip股價的變動,該公司9月11日在官方網站上做出回應,稱RFID信號發射器可導致實驗老鼠產生腫瘤的這種說法是一種誤導。ADS稱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皮下RFID晶片植入會導致任何類型的腫瘤,在體內植入晶片的動物數量已達上百萬,並沒有導致任何腫瘤,這說明RFID晶片植入與腫瘤沒有關聯。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引起轟動的質疑報告有一部分是基於RFID技術批評家凱瑟瑞尼(Katherine Albrecht)的研究,他是消費者隱私權保護組織的理事。更重要的是,美聯社還聘請了一些癌症專家對這份研究進行過分析,並稱這個測試結果不一定適用於人體。
即便有如此的質疑,RFID技術目前也只是開啟了醫療服務的冰山一角。在1999年ADS 所購買的專利保護中,就勾勒出了“超級RFID”更強大的功能。“超級RFID”是一種感測器網路,這個網路能夠主動對環境進行監測,並記錄、發送相關資料。它在某些參數超過臨界值時可以發出警報,救護中心可隨時通過全球定位系統獲取當事人的位置、運動路線、身份、緊急事態、救護辦法等。
RFID產品很有可能將改變整個醫療行業的面貌。以前是病人去醫院就診後,醫院檢測病情,實施救助;或者在人們的體檢中,發現病情後醫院實施救助。而超級RFID從理論上講,可以適時檢測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主動檢測當事人遇到的疾病、遭遇的環境危害和人身攻擊,並自動發送全部必要的救護資訊,它將充當貼身醫生、警察、環境專家、免疫專家的角色,每時每刻保護人們的安全。
RFID醫療服務在中國
從目前國內的醫療服務水準看,電子病歷的發展正變得越來越緊迫,醫療保險卡所發揮的作用還很有限。
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國家資訊化論壇上,來自中國衛生部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的副主任高燕婕教授,認真分析了RFID技術在中國衛生事業方面的重要價值,在一些特殊人群的管理與監護中,比如精神病患者、老人的看護,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她還特別提到在礦難事故中,對於礦工的搜尋與救護,RFID技術所蘊藏的巨大價值。
當記者問到RFID在國內的應用情況時,高燕婕教授對《互聯網週刊》說,現在雖然在中國還沒有應用的先例,但這肯定是一種趨勢。相比之下,國外的企業如ADS在這方面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資料來源: http://big5.ccidnet.com 2007/11/6
GPS全面監控 父母無所不在
不讓孩子離開視線範圍的「直升機父母」,彷彿永遠在孩子上空盤旋。現在,他們借助最新監視科技,也就是所謂的「黑色直升機父母」,即使不在孩子身邊,也能全面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華盛頓郵報指出,某些美國父母已經開始用具備全球定位系統(GPS )的手機瞭解孩子行蹤。一家公司看準直升機父母的需求,最近也推出名為「銀翼殺手」(Bladerunner)、內含衛星定位裝置的夾克。這種夾克一件要價五百美元(約台幣一萬六千元),追蹤孩子位置的連線「月租費」要廿美元(約台幣六百五十元)。
夾克裡的充電電池可連續使用十五小時,整套系統利用電子郵件或手機簡訊告知爸媽孩子所在位置。家長若設定「虛擬範圍」,孩子一踏出設定的行動區域,系統就會警告家長。
一套名為「我的營養小孩」(MyNutriKids)的系統,直接與學校速簡餐廳連線,家長可以隨時監督孩子在校是否偏食。
「快速評分」(GradeSpeed)系統透過網路自動通知家長孩子出勤狀況與家庭作業,如果孩子考試成績未達標準,這套系統還會主動傳簡訊警告家長。
哈佛大學伯克曼網路暨社會中心研究員波伊表示,現代社會的「恐懼文化」,讓父母深深覺得,不監視子女的家長,就是差勁的家長,顯然偷窺子女已經成為父母的工作之一。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托克爾把那些被家長監視的孩子稱為「被繩子拴住的青少年」。她說,總有父母掌控孩子的行蹤,孩子沒有獨立自主的機會,也失去做決定的能力。
資料來源: 聯合報 2007/11/4
RFID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證明自己的價值
