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3,000億商機? 健康照護藍海浮現

隨著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健康照護需求日益迫切,由此衍生而出的遠距醫療照護,即將塑造出一個全新的產業形態,據工研院IEK預估,在未來3~5年內,台灣健康照護產業可創造出約3,000億元的產值,這個新藍海正有待國內業者發掘。

2008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比例為10.1%,預估到2009年該數字將突破14%,台灣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由於60歲以上高齡者的平均醫療支出是其他年齡層的4.5倍,因此,為減少健保負擔、提升醫療品質,遠距醫療照護勢在必行,”工研院IEK生活與生醫研究組組長黃素珍說。

逐漸成形的遠距健康照護產業,為台灣ICT業者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方向。除了傳統醫療器材產業以外,黃素珍表示,因應遠距照護需求,預計醫療服務產業會率先興起,資訊軟體/設備事業和其他相關產業預計也將陸續跟進,樂觀估計,未來3~5年內,該市場可創造出台幣3,000億的產業產值。

遠距健康照護可簡化就醫過程中所須支付的各種社會成本。根據一項統計,台灣都會區平均就醫的交通與待診時間為2.5小時;偏遠地區則為4小時。“我們以最低工時的最保守條件估算,實施健康照護預估每年可減少85~90億元的醫療支出、30~50億元的社會成本,”黃素珍表示。

這項估算是以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和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估算,以國內50歲以上人口中,有50%採用健康照護相關服務為估算基準假設。

對這些患者來說,可監測心跳、血壓、血糖、體溫等基本生理訊號的穿戴式裝置是基本配備。而在完整的遠距照護系統中,患者家中通常需要配備一部閘道器,搭配有線/無線收發裝置,將資訊饋送到資料處理中心(或醫療院所)。

目前,台灣的衛生署已經初步在北中南重點城市試行了名為‘Telcare’計畫的遠距照護服務;而經濟部也藉著一項名為‘U-care’的計畫,扶持國內有意發展醫療照護裝置的廠商。

從生物資訊擷取、處理到饋送;過程中的傳輸網路技術,以及各類醫療電子裝置,涉及到的層面非常廣泛,甚至,當納入雲端運算概念後,台灣非常有希望率先發展‘以雲端科技建構的遠距醫療防護網路’,黃素珍表示。

除了既有ICT產品可應用在運算及網路領域外,黃素珍指出,醫療電子產業事實上是有更多創新空間的。舉例來說,當腎臟病成為吞噬健保資源的最大源頭時,及早檢測腎臟病變就顯得更加重要。稍早前,哈佛大學曾展示過一款可立即檢驗尿液中蛋白質含量的試紙,價格已壓低至0.1美元,而這個構想,是來自於隨處可買的驗孕棒。

但一切都還在起步階段。台灣的遠距醫療才剛剛開始試辦。“目前用戶必須支付的成本,距離多數人心目中的理想數字還有一段差距,”黃素珍表示。據瞭解,試辦中的Telcare計畫約需花費25,000元安裝閘道器,此後回傳健康情報的月租費約在700~800元之間,而根據之前一項調查,“台灣民眾對遠距照護可接受的每月支出約在500元之譜。”

無論從產品創新、業務型態或成本角度來看,遠距醫療照護都才剛剛萌芽。黃素珍指出,台灣的遠距照護產業結構中,仍然以醫療器材產業為最大宗,約佔六成,其次是醫療服務,約佔四成,而用於建構醫療照護網路的資訊軟體╱設備和其他相關產業仍在起步,但也極具發展潛力。

資料來源: eetTaiwan 2009/12/17

沒有留言: