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無線電力傳輸 新生活新商機

愛迪生在1882年9月4日於珍珠街發電站開啟了世界第1個電力系統,提供110伏特直流電給59名在曼哈頓中心顧客;另一位奇才尼古拉.特斯拉繼「愛迪生」發明直流電(DC)後不久,即發明交流電(AC),並製造出世界上第1台交流電發電機,並替美國尼加拉瓜發電站製造發電機組,致使該發電站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水電站之一。 從2位偉大發明家發明直流電及交流電後,有線電力系統已經跨越2個世紀未變,而「網際網路」,起源於1969年至今不到40年,早已經從有線進入無線時代,兩者互相比較可以發現人類在電力傳輸科學上的進步幾乎停滯不前。 傳輸技術已近實用 2007年6月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系、電子工程系與電腦科學系及ISN(軍事奈米科技研究所)所組成的1個研究團隊,歷經多年研究,宣布突破技術瓶頸,發展出可應用的無線電力傳輸技術,在2公尺距離外為1個60瓦燈泡提供所需電力,中間並沒有任何物理性連接,60瓦電力已足夠供應1台筆記型電腦所需電力,顯示這項無線電力傳輸技術已接近可實際應用境界,MIT團隊將其概念稱為WiTricity(wireless electricity)。 為何會有這研究團隊的成立,主要是團隊中1位教授馬林·索爾賈希克(Marin Soljacic)於幾年前一個夜晚,穿著他的睡衣,凝視放在廚房角落的手機,心中想「又被手機的嗶聲吵醒,手機又忘了充電,如果它能夠自行充電那就不用時常注意手機電量」,為了讓這件事能夠成功,必須要找到一種方式以無線方式傳輸電力,於是開始了無線電力傳輸技術的研究。 WiTricity基本結構由2個銅線圈構成,每一個都是自我共振系統,一個線圈接上電源,成為發送端,另一個為接收端,整個系統在測試時發送端與接收端在距離2公尺時效率約為40%,距離為1公尺時更是實現令人震驚約90%的高效率。 無線燈具即將問世 在美國賓州1家名為Powercast的公司,2003年成立時,僱員尚不到50人,公司在成立初期以無線電力傳輸技術為技術核心,表面看來該公司技術與MIT團隊差不了多少,但出發點不是以共振技術為主,而是以接收電磁波盡量降低損失,該技術利用損失小的天線技術和二極體,借助非接觸IC卡和無線標籤實現了無線電力傳輸。 該公司現在已經跟上百家公司簽訂合作協定,預計在2007~2008年間與飛利浦合作生產內建無線電力傳輸模組燈具,百年難以突破的技術將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跨越並且將其商品化,可能會對整個產業甚至整個人類的生活習慣帶來極大改變,商品化最佳解決方案即為以優異製造能力見長的台商供應鏈,未來傳輸技術發展值得密切追蹤。 資料來源: Appledaily 2007/10/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