足球、抽水馬桶、手腕帶子、支付卡、汽車和電動工具,是的,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這種費用高昂、仍處於實驗階段、頗具爭議的技術,正在被用於各種地方。雖然人們現在還不能斷定,需要多少年RFID晶片價格才能降到足夠低,從而徹底改變產品供應鏈的追蹤方式,但RFID正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證明自己的價值。
西爾斯控股公司(Sears Holdings Corp.)將RFID用來跟蹤商品回收。與此相比,更為奇妙的是,RFID這項在商業界備受成本和隱私困擾的技術,已經開始悄悄進入體育世界。目前,可穿戴RFID晶片已在馬拉松和鐵人三項全能賽事中普遍應用,跟蹤競賽者在比賽中的計時。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和阿迪達斯-所羅門公司(Adidas Solomon AG)則正在開發一種內置RFID晶片的足球,希望能準確判斷球是否出界。
另外,傑克遜維爾太陽隊(Jacksonville Suns)還在小聯盟(Minor-League)棒球賽中提供內置RFID晶片的錶帶,實現食物和飲料的無現金支付方式。採用這種錶帶後,不僅購買速度提高了,而且經過一項測試表明,觀眾的人均支出增加了10%。另一支小聯盟棒球隊—納什維爾之音隊(Nashville Sounds)在2005年5月也部署了該系統。
繼萬事達國際組織(MasterCard)和維薩國際組織(Visa)之後,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Co.)自2005年6月起,也開始發行內置RFID晶片的支付卡。不過,這類卡片要求商店預先安裝RFID讀取器。7-11公司(7-Eleven Inc.)和CVS連鎖藥店(CVS Corp.)就計劃接受這種新型的信用卡。“這些案例所需解決的問題,要比消費品和零售行業面臨的問題簡單得多。”市場調研機構顧能公司(Gartner)分析師傑夫·伍茲(Jeff Woods)表示。
RFID還成為羅伯特-博世電動工具公司(Robert Bosch Tool Corp.)的銷售戰略之一。該公司主要銷售價格高昂的電動工具來替代傳統的建築工作。2004年4月,羅伯特-博世電動工具公司開始提供內置RFID晶片的齒輪,還有讀取器與跟蹤RFID使用方式和使用地點的軟體。採用RFID,可能會增加2%~5%的產品成本,但對建築業而言,每年因為工具失竊的費用預計就達到10億美元。
RFID技術已經出現了幾十年,為什麼在最近才突然出現了這些新的應用動向呢?事實上,近來RFID的迅速發展,部分原因要歸功於沃爾瑪集團(Wal-Mart)、德國零售企業麥德龍集團(Metro)和美國國防部(Denfense Department)等組織所推動的雄心勃勃的、遍及全行業範圍的RFID行動。他們的行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被動式RFID晶片的開發和標準的制訂。被動式晶片不需要電池,當經過讀取器時就會被激活。這些組織所提出的要求,使得各行各業都開始充分了解RFID。根據投資企業羅伯特-貝爾德公司(Robert W Baird & Co)的分析,RFID讀取器、標簽、軟體和服務的總銷售兩年內預計將超過50億美元,而這個數字在2005年是21億美元,兩年前只有11億美元。
“我們開始看到全世界範圍內出現了很多非供應鏈領域的應用。”Gartner公司的分析師瑞克·裏德(Reik Read)表示,“沃爾瑪集團和美國國防部探索性的努力正開始結出碩果,而這些應用的形式你永遠無法想像得到。”
汽車行業行動集團(Automotive Industry Action Group)材料管理項目經理莫裏斯·布朗(Morris Brown)表示,一些汽車廠商正在進行一些RFID的應用,如採用無鑰匙方式打開車門,以及使輪胎符合政府規定等。(編者按:根據美國安全機構2002年年底出臺的一項輪胎法規,汽車製造商必須在輪胎上貼上標簽,以便讓消費者了解更多資訊,從而保證輪胎品質及行車安全)。AMR研究公司(AMR Research)稱,汽車行業每年5%的IT預算都花在了RFID技術上。
現在,應用RFID的產品已不是微軟公司(Microsoft)所描繪的“未來家庭”中的樣子了,比如微波爐可以掃描通心粉和奶酪,得到合適的烹飪時間和溫度。美國易騰邁科技公司(Intermec Technologies Corp.)的RFID技術副總裁和總經理邁克·威利斯(Mike Willis)表示:“今天,最簡單的應用就是那些最富有衝擊性的應用。”
不過,事情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由於一些人擔心獲得RFID產品後會被持續跟蹤,隱私問題成了RFID最受爭議的問題。2005年年初,位於美國加州蘇特市(Sutter)的Britton小學(Britton Elementary School)的管理人員向孩子們發放了RFID晶片身份標簽,但家長們在美國國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的協助下,很快便摧毀了這個行動。美國國務院(The State Department)決定,從2006年起,在新一代美國護照中內嵌RFID晶片,這個計劃也引起一些美國國民的擔心:他們的護照是否會被身份資訊竊賊和恐怖主義者“瀏覽”。美國國務院表示,正在探索大量的電子護照安全措施,包括加密等。
不過,在RFID的發展過程中,即使對人員的跟蹤,也出現了有效的,而且是可接受的用途。洛杉磯治安局(Los Angeles County Sheriff's Department)在2005年1月實施了一個項目,通過使用主動式RFID來監控犯人,首期成本為150萬美元。洛杉磯治安局希望通過跟蹤,能減少洛杉磯監獄暴力事件的數量。
在紐約州布朗克斯(Bronx)的賈克比醫療中心(Jacobi Medical Center),病人的手腕上也帶上了RFID標簽。每只標簽內包含有病人的名字和醫療記錄號碼。護士可以通過包含讀取器的平板電腦進行掃描的方式,從醫院的數據庫中讀取相應記錄。這家醫療中心的首席資訊官(CIO)丹尼爾·莫裏阿爾(Daniel Morreale)表示,採用了RFID標簽以後,醫院的工作人員發現,他們不僅減少了藥品管理方面的錯誤,而且由於護士無需像以往那樣往數據庫中輸入資訊,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們將系統擴展到了兩家醫院、兩個急診室和46個護理部門的所有網路。設備的投資額預期將超過10萬美元。”莫裏阿爾表示。
價格較為便宜的晶片的出現,顯然也推動了一些新的應用。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研究生用RFID標簽來研究轉基因樹木。他們在樹中植入晶片,用手持設備讀取樹木生長全過程,來提高樹木的保護技巧。佛羅裏達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醫學系學生在學校的地毯、走廊的護壁,以及沿著室外走道安裝RFID網格,幫助弱視和其他殘疾學生在校園裏提示道路資訊。此外,AquaOne技術公司(AquaOne Technologies Inc)的公司還出售一種應用RFID的水監控設備,可與抽水馬桶連接,當馬桶漏水或溢水的時候就能發出警告信號,並關閉水龍頭。
當然,並不是所有這些創造性的應用都能成功,並推動RFID實質性進步。RFID支付卡真的能夠證明它確實比普通磁卡更方便嗎?你是否也曾聽到過一些怨言,指責RFID晶片褻瀆了足球呢?
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肯定的:儘管RFID技術有那麼多令人頭痛的問題,但沒有什麼能阻止它帶來更新更好的用途。這真是太棒了!
回收貨物:
RFID降低了錯誤率
西爾斯控股公司(Sears Holdings Corp.,下稱“西爾斯公司”)已經開始同時在特殊和傳統的供應鏈應用中使用RFID技術。
2004年,這家連鎖百貨公司在處理回收貨品的亞特蘭大回收中心測試RFID。從2005年7月開始,西爾斯公司測試RFID,跟蹤從配送中心到3,800家門店的新物品。
2005年底,西爾斯公司在面積達28萬平方英尺的亞特蘭大回收中心全面應用RFID,其餘5個中心1年內會跟進這一行動。在回收中心,裝回收貨品的貨盤一旦放錯地方,裝車的時候就會出錯。採用RFID後,西爾斯公司就能減少貨盤的錯誤放置率。商品裝在貨盤上進入回收中心後,會根據裝運目的地進行分揀並放入新貨盤。每個新貨盤接收一個有跟蹤號碼的RFID標簽。每次貨盤移動時,軟體能與標簽保持連接。
西爾斯公司採用了由易騰邁科技公司(Intermec Technologies)提供的主動和被動式RFID設備和標簽。物流企業Genco公司設計了叉車軟體和實時數據倉庫定位軟體,與儲存產品資訊的甲骨文公司(Oracle)數據庫連接。
主動式RFID標簽從屋頂天線的無線射頻信號接收指令,指導叉車工人放置貨盤的地點。該系統代替了原來的做法,讓工人從叉車上下來,用條碼讀卡器掃描產品。
西爾斯公司認為,通過這種新方法,提高了叉車工人的生產效率。西爾斯公司產品運營經理威廉·裏托約翰(William Littlejohn)表示:“我們仍處在分析和收集數據的階段,但我們發現,在沒有應用RFID裝運流程和應用RFID流程的場所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別。”
資料來源: http://big5.ccidnet.com 2007/11/6
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新書快遞》科技服務業發展策略與應用

