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9日 星期一

台灣首座軟性電子實驗室揭幕

工研院於3月15日為其「軟電量產開發實驗室」正式揭幕。該實驗室除了是台灣首座軟性電子(Flexible Electronics)實驗室,亦號稱是領先全球具量產開發技術能量的開放合作實驗室,不但具有從材料合成、製程研發、產品設計到試量產一貫完成的完整特色,未來更將扮演全球產學研單位開放合作的研發平台,加速國內軟性電子產業的發展。

工研院表示,軟性電子是一項劃時代的新科技,有別於不可折曲的硬性電子,軟電的柔軟特性與低成本製程賦予未來電子產品創新應用的想像空間,歐美及日本等國家均積極投入研發。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表示:「相較於目前國際投身軟電研發,仍多在小規模實驗室階段,我國有鑒於軟性電子可觀的商機與影響性,因此工研院在經濟部的支持下,率先投入軟性電子量產技術開發,並成立『軟電量產開發實驗室』。」

「軟電量產開發實驗室」現階段先以軟性電子電路、軟性太陽能電池、軟性感測器及軟性顯示器等進行生產製程研發,未來將再增加連續式製程設備,並與國內設備廠商成立研發聯盟,共同建置高效率之軟電試量產生產線,預計將投入約新台幣3億元建置完成。李鍾熙院長也提到,「軟電量產開發實驗室」未來將扮演產業先鋒的角色,協助產業界在試量產階段作測試,提高良率,除了大幅縮短從研發到量產的距離,同時也降低產業投入軟電產品的風險。

目前該實驗室已建置完成25公分幅寬的黃光微影製程、噴墨印刷及網版印刷三項製程,具有實驗室少見的彈性製程,設備可彼此替換、多樣組合,進行不同軟電產品研發。其中黃光微影製程可進行捲軸連續式(roll to roll)製程,有長達16.8公尺的顯影蝕刻線,潔淨度達到1000,及潔淨度100的捲軸式壓合機,進行壓合、曝光、顯影等黃光製程,並同時提供整合化學/製程與光電分析的功能,將元件到系統產品在同一平台上開發完成並進行試量產。

工研院表示,該實驗室將扮演國際型的開放研發平台,供全球及國內產業、學校及研發單位運用此實驗室進行軟電技術研發。未來軟電量產開發實驗室將與國內產業及學校合作外,也將籌組國際研發聯盟,歡迎國際廠商運用實驗室進行軟電量產合作開發。

而軟電量產開發實驗室建築設計亦與一般實驗水泥建築不同,外觀極具設計感,大量的使用綠色環保建材,採用少見的double skin建築工法,在不破壞原建物前提下,以「鋼構綠建材」包覆原建物,呈現建築新環保概念。也將實驗室與戶外環境整合,引進戶外清新及綠意,展現開闊空間意象,重現人與自然融合情境外,也與實驗室在軟電技術的開放合作思維互相呼應。

什麽是軟性電子? 從早期的CRT顯示器到現在的LCD液晶螢幕,近年來,隨著新的顯示器技術陸續開發出來,這些新的技術具備過去產品所無法展現的特色,目前這些新的技術普遍被稱為軟性電子。而描述這些新技術的定義也在2005年IEEE會議上首次被提出,軟性電子是一種技術的通稱,是一種建置在薄塑膠片或金屬薄片之軟性或可彎曲基板上的元件與材料的技術。軟性電子使用非晶矽、低溫多晶矽或有機半導體材料,在這些技術中許多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以開發軟性顯示器應用為目標。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7/3/1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