智慧化居住空間躍居新顯學
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政策,不但是現階段我國政府大力推動之重點產業項目,更是產官學界的新「顯學」,在民間電子資訊科技公司、醫療院所和建商積極投入「數位住宅」、「e Home」的開發行列之際,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財團法人中華建築中心已制訂出短、長期目標,預計明年將有第一棟官方主導的智慧化居住空間示範住宅問世,二○一○年扶植五家國際級智慧化居住空間系統規劃設計廠商,並建置智慧化居住空間系統戶數達使用寬頻戶數的三○%。
素有綠色矽島之稱的台灣,資訊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政府也基於長期提高產業價值鏈的考量,積極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政策,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主導下,最終目標將是打造智慧化居住空間,讓在此環境居住的人們,享有安全、健康、便利及舒適的生活品質。
範疇由家庭擴及都市
因此自二○○六年導入科技生活化的概念後,即加強智慧居住空間的定義:「建築物導入永續環保觀念與智慧化等相關產業技術,建構主動感知及滿足使用者需求之建築空間,創造安全、健康、便利、舒適、節能與永續的工作及生活環境」,範疇包括:智慧家庭、智慧建築、智慧社區、擴及都市範疇之智慧都市。
根據建研所所長何明錦、以及委託單位中華建築中心董事長周光宙的規劃,短期政策將在二○○七年至二○○九年間,以安全監控、能源管理、健康照護為優先,建構智慧建築內的基礎建設,帶動ICT設備及系統產業進入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及設備系統外銷。至於二○一○年後的中長期目標,則以亞熱帶智慧化居住空間為整合載具,建構智慧化居住空間的內需市場及外銷能量,並帶動其他加值服務產業。
藉由產業交流增進發展空間
此外,建研所也為了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政策,擬定「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推廣」計畫,也委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支援處規劃「安全防災及控制」、「智慧三表」、「環保與節能」及「智慧建築外層」等一系列的推廣交流活動,期盼藉由產業的交流互動、民眾的親身體驗,來增進智慧化空間的發展。
目前,政府單位積極進行打造三處示範性智慧化住宅,包括具安全監控、能源管理、及健康照護系統的智慧住宅,各一處,預計二○○八年會完成;此外,民間資訊科技產業、醫院、建築業也積極各自串連、整合軟硬體資源,打造智慧化住宅、或數位住宅、數位大樓等,主要是著眼於利用全台灣七百多萬戶的住宅單位,當作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最佳平台。
不過,除了政府、民間一起動起來之外,要趕上歐美國家、甚至日本、韓國等亞洲數位建築發展最快速國家的水準,建置高速傳輸功能的光纖網路骨幹,以及如何扮演好軟硬體廠商的「整合者」,更為重要。
光纖等基礎建設也需跟進
鴻亞光電董事長陳靖仁就表示,政府在推動e台灣、M台灣計畫後,將再推動一個IT產業起飛的「U(Ubiquitous)台灣」計畫。此計畫是運用最新的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技術、無線網路與寬頻技術,整合數位家庭、網際網路、無線網路及設備,發揮無線通訊科技無所不在的功能,再創另一次的科技與經濟發展奇蹟,帶動「二次I T革命」。不過,智慧化居住空間未來更需要更大頻寬、傳輸速度的影像資訊,因此可預見的是將來光纖網路才能容納、傳輸更大的頻寬。
陳靖仁表示,只是值得深思的是,現在日本、南韓技術有了、設備有了、服務內容也有了,甚至韓國最近在開發新市鎮時,都已預先埋下四條光纖骨幹,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數位生活是需要強大的傳輸動力,才能符合傳輸大量影像、聲音和文字等資訊的需求,所以頻寬必須非常大。可是台灣的光纖基礎建設,以及軟硬體廠商的整合能力,似乎也要急起直追。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A12/解碼台灣新興科技產業系列報導 2007/11/5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新興應用浮現 RFID市場結構將產生變化
據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最近發佈的市場資料顯示,到2012年,RFID應用的市場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
“存取控制、動物ID、汽車引擎防盜(Immobilization)和電子公路收費在全球RFID系統營業額將繼續名列前茅。”ABI Research研究主管Michael Liard表示。“這四項應用目前約佔整體市場的59%,但在五年內,它們的比例預計會下降到45%左右。其他四項發展迅速的新興應用將會浮現:基於安全的解決方案、非接觸支付、供應鏈管理、垂直市場中的資料追蹤和管理應用。”
上述研究顯示,ID文件(電子護照,身份證)等以安全為中心的應用,以及貨物追蹤和安全預計在所有的市場中都將出現強勁成長。這些市場正在明顯受到政府政策、法規,以及美國、英國、中國、日本和韓國等主要國家市場的支出情況影響。
非接觸支付解決方案正在許多地區成長(到2012年比例將上升近5%),信用卡發行商、金融機構和零售商繼續展開測試點、佈署、教育專案和行銷活動。
2005年為了滿足沃爾瑪和美國國防部制訂的截止日期,被動式UHF compliance市場曾突飛猛進,但過去18個月卻逐漸減緩。預計中長期仍將保持正成長。最近發表的聲明,沃爾瑪和國防部的專案預計將繼續推進,預期中的non-compliance貨盤和病例標簽試點及佈署,以及從時裝、消費電子到藥品的新興計畫,將會推動供應鏈管理所佔比例將在未來五年內上升3%。
最後,“高風險、高價值、高投資回報”應用也將成為重要的RFID收入來源,尤其是許多垂直市場中的資料追蹤和管理,包括製造(例如備件與工具追蹤)、保健(醫療設備,人員和病人追蹤),運輸/物流(可重複使用的運輸器材),以及企業的IT環境(如筆記型電腦,伺服器)。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11/5
日本2010年生物認證市場規模將超過400億日圓
日本國內生物認證市場規模2007年推估應為254.4億日圓,未來三年由於金融機構ATM與企業門禁管理需求看好,預測2010年可比07年成長66.9%上看424.7億日圓。
矢野經濟研究所週二(10/30)公佈日本國內生物認證市場規模調查報告,針對人體指紋、虹膜、臉型、聲紋、靜脈等13種辨識方式,以近幾年的市場規模與未來的需求分析推算,2010年將有400億日圓以上的規模。
日本國內生物認證市場規模包含其主要技術與構成硬體的感應器、裝置元件、系統軟體等, 2005年實際統計數字為152億日圓(比去年度成長66.6%)、2006年為232億日圓(比去年度成長52.6%),2007年市場規模推估數據應為254.4億日圓,而未來三年由於金融機構ATM與企業門禁管理需求看好,預測2010年可比07年成長66.9%上看424.7億日圓。
就2007年生物認證運用領域推測數據來分析,總市場規模254.4億日圓中,進出管理範疇共54.1億日圓佔21.3%的、存取PC等用途計158億日圓佔62.1%、與其他專用機器組合的範疇為42億日圓佔16.5%,其他僅0.3億日圓約0.1%。
而同年度由辨識方式區分的數據則指出,3種靜脈認證方式共138.4億日圓佔54.41%、4種指紋認證方式共103.8億日圓佔40.8%,兩者均大幅領先其餘認證方式分佔前兩名,虹膜認證與臉型認證同為4億日圓各佔1.57%,其餘合計低於1%。
資料來源: iThome 2007/11/1
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
有身分證的豬肉 上架了
斃死豬事件時有所聞,讓消費者聞豬色變。農委會推動豬肉產銷履歷制度,第一波產銷履歷豬肉產品今天起上架,消費者可在示範推廣的松青超市、興農超市、台糖量販店等20個銷售點,買到最安全又有保證的豬肉。
農委會表示,豬肉的產銷履歷有如豬肉的「身分證」,可以追溯、追蹤豬隻從出生、養殖、屠宰,到分切、加工、包裝,以及豬肉的流通、販售等各階段所有資訊,確保豬肉由牧場到餐桌的衛生安全。
今年6月,農委會通過中央畜產會和動物科技研究所為畜產品產銷履歷的驗證機構,兩家機構最近終於驗證通過台糖公司 (四林與大響二畜殖場)、彰化農場的產銷履歷系統。另外也審查通過信功公司、津谷公司及興農超市pc廠等屠宰分切場。
中央畜產會表示,消費者可利用網路或手機查詢豬隻產銷各階段的資訊,只要上網到台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http://taft.coa.gov.tw),即可知道自己吃下肚子的豬肉是在哪裡養、是否於合法屠宰場屠宰分切、又經過哪些關卡。
資料來源: 聯合晚報 